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灰機GAME 作者:Deky 虞北冥 周明
微軟在E3展會上發布了自家次世代主機的性能參數,這款代號Project Scarlett的新主機將比目前性能最強大的遊戲主機XBOX One X還要強四倍。
微軟宣稱,新主機的處理器將繼續由AMD提供,包含基於Zen 2架構的CPU和基於RDNA架構的Radeon定製顯卡;新主機還將采用全新的GDDR6內存,以及萬眾期待的SSD存儲——SSD將大幅提高主機遊戲的加載速度。

Project Scarlett將采用AMD定製SOC
得益於定製處理器的強大性能,Project Scarlett支持最高8K分辨率遊戲和最高120幀的畫麵幀數(兩者顯然不可兼得)。此外,新主機還將支持光線追蹤和自適應刷新率等一係列新特性。
Project Scarlett的性能讓人心動,但需要指出的是,玩家要到2020年底才能買到這款新主機。
微軟打響了次世代主機大戰的第一槍,但這也許不過是虛晃一槍——盡管給出了很多新特性,但微軟並未透露主機的詳細硬件規格。
主機大戰常常講究後發優勢,等對手先把硬件規格公開了,我往上提一點兒,再公布自己的主機,這樣消費者就會來買我的。當年世嘉和索尼搶主機市場時,這點上就吃了不少虧。相比之下,微軟就聰明多了:我公布了新主機,但我就是不公布配置。
我們隻能期待,索尼將會怎麼接招了。
遊戲陣容務實但不乏驚喜如果說家用機硬件是“槍”,那麼配套遊戲就是“彈”,二者相互結合,缺一不可。空有配置沒有遊戲陣容來填充的主機,再強悍的火器,也不過就是可以用來砸人的大鐵塊兒。

微軟公布Project Scarlett首發護航遊戲《光環:無限》
在本次發布會上,微軟公布了60款遊戲,其中包括14款第一方遊戲,數量達到了有史以來的峰值。微軟今年的遊戲陣容依然繽紛多彩,就是有些眼熟,很多遊戲在去年的E3展會上已經和大家見過麵了,不過與去年的出場順序有所變化。微軟陣營的核心作品《光環:無限》,在2018年E3是第一個亮相作品,在今年成了最後一款;而去年尾聲展示極為驚豔的第三方大作《賽博朋克2077》,則被放到了整個發布會的中段,這兩款遊戲都公布了自己的發售期或發售窗口。
如果說2018年的E3是瀟灑的畫餅會,那麼2019年的E3真的就像踏實的烙餅會了,從主力到小遊戲,各種項目都有了落地的明確時間。《奧日與精靈意誌》、《戰爭機器5》、《消逝的光芒2》、黑曜石的《天外世界》、G社的《無主之地3》等等,各家都在這次發布會上“老實”地公布了遊戲的發售日期或發售窗口。
當然,這不是說今年微軟的發布會上隻有公布發售時間的項目,比如說失蹤多年的《微軟飛行模擬》新作、久違的《帝國時代2 決定版》和《忍者蛙》新作、還有由《冰與火之歌》作者喬治·馬丁與宮崎英高合作的《偉大符文》遊戲,都算是本次發布會上的意外驚喜。
有滿足,自然也有缺憾,公布了兩年的《帝國時代4》以及傳言甚多的《神鬼寓言4》都沒有著落,隻能說,比起驚喜不斷的2018年,2019年的微軟E3展上熟麵孔略多,更加腳踏實地。不過轉念一想,已經到了世代的末期,各家都有所保留,也算是情理之中吧。
涉足PC數字遊戲分發平台
微軟發布XBOX GAME PASS FOR PC
一直以來,獨占遊戲都是主機大戰中最為重要的角色,《塞爾達》《馬裏奧》係列之於任天堂,《光環》係列之於XBOX,《戰神》《神秘海域》係列之於PlayStation,獨占遊戲的優劣多寡決定了主機的核心競爭力。
但現在,微軟決定作出改變,本次E3展前發布會,微軟發布了GAME PASS FOR PC,將XBOX的會員政策推廣到了PC平台。顯而易見,微軟正在試圖整合XBOX家用機和PC的大市場,繼續嚐試與索尼在遊戲服務上走出差異化路線。目前,GAME PASS FOR PC已經擁有102款PC遊戲,未來,還會有更多的XBOX遊戲登錄PC平台。
在本次發布會上出現的14款第一方遊戲,除了作為Project Scarlett首發護航遊戲的《光環:無限》還處於沒明說細節的情況,大部分微軟的第一方遊戲都已經不再擁有“平台獨占”的屬性,將在未來會登陸Win10商店,甚至是Steam平台。
比如說Epic遊戲曾經的王牌“戰爭機器”係列,在這個IP被Epic無情拋棄賣給微軟後,微軟不但給這個IP做了續作《戰爭機器5》,如今還將這款作品送給了Epic遊戲的眼中釘——Steam平台。微軟是不是故意的不知道,但Epic肯定不樂意見到這樁買賣。
Epic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遊戲開發團隊之一,廣受歡迎的“虛幻”係列遊戲引擎和此前大火的吃雞遊戲《堡壘之夜》均由他們開發。由於不滿Steam等數字遊戲分發平台的分成比例,2018年12月,Epic宣布推出了自家數字遊戲分發平台Epic Game Store。目前,Epic已經成長為Steam最為重要的競爭對手之一。

Epic Game Store已經成為Steam最為重要的競爭對手之一
然而,習慣做平台的微軟顯然不會滿足於扮演一個單純的遊戲開發商的角色。前腳微軟宣布把一批第一方遊戲搬上Steam,後腳XBOX在PC上的測試版客戶端就現身Windows應用商店。通過這款客戶端,用戶可以通過它遊玩GAME PASS FOR PC中的100多款遊戲。微軟這多路並進的策略,葫蘆裏賣的藥是什麼,還需後續觀察。
作為這顆星球上少有的幾個第一方遊戲開發商之一,微軟親自進入長期被其忽視的PC市場,勢必會對逐漸升溫的PC數字分發平台戰爭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
5G和雲遊戲將變革主機大戰從卡帶到光碟,再到在線商店,遊戲主機的競爭曆史同樣是內容存儲介質的競爭史。除了遊戲內容分發壟斷權力的競爭,從FC時代開始,各家主機還背負著存儲介質合作夥伴對市場“定義權”的爭奪。

初代PlayStation采用了CD-ROM作為自己的遊戲存儲介質
比如,1994年,索尼推出了采用CD-ROM的PlayStation初代遊戲機。一方麵,CD-ROM的采用帶動了電子遊戲容量的擴充,容量擴充又讓更好的畫質、更多的真人語音變成可能,更好的皮相又帶來了更多的路人玩家;另一方麵,CD-ROM也通過在電子遊戲領域的普及逐漸延伸到其他娛樂領域,不斷開疆拓土。
僅在光碟時代,各家主機就曾使用過CD、GD、DVD、8cm-DVD、HD-DVD、WiiU專用高密度光盤等不同標準的存儲介質。直到藍光光碟普及,微軟和索尼開始使用同一種存儲介質,這場存儲介質的標準大戰才算告一段落。
而到了 PS4/XBOX One末年,廠商們似乎不太擔心下一代主機究竟會用什麼光驅,轉而把重心放在了自己的在線服務上。微軟就推出了不帶光驅的廉價版XBOX One S主機。
這非常合理——遊戲越來越大,讀盤速度越來越慢;另一邊是互聯網普及率越來越高,傳輸速度越來越快——與其盼著有廠商能研發出新的高密度存儲介質,還不如從自己的在線分發平台做文章,而今又是5G網絡投入民用的當口,雲服務就變成了最好的選擇。

穀歌旗下Stadia雲遊戲平台成為了“主機大戰”的新選手
隨著雲服務正式走到台前,連“主機大戰”的定義本身都在改變。在互聯網和電子遊戲兩條線重合以後,另一條高速路上的產業鏈整合商也加入了進來——無論蘋果還是穀歌,都盯著雲遊戲這塊大蛋糕。某種意義上講,穀歌Stadia才是本世代第一個登場的遊戲主機。這款“雲遊戲主機”允許用戶以4K/60幀的畫質暢玩《刺客信條:奧德賽》這樣的3A大作。目前,已經有來自21家不同遊戲廠商的31款遊戲登陸穀歌的Stadia平台。
在本次發布會上,微軟也推出了自家的雲遊戲服務Project XCloud,允許用戶通過雲端服務器或者串流自家的XBOX遊戲機,來遊玩自己已經購買的遊戲或者XBOX GAME PASS訂閱服務中的遊戲。這項服務將在今年10月推出。
沒有主機硬件的曆史包袱,穀歌可以把接收器材做得完全不像電子遊戲機,成本也能做得更低。微軟的新主機按常規的首發定價應該是399 美元,這還不算XBOX GAME PASS和XCloud的費用;而穀歌隻需要 129.99 美元——前提是你的網足夠好。
到了這個層麵,主機廠商們短兵相接的東西已經不再是硬件本身,甚至存儲介質都變得不太重要。“Console”大戰就不再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主機”大戰,競爭的焦點恐怕會拋棄物理軀殼飛向雲端,落在幾家的訂閱服務上——究竟是微軟的XBOX GAME PASS和索尼的PSN能笑到最後,還是穀歌的Stadia和蘋果的Arcade憑借先手優勢收割最多用戶。
而究竟要靠什麼才能贏,說實話當下也不能下定論。在充滿未知的未來埋藏著數之不盡的動因,將結局導向我們無法預料的方向。但好在現在也不急,畢竟好好一盤宴席,得等人齊了才好下筷子,對吧?
來源:灰機GAME 作者:Deky 虞北冥 周明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虛擬幣交易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0.58MB
下載
歐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uniswap交易所蘋果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2024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邀請碼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網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雷盾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8.18M
下載
火比特交易平台安卓版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