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工智能大熱,在各行各業都能看到人工智能、AI等字眼。在阿裏、騰訊、百度紛紛投身人工智能產業時,華為也對人工智能做出了一係列戰略布局。不過,華為人工智能發展路線與BAT大不相同,BAT更多聚焦消費互聯網AI應用,而華為作為國內通信行業的NO.1,很早就開始了AI芯片的相關研究。

華為首款AI芯片是去年發布的麒麟970,在這顆芯片上,華為加入了NPU神經單元,它主要用來處理海量的AI數據。在麒麟970上,AI芯片的能力初現光芒。而剛剛在IFA亮相的麒麟980,繼承了麒麟970的衣缽,也采用了NPU神經單元,並且還是雙核NPU,數據計算能力再上一層樓。

不僅如此,華為還在尋求多方合作,意圖打造出行業中領先的AI芯片。據TheInformation報道,華為正在與微軟商談合作,微軟中國數據中心采用華為人工智能(AI)芯片技術。之前華為也和微軟合作過,華為通過雲服務的方式將Office 365帶到中國。幾個月來,華為高管一直在向微軟高管沈向洋兜售AI芯片。

目前,華為與微軟的談判還處在初級階段,沒有達成任何最終協議。相關人士稱,微軟數據中心需要執行機器學習和普通AI計算任務,主要依賴英偉達GPU技術,雖然華為相信自己的AI芯片可以替代英偉達GPU,但是就眼來下說,微軟無意替換所有硬件,因此談判隻涉及到中國數據中心。

據了解,這已經不是華為第一次想要挑戰英偉達了,在今年早些時候,就曾有媒體將華為的“達芬奇計劃”曝光出來。據The Information爆料,華為內部已經製定了代號“達芬奇”(Project Da Vinci)的項目。該項目的內容包括為數據中心開發新的華為AI芯片,能夠支持雲中的語音和圖像識別等應用。

同時知情人士還表示,華為執行領導“達芬奇”項目的是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華為旗下IC設計公司海思董事長。需要注意的是,前文所提及的麒麟970、麒麟980均屬於海思,也是由徐直軍負責。“達芬奇計劃”是華為向美國英偉達智能芯片開發公司發起的挑戰,這也被看成是想要擺脫對美國公司的依賴。

對於華為在AI人工智能方麵的研究,我們在麒麟970芯片上已經有所體驗。雖然處理速度要比以前快了許多,不過距離行業頂尖還有不少差距。而英偉達之所以占據主導地位,不僅因為它的芯片,還因為它們在軟件框架和工具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華為想要討得微軟的歡心,至少要達到與英偉達芯片持平的水準。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歐意交易平台app官網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環球交易所app官網蘋果版
其它軟件47.40MB
下載
阿童木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雲原神官方最新版
其他軟件53.9M
下載
wbtc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coineal交易所平台
其它軟件50.60M
下載
幣贏交易所app官網最新版安卓
其它軟件52.2 MB
下載
蘋果歐意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zg交易所官網地址
其它軟件19.98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app官方蘋果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