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能手機的鼻祖,諾基亞為整個行業摸索了多年之久,智能手機終於火起來了。可惜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個中原因非一語可以道破,但無論如何, 上任CEO Olli Pekka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回顧2008年, 當Apple還是個繈褓中的嬰兒時, CFO出身的Olli Pekka 得意洋洋地吹噓著手裏的數十億歐元現金,對即將到來的危機缺乏應有的判斷。以CFO的邏輯來做科技公司的CEO,結局大抵如此!

在當前的形勢下,站在諾基亞的立場上想想,WP7還真就是它唯一的歸宿了:
塞班係統編碼冗繁、功能提升缺乏潛力、支持者紛紛倒戈,確實沒有必要再苦苦挽留了;與Intel合作的
MeeGo注定是水中月鏡中花;Intel本身在移動處理器方麵就水土不服,更遑論指望與它合作開發操作係統; Android是好,可是如果諾基亞也加入了Android陣營,那在手機領域,Google就取得了PC領域中微軟的地位,而諾基亞就淪為了聯想、Dell。對於野心勃勃的諾基亞,這種配角地位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但這場看似美滿的婚姻背後,也充滿了危機。在PC 平台,微軟是當之無愧的至尊王者,可在手機領域,卻一直沒有作為。剛剛發布的Windows Phone 7,合作者寥寥,走向邊緣化的趨勢非常明顯。如何將這樣一個嬌貴、不健全的操作係統進行分解、優化,再添加合適的功能,形成覆蓋高、中、低端的豐富的產品線,是當務之急。畢竟諾基亞不是Apple,不可能隻賣六七千塊錢的產品。
最終的問題是:
(1)跟微軟的合作關係中,諾基亞真的能擺脫硬件加工廠的角色麼?
(2)如果WP7玩砸了,靠PC領域的壟斷地位,微軟可以一笑而過,而諾基亞呢?

讓時間來解答吧。
時至2013年9月,答案已經揭曉:
(1)在與微軟的合作中,諾基亞未能擺脫硬件加工廠的地位。諾基亞念念不忘的Ovi Map和Ovi Store 這兩個移動互聯網應用,輸的是一敗塗地。
(2)WP7搞砸後,微軟又搞出了個更砸的WP8。對於接連的失敗,微軟並未一笑而過,鮑爾默黯然下課。而諾基亞則輸得更慘,出售給微軟的身價甚至不及小米的估值。

當諾基亞發現自己一夜之間從行業的領導者淪落為邊緣人時,它並沒有迷失自己,而是迅速理清思路,積極應對。一開始,它的合作目標,當然是Google。諾基亞給自己的定位是互聯網公司,因此跟Google談合作的時候,堅持要將自己的地圖和應用商店添加到Android係統中。這些正是Android係統的精髓,Google斷然拒絕;而與此同時,急於尋求硬件廠商支持的微軟,不僅答應接納諾基亞的Ovi地圖和Ovi Store,還許諾大量的現金支持。考慮到:
(1)如果加入Android陣營,那麼諾基亞的互聯網戰略就徹底泡湯,淪為Google的純硬件OEM廠商;
(2) Windows Phone是微軟公司非常重視的業務,雖然當時尚不完善,但微軟投入了巨大的力量進行改進,當時看來並非毫無希望;
(3)通過微軟的現金支持,諾基亞可以抵消一部分市場份額下降帶來的損失。
於是諾基亞放棄了Google ,將身家性命壓在Windows Phone上麵。

希望破滅
雖然諾基亞將自身定位為互聯網公司,但它在互聯網行業的地位從未得到承認。以Ovi Map為例來說, 諾基亞一早就預見到,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地圖應用是一個核心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 可以衍生出社交、
購物、物聯網等一係列產品。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地圖應用的終極形態,應該能涵蓋地球各個角落的方方麵麵——以這個標準來看,當前的Google Map也還隻是個半成品。諾基亞看清了這個終極目標,但它的反應速度實在太慢了,而且它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底子太薄了。Ovi Map是諾基亞收購一家專業導航公司獲得的,雖然它買來了寶貴的地圖數據,但這離真正的互聯網地圖還相差甚遠。而它的競爭對手穀歌,早已手握“Google Map Google Earth Panoramio相冊 Youtube視頻庫” 四位一體的業界遙遙領先的地圖應用。隨後,通過添加穀歌導航、穀歌縱橫等一係列開創性的應用,穀歌的地圖帝國在穩步崛起。反觀諾基亞,除了看到Ovi Map不斷改名之外,實在沒看到什麼變化。至於諾基亞視為珍寶的另一個移動互聯網應用Ovi Store,早已跟微軟電子市場合並,消失得悄無聲息。從根本上來講,諾基亞一直都沒走出手機製造商的圈子。

遺憾的是,作為單純的手機製造商,諾基亞與微軟的合作也是令人失望的。第一款WP手機Lumia 800 由於推出過於匆忙,諾基亞是尋找台灣廠商ODM的。雖然它成為Windows陣營中最出色的的機型,但以它的硬件表現,相比同時期的Android手機,將它冠以 “旗艦機”的名號,實在太過牽強。當然,iPhone的CPU和RAM配置也遠不及Android旗艦機,但iPhone 獨特的軟硬件結合功力可以加以有效彌補,諾基亞則不具備這樣的有利條件。由於ODM廠商的供貨能力有限,Lumia 800處於長期缺貨的狀態,反觀iPhone 5、三星Galaxy S3月發貨一千萬台的氣魄,諾基亞的供應鏈整合能力已經完全不在同一檔次了。
當諾基亞跟隨Android陣營大屏化的趨勢,推出Lumia 900時, 它不得不麵對一個很尷尬的現實: Windows Phone能支持的CPU和屏幕分辨率並未提升。因此L u m i a 900增大了屏幕, 卻帶來了更低的ppi,CPU、RAM也保持不變。Lumia 900也隻是個過渡產品。

終於, 搭配Windows Phone 8的Lumia 920上市了,全麵提升的硬件素質、令人驚歎的拍照水平(至少諾基亞宣稱如此),一切都看起來很美。但遺憾的是,相比WP7.5,WP8的改進少得可憐。WP7.5飽受指責的假後台運行機製和極其不穩定的推送機製,WP8全都繼承了下來。桌麵背景依然是黑乎乎一片、主題顏色則依然土得令人不齒,等等。如果說WP7.5存在的種種 問題可以忍受,因為它是個中間版本,那麼WP8未能改進這些關鍵問題,隻能說微軟一開始就沒搞清楚用戶的需求,因此它的係統升級,純屬南轅北轍。
至於WP7.5手機無法升級到WP8等一係列槽點, 實在不想列舉了。總之,可以認為WP8就是將Android 和iOS的缺點糅合在一起,然後穿一件醜陋的馬甲,形成了這麼一個操作係統。諾基亞指望它來重登手機行業霸主的寶座,無異於緣木求魚。

在智能手機這個飛速發展的行業,諾基亞浪費了3 年的光陰。此時的外部環境,跟5年前iPhone上市時, 已經完全是兩個世界。Apple一手締造了涵蓋軟件、硬件、應用市場、音樂市場、圖書市場等領域的極其龐大的獨立王國;三星則依靠令人咋舌的硬件垂直整合能力,憑一己之力生產著行業領先的顯示屏、CPU、DDR、Flash、攝像頭,甚至是電池和被動元器件。除三星之外的老牌手機廠商,隻剩下LG和SONY這兩個有一定垂直整合能力的還能勉強維持,其他全軍覆沒。憑借低成本運營和快速的市場響應,依托龐大的國內市場,中國2、3線廠商則迅速崛起。在中高端市 場上,Apple和三星的實力,遠比諾基亞最強大時還要強大,諾基亞根本找不到突破點;而在低端市場,諾基亞拿著S40係統的假智能手機去跟售價區區數百元、4.5~5英寸屏、雙核甚至四核CPU的國產Android智能機競爭,分明就是以卵擊石。
可以說,諾基亞的複興之夢,就此破滅了。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比特牛交易所官網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26.64MB
下載
火bi交易所
其它軟件175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平台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歐意交易所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歐意app官網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bitcoke交易所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幣咖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86.26MB
下載
bafeex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8.5MB
下載
必勝交易所
其它軟件52.2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