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我們的痛點,這十多二十年新科技企業看起來是突飛猛進,各種眼花繚亂的應用,市值高企的互聯網企業,備受國人尊崇,最讓國人提氣的幾家企業,在科研領域的投入卻是讓人非常尷尬。不知未來,還是隻靠引進外來技術而我們隻靠拿來應用就稱為高科技企業?

研發投入
在歐盟委員會公布的2017年工業研發投入排行榜中,前100位中美國獨占36家,日本14家,德國13家,而中國隻有10家(還包含3家台灣企業)。來看看幾家公司的研發投入對比(公司名、排位、研發投入、淨銷售額、研發占比)【單位:歐元】:
微軟排名第3位,研發123.68億 / 淨銷售額853.34億 / 研發占比14.5%;
華為排名第6位,研發103.63億 / 淨銷售額539.20億 / 研發占比19.2%;
阿裏排名第58位,研發23.29億 / 淨銷售額216.05億 / 研發占比10.8%;
中興排名第70位,研發18.61億 / 淨銷售額138.19億 / 研發占比13.5%;
騰訊排名第85位,研發16.17億 / 淨銷售額207.40億 / 研發占比7.8%;
百度排名未上榜,研發大約為12.8億歐元。
從以上可以看出研發投入BAT加起來差不多52.26億歐元,而微軟一家就達到了123.68億歐元,我們應以為豪的BAT研發投入總量加起來還不到微軟的一半。

研發投入
未來的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如此的投入我們拿什麼來和別人家進行競爭呢?而能夠讓我們提氣的隻有華為一家可以和微軟媲美。而讓我們前段時間不停批判的中興的研發投入雖然隻有18.61億元,但還是能進入前100名,中國的科技企業要想贏得未來的競爭,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習慣於拿來的中國企業也許各種各樣的商業模式、營銷模式、賺錢模式人眼花繚亂,讓人感到我們的科技和生活一片繁榮、甚至全方位超越美日德韓的錯覺,然而一談到科研投入模式,未來科技的競爭、核心技術的競爭,大部分公司就啞火了。也隻有時不時的抬出華為來撐撐門麵,壓壓瑟瑟發抖的心了。

科研投入
強大與大而不強有很大區別。我們很多企業看似大,但並不強。但好在也看到了前進的希望,AT、華為、中興等作為種子選手進入前100名,研發投入的占比還是不低,假以時日還有更多的公司能走入100名。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app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dash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27.87M
下載
v8國際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zt交易所ios
其它軟件219.97MB
下載
虎符交易所app最新地址
其它軟件276 MB
下載
bybit交易所中文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中幣交易官網手機版安卓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幣團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3MB
下載
歐幣網交易所官網安卓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