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Vista/Win7的令人驚豔的Aero動效是微軟擬物化的巔峰,那麼微軟緊接著推出的Win8/WP帶來的現代設計無疑是180度轉向的另一個巔峰。豐富的色彩搭配,靈動的動畫特效,前所未有的大膽革新,清新簡約的扁平化,無法想象這是一個“古老”的科技公司——前兩年剛推出高度擬物化的Win7係統的微軟設計的。
作為Win8/WP的核心元素,動態磁貼的設計無疑是最亮眼的功能。筆者認為,磁貼設計是微軟將圖標與通知內容相結合的大膽而酷炫的嚐試,但逐漸暴露出信息承載量小的局限性。

一、動態磁貼的誕生與創新
微軟設計磁貼的初衷是突破傳統圖標僅僅作為快捷方式的低效性,如果我們回到Win7,獲取程序信息必須點開圖標進入程序內部,但大多數時候,人們並不是想查閱軟件裏的所有內容,而隻關心更新了哪些消息,動態磁貼就是將應用通知最新信息與圖標相結合,提供了一種更加高效信息查閱方式,人們無需打開應用就能看到自己關注的最新信息,之後根據自身需要,再點進應用了解更詳細的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動態磁貼還融入角標、信息來源(聯係人及頭像)、信息文字與圖片附件等非常詳盡的內容,而這些Android與iOS係統的通知中心直到近幾年才依次跟進。
磁貼設計還是微軟迎合移動與觸摸潮流的結果,觸摸屏的手機與平板的快速普及堅定了微軟變革的決心。大方塊相比傳統不規則小圖標更易選擇與觸摸,矩形的設計也易於磁貼的大小縮放、移動擺放與任意組合。而在手機這樣的小屏幕中,在移動互聯網興起的初期,相比其他係統滿屏的小圖標,磁貼同時顯示圖片與文字通知,無疑高效而炫酷。

動態磁貼的設計思路是與扁平化設計一脈相承的,Win8以來微軟轉向了Metro設計風格(後改為Modern現代設計風格),整體風格都是純色直角矩形的組合,正如Metro的字麵意思“地鐵”,設計靈感就源自於地鐵站內各種白色簡約的引導標誌符號。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普及,信息量極大增加,寫實繁雜的高光、陰影、漸變、紋理開始成為視覺累贅,同時用戶對數碼功能已經駕輕就熟,扁平化設計便成為大勢所趨,刪減一切不必要的裝飾性視覺元素,而將信息本身變成完全的視覺主體,將用戶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信息本身。因此,原本複雜紋理的彩色圖標變為純色色塊+白色抽象圖標。隨著微軟率先轉向扁平化,穀歌與蘋果也對所有係統設計風格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變。
理想的磁貼設計是不同磁貼參差切換顯示通知圖片與文字信息,矩形磁貼組合就會變成類似瀑布流的無縫圖片組合,視覺衝擊力非常強,而且Win8係統還大量使用驚豔的色彩搭配與靈動流暢的動畫特效,呈現出非常炫酷的視覺效果。
二、動態磁貼的局限性
然而,磁貼雖然炫酷,卻承載不了過多的信息量,這也是其目前最大的局限性。
由於種種原因,Win8應用以及Win10 UWP計劃都沒有取得明顯成效,完美支持動態磁貼的應用很少,導致了磁貼設計的噩夢——滿屏幕的靜止圖標,這比Android和iOS的滿屏幕多彩圖標更為可怕,不僅低效,還遮擋壁紙。而且Win8中磁貼還有特定的顏色來區分不同應用,Win10改為透明的主題色圖標後,滿屏的白色圖標自然難以辨識不同的應用,開始菜單的使用效率更低了。

不過,即使Win10開發者踴躍開發,每個應用都有了動態磁貼,磁貼設計就完美了嗎?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個人信息量與日俱增,而Win8推出的動態磁貼已經難以全麵、有效、有序呈現所有信息。磁貼適合信息量增長初期通知量小而豐富的情景,而如今像社交應用如果一次收到十幾、幾十條信息,動態磁貼如何全部呈現?一些新聞應用人們又怎麼可能盯著磁貼、慢慢等磁貼刷新下一條新聞來尋找自己感興趣的資訊?琳琅滿目不斷切換的動態磁貼是否會讓人遺漏重要通知?如何知曉同一應用的不同通知、不同應用通知的時間先後?錯過的通知又該如何查看?這些問題隨著未來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隻會越來越凸顯。
微軟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從效率的角度看,動態磁貼已經難以勝任當下的信息通知需求,帶有時間軸的集中所有通知的通知中心便成為必需。借助通知中心,所有通知一覽無餘,不像動態磁貼不斷切換容易遺漏。所有通知按時間縱向排列,像社交軟件的聊天信息即使很多也可以有序地直接讀取。微軟在WP以及PC端都加入了通知中心,就是為了解決這些痛點,PC端的通知中心還整合PC端原有係統與應用的通知,來解決長久以來不同係統通知、不同應用通知形態不一的混亂局麵,可以說通知中心是對磁貼的必要補充與Windows係統的重大改進。

此時磁貼設計無疑陷入了一種尷尬局麵:通知中心越來越重要、強大,現在還支持顯示頭像與圖片,甚至可交互,而傳統的動態磁貼的通知功能因為低效而逐漸邊緣化,那磁貼還有什麼意義呢?難道隻剩下獨特而炫酷的視覺衝擊了?
三、可交互式動態磁貼
不少網友或多或少都聽說過“爆裂式磁貼”吧?其實大家口口相傳的爆裂磁貼可不是一廂情願的想象,早在Win8時代,微軟研究院的人機交互團隊已經做出了可交互式動態磁貼(Interactive live tiles),大家可搜索Interactive live tiles on Windows Next by Microsoft Research查閱相關視頻。



微軟對動態磁貼的期望可不隻是快捷方式與通知顯示,磁貼還應當是可交互的。從視頻截圖中可以看出,可交互的動態磁貼右下角有個下拉按鈕,點擊即為磁貼拓展形態。“桌麵”磁貼能顯示時間、日期與最近打開程序,“郵件”磁貼能顯示郵件內容列表,“天氣”磁貼能顯示未來多日的詳細天氣情況,“人脈”磁貼能顯示按字母排列的聯係人列表並選擇,“音樂”磁貼能顯示播放、暫停、進度條等控件以及曲目列表,“計算器”磁貼則直接可以計算了。是不是感覺與蘋果如今的3D Touch如出一轍?事實上,微軟當年的研究成果比蘋果的3D Touch更為豐富和成熟。


微軟研究院另一個相關視頻揭露了可交互動態磁貼的更多功能,“OneDrive”的磁貼不僅能顯示文件列表,還能以多任務窗口的模式將文件直接拖拽到其他應用中。而“人脈”的磁貼不僅能快速回複、發布動態,還能作為跨設備工作的媒介。
然而,可交互動態磁貼並沒有出現在人們期待的Win8.2中,後來的Win10將改進的側重點放在Win8全屏界麵的窗口化,來方便大多數的傳統鍵鼠用戶,為觸控而生的交互式磁貼至今也未出現在Win10後續版本中。最近外媒甚至傳言微軟將直接“砍掉”動態磁貼,作為一名Windows的用戶真的感到萬分遺憾。
四、動態磁貼的未來展望
放眼未來,磁貼設計單純作為應用通知的載體肯定是無力了,筆者認為如果動態磁貼繼續存在,可能會以三種形式存在。
第一種就是可交互式動態磁貼,使磁貼與應用功能進一步融合,將快捷組件、快捷指令、快捷入口集成到圖標的擴展狀態。這一點,蘋果的3D Touch與快捷指令(捷徑)目前走在了更前麵,蘋果係統的小插件主流還是作為快捷入口,隨著接口的增加,我們看到了很多應用開發出可直接交互的日曆、計算器、翻譯、搜索等功能,捷徑更是將大量複雜的操作整合為自動化流程,提高了操作效率,進一步拓展了移動端工作的可能性。
第二種則是文件或項目組的快捷入口。這一點可參考Win10的任務視圖與時間軸,這樣磁貼便有了最近打開文件以及(未來可期的)Sets項目組的全新形式。


該設計在側邊欄保留動態磁貼選項的同時,嚐試設計開始菜單新形態。基於開始菜單是係統快捷入口的初心,該設計側重於工作流程,將最近打開的程序、文件、Sets直接置於開始菜單,不失為一種實用而美觀的探索。該設計的最大啟示是強調Recent,最近,如果將最近程序與其相應文件相互融合,作為便捷入口置於開始菜單,也可以作為磁貼的新形態。
除此以外,筆者認為還有一種可能。

上圖為微軟推出的Power BI,數據可視化的商務智能應用。當然,並不是說它和動態磁貼是替代關係,而是說它展現了磁貼相比圖標的一項絕對優勢:動態呈現更多的有效信息。隨著通知信息的極速膨脹,人們對信息展示的偏好是否也會從海量的充實感回歸簡約高效呢?或許,浩如煙海、狂轟濫炸的通知條們將先一步退出曆史的舞台,未來的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將幫助用戶篩選、整理、呈現出更加個性化、實質、有效的信息。
磁貼的第三種可能,就是顯示即時狀態的職能。類似現在的天氣磁貼,人們不用進入應用即可知曉實時的天氣狀態,像今日日程及完成情況也可以動態更新,還有股票指數、運動量與能量消耗指標、血壓心跳等健康指標等等,都可以通過圖表或數字的形式直接呈現在磁貼上,而如果這些信息的更新一條一條地通知推送,那就令人不勝其煩了。所以說,磁貼依舊有著推送通知不可替代的巨大優勢,這一點在大數據與量化普及的大背景下,在個人生活、企業管理、學術研究等各領域都有著廣闊前景。

當然,作為狀態的磁貼,不隻有專業的圖表數據,例如音樂、視頻磁貼可以直接顯示上次播放的進度,遊戲也可以展示關卡進度與道具數量等等。總之,磁貼從誕生之日起就注定不再是簡單的圖標,而是應用內容的一部分了。僅僅充當通知功能的傳統磁貼會被淘汰,磁貼可能將借助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重生。
未來,拭目以待。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matic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比特可樂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7.27 MB
下載
defi去中心化交易所
其它軟件166.47M
下載
易歐數字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yfii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e歐藝app官方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比特國際資產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63.20M
下載
環球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7.40MB
下載
比安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