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們曾討論過 AIO 一體電腦的未來,微軟 Surface Studio 和蘋果 iMac 兩款經典的產品在文中多次出現。毫無疑問,iMac 代表著蘋果過去在 PC 產業的輝煌,而 Surface Studio 則代表著 AIO 這一類型的未來出路。去年 10 月,微軟正式帶來了 Surface Studio 家族的第二代產品,依然是我們熟悉的 3:2 觸控屏幕、精致的雙軸鉸鏈,以及為設計而生的一係列配件。今天我們一起來深入了解下這個 28 英寸的一體電腦有著怎樣與眾不同的內心世界。

經典傳承的外觀及工業設計

在第一代 Surface Studio 的評測中我們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紹它的外觀和工業設計,相較於 2016 年的 Surface Studio,Surface Studio 2 在外觀上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依然是我們熟悉的銀灰色 Surface 設計風格,微軟並沒有像對待它的兄弟 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 一樣推出多款不同的配色。
屏幕性能測試

Surface Studio 2 貫徹了 AIO 屏幕優先的設計思路,一塊 28 英寸的超大觸控屏幕就是正麵的全部。這塊屏幕采用 3:2 屏幕比例,擁有 4500×3000 分辨率,PPI 值為 192。



具體色彩表現方麵我們使用紅蜘蛛 5 校色儀進行檢測,可以看到其擁有高達 521nit 的屏幕亮度,具有 100% sRGB、87% NTSC 以及 88% Adobe RGB 色域。即便作為一台專業的顯示器,Surface Studio 2 也沒有任何問題。

屏幕正上方的 7 個孔洞仍然比較明顯,從左到右依次為麥克風、5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紅外發射器、攝像頭狀態指示燈、紅外發射器、紅外攝像頭、麥克風,這些組件承擔了 Surface Studio 2 音頻、視頻采集工作,同時也支持 Windows Hello 麵部識別解鎖。
轉軸細節展示

屏幕背麵的設計同樣非常簡約,中心拋光的微軟“田字格”標識讓整個設計變的更加靈動。


Surface Studio 2 延續了上一代出色的轉軸設計,兩個轉軸擁有非常出色的阻尼感,並且給用戶帶來了全方位的使用角度,既可以像使用普通的電腦一樣將屏幕立起來,也可以將屏幕放倒至合適的角度,俯臥在屏幕上進行創作(當然配合著觸控筆和 Surface Dial 才是正確的使用方法)。

重點是,變形的過程非常容易,僅需一根手指就可以推動屏幕。
接口及配件
與 iMac 將所有硬件集中於屏幕背後的設計思路不同,Surface Studio 2 選擇將屏幕之外的硬件集中於底座當中。這其中也包括接口。

Surface Studio 2 的接口全部位於底座後方,從左向右,微軟配備了四個 USB 3.0 接口,一個 RJ45 網絡接口,一個電源接口,一個 USB Type-C 接口(5Gbps),一個 SD 讀卡器以及一個 3.5mm 耳機/麥克風接口。或許這也是微軟對完美設計的一種妥協,除電源接口和顯示接口之外,其他接口放到前麵明顯會更好一些。

配件方麵,Surface Studio 2 標配了 Surface 無線鍵盤、無線鼠標以及觸控筆,銀灰色的電源線與整體配色一致。
上一代頂級硬件配置組合

硬件配置一直都不是 Surface 係列的強項,在 RTX 顯卡正全麵鋪貨的今天,標榜著高端設計的 Surface Studio 2 隻配備了 GTX 顯卡非常令人感到遺憾。但是,四核 i7 處理器、高達 32GB 的內存、1TB SSD 與 GTX 1070 顯卡的硬件配置同樣擁有不俗的性能表現。
CPU 基準測試

因為產品周期的關係,Surface Studio 2 並沒有搭載 Intel 最新的第八代酷睿處理器,而是配備了基於 KabyLake 架構的 i7-7820HQ 處理器,其采用四核心八線程設計,主頻 2.9GHz,睿頻高達 3.9GHz,TDP 為 45W,在七代酷睿處理器家族中是最頂級的存在之一。

性能方麵,在 CineBench R15 的測試中,其取得了 749cb 的多線程性能分數以及 143cb 的單線程性能分數,在當前主流高性能移動處理器普遍破 1000 分的大環境下,Surface Studio 2 的 CPU 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可以理解為了控製功耗而選擇移動處理器,但是這不是 Surface Studio 這款產品在 CPU 方麵落後市場一代的理由。
GPU 基準測試
Surface Studio 2 有 GTX 1060 和 GTX 1070 兩種顯卡配置可選,我們拿到的是 GTX 1070 的版本。GTX 1070 基於 NVIDIA Pascal 架構設計,16nm 製造工藝,擁有 2048 個 CUDA 計算單元,核心頻率 1443MHz,Boost 頻率 1645MHz,顯存位寬 256Bit,顯存帶寬 253.7GB/S,顯存容量 8GB GDDR5。雖然沒有 RTX 顯卡獨有的光線追蹤單元,但應對主流的遊戲、設計工作沒有任何問題。

在 3DMark Fire Strike 的測試中,其取得了 15615 的圖形分。

在 3DMark Time Spy 的測試中,其取得了 5458 的圖形分。綜合來看,GTX 1070 雖然已經不是當前市場的主流,但是其仍然擁有著強大的性能表現,足以應對大部分設計、遊戲的運行需求。
SSD 基準測試

Surface Studio 2 采用全閃存存儲架構,有 1TB SSD 和 2TB SSD 兩種版本可選,均支持 NVMe 協議,我們拿到的是 1TB 版本。硬盤由東芝供應,使用 Crystal DiskMark 進行測試,其擁有 3198.9MB/S 的讀取速度以及 2122.7MB/S 的寫入速度,表現非常不錯。
Surface Studio 2 競爭力分析
目前的 AIO 領域,能與 Surface Studio 一較高低的產品有且隻有 iMac,一年前是 27 英寸的 5K iMac,一年後則是 27 英寸的 iMac Pro。

微軟 Surface Studio 2 相比蘋果 27英寸 5K iMac Pro 的優勢:
1、更有設計感,多使用角度;
2、屏幕支持觸控,有更直觀的使用體驗,配合 Surface Dial 和觸控筆更加方便設計師群體;
3、3:2 的屏幕比例更適合創作與工作;
4、機身體積更為小巧;
5、功耗更低;
6、兼容性更好的 Windows 10 操作係統。
微軟 Surface Studio 2 相比蘋果 27英寸 5K iMac Pro 的劣勢:
1、CPU 性能有些弱,iMac Pro 最高可選十八核誌強;
2、GPU 性能有些弱,iMac Pro 最高可選 Vega 64 顯卡,性能強於 GTX 1070;
3、隻能擴展兩個顯示器;
4、顯示精細度略差一些(基本不影響使用);
5、16:10 的屏幕比例更適合娛樂;
6、沒有雷電 3 接口。
在我們撰稿的過程中,蘋果對 iMac 產品線進行了更新,我們在這裏也進行簡單的分析對比,下麵的對比將拋開上麵的共性。
微軟 Surface Studio 2 相比 2019 款蘋果 27英寸 5K iMac 的優勢:
1、GPU 性能更強,iMac 最高可選 Radeon Pro 580X。
微軟 Surface Studio 2 相比蘋果 27英寸 5K iMac Pro 的劣勢:
1、CPU 性能有些弱,iMac 最高配備八核第九代 i9 處理器;
2、iMac 價格更加便宜;
3、iMac 有雷電 3 接口;
4、iMac 有更靈活的配置組合。
隨著蘋果腳步的加快,Surface Studio 2 已經不能像去年一樣擁有明顯的優勢,這一點非常值得微軟警惕,畢竟 Windows 係統的設備從來不會在硬件性能上輸這麼多。

但是,得益於 Surface Studio 獨特的設計理念,Surface Studio 仍然是市場上非常獨特的存在,過去的一年中,也有 OEM 廠商以其作為藍本推出類似的產品,不過從產品力的角度來看還差得遠,微軟的工業設計依然頂級。所以如果你喜歡 Surface Studio 的形態,能夠在屏幕上利用 Surface Pen 和 Surface Dial 創作,那麼 Surface Studio 就是你獨一無二的選擇。

最後還是想建議一下,起售價格已經達到 29888 元了,微軟該考慮將 Surface Dial 作為標配的配件賣給用戶,畢竟少了它的 Surface Studio 是不完整的。
本文編輯:李佳輝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hotbit交易平台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laxy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