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高通正式宣布,他們已經向各智能手機廠商正式出貨了驍龍855芯片,這意味著“次時代”的智能手機,如今其實已經是箭在弦上了。而今天,又一款全新高通旗艦芯片的跑分數據在網上曝光——隻不過,它不是用在手機上的,而是專為Windows平台筆記本電腦設計的大型高性能處理器驍龍1000,或者也可以叫做SC8180(驍龍電腦平台8180)。

根據此前的信息顯示,驍龍8180的TDP(熱設計功耗)高達15W,和Intel、AMD的低電壓移動CPU相當,遠高於手機上的驍龍800或者600係列。但是,從今天曝光的Geekbench CPU跑分數據來看,實際的性能卻隻能說令人“大失所望”。

Surface Go平板電腦,圖片來自PCWorld
單核心1392、多核心4286,這是什麼水平呢?外媒NotebookCheck的編輯舉了個例子:剛剛被用在微軟Surface Go廉價平板電腦裏的Intel Pentium Gold 4415Y 低壓雙核處理器,它隻有兩個核心,TDP隻有6W,還不到“驍龍8180”的一半,但是它在相同的測試裏,卻取得了單核2064分、多核4117分的成績,和八核心的“驍龍8180”已經相差無幾,甚至單核性能反而還要高一些……
八核性能不及雙核?這是怎麼回事?
明明是最新技術,最先進的芯片,為什麼測試成績會如此尷尬?是高通本身的設計不佳麼?並非如此,讓我們先看下方的這兩組Geekbench成績……

驍龍835(諾基亞8)Geekbench跑分

驍龍835(聯想Windows設備)Geekbench跑分
同樣是驍龍835,在不同的係統中,最終測得的性能相差接近一倍之多——而且,考慮到Windows設備散熱條件更好,實際上的性能損失或許都不止一倍了。很顯然,Windows操作係統,才是導致高通旗艦芯片性能“打折”的主要原因。

對於這一點,其實微軟也是很“大方”地承認了的。早在Windows on ARM項目的早期宣傳中,我們就看到了這麼一張示意圖——它所表達的其實是兩層意思,一是運行在ARM架構處理器上的Windows係統(包括係統核心組件、驅動、部分微軟原裝軟件)確實是高效率的原生64位ARM代碼;但與此同時,如果用戶自行安裝基於x86代碼的exe程序,那麼這些第三方程序,全部都要經過係統內置的“模擬器”來運行,因此執行效率就會有所降低。

微軟Windows開發者官網的文章截圖
這一點,在微軟Windows Dev Center網站上,也有詳細的解釋——所有的x86軟件在ARM版本的Windows上,都是“模擬運行”的。它利用了64位Windows本身內置的32位到64位轉換機製,所有的x86指令需要先被翻譯和優化成ARM64指令,然後才能交給CPU(比如驍龍835、驍龍850)去執行。
打個比方來說,這就好像原本你是個數學學霸,解開一道題隻需要5分鍾,但是現在擺在你麵前的習題集是用你完全看不懂的拉丁文或者希伯來語寫就的——於是,你不得不先對著字典,一個字一個字地先把題目翻譯出來,然後才能進行解題。這個“翻譯”的過程非常耗時,結果就是大大地拖慢了解題(程序執行)的效率。
Windows on ARM效率低,其實也是被逼的
看完了上麵的內容,想必已經有些朋友對於微軟“嗤之以鼻”了:搞什麼鬼,係統自帶虛擬機,一鍵降低性能麼?那這樣的係統還要之何用?

不支持x86程序的Windows RT,成為了微軟被口誅筆伐的黑曆史
其實,微軟對此也很無奈——因為多年以前,微軟最早搞出的Windows RT係統,就是一款原生隻支持ARM指令集,運行效率很高的Windows on ARM解決方案。但是,該係統發布之後,許多消費者抱怨,Windows RT係統隻能從係統自帶的商店安裝程序(實則是隻能支持ARM程序),不能由用戶自行運行和安裝傳統的x86 .exe程序,“實用性太低”。當時,不少消費者和媒體都聲稱,如果微軟能讓ARM設備運行“真正完整的Windows”,那麼大家一定會更願意購買。

對於微軟來說,來自市場的需求和呼聲顯然無法漠視,但是,ARM指令集和x86(x64)指令集之間“天生不合”也是事實。要想讓基於ARM處理器的Windows設備運行x86程序,從技術上來說,使用係統內置模擬器進行代碼轉換,是成本最低,對於製造商來說麻煩最少的辦法。
“各懷鬼胎”的高通和微軟,卻推進了技術的進步
當然了,對於高通來說,微軟現在的Windows on ARM實現方式,好處是真的可以讓基於驍龍835、驍龍850、乃至這次曝光的驍龍8180都能真正在Windows係統上執行exe文件了(雖然隻支持32位)。隻要消費者不刻意去安裝一些純64位軟件(比如After Effect一類的專業軟件),那麼,(相對而言的)低價、加上本身電池續航長達數天的優勢,的確還是足以吸引一部分消費者為之買單的。

至於說如何解決微軟在係統裏埋下的“運行x86時效率下降”的大坑,其實高通的做法也已經很明確了:一方麵加快推出新品,用越來越高的原生性能去“填”效率下降的坑;另一方麵來說,隨著基於驍龍處理器的Windows筆記本在市場上逐漸增多,高通自然也就有底氣去鼓勵開發者為自家設備開發原生ARM 64位應用——這樣一來,大型應用程序的豐富性,也有望得到解決。

而對於微軟來說呢?顯然,微軟也不至於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在Windows ARM版中通過虛擬機支持x86程序,除了迎合消費者需求,技術上實現簡單兩大好處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雖然效率很低,但是兼容性卻非常高。如此一來,不隻是高通驍龍。實際上Windows on ARM係統還能很容易地運行在如樹莓派這樣的開發裝置上——當然,這也意味著它不僅僅瞄準了單純的筆記本市場,對於其他的ARM設備、甚至是未來必然“錢途”光明的低功耗IoT設備,Windows係統也有望提供很好的兼容。
以結果而言,高通加快了新品推出步伐,擴大了市占率;而微軟驗證了旗下技術的可行性,為未來更廣闊的市場做好了準備。表麵上的“親密戰友”,背地裏好似各懷鬼胎,但到了最後,其實還是共同得利了——這也算是一種奇妙的合作關係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幣u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150.34M
下載
唯客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59.95MB
下載
比特港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gdax數字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官方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中幣交易網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虛擬幣交易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0.58MB
下載
歐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uniswap交易所蘋果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