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使用Chrome內核的國產瀏覽器,最近惹上了大麻煩。
“那不是抄襲Chrome,因為那就是Chrome。”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這個原理就像我們使用一個輸入法,可以自由地換輸入法皮膚。紅芯瀏覽器,就相當於是給Chrome穿了一件名叫國產自主品牌的衣服。”
在獲得2.5億融資之後,陳本峰口中的自己的瀏覽器“內核”技術,被證實隻是為穀歌Chrome披了一層外衣,在媒體和公眾的質疑聲中,也承認了“存在誇大”。而新京報記者經過大量求證發現,造假的不僅是紅芯內核,創始人陳本峰和高婧的簡曆,同樣“嚴重誇大”。和此前所宣傳的IE核心研發工程師相比,陳本峰在微軟期間主要是測試工程師,大部分項目經曆為基礎崗位工作。
紅芯的創始人陳本峰和高婧,一個80後,一個90後,一個堅信“小池塘養不出大鯊魚”,一個堅信“要在產品裏‘走火入魔’”。
無論是產品還是簡曆,而現在對紅芯回應並不買單的公眾,正在等他們繼續掀開底牌。
8月16日,因旗下紅芯瀏覽器被指造假,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坐上了風口浪尖,該公司被指以穀歌瀏覽器Chrome內核“換皮”打造成“自主可控的國產瀏覽器”紅芯瀏覽器。而在前一天,公司剛剛宣布完成2.5億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上市公司、政府客戶及資本機構。8月17日一早,紅芯再次發出聲明:承認紅芯在近期的融資宣傳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誇大,給公眾帶來了誤導。
一位資深從業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穀歌chrome瀏覽器除了正式發布的chrome版本外,還有一個平行版本chromium項目,供開發者開源使用, 對chrome的套殼也是瀏覽器界的常見情況,並不是抄襲,但絕不是自主研發,因為隻是使用了開源項目的接口,相當於增加了一個插件來在這個基礎上,實現一些別的功能。
“錯就錯在,虛假稱自己是自主研發這件事上。”該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但是紅芯的商業模式本身沒有問題,企業級HTML5應用場景清晰,麵向企業的瀏覽器安全,是很多大公司、企事業機構的剛需。過去員工瀏覽網頁的保密和安全需求是通過路由器實現的,現在需要通過移動化轉變,用瀏覽器比較方便。”
該業內人士透露,很多企事業單位的行政辦公開支,超過規定數額就需要政府采購公開招標。在這個過程中打出自己的國產、自主研發牌,加上團隊資曆看起來像是那麼回事,更容易獲得政府訂單,“因為對於企事業單位來說,比起國外技術更成熟的應用,更願意使用國產技術團隊的產品,看重的就是技術自主可控。”
在今年4月更名紅芯之前,陳本峰旗下主流產品“雲適配”,宣傳語中稱,可以迅速為政府和企業構建一套安全、便捷、跨平台的HTML5網頁應用係統(內網或外網),幫助各類企業實現跨屏營銷和移動辦公戰略。新京報記者發現多個地方政府、銀行、學校的雲適配招標公告。
今年5月,陳本峰召開品牌升級發布會,雲適配升級為“紅芯雲適配”,紅芯結合自身的“紅芯企業瀏覽器”提出了“安全+體驗兼備的SDP產品體係”。陳本峰認為,當下瀏覽器正在成為雲時代企業應用的最大入口,而紅芯一直致力於研發中國自主可控的瀏覽器內核,實現從源頭保障企業數據從雲到端的安全。
在被揭穿使用穀歌Chrome內核並道歉之前,陳本峰曾揚言:紅芯目標是要做第五個世界級的瀏覽器內核,隻有自己掌握了瀏覽器內核技術,才能真正做到雲安全。
中興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鍾,陳本峰強調,開源並不代表技術可控,上千萬行的代碼裏麵有沒有安全漏洞?這說不清楚的。但他指出,目前中國是沒有自己的瀏覽器內核技術的,很多國產的瀏覽器,像360、搜狗等用的都是國外的瀏覽器內核。這樣,內核、入口掌握在別人手裏,安全就無法得到保證。
在被揭穿“造假”之後,紅芯方麵表示,紅芯瀏覽器內核 Redcore是基於國際通用的開源 Chromiun內核架構進行的改造和創新,這點在前期宣傳過程中沒有明確提及,誤導部分讀者認為其從零開始研發了瀏覽器內核。在聲明中,紅芯表示今後會在產品的顯著位置上標注紅芯內核基於穀歌的 Chromiun開源項目,並且會把工作重心放在功能需求和客戶價值上。
新京報記者獨家獲悉,陳本峰在微軟的英文名為Benjiamin Chen,2006年至2012年在微軟工作的經曆屬實,但和此前官網宣傳相比,也屬於層層誇大了在微軟的經曆。和此前所宣傳的IE核心研發工程師相比,陳本峰在微軟期間主要是測試工程師,大部分項目經曆為基礎崗位工作。
此前,在紅芯官網陳本峰的介紹中寫道:擔任IE瀏覽器核心研發工程師,參與開發了IE8、IE9、IE10瀏覽器。由於工作出色,陳本峰獲得了微軟產品技術最傑出貢獻獎。介紹中還稱,全球知名404頁麵也由陳本峰開發。
新京報記者追溯他的職業經曆獨家獲悉,他在微軟時確實參與了IE瀏覽器的相關工作,但主要是承擔基礎測試工作、IE多語言界麵的開發,並非核心研發工程師,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陳本峰的工作屬於測試工程師,是基礎崗位,並不是核心研發人員,也沒有看到他曾經參與過微軟H5相關的工作。”
而在雲適配此前的官網中,陳本峰還被形容為IE404頁麵的締造者,“微軟省了2.97億”,還陸續獲得微軟最有價值榮譽專家(MVP)、微軟最佳產品貢獻獎等等。新京報記者查詢發現,微軟IE404項目的負責人另有其人,該知情人士分析,“陳本峰並不能算是締造者或者404之父,但確實參與了IE404項目的測試工作,但也隻是項目內一個Developer(開發人員)。”
而對於此前所宣稱的“MVP”,一位微軟內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該獎項主要用於對微軟社區有所貢獻的各地工程師,基本不會發給自己的在職員工,而新京報記者在微軟MVP公開查詢係統,也並未查詢到和陳本峰(Benjiamin Chen/Ben Chen)有關的任何獲獎信息。
一位在國外生活多年的工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陳本峰的經曆來看,本身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但是並沒有擔任很核心的工作,誇大了自己的職業經曆,在國外大部分都是項目製,一個項目經理牽頭,不同的崗位分工很精細。很多在國外科技工作過的工程師,回國可能就會直接帶團隊,有的人哪怕是隻參與了一小部分工作,卻會把項目功勞攬在自己身上,有知名項目參與背景,這樣容易拿到投資。”
陳本峰作為技術人才出身,經曆基本屬實,但和紅芯產品一樣,“虛假宣傳”並包裝了自己的“簡曆”。而一位接近內部人士透露,為之做包裝的人,就是紅芯另一位創始人高婧(Mirranda Gao)。
此前紅芯官網對紅芯聯合創始人、COO高婧的介紹長期“模糊”地介紹為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香港科技大學。
而紅芯瀏覽器事件之後,高婧的介紹改為了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而哈佛大學則被移至介紹的下方小字中,並標注為(交流學生)。這意味著紅芯方麵將曾在哈佛大學參與交流生項目的高婧宣傳為畢業於哈佛大學,存在故意誇大宣傳的嫌疑。
新京報記者在領英找到了Mirranda Gao的頁麵,顯示她的教育記錄為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的“Ungergraduate(本科生)”,而哈佛大學隻有為期一年的交流,社團活動記錄為“sponsorship coordinator(讚助協調員)”和兼職英語家教。
在2014年她接受僑報網采訪時,這一經曆也得到了印證。在讀大學期間她以訪問的身份去了哈佛。她經常遊蕩在MIT的聚會中。隨後又加入了一個名為SLP(創業領導培訓計劃),為創業者提供導師培訓等機會的組織。也正是SLP將她和陳本峰聯係到了一起。
高婧成為SLP在香港的創始人,這被看作是高婧職業經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除了引入SLP,她還是哈佛中國論壇組織者之一(經查證隻是讚助協調員),但憑借這些經曆,她上榜《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還獲得“亞洲品牌十大創新女性”、“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品牌女性”、“北京海英人才” 等榮譽,高婧的創業可謂自帶光環。
引入SLP之後,高婧負責每隔兩周就尋找一個可以上課的導師,跑遍了香港的各個企業尋找願意加入SLP的學員。而2012年,剛從美國回來,準備大幹一場的陳本峰就是這樣被高婧用“魄力和能力”打動,成為了此後二人所合作的雲適配。
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後,在2010年至2017年,高婧簡曆顯示,在香港從事創業項目工作,2012年她和陳本峰一起進入微軟在中關村的創業培訓孵化器。和高婧接觸過的人形容她“女王範”,極擅長營銷。如果不選擇IT行業,高婧曾對媒體說,自己也許會去做和音樂有關係的事情,比如拉大提琴,因為拉大提琴的女生很帥。
在僑報網2014年對她的報道中,說到營銷經驗中開發市場這個重點,她用了“不擇手段”這個詞語:足夠的狠勁是每天破繭重生的堅實力量。
報道中介紹,從最初十幾個人組成的團隊的電話營銷,為了吸引客戶把價格降低,再後來開發代理商,直銷客戶,從媒體客戶到企業客戶,再到如今“雲適配”運營一年半,全世界各個領域的客戶已多達幾萬家。例如,國內最大的雲防護產品360網站衛士、中國政府網。還有最近十分熱門的百度“直達號”也選擇了與他們合作。“今天你雲適配了嗎?”成為了網絡上的流行問候語。
“80”後陳本峰,確實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中科大參與科大訊飛萌芽,碩士畢業後進入微軟總部,回國後項目順利,他在官網中的介紹自帶“光環”,而這些光環卻並不全是真實的。
小時候在老家福建莆田長大的陳本峰,最喜歡打遊戲,因為隻買一個遊戲幣,就在遊戲店泡半天,家附近的遊戲店老板都把他拉入黑名單。後來,他又迷上打籃球,打校隊,打全省聯賽,是一個籃球特長生。
陳本峰在接受人民網的采訪中回憶,自己的第一個轉折點是在高一暑假。在一場籃球比賽中他受了重傷,斷了職業籃球運動員之夢,於是他開始拿起書本學習。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他就從年級倒數50名考到全年級第一,最終在1998年高考中以全市理科第三名的成績順利考入有“科技英才的搖籃”之稱的中國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專業。
進入科大後,本是硬件專業的陳本峰卻對軟件癡迷,大一自學編程,大二獲得科大軟件比賽第一名,打籃球寫代碼就是陳本峰在中科大的全部生活。
陳本峰遇到本科導師王仁華教授,彼時市值衝天的科大訊飛還在中科大的繈褓中。2000年,由於編程能力出眾,20歲的陳本峰被他的本科導師——科大訊飛創始董事長、中文語音合成技術宗師王仁華教授“招致麾下”。
在此前他提到加入科大訊飛的經曆時,均稱“成為了當時的初始團隊”。他的工作是幫助訊飛完善了中文分詞係統,使其準確率從70%提升到93%。和陳本峰一樣,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也是科大訊飛創始人陳仁華教授的學生。8月16日,劉慶峰回應,但陳本峰不是科大訊飛的聯合創始人,曾經隻是科大訊飛實驗室的一名實習生。
一名知情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很多科技公司初創階段都是找了在校學生幹一些基本的工作,所以陳本峰確實是在科大訊飛的初創團隊工作過,但並不是創始人之一,最多算是創始團隊實習生。”
在幾年前的報道中,陳本峰和高婧,一個80後,一個90後,一個堅信“小池塘養不出大鯊魚”,一個堅信“要在產品裏‘走火入魔’”的兩個人組成了“雲適配”這個奇特的組合,迎接他們的是一群對網絡無比依賴的瘋狂“觀眾”。
現在這些觀眾,正在等他們掀開自己真實的底牌。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虛擬幣交易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0.58MB
下載
歐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uniswap交易所蘋果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2024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邀請碼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網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雷盾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8.18M
下載
火比特交易平台安卓版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