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鉛筆道
記者:南鏡
編輯:薛婷
校對:程用傑
“微軟聯合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Paul Allen)於當地時間10月15日因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並發症去世,終年65歲。
不像比爾·蓋茨一樣被全世界所熟知,保羅·艾倫經常被稱為“比爾·蓋茨背後的男人”,其實,艾倫是首先提出創辦微軟的,換句話說,他拉著比爾創辦了微軟。艾倫的離世,不僅是繼喬布斯之後,又一位科技天才的離開,也代表著PC時代的標誌性人物之一的離開。
保羅·艾倫不僅是微軟帝國的奠基人,他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截至15日下午,他在《福布斯》2018年億萬富翁排行榜上排名第44位,淨資產估計超過200億美元。
但他的一生並不為財富所累,除了與比爾·蓋茨共同參與慈善事業之外,他還曾豪擲百億美金投資。此外,他還是NBA波特蘭開拓者隊、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NFL)西雅圖海鷹隊的老板,並入股了西雅圖海灣人足球俱樂部。
比爾·蓋茨第一時間在一份聲明中悼念保羅·艾倫:“沒有他,個人電腦就不會存在。”44年前,保羅·艾倫拿著新出的《大眾電子學》雜誌,去給他的夥伴比爾·蓋茨看關於世界第一台微機牽牛星8800的報道,說服他一同創業,這才有了微軟。
艾倫一生的決策與路徑,與他的家庭和早年生活息息相關。畢竟,在20歲之前,他已經熟悉10種類型的計算機、10種高級語言、9種機器語言、3種操作係統。早年時期的艾倫,是一個怎樣的少年呢?
1974年12月的一個周末下午,艾倫走在前往哈佛廣場的路上,那天正下著雪,天氣很冷,他已經21歲了,在一家名叫“霍尼韋爾”的公司裏打工,在那裏他負責通訊協議編程,拿著12500美金的薪水,公司不需員工打領帶,午飯時間可以玩橋牌,看起來是最理想的安排。
他轉入哈佛廣場的一家書店,像往常一樣看起了新一期的《大眾電子學》雜誌,被封麵標題即刻吸引住:“大突破!世界首台微型計算機挑戰商業計算機!‘牽牛星8800’可節省1000美元!”
仿佛麵對將要帶來的命運有預兆似的,艾倫甩下75美分買下雜誌,一路小跑,經過6個泥濘的街區,跑到比爾·蓋茨住的哈佛大學卡瑞爾宿舍樓,當時比爾正在準備期末考試突擊複習。
“還記得你是怎麼對我說的嗎?”艾倫突然出現在比爾的麵前,心中洋溢著喜悅和自豪,仍然氣喘籲籲,告訴比爾說,“要是有人用8080做出了電腦,就告訴你!”
比爾一邊讀著雜誌,一邊在椅子上前後搖蕩著,這是他陷入沉思的習慣動作。艾倫能看出來,比爾被打動了。正是這樣,艾倫說服了比爾,在後來兩人聯合成立了“微軟”,作為“微軟”的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一直生活在蓋茨的陰影裏,其實,他的人生經曆遠比蓋茨更為傳奇和豐富。

艾倫雖然隻比比爾大了兩歲,卻顯得更成熟些。
雖然兩人的友情和合作在1983年戲劇般地結束,但保羅·艾倫對微軟的貢獻,即使是後來撕破臉的比爾蓋茨也不得不親口承認:“是他(保羅·艾倫)選擇了我。沒有保羅·艾倫,就沒有微軟;他在微軟的創建中居功至偉。”
1
少年生活:癡迷自然
保羅·艾倫出生於1953年的華盛頓州西雅圖,他父親是二戰退伍軍人,高大強壯,話少但內心溫和,曾對小艾倫說“當你長大了,有了工作,做你喜歡做的事。不論做什麼,要喜歡。”母親求知欲強,對人友好,笑容天真樸實,博覽群書,從巴爾紮克到簡·奧斯汀、林語堂都有涉獵,每當她給小艾倫講睡前故事時,小艾倫總會求她多講一章《海角一樂園》。
上幼兒園前,小艾倫就能識字,不久後的聖誕節,他收到了一本超大的圖畫本,裏麵有蒸汽挖掘機、拖拉機、反鏟挖土機、消防車……小艾倫癡迷於此,這為他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很快他就祈求一本關於汽油發動機的書,隨後發展到蒸汽輪機,最後讀核電站和火箭引擎的書。
大自然的力量常能激起小艾倫的興趣。當母親給小艾倫講她和父親在俄克拉何馬大學就讀期間從一場龍卷風中逃脫的經曆時,他聽得神魂顛倒。在周末開放參觀日,小艾倫會去看大學的實驗室。在那裏,教授們和學生們展示著最新的實驗成果。一次,全家人去艾倫姑媽工作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那裏,艾倫見識到了人造鑽石製造的過程、地震儀是如何記錄地震情況的。
四年級時,化學成了艾倫最大的愛好。他能花50美分在一家舊貨商店買到一件二手化學儀器。很快,艾倫家中地下實驗室的書櫥裏擺滿了燒杯、試管和裝著五顏六色化學試劑的容器。
有一天,艾倫正在地下室裏做化學實驗,用“高樂氏”牌漂白水製作氯氣發電機,中途被父母叫去吃飯。吃飯時,突然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像是呼哧呼哧的喘氣聲,又像被掐住脖子的窒息聲。等父親打開地下室的門,發現自家的狗在樓梯最上層顫抖著,而地下室像沼澤地的早晨,半米多高的黃綠色氯氣氤氳在地板上。
“以後做實驗記得小心一點兒,保羅。”父親沒有責怪艾倫,而是打開窗戶,讓地下室的空氣流通。艾倫聽到了父親的話外之意:他並沒有阻止艾倫做實驗。這對於艾倫後來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不論艾倫在做什麼,都會得到父母的鼓勵,他們還讓艾倫接觸巴赫、爵士樂和西班牙弗拉門戈舞。

艾倫從16歲起自學吉他,對音樂的愛好從未削減。2000年他發行了自己的唱片Grown Men。
擴音器、無線電接收器、閃光信號燈……那段時間,艾倫常提著一個鞋盒子四處走,盒子裏麵裝著電池、燈泡、開關,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半成品。後來,艾倫陸續讀科學書籍,還有《大眾機械》雜誌,並接觸了電子學,他曾將一個粗製的變壓器帶到學校,輪流給同班同學做實驗,感受微小電流的癢感,等到了某個女同學後,惡作劇般臨時調整電壓,將其電到尖叫受到老師的訓斥。
11歲時,艾倫從科幻小說上曾讀到過一種叫做“電子計算機”的大型機器,這種機器能做很多奇妙的事,這引發他看了一本有關電子計算機的初級讀本,這本書上有一張插圖,圖上是連接兩個晶體管的觸發器,不同於模擬裝置,該數字裝置狀態隻有0和1,開或關。
正是這本書,教會艾倫計算機真正的運行原理。他會拆開收音機,查看精致的電阻和電容,目不轉睛,也會把壞電視機中的真空管取出來,插到用1美元買來的備件上麵,製成真空管收音機,聽當地電台的搖滾和R&B音樂。
然後他去了湖畔中學。
2
湖畔中學:接觸編程
湖畔中學是西雅圖最有聲望的私立學校,裏麵全是男生,對於12歲的男孩來說,簡直是前景暗淡。當父母得知艾倫的六年級幾乎是在教室後麵自學度過時,他們覺得該給他更多挑戰。為此,他們要傾囊交納湖畔中學1335美元的學費,這對於當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來說是筆不小的開支。
多項選擇、物體旋轉、模式匹配……湖畔中學的入學考試難得出名,就像某一類標準的智商測試題。艾倫沒有答完題,還來不及檢查糾錯,隻聽到一聲“時間到了”,覺著自己不會被錄取,但後來出乎他的意料,他被分到了一個有著48名學生的班級,學生幾乎全是西雅圖的精英之後,父母都是銀行家、商人、律師或大學教授,多數人早在在私立文法學校或西雅圖網球俱樂部就互相認識。
湖畔中學表麵上看起來十分保守,但教學方麵卻很前沿。學校裏規矩很少,機會卻有很多,在校學生似乎都熱心於某些事物。但是,學校裏也有很多小團體:喜歡打高爾夫球的、喜歡打網球的,他們不管走到哪裏都帶著球拍;到了冬天,幾乎所有學生都會去滑雪。保羅從沒參加過這些活動,隻是用變壓器在橄欖賽上搞了場惡作劇,將事先放在某張椅子上的人像胳膊裏的爆竹點燃,效果如同施了一場電刑;或者在湖畔中學初中部畢業典禮上致辭,歡呼“計算機時代”和“帶給我們光明的期望、更為非凡的事物即將出現”的未來。
之後,在保羅十年級的那個秋天,他遇到了真正的興趣——電傳打字機。它發出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幾種聲音的混合:低沉的嗡嗡聲、打孔器發出的加特林機槍的槍聲和打字機鍵發出的哢嚓聲,喧嘩而嘈雜。房間的牆壁和頂棚都鑲著隔音用的軟木板。
那一年是數字時代的分水嶺。1968年3月,惠普公司推出了首台編程式台式計算機。6月,羅伯特·登納德的單晶體管元件——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或稱DRAM,獲得了專利。這是一種新型而便宜的暫存數據方式。7月,羅伯特·諾伊斯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1927-1990),與傑克·基爾比共同成為了集成電路的發明人。12月,在舊金山的傳奇式 “演示之母”展示會上,斯坦福研究所的道格拉斯·英格巴特展示了一個鼠標原型、一台文字處理器、電子郵件和超文本。
時間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如果保羅·艾倫早出生5年,身為少年的他很可能沒有耐心去接觸批處理係統的計算機;假如他晚生了5年,則會失去嚐試新鮮事物的機會,因為那時分時係統已經司空見慣了。
湖畔中學沒有將編程作為數學課的正式部分,而是將它設為獨立的選修課,萊特老師扔給學生一本BASIC語言的手冊,提出幾個基礎問題來激起學生的興趣,然後就放手不管了。艾倫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自己想辦法,實在想不通了,就去找一個高年級學生問:這個是怎麼做的?怎麼打出來的?他們比艾倫早學了一個月左右,很樂意向他炫耀自己的本領。
艾倫編的第一個程序是從手冊裏學來的:畫一個正弦波。看著電傳打字機的托架前後擺動,描繪出一個完美的星號圖案,就像看著一隻隱形的、被催眠的手在作畫。當艾倫敲下“運行”的命令,成果很快以每秒10個字符的速度被打出來。對今天的激光打印機來說,這個速度簡直是老牛拉破車了,但在當時,艾倫非常興奮,稱那是“偉大的時刻”。
不久後,艾倫將整個午飯時間和課後時間用在了與和趣味相投的同學一起研究電傳打字機上麵,平時進出計算機房的學生大概有20個左右,但隻有五六個人把這裏當成了宇宙的中心,其中就有比爾·蓋茨。
3
和比爾·蓋茨成為摯友
那年早秋的一天,十年級的艾倫看到一個身材瘦長、臉上長著雀斑的八年級男生從人群裏擠到電傳打字機跟前。他四肢修長、精力充沛,從外表看,他像是個邋遢的預科生:穿著套頭衫、褐色休閑褲、巨大的鞍形鞋,頭發亂蓬蓬的。
聰明、好勝、固執——艾倫對比爾印象深刻,比爾第一次來過之後,就不斷出現在機房。很多時候,機房裏僅剩下他們兩個人。
因為電傳機,不久後兩人成了朋友,艾倫第一次去比爾家時,感覺稍稍有些敬畏。比爾家境顯赫,有一棟大房子,位於距華盛頓湖約一個街區,他的父母訂閱了《財富》雜誌,比爾很虔誠地閱讀它們。一天,比爾給艾倫看《財富》的年度特刊,對艾倫說:“你覺得經營一家五百強的公司應該怎樣做?”艾倫回答說不知道。比爾說:“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擁有自己的公司。”那時比爾才13歲,卻已經萌生了成為企業家的野心。
艾倫喜歡把眼前好奇的東西全都攬過來學習,而比爾某一段時間隻將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這個可以從比爾編程時的樣子看出來——他坐在那裏,嘴裏咬著一支記號筆,腳掌輕拍著地麵,身體搖晃著,絲毫不分心。他打字的方式也極為獨特,就像長了六根手指,側向一麵胡亂敲打。
曾有一張出名的照片,是艾倫跟比爾初識不久在機房裏拍的。在照片上,艾倫穿著時髦的綠色條絨夾克和高翻領毛衣,坐在電傳打字機前麵的硬木椅子上;比爾則站在艾倫旁邊,身穿基本款的襯衫,豎著腦袋,聚精會神地盯著打字機。

1968年,15歲的艾倫和13歲的比爾。
兩人都喜歡玩遊戲。無論是利用計算機的隨機數字發生器“擲骰子”的文本“大富翁”,還是300行代碼的虛擬賭博軟件(包括骰子、21點、輪盤)。他們會很自豪地把打印輸出的紙帶端掛在一麵牆上,然後順著天花板一直掛到另一麵牆上。
後來,兩人進入了計算機中心公司,毫無疑問,年輕的學生需要導師。這樣的導師有3個,他們都是世界級的程序員,帶著書呆子氣、熱忱和異國氣息。對他們來說,艾倫和比爾是“湖畔小子”或“測試人員”。有時候他們讓他倆一起運行國際象棋程序,給係統加重任務負荷。
但多數時候,他們專注於自己的小項目。比爾忙著做一個戰爭遊戲,艾倫在寫一個配對服務程序的編碼。到了晚上,電傳打印機室成了這幾個人的地盤。當需要去拿輸出紙帶時,他們就會到機房,敲敲門,討好夜班操作員,然後收起輸出紙帶,再回到電傳打印室。
兩人都很喜歡這這裏的工作,整個冬天,艾倫和比爾常工作到很晚,一般情況下,都是父親開車接艾倫回家吃晚飯,艾倫總是懇求留下來,有時得到允許,有時則被父親拒,因為父母擔心艾倫的學習成績會退步,但那時艾倫的確有幾門課成績已經下滑了。
但也有當工作室僅剩下他們兩個人時,他們則會繼續編寫程序。實在餓壞了,兩人就去街對麵那家有嬉皮士風格的 “早晨小鎮比薩”店。它的隔壁是一家便利商店,門口常常停著警車,幾個警察在後麵房間裏打牌。艾倫和比爾或者在這家比薩店裏大吃一頓,或者把比薩帶回公司,但吃的時候要防備著不把油滴到電傳打字機上。
第二年春天剛開始,這家公司就快撐不下去了,申請了破產保護。艾倫和比爾一聽到這件事,就衝進終端室裏,請求給點時間,用來完成一些程序並用DEC存儲盤做好備份。兩人到後不久,搬家公司的人來收回租賃的家具,將桌子搬到卡車上,於是艾倫和比爾瘋狂地在電傳打字機上忙碌著,最後他們來到兩人麵前,說到:“好了,小夥子們,我們得搬走你們的椅子了。”
幾分鍾後,艾倫看到比爾瞅著窗戶外麵,張著嘴巴。原來是一個轉椅綁得鬆了,從車上掉下來,沿著羅斯福路一路滾下去,一個搬家公司的人在後麵緊緊追趕。兩人笑得合不攏嘴。
4
事業抉擇的關鍵路口
在湖畔中學剛上高三時,一個放學後的晚上,艾倫大著膽子穿過一扇門,走進華盛頓大學的研究生計算機科學實驗室。他拿起一本手冊坐在一台連著施樂數據係統Sigma-5的電傳打字機跟前,很快就理清了頭緒。
然後,一個研究生走過來問了艾倫一個問題,很快得到了解答,然後這件事就傳開了。艾倫自顧自繼續忙碌著,直到一個教授助理把艾倫叫到辦公室,說到:“你看著很麵生。你是我班上的學生嗎?”
“不,老師。我不是。”艾倫說。“其實,你都不是這個學校的,對吧?”艾倫承認說不是。他笑著說:“好吧,我告訴你怎麼辦。隻要你能繼續輔導我的學生,就可以留在這裏。”
艾倫叫上了比爾,使用華盛頓大學計算機實驗室裏的計算機研究程序,直到兩人被“擾亂了實驗室的使用秩序”為由而驅逐。期間,艾倫泡在華盛頓大學計算機實驗室的書庫裏,花了數不清的時間閱讀像《自動化資料處理》《計算機設計》這樣的雜誌,把握最新的大型計算機潮流。
艾倫似乎對於前沿的東西有著敏銳的嗅覺。除了閱讀計算機相關雜誌,他還涉獵了麻省理工學院和卡內基·梅隆大學深奧的科技報告,從人工智能到最新的算法都有涉及。每當艾倫找到一些有趣的東西,就會調查核實它,然後同比爾等其他夥伴們分享。
那時的艾倫比比爾大兩級,留著時髦的長發,鬢角密長,蓄著師爺須。除了閱讀計算機、科技相關的書籍外,他還閱讀其他方麵的書,包括喬伊斯的《都柏林人》,還有《現代大學物理》、《墨西哥戰爭》和《聖經》。
1971年,在湖畔中學的畢業典禮上,一個名叫斯圖·格德伯格的同學以大師級水準彈奏了鋼琴。此前艾倫一直在衡量兩種可能的事業路線:一是搖滾吉他,二是計算機編程。斯圖畢業的第二年就跟吉他大師約翰·麥克勞克林以及瑪哈唯希努樂團同台演奏了,聽到他在典禮上的表演,艾倫再次肯定了自己對計算機的選擇。
這屆畢業生是最後一屆男校學生,這一年的秋季,湖畔中學就跟聖尼古拉斯學校合並,成了男女同校的學校。作為臨別禮物,他拉上比爾在校園裏豎了一個碑,現在還在那裏。上麵用拚錯的拉丁文寫道:Vivat virgor virilis,翻譯過來就是—— “處男萬歲”。
5
“忽悠”比爾共同創辦微軟
“當時如果不是艾倫描繪的藍圖打動了我,也許我還會呆在大學裏。那麼,以後所有的故事就不會發生了,我甚至懷疑自己當時是不是太過衝動。”談到微軟及艾倫,比爾這樣回憶到。
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的艾倫很快喜歡上了這個地方。艾倫所加入的學生聯誼會是一個充滿生氣的混合體:有新潮的嬉皮士,有怪癖的人,還有預備役軍校的學生,艾倫幾乎從他們所有人那裏都能獲得樂趣。麥克·弗拉德是學生聯誼會的主席,一個喜歡作弄人的頭領,他分派艾倫去刷盤子洗碗。蓋裏·約翰遜為了省房租,竟然跟兩隻狗一起睡在停放在車道上的卡車裏。
聯誼會平常在一天裏的活動很少有變動:無休止地打撲克和下棋、在地下室裏看電視劇《星際迷航》、吃比薩或墨西哥食物。有時候艾倫會和夥伴開車越過州界去愛達荷州玩,因為這個州的法定飲酒年齡是19歲,啤酒也便宜很多。
與此同時,比爾跟湖畔中學簽了份合同,在暑期裏用FORTRAN語言給他們編寫一個課程安排程序,他邀請了艾倫一起參與進來。兩人經常工作到半夜,然後到學校的行軍床上睡覺。
一天晚上,兩人忙得太晚,已經連續好幾個小時沒有睡覺,埋頭編寫調度代碼。比爾一直盯著有問題的那個頁麵,突然他說道:“X!”然後失控一般不由自主地傻笑起來。艾倫看了一眼,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一行代碼的中間,兩人留下了一個無意義的掛起的變量。“X!”艾倫大喊道。 接著兩人就在地板上打著滾,在空蕩蕩的樓裏筋疲力盡、歇斯底裏地大喊著“X!”
艾倫跟比爾有對於真理探尋的熱情,兩人同樣聰明,但顯然比爾更喜歡找刺激,艾倫傾向於保護自己。例如,比爾曾在深夜狂踩著他那輛福特野馬的油門,用兩個小時開完西雅圖到溫哥華市165英裏的路程,並為此自豪不已。而艾倫總是擔心人身危險,不願意冒這個險。
這個春天和夏天裏的大多數時候,兩人都相處得不錯。但比爾偶爾會容易發怒,特別是下棋的時候。艾倫的棋風比較有條理,開局組織得更好,比爾則是偏向進攻的衝動型棋風。有一天他下輸了,就變得怒氣衝衝的,還把棋子都拂到了地板上。
“這是我走得最臭的一步棋了!”比爾吼道。這種事幾次三番地發生過之後,兩人就不再下棋了。
兩人的夢想在膨脹,比爾開始大談開辦一家真正的公司,艾倫也有相同的想法,但艾倫更關注於技術層麵。艾倫很清楚,價格低廉的計算機將改變未來。
有一次,艾倫跟比爾在當地一家比薩店吃飯,忽然有了一個想法,說:“如果你能在計算機終端上讀新聞,而不是買一份報紙來讀,將會怎樣?你甚至可以給計算機編程,找到自己想讀的文章。聽起來很厲害吧?”

22歲的艾倫和20歲的比爾。
比爾答道:“算了吧,保羅!一台電傳打字機的月租是75美元,買份報紙隻要15美分。哪能比啊?”保羅被問住了。但艾倫還是止不住幻想將人們通過數字連接起來,可以隨時得到信息、即時得到服務的情形。
後來,他和比爾明確了目標:讓每張辦公桌,每個家庭都擁有計算機。此時離他們喊出口號還有一段時間,直到1974年的冬天,比爾看過艾倫給他拿的那期《大眾電子學》雜誌後。
正是有了支持的硬件,兩人決定將BASIC語言寫在了“牽牛星”上麵。第二年,艾倫跟蓋茨聯手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奎基創立微軟,開始銷售BASIC解譯器。
6
用微軟改變世界

1979年,艾倫第一次去日本。照片左起:艾倫、蓋茨、岡田準一和西和彥。
有人說,沒有保羅·艾倫,微軟也許不會出現,比爾·蓋茨曾這樣說過:有時決定你一生命運的就在於結交了什麼樣的朋友。
但艾倫非常謙遜,他並不認為自己有遠見,也從來沒有要求自己具備遠見卓識,他認為自己非常幸運地出現在微電腦時代的開創階段。而正是這種幸運為他以後的身價奠基。
1980年,由艾倫牽頭,微軟以五萬九千美元買下名為QDOS的操作係統。當時,與IBM的協定期限迫近,蓋茨與艾倫正為無法趕及完成操作係統的開展而煩惱,而購入功能齊全的QDOS後,微軟立即修改其代碼以迎合IBM的要求。最後,微軟的產品被IBM采用作新電腦的操作係統,而這次合作亦成為微軟日後壯大的踏腳石。
這個產品被稱為 Microsoft 磁盤操作係統或 MS-DOS,也成為微軟日後壯大的踏腳石。不久後,微軟又推出了極受歡迎的 Windows 操作係統,旨在與計算機鼠標和屏幕圖標一起使用。此外,他們還為文字處理、電子表格和演示文稿推出了製作 Office 的生產力計劃。現如今,IBM 早已退出了個人計算市場,微軟的操作係統已經更新到了 Windows 10,而微軟推出的 Office 套件工具早已成為辦公必備品。
1983年,艾倫因罹患霍奇金氏病而辭去微軟的職務,第二年離開董事會,隨後經過幾個月的放射治療及一次骨髓移植治愈。1990年,艾倫重返董事會,十年後正式離開,但他被力邀下留任高級策略顧問。賣掉六千八百萬股微軟股份後,艾倫仍持有一億三千八百萬股。
保羅·艾倫作為微軟的共同創辦人,多次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名居前列,2005年再次排行第7位。保羅·艾倫投資廣泛,在信息高速公路、多媒體、有線電視以及數字電器等市場都有涉及。他擁有西雅圖海鷹美式足球隊以及開拓者籃球隊,同時他也是“宇宙飛船一號”的發展資金支持者。艾倫還熱愛音樂與航空,出資修建一座稱為體驗音樂計劃的交互式音樂博物館,以及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私家船隻———章魚(Octopus)。

“章魚號”作為AMVER組織成員,常年為海上遇險人員提供援助。
人們評價艾倫的投資似乎是抓起一把骰子,然後隨意一拋。這樣的評價似乎並不過分,離開微軟後,艾倫在信息高速公路、多媒體、有線電視及數字電器、音樂、航天科技等,幾乎涉及各個領域市場頻頻投入巨資。他本人投資掌控的公司和組織甚至超過150家,被一些人吹捧為高科技最活躍的投資者之一。有測算艾倫每年都有30筆以上的投資,平均每筆500萬美元左右。
但使艾倫尷尬的是,他向人們展現的這些投資卻很少有成功,其投資回報少得可憐。接連不斷的敗績也使得媒體重新對他進行定義:“一不留神成了億萬富翁”、“隨心所欲的失敗的投資者”、“最差經理人”,甚至近似嘲諷地認為,他隻是因為早年幸運地與蓋茨共創了微軟,才積累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或許對於保羅·艾倫而言,與蓋茨的雄才大略相比,他的確算不上是一個出色的管理者或經營者,因為他優先考慮的不是業務,而是對技術本身的癡迷更為貼切。但保羅·艾倫絕對不會同意這種評價,他要告訴人們的是:他非常樂意享受已取得的成功,這是一種用不同的成功標準所衡量的與眾不同的成功投資,他對這種現狀很滿意,他從事著非同尋常的或高風險的投資,而不用顧及季度收入或股東回報。
艾倫集團的高級經理比爾·薩沃裏曾說,有一種“艾倫效應”,即一旦艾倫投資某個領域,就因為艾倫投資了,這個領域就會變得很有價值。有人也這樣猜測,艾倫持有股票的公司達到了上百家,這些投資看似隨機,卻各自擁有其根基,逐漸構架成為在線世界每一商業活動都有巨額投資的艾倫帝國。

2011 年,艾倫出版了自己的回憶錄。
也許保羅·艾倫正是這樣,他有著與眾不同的管理規則,也有著不同的成功標準。就像他自己寫的一首歌的歌詞一樣:“我所做的一切也許都是錯誤的,但我仍然會鬥誌昂揚。”無論是做音樂,編寫程序,還是組合投資,艾倫仍然一如既往地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正如他在回憶錄中《我用微軟改變世界》講的那樣:
“我喜歡文學和電影;我是學校國際象棋隊的四號選手;我一直是華盛頓大學的橄欖球隊和籃球隊的支持者,這種忠誠遺傳自我的父親;我還參加一些社交團體,跟湖畔中學的嬉皮士和電腦迷們混在一起。我不是一個書呆子,我隻是一個興趣廣泛並且碰巧愛上計算機的人。”
參考來源:
1.書籍《我用微軟改變世界》,艾倫·保羅著,吳果錦譯,浙江人民出版社;
2.文章《他是智商排名世界第九的超級天才,沒有他就沒有微軟和首富比爾.蓋茨,但你卻對他一無所知!》,作者:蓧麥麵,來源:商界洞見;
3.百度百科“保羅·艾倫”。
- The End -
創投家”已經與IDG、軟銀中國、紅杉資本、賽富基金、君聯資本、晨興資本、經緯中國、今日資本、聯創永宣、聯創策源、凱鵬華盈、達晨創投、紀源資本、戈壁投資、海納亞洲、賽伯樂、浙商創投、東方彙富、聯想之星、平安創投、中興合創、漢理資本、中路資本、優勢資本、景林投資、紅點創投、龍騰資本、五嶽資本、高捷資本、藍馳創投、光速安振、毅達資本、梅花天使基金、盛大資本、新進創投、麥騰創投、常州創業投資集團等近百家知名投資機構1000餘名專業投資人建立合作。
我們隻選擇知名且規範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潛心為創業者提供商業模式梳理、項目定位、市場推廣、融資對接等顧問服務。
微信聯係:vcprcn(加好友請務必注明:姓名·城市·項目·職務,以便高效溝通)
項目商業計劃書,遞交:bp@vcpr.cn,來信必複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幣行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11.97MB
下載
zbx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32.73 MB
下載
鏈一交易所
其它軟件94.15MB
下載
易付幣交易所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108.01M
下載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