不知80,90後的網民們是否還記得微軟的即時通訊軟件MSN。

作為一個80後,我記得當時是讓這個小人在我的電腦裏待過一段時間的。後來漸漸發現用的越來越少了,就卸載掉了。
前不久讀過了吳曉波的《騰訊傳》講到了這一段曆史,才頓悟。
原來MSN當年是被QQ活生生的幹掉了…… 這段互聯網的曆史實在有趣,寫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戰役:微軟MSN 對陣 騰訊QQ
時間:2005年4月至2008年第二季度
雙方選手當時的實力:
微軟:不必多說了,2004年-2008年的微軟是處於鼎盛時期。在當時移動互聯網還沒有普及,手機還處於功能機和2G網絡的年代。當時人們瀏覽網頁,聊天主要用的就是pc。而微軟絕對是pc時代的霸主。1999年的時候微軟的市值就已經超過了6000億美元。是當時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2004年,業務發展稍有停滯的微軟開始關注海外市場的發展,包括中國在內。作為即時通訊軟件的MSN,便是微軟發展中國市場的先鋒。
騰訊:2004年騰訊控股剛剛在港上市,總市值僅有72億港元。還不到微軟的一個零頭。當時的騰訊立根未穩,主要產品僅有QQ一個。並且還沒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公司收入主要來之QQ和手機互通的短信費分成。因其利潤來源嚴重依賴運營商,所以並不被外界看好。
戰況分析:
一.來勢洶洶的微軟
在當時的微軟看來,拿下中國的即時通訊市場並不用花多少力氣。2005年之前微軟MSN並沒有在中國進行任何宣傳和本地化支持的情況下(最多就是推出一個中文版MSN)。MSN在中國即時通訊市場份額已經占到了10.87%,雖然離QQ的77.8%份額還很遙遠。但在當時已然是中國第二大即時通訊軟件。
但在當時大約2000萬的商務人士中。MSN用戶占到了1075萬人,占到了53%,比騰訊的950萬人還要多。
更重要的是,在當時的商務人士圈中。QQ在大多數人眼裏是很low的玩意兒,當時的用QQ最廣泛的人群還是混跡於各大網吧的小年輕們。 在很多公司裏會禁止員工在上班時間使用QQ。在他們看來,QQ隻是一個聊天和搭訕的工具。
而MSN的名門出身和商務氣質顯然更適合商務人士。微軟對占領中國即時通信市場可謂誌在必得。
二.微軟的豪華陣容
2005年5月。微軟與聯合投資在上海合資公司——上海美斯恩網絡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微軟和聯合分別注資500萬美元和300萬美元。由羅川出任總裁,並由微軟MSN業務部最資深的華人產品經理:熊明華來組織負責中文版MSN的研發工作。
微軟這隻大鱷正式登陸中國。
三.羅川的三板斧
MSN登陸中國大陸之後,總裁羅川很快就拿出了自己的三板斧。招招針對QQ而來。
組建“反QQ聯盟”
MSN中國一上來就推出了自己的MSN中文網站。羅川將網站中的各個頻道以承包經營的方式向社會招標,憑借MSN的名聲。很快就吸引來了眾多知名的合作夥伴,其中就有淘寶網,賽迪網,貓撲網,聯眾,英語村等9家大型網站。如此不但能短時間聯合盟友對抗QQ。更可以將MSN Messenger上的流量導入到門戶網站,轉化為收入。迅速實現MSN中國的盈利。
快速切入電信增值服務。
介於騰訊QQ當時主要的盈利模式在電信增值服務。MSN中國也迅速出手收購了一家深圳的從事電信增值服務企業。向MSN用戶提供10元/月的短信包月服務。
熟悉中國市場的羅川對手機短信市場的暴利心知肚明。
和雅虎通用戶互通
2005年10月13日,雅虎和微軟宣布達成一項“裏程碑式協議”,雅虎通和MSN兩大即時通訊軟件實現了用戶之間的互通,從而有望形成全球最大的即時通訊社區。共同占領了44%的全球市場份額,覆蓋人數超過2.75億。
同時羅川也通過媒體放話:隻要安全性能得到保證,MSN願意和包括騰訊在內的更多IM軟件互通。
四.大敵當前的騰訊
當時的騰訊剛剛度過了創業公司最艱難的初期的燒錢期,憑借電信增值業務稍稍站穩腳跟。麵對MSN中國的大舉進攻, 騰訊和馬化騰可以說如坐針氈。
麵對微軟來襲,騰訊隻有兩個選擇:
如果選擇和MSN互聯互通,等於把中國市場拱手讓人。未來等待騰訊的最好命運就是被收購。成為微軟的一個子業務的大陸分公司一員。
或者就是放手一戰,和MSN對抗到底。當時很明顯在當時的騰訊底氣不足。因為微軟隻要把騰訊做過的事情統統做一遍。憑借自己的名氣和實力,很輕易的就能占掉騰訊的市場。
就在如此關頭,外表斯文的馬化騰骨子裏卻由一股不服輸的性格。他堅決回絕了MSN的互通邀請。這也就相當於向當時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下了一份戰書。
同時,騰訊公司推出了全新的2005版QQ。強化了離線消息,文件傳輸等商務人士常用的功能,並且發布了文件斷點續傳的新功能。
騰訊還特意為2005新版本發布召開了一次發布會,平時不喜拋頭露麵的馬化騰還特意在發布會上發表了一篇幾千字的演講。
這在騰訊的曆史上都是第一次,也是為了應對MSN。
之後的戰況出人意料,原本占盡優勢的MSN,接下來卻一路潰敗。
MSN到底做錯了什麼?
實際上MSN在戰QQ這件事情犯了典型的大公司病。這使得總裁羅川和產品團隊熊華明都十分無奈。
戰略上太過輕視對手,毫無指揮體係
事實上微軟在MSN占領中國市場份額這件事情太過自信,也太過於輕視。導致微軟僅僅為這場戰役輸出了500萬美元的彈藥。剩下的資金事實上都是靠總裁羅川在中國區自籌的,前麵所說的建立門戶對外分包板塊和進入增值領域,也是羅川籌集資金的舉措。
但MSN的中國區市場實際上根本沒有一個統籌全局的負責人。羅川所屬的市場部門和熊明華的研發中心分別隸屬於不同的兩個大區,有不同的上司。他們之間的決策需要上報分管部門。
作為一個區域市場的部門總經理,羅川的權利非常有限,大多數決策和申請必須在微軟的全球體係裏層層上報,可自行批準的合同僅限於“總付款金額等於或者少於50萬美元”的項目。
而熊明華的研發團隊對中文版MSN的技術開發隻占其1/5的工作,其時微軟正在全力以赴對抗與穀歌和美國在線的戰爭。
對於微軟而言,MSN隻是龐大公司眾多業務中一項而已,而MSN中國隻是改業務的一塊分區市場。在微軟看來,這場與騰 訊的戰爭隻是一場無關痛癢的局部戰鬥而已。
2.遭遇水土不服,MSN的本土化很難推進。
對於MSN的技術開發,在微軟看來是整個世界的一盤棋。對於MSN的每一個開發議案都需要上交微軟總部通過。而隻是作為亞洲市場的一塊分區市場,當時毫不起眼的中國市場的需求就很難排上隊。這是典型的跨國大公司在區域性市場裏會犯的大公司病。
譬如,MSN的離線消息功能。這是一個在技術上實現起來毫無難度的功能。中國研發中心的工程師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這一需求,可是連提交在決策會議上討論的資格都沒有。經過不懈的努力,2008年微軟總部才批準開發這一功能。其時,戰鬥已經早已落幕。
再如,商務人士常用的文件傳輸功能。微軟的工程師完全有能力做好這項功能。但因為是外資公司的背景,微軟和各地數據中心的談判都不是很順利,很多城市的電信部門都不大樂意和微軟合作。
而中國的國內的寬帶網絡建設當時剛剛開展不久。對於中國城市和農村間相對比較複雜和落後的網絡環境的優化。微軟中國技術員的經驗也遠不如騰訊的技術員。
這樣就導致了,MSN的文件傳輸功能一直不如QQ穩定。而很多商務人士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最後放棄MSN而轉投QQ。

3.微軟的live戰略,相當於宣告放棄與QQ的戰爭
2005年12月13日,微軟發布live戰略,宣布從下一年起所有的微軟服務整合到一個新平台Windows live平台上。
在微軟MSN中國區的工程師來看,live戰略無疑是一場災難。MSN由一款獨立的即時通訊產品,降維到live中的一個插件。在新版本中,MSN的地位顯得無足輕重了。
2006年身心俱疲的熊明華和羅川相繼離開了微軟,熊明華之後應邀加盟了騰訊。之後一次他去高校的招聘會現場,看到幾乎沒有一個名校生願意來騰訊工作。感慨道“當年在微軟工作時,每到一個招聘會都會被堵死,簡曆堆成了山一般高。那些名校生看到了微軟就如同看到了神一般。”
“如今來到騰訊後看到這樣的招聘現場,我突然意識到:原來騰訊是用二三流的人才,打敗了微軟。”
到2008年的第二季度,QQ市場份額增致80.2%,而MSN已經萎縮到了4%左右。這場戰爭的結果已見分曉。騰訊打贏了這一場艱難的保衛戰。
到2012年12月,微軟宣布放棄自家的MSN,轉而支持Skype的發展。
騰訊的意外收獲
騰訊在此次戰役中為了對抗微軟的Hotmail,收購了一個國人開發的電子郵件軟件——Foxmail。他的開發者正是張小龍,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微信之父。

據說當年馬化騰非常欣賞張小龍的用戶體驗為主的產品理念,因為張小龍不樂意來深圳上班。特意建立了廣州的研發中心讓張小龍管理。
2005,中國人開始統治中國互聯網
事實上在2005年,騰訊QQ戰勝微軟MSN並不是一個孤例。幾乎在同一時間,淘寶戰勝了eBay,當當戰勝了亞馬遜,百度戰勝了穀歌,網易郵箱戰勝了Hotmail。
2005,是中國人統治中國互聯網的元年。
如今,到了2018年。騰訊和阿裏的市值都已經在5000億美元左右,成為新興跨國上市公司。而微軟的市值依舊在6千到7千億美元徘徊。
如今的騰訊已經能和微軟平起平坐了。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z網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37.3MB
下載
環球幣交易所app官方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中幣交易官網手機版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bbc交易所最新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星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幣團網交易所官網手機版
其它軟件72.62MB
下載
芝麻交易網app蘋果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交易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57.63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 ios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火網交易所app官方最新版安卓
其它軟件175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