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於 微軟
當時Liszewski還是一名大三學生,基本上將所有心思花費在數字媒體項目上。由於他的課程並不依賴於課本,因此他攢了一筆錢,以學生折扣價購買了Photoshop version 5.5,在當時算功能強大的桌麵工作站(隻有16MB的的內存)上進行工作。


圖片來自於 CC
他每天都花費大量精力在這些數字媒體上,而作為重要的輸入設備--鼠標依然一個古老的橡膠塗層金屬球將我的手部動作轉換為屏幕上的光標。而這種鼠標最大的缺點不僅體現在重量上,而是金屬球在使用過程中容易沾染汙垢,而汙垢會影響傳感器的精度從而無法和光標進行對應。
這種鼠標讓Liszewski感到非常沮喪,不得不每隔15分鍾清理一次。而且項目有時候往往工作到深夜,即使他擦幹淨了桌子,每隔幾天更換一次鼠標墊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而Photoshop工作又往往需要精細的光標操作,他坦言不止一次將鼠標砸到桌子上。
所有這一切的改變都發生在1999年的4月14日。
當時在拉斯維加斯召開的COMDEX展會(類似於現在的CES大展,不過已經解散)上,微軟宣布推出IntelliMouse Explorer:這是一款使用LED和數字攝像頭來替代橡膠金屬球的鼠標,能夠極其精準的光學跟蹤鼠標移動。
我已經不記得在哪裏第一次聽到微軟的IntelliMouse Explorer,可能是當時發行的《Popular Science》雜誌,不過我清晰記得那年10月份發售時候,我是購買這款鼠標的首批用戶。當時我是排隊購買的第一位用戶,當時在加拿大地區的零售價格超過100美元,對於一款計算機鼠標來說是非常昂貴的,但是我覺得是值得的。
微軟並非第一家將光學跟蹤技術融入鼠標的公司。這項技術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一組發明家團隊嚐試了兩種方式通過映射來追蹤鼠標移動。這項技術最早於1981年隨著Xerox STAR辦公電腦上用,不過當時這台電腦零售價格為16500美元,相當於現在的45000美元,而且僅麵向企業市場。

Xerox STAR辦公電腦
數十年之後,類似於 Sun Microsystems 這樣的公司開始為高價服務器和工作站提供激光級別的鼠標,但通常需要特殊的反光鼠標墊來使用它們。普通消費者是無緣使用的。
基於惠普(Hewlett-Packard)開發的技術,微軟的IntelliMouse Explorer鼠標雖然對於我這樣資金拮據的學生來說價格有點偏高,但卻是非常不錯的消費級產品。
更令Liszewski感到物有所值的是,鼠標的底部是完全密封的,能夠防止汙垢進入到鼠標內部,並且可以在任何不太反光的表麵上工作。

圖片來自於 Flickr
Liszewski至今仍記得排隊購買回到宿舍,通過PS2轉USB轉接頭將IntelliMouse Explorer插入到電腦的激動心情。在Windows98係統上正確安裝驅動程序之後,在使用Photoshop之後流暢度上有了質的飛躍。
此前困擾Liszewski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除了突破性的光學傳感器之外,IntelliMouse Explorer還引入了一些額外的可編程按鈕。雖然最初我認為沒什麼用,但是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成為了我上網衝浪中不可或缺的方式,可以讓我在網頁之間前進和後退(注意當時Tab標簽頁還沒有出現)。
很快微軟的競爭對手出現了。蘋果於2000年、羅技於2004年推出激光追蹤鼠標,而且這些公司通過競爭發現引入最準確的光學跟蹤技術,以吸引挑剔的PC遊戲玩家。
那些徹底改變我們生活的技術屈指可數,但通常情況下它們不會將事情複雜化,最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iPhone。時隔20年,IntelliMouse Explorer所帶來的技術創新依然讓Liszewski記憶猶新。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hotbit交易平台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laxy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avive交易所官網最新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美卡幣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6.3MB
下載
幣幣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45.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zbg交易所官方ios
其它軟件96.60MB
下載
拉菲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