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消息,近日知乎創始人、CEO周源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文明互鑒: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分論壇上,進行了《連接青年好奇心,蓄力向上網絡文化》的主旨發言。

周源:知識的力量源自每一個普通人的分享
周源在現場談到,知識的力量源自每一個普通人的分享,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可信賴的解答。年輕人通過分享自己所擅長的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彼此,同時也讓網絡中充滿了更多有用、有價值的信息,讓社會變得更好。這是一種“認真你就贏了”的文化,這是一種相互幫助,共同成長和追求新知的文化。
同場嘉賓還包括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學部長高曉虹;全國政協委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剛;全國青聯副主席、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楊揚等。
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麵麵,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今天,互聯網已經成為一個信息大平台,億萬網民在上麵獲取、交流信息,同時也對他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重要影響。在網絡文化交流、傳播的過程中,既可能形成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也可能出現充滿負能量的“網絡垃圾場”。可以說:互聯網是這個時代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也是我們麵臨的最大變量。如何推動正向網絡文化?怎樣通過網上文化交流促進青年成長?周源和其他嘉賓的精彩發言為大家帶來了新啟示。
知識分享人人平等
演講伊始,周源以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近期在知乎的提問為例。他的問題:《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產業?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一經提出後,廣受關注並引發熱議。知名生物科學家、活躍科普人士、創業者、數理化等基礎學科的科研工作者等近百個行業的用戶參與回答。而回答方向涉及數據存儲和傳輸、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5G 通信、電池技術、汽車、流行病學、電商、高等教育、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
但與旁人先入為主印象所不同的是:在知乎,並非隻有名人的提問才會被關注。很多普通網友提出的問題,也會獲得來自社會四麵八方的討論和解答。周源還提到一位名為“一竹”的用戶事例。“一竹”的真實身份是網絡文學作者, 他也參與了馬化騰提問的討論;而此前他自己之前的提問《有哪些讀書學不來,卻很重要的素質?》獲得了22 萬人關注和近1500 萬次閱讀,熱度甚至高於馬化騰的提問。
借這兩個提問,周源表述出他的個人觀點:一個問題被關注,跟這個人是誰,這個人有多少粉絲沒有直接關係。而是和這個問題本身是否需要被解答密切有關。在知識、經驗和見解的分享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知識的力量源自每一個普通人的分享,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可信賴的解答。
前不久知乎發起的互聯網洞見者活動亦詮釋了周源這一觀點。馬化騰、徐新、陸奇、劉慈欣,《連線》雜誌創始主編Kevin Kelly、Quora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damD'Angelo等十位知名科技人物聚焦互聯網行業與人類未來,接連在知乎上提出前瞻問題。在這些問題下,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尤其是年輕人與科技領軍人物進行平等對話,就問題本身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啟迪、指引互聯網未來十年的發展。
相互幫助追求新知,關注質量而非流量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才有助於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傳播。對於網絡文化價值觀,周源表示:“互聯網上不僅僅是流量文化、粉絲文化和功利文化。我們的年輕人通過自己所擅長的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彼此,同時也讓網絡中充滿了更多有用、有價值的信息,讓社會變得更好。這是一種認真你就贏了的文化,這是一種相互幫助,共同成長和追求新知的文化。”

周源:知識的力量源自每一個普通人的分享
在現場,周源還分享了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知乎用戶的故事。由於知乎的提問是可以進行公共編輯的,過去周源經常會發現自己的提問被改動;通常是更正錯別字,或者去掉囉嗦的表述。周源一直以為這個總在提問區相見的朋友,不是知乎的同事,就是身邊熟識的人。而前不久他才發現:這位如此認真的人是一位在課外培訓機構教小學語文的老師。她從 12 年開始就一直做知乎公共編輯誌願者。過去 6 年,她做了50000多次公共編輯。通過自己語文方麵的積累,她幫提問者糾正語法、錯別字、表達方式等錯誤,讓一個問題更容易被理解,讓漢語正確使用方式被更多人知道。無疑,她是年輕人通過自己擅長的知識幫助別人的典範。
在周源看來:網絡是一個大空間,而不是一個大染缸。對於網絡文化發展走向這件事,周源也表達了自己的理解。他說:“今天的互聯網不需要更多的流量,而需要更好的質量;今天的互聯網不需要更多的爆款,而需要更多的個體,去為他們提供舞台;今天的互聯網不需要更多的聲量,而需要更多的聲音,讓認真的聲音不再被淹沒。”
作為科技公司,應當在推動網絡文化正向傳播、推動社會發展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周源認為: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每一家公司、每一個社會組織都應該更加明確自己在這個社會進程中的定位,應該更多關注到網絡文化的成長。在此前互聯網快速發展的 10 年中,科技公司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扮演了重要和積極的角色,但也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和矛盾。下一階段,科技公司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解決這些矛盾。隻有當我們回歸到「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出發點,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
以下為周源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知乎周源。知乎,就像這個名字一樣,我們是以問答社區為核心的知識分享平台。問答,是人類溝通交流的最基礎的方式。我們通過問答,彼此交換著對世界的知識、經驗和見解,而文化也由此應運而生。
說到問答,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問題: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產業?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看到這個問題,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什麼樣的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呢?互聯網從業者?還是基礎科學的專家?如何才能高效獲得解答呢?
事實上,這是 Pony 兩周前在知乎的提問,這個提問引起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讓我們像看《黑客帝國》一樣提前看到人類未來。一開始有物理學優秀回答者海伯利安這樣的活躍科普人士、知名生物科學家饒毅,天儀研究院 CEO 、航天創業者楊峰等人從粒子物理學、腦科學和天聯網角度去分析。接下來,這個問題很快吸引到了很多基礎學科的科研工作者來回答。在他們的回答裏,數據存儲和傳輸、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5G 通信、電池技術等是熱門關鍵詞,有人開始從基礎科學突破難以預期、人類發展的技術焦慮等角度做了回答。隨著問題熱度的上升,更多行業的人加入討論。汽車、流行病學、電商、高等教育、金融證券、環境保護等領域的從業者都來了,大家開始談到農業升級、無人工廠、無人汽車等等話題。到今天,這個問題已經有 3300 多個回答,回答者來自 91 個行業,他們的回答還在影響更多行業的人。
在這個問題下,大家可以看到一種很有意思的文化現象,很多不同背景的人,很多年輕人,甚至是很多的學生,他們在這個問題下的討論和馬化騰這樣的科技領軍人物是“平輩兒”的,大家可以就這樣一個問題來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這可能和大家平時常說的“粉絲”,那些社交媒體上明星大腕的追隨者,有很大差異。
當然,大家可能會想,因為是馬化騰的提問,本身他有很高的知名度,所以他提的問題也會受到很多的關注。但事實上,我們發現,很多沒有很多關注度,本身不是名人的用戶,他們提出的真實問題,也會獲得來自社會四麵八方的討論和解答。比如這位叫“一竹”的用戶,他的真實身份是網絡文學作者, 他這次也在 Pony 的提問下做了回答,其實他自己之前的提問《有哪些讀書學不來,卻很重要的素質?》有近1500 萬次閱讀和 22 萬人關注,熱度高於 Pony 的提問。
可以看到,在知乎,一個問題被關注,跟這個人是誰,這個人有多少粉絲沒有直接關係。事實上,它和這個問題本身是否需要被解答密切有關。其實在一次提問的背後,可能代表了很多的東西,真實的好奇心,一個人的興趣,或者是生活或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這些東西確實和一個人所處的領域、行業以及身份地位關係不大。在知識、經驗和見解的分享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知識的力量源自每一個普通人的分享,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可信賴的解答。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互聯網上不僅僅是流量文化、粉絲文化和功利文化,一種更積極的網絡文化正在不斷顯示出了強大的力量,我們的年輕人通過自己所擅長的知識,不僅可以幫助彼此,同時也讓網絡中充滿了更多有用、有價值的信息,讓社會變得更好。這是一種“認真你就贏了”的文化,這是一種相互幫助,共同成長和追求新知的文化。
和大家分享一個讓我印象很深的事。知乎的提問是開放的,是可以公共編輯的。我發現,有個人經常改動我的提問,我的提問寫錯字,她幫我改掉錯別字,我的提問囉嗦,她就把廢話去掉。總在提問區相見,我一開始斷定這個人肯定是自己人,要麼是同事,要麼是親友團。前不久我才知道,她根本不是同事,而是一個在課外培訓機構教小學語文的老師。她從 12 年開始就一直做知乎公共編輯誌願者。過去 6 年,她做了 50000多次公共編輯。通過自己語文方麵的積累,她幫提問者糾正語法、錯別字、表達方式等錯誤,讓一個問題更容易被理解,讓漢語正確使用方式被更多人知道。
這位語文老師就是這種文化的代表,我們希望像語文老師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多。今天的互聯網不需要更多的流量,而需要更好的質量;今天的互聯網不需要更多的爆款,而需要更多的個體,去為他們提供舞台;今天的互聯網不需要更大的聲量,而需要更多的聲音,讓認真的聲音不再被淹沒。
網絡是一個大空間,而不是一個大染缸。我想,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每一家公司、每一個社會組織都應該更加明確自己在這個社會進程中的定位。而對於科技公司,應該更多的關注到網絡文化的成長。我前幾天在知乎剛提了一個問題《科技和科技公司的發展,與社會產生了哪些矛盾?未來將如何解決?》
2008 年我剛開始創業,那時的科技公司都還比較小,任何微小的進步——產品、模式或技術——都讓人興奮和鼓舞。10年後的今天,我們周圍的科技公司規模都很大了,已經深刻的影響了我們工作和生活,同時也讓人產生了更多的擔心和焦慮。科技公司快速發展的 10 年,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扮演了重要和積極的角色,但也產生了很多的問題和矛盾。我想在下一個階段,科技公司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解決這些矛盾,解決好了,才能產生更大的價值。
最後我想說,網絡文化是什麼?我想它或許是這個時代的一種潛意識。我相信其中一定有大家發自內心想去鼓勵和發揚的東西。讓我們回歸“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出發點,讓我們嗬護相互幫助、共同成長和追求新知的文化。一起再出發。謝謝大家!
http://news.zol.com.cn/702/7027540.html news.zol.com.cn true 中關村在線 http://news.zol.com.cn/702/7027540.html report 9259 11月9日消息,近日知乎創始人、CEO周源在世界互聯網大會“文明互鑒: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分論壇上,進行了《連接青年好奇心,蓄力向上網絡文化》的主旨發言。周源:知識的力量源自每一個普通人的分享 &nb...;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
zb交易所手機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ght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68.2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