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9號,Salesforce宣布以157億美元全股票方式收購Tableau,目前BI分析和數據可視化領域的領頭羊。這是Salesforce最大的一場收購。
消息宣布的當天,Tableau股票大漲近40%,Salesforce股票跌了5%。總體來說,市場上對Tableau高價賣出表示了讚賞,對Salesforce高價買入有些顧慮。
當天早上,因為我之前在Tableau工作過四年,我的很多朋友都是Tableau的,我的朋友圈了被這條消息炸屏了。我的微信號接下來也很快被朋友們的消息淹沒了。很多人問我怎麼看待這個收購。
有關Salesforce對Tableau的傳聞,並不是今天就有的。2016年夏天美國新聞媒體就報道維基解密泄露的Salesforce的內部文件就顯示Tableau是其潛在的收購目標之一。那個時候正值Salesforce和微軟搶著微軟收購LinkedIn失敗,Tableau的股票之前也因為微軟的PowerBI大舉進攻而腰斬。
以我一個當時的局內人看,種種跡象表明,Tableau和Salesforce在2016年就談過,但是可能是價格並沒有談攏。之後Tableau公司進行了全方位的重組,並聘請了前AWS的高管Adam Selipsky做為新CEO執掌公司。前者暫時偃旗息鼓了,後者也需要更多時間重整公司,所以這個收購就開始擱淺了。

但是,Salesforce想收購Tableau這個事情,是由來已久,並非一夜之間從天而降的。而Salesforce之所以需要收購和整合Tableau,和微軟在CRM以及數據可視化上咄咄逼人的進攻勢態非常的有關。
為了更好的闡述這個觀點背後的理由,我們需要對Tableau和Salesforce先做個簡單的介紹介紹。以下的背景內容基於我在極客時間的專欄《技術與商業案例解讀》裏對兩家公司的深度分析。
被收購方Tableau成立於2003年,總部位於西雅圖,2013年上市。2003年的時候從斯坦福畢業的克裏斯· 斯托特和他的導師帕特· 漢拉漢,以及克裏斯蒂安 · 夏伯特一起創辦了這個公司,分別任CTO,首席科學家和CEO。
漢拉漢是全球知名的數據可視化專家,師從他的斯托特過去6年則一直在做一個數據可視化係統Polaris。該係統還有一套自己的語言VizQL,用於提供數據和可視化的全麵描述。這套係統成了後來Tableau的原型,其核心技術VizQL成為Tableau在這個領域獨步天下的基礎。
之後Tableau的發展就一直順風順水,補齊一個數據可視化分析平台需要的各種能力。公司曾經連續很多年,每年近100%的增長,並最後順利上市。
收購方Salesforce是美國著名的CRM服務提供商,也是目前SaaS服務最成功的公司。Salesforce成立於1999年,創始人是馬克·貝尼奧夫。
貝尼奧夫成名於Oracle,在Oracle工作10年升到了公司的VP,但此後開始覺得軟件行業沒有前途,並在一次夏威夷度假長考後,覺得未來軟件將是訂閱服務,也就是現在耳熟能詳的SaaS服務模式。之後他於1999年創立了Salesforce公司。公司於2004年順利上市。
2005年Salesforce做了一次重大轉型,推出了Force.com和AppExchange。前者是一個讓第三方來寫擴展應用的網站,後者是一個第三方應用商店。2006年Salesforce又推出了編程語言Apex,專門在Salesforce平台上開發應用。從此Salesforce進入了快車道。
自2014年開始,Salesforce和Tableau都遇到了一個共同的敵人:微軟。Salesforce一直都在和微軟旗下的Dynamics競爭。但是這種競爭長期來一直是Salesforce遙遙領先。微軟對Dynamics的投入也並不是大張旗鼓。

2014年伴隨著Satya的上任,微軟對Dynamics的關注和投入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2016年微軟收購LinkedIn並將其和Dynamics的緊密整合,更是令Salesforce感到了極大的不安。Salesforce一度開出比微軟高很多的價格,隻是其價格包含了大量股票兌換而未獲得LinkedIn的青睞。不僅僅如此,Salesforce還試圖在歐盟起訴微軟的收購反壟斷。但是該舉動依然沒有阻止微軟在2016年底完成對LinkedIn的收購。
與之相對應的,在數據可視化分析領域,微軟發起了進攻,推出了PowerBI。PowerBI是一個完全基於雲端的產品,微軟的研發投入也非常的大。不僅僅如此,微軟還打價格戰,加之微軟公司內有很多的周邊係統賦能,Tableau在微軟的進攻麵前顯得非常的無力。

這種變化也體現在Garter對BI領域的魔力象限圖的改變。之前一直處於領導者地位很多年的Tableau,被微軟的PowerBI硬生生的拉下了領導者的地位。而最近幾年,微軟PowerBI一直都牢固的占著領導者的位置。
說到Dynamics和PowerBI,就不得不提一個人--微軟的VP James Philips。James Philips曾經是Couchbase的創始人之一,2012年加入微軟,開始執掌PowerBI。在他的手下,PowerBI成功的擊敗了所有的BI平台和數據可視化分析工具,牢牢的占據了Gartner的領導者地位。
之後James Philips又接管了Dynamics,並且開始了PowerBI和Dynamics的整合。在這位幹將眼裏,Tableau隻是小菜一碟,Salesforce是更大的菜。

平心而論,Salesforce作為CRM的領導者,其地位確實不容動搖。但是,Salesforce手裏空有用戶數據,卻在數據分析市場難有作為。即使今年來其推出了愛因斯坦平台,表現依然平平。在數據可視化領域,其和PowerBI的差距更是巨大,就不用說和Tableau的差距了。
而另外一個方麵看,Tableau固然在可視化領域依舊領先,但是在其周邊技術,比如查詢引擎的性能,雲端服務必要的運管運維監控係統,對多種數據源的無縫對接,和強大的AI能力的整合,以及數據大規模ETL等諸多方麵,都無法和有整個微軟生態圈支持的PowerBI對壘。這是小公司對大公司戰鬥中不公平的一麵。
單個對壘已經呈現出了巨大的壓力,麵對整合了Dynamics和PowerBI的微軟,無論是Salesforce還是Tableau,估計都是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局麵。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Salesforce收購Tableau,整合雙方的長處共同麵對微軟這個強大的敵人,是非常合理的行為。
而且對於Tableau的收購和整合,也讓Salesforce第一次可以通過一個工具平台,把手伸進CRM以外的數據平台上,為Salesforce後續對外擴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口子。
對Tableau而言,一方麵其數據可視化能力作為一個通用的工具,變現的能力低。如果結合Salesforce的CRM場景,提供專屬的可視化能力,變現能力可以大幅度提高。另外一個方麵,背靠大樹好乘涼。之前Tableau無法大規模投入的查詢引擎的性能,雲端服務必要的運管運維監控係統,對多種數據源的無縫對接,和強大的AI能力的整合,以及數據大規模ETL等諸多方麵,在Salesforce這棵大樹下都將得到極大的改善,大大攤薄投入的成本。
總之,這場收購,既是一個資源優化整合的過程,更是一個抱團取暖抗擊強敵的過程。未來隻有結合了Salesforce和Tableau的合體,才有可能在和微軟的競爭中,有足夠的安身立命之本。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歐交所交易平台蘋果app
其它軟件38.13MB
下載
雙子星交易所錢包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歐聯交易平台安卓app
其它軟件273.24MB
下載
bibo交易所
其它軟件5.1MB
下載
東方航空app曆史版本
旅行交通41.7M
下載
biki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4.76 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官方蘋果版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btcc交易平台安卓版
其它軟件45.17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官方手機版蘋果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