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獵雲網(微信號:)】6月7日報道(編譯:田小雪)
最近兩天,我們主要看到了三則與開發者相關的新聞。其中,前兩則來自蘋果一年一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第三則來自微軟。
在開發者大會上,蘋果總結了其應用商店App Store近十年來的銷售業績表現。根據它公布的數據,App Store每個星期的訪客數量高達5億。截至本周,它將會給開發者帶來超過1000億美元的收益。此外,公司還會在大會上表示,開發者有望在明年利用iOS用戶界麵框架,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UIKit,來為Mac編寫應用程序。
與此同時,微軟也不甘示弱。本周一,它宣布已經與全球頂級軟件開發平台GitHub達成一項75億美元的收購協議。要知道,超過2800萬的開發者,會利用GitHub相互學習、分享與合作。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我們微軟是一家以開發者為核心的公司,此次與GitHub合作將能進一步幫助我們兌現賦予開發者足夠自由的承諾。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肩負著什麼樣的責任,因而也會盡最大努力為開發者創造條件,讓他們自由創新從而去應對目前所麵臨的嚴峻挑戰。”
所以說,在如今這個時代,開發者的身價,可以說是非常高的。
平台與開發者的共生關係在過去幾個星期中,我一直都在思考,聚合器和平台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差別。通常情況下,聚合器收獲的,是現成的內容或產品。而開發者則是利用平台,來自主創作一些全新內容。

因此,在開發者和平台之間,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共生狀態。從技術角度來看,平台主要就是為開發者提供必要的基礎構建塊組,比如應用程序界麵或者應用程序編程接口,讓他們創新使用體驗。從市場角度來看,這些全新體驗又會讓消費者自願選擇掏錢購買或升級所用平台。
當然,應用程序究竟如何能夠促進消費者接受某一平台,以及在什麼程度上接受,還是得看具體情況而定。其中,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與開發者相關的平台,到底能夠帶來多少收益,未來發展潛能如何,是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舉個例子,傳統的Windows係統幾乎不會為終端用戶提供多少實用功能。但它之所以還能如此值錢,主要就是因為大量以這一開放平台為基礎所提供的應用程序。

這裏的“開放”,主要有兩層意思。第一,Windows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是麵向所有人開放的,大家都能夠以此為基礎進行開發。第二,開發者能夠直接與終端用戶建立聯係、實現互動,其中就包括在線支付。而這種狀態後來,也催生了眾多大規模軟件公司。同時,在2003年,還由此誕生了一個基於Windows的平台,即Valve的Steam。
Valve意識到,玩遊戲隻是整個用戶體驗中的一小部分。發現和購買遊戲的體驗,以及安裝和升級遊戲的過程,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這些用戶的痛點,其實也就是開發者的痛點。比如說,最開始他們之所以產生開發Steam的想法,主要就是因為遊戲玩家無法集體升級。要知道,對於需要在線競爭的遊戲玩家來說,集體性的更新升級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雖然Valve目前是一家私有公司,沒有對外披露Steam的收益數額,但據相關資料顯示,該平台每年帶來的收益高達數十億美元。
但盡管如此,與蘋果App Store相比,還是遜色不少。蘋果借鑒了Steam應用商店的創意,並且將其與自家平台進行了有機結合。這樣一來,iOS用戶和開發者別無選擇,就隻能使用蘋果自主擁有和運營的分銷渠道。

其實,蘋果之所以能夠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最為關鍵的,還是因為它的王牌產品iPhone和iPad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刺激了市場的消費需求。這一點需要全部歸功於它的產品,與應用程序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開發者需要賺錢,而蘋果剛好又有足夠的用戶。
其次,它的應用商店App Store,就像之前的Steam一樣,確實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促使終端用戶更加頻繁地下載應用程序、購買相關服務。這也就意味著,開發者之所以選擇為iOS開發程序,不僅僅是因為它龐大的用戶數量,更是因為與其他平台相比,這個平台上的用戶有著更大的購買需求和更高的購買願望。
最後,蘋果App Store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開發者的準入門檻。當然,這一點在Steam身上同樣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門檻降低了之後,應用程序就會增多,進而就會吸引更多用戶。用戶多了之後,又會進一步帶來更多應用程序。
蘋果針對自家平台推出的更新升級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筆者在文章一開頭提到的、蘋果在開發者大會上宣布的兩項內容。正如我們所說,iOS開發者能夠獲得高達1000億美元的收益。也就是說,蘋果已經拿到了大約400億美元的收益。要知道,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利潤空間了。
至於大會上最新推出的應用程序,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能夠與開發者形成競爭關係的Measure。可以說,它勝過了應用商店中的一眾增強現實應用程序。另外,它還針對自家智能手表推出了一款全新的Podcasts應用程序,更新了新聞、股票和語音備忘錄等應用程序。
不過,Mac的情況就不太一樣了,它的平台要比iPhone小很多。目前,為Mac提供應用程序支持的,仍然是一些質量較高的獨立軟件開發商。其實,這也變相告訴我們,如果開發者能夠直接與終端用戶建立聯係、實現互動,那將會是一件非常具有價值的事情。因為這樣一來,開發者就能收獲大量較為穩定的用戶,他們會在可預見的幾年中多次購買應用程序中的服務或產品。然而,如果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針對Mac開發的應用程序數量,將不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能夠吸引開發者的用戶數量還是不夠多。
換句話說,蘋果需要適當調整自己的發展策略。在大會上,它表示公司將不會向開發者強加相關條款。而且,它目前正在穩步推進一個項目,用不了幾年就會實現應用程序從iOS向Mac的便捷過渡。也就是說,現階段,蘋果是自己掏錢為Mac應用程序買單的。雖然這些錢不會流向開發者的口袋,但蘋果還是主動包攬了這一過渡過程中的大部分工作。
與GitHub的收購交易當然了,即便是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源來構建這樣一個框架網絡,肯定是比不上它斥資75億美元收購GitHub的。而且,乍一看,你或許看不出來這之間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還是回去以Windows為例,當時微軟並沒有在吸引開發者這個問題上下太多功夫。而且,即便當時微軟陷入了信任危機,也還是有很多開發者繼續選擇它的平台。原因很明顯,那就是它擁有大量用戶。換句話說,在Windows那個時代,開發者是不值錢的。
但現在,情況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沒錯,在企業和遊戲領域,它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平台。可在移動領域,它並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即便在雲計算領域,也隻能算得上第二。就連第二,也是因為有大量企業客戶的支持。所以,對於新興公司或開發者來說,沒有任何非微軟不選的理由。
而這或許就是它斥資收購GitHub的原因所在,因為它缺少一個擁有足夠數量用戶以便能夠吸引開發者的平台。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雲計算解決方案供應商,GitHub恰好可以彌補微軟在這方麵的不足,通過大量高質量的網絡效應幫助微軟直接吸引開發者。可這一過程中的問題就在於,跳過用戶直接硬性吸引開發者,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或許有人會說,反正微軟有錢。可這裏還存在另一個致命缺點,那就是它沒有以用戶為基礎的平台。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它是把賭注都下在了獨立平台上那些基於雲計算的開源應用程序上。
任何一家公司,隻要它的平台擁有大量有效用戶,那就很難不去選擇GitHub作為杠杆。而且,對於IBM或甲骨文這類純粹以企業為重點客戶的公司來說,也會想盡一切辦法來讓自己賺取收益。
總之,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微軟究竟想要通過此次收購交易獲得什麼,我們並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它還是繼續選擇直接“收購”開發者,而不是巧妙利用相關杠杆,那將會付出巨大的金錢代價。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hotbit交易平台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laxy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