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薑洪軍
出品 | CSDN雲計算(ID:CSDNcloud)
1982年11月的一天,賭城拉斯維加斯客流如織,有常見的閑散賭客,但更多的是來自計算機產業的專業人士,因為計算機領域的重要博覽會Comdex在這裏舉行。
27歲的比爾·蓋茨也跟隨著人潮,徜徉在展台中,有目標嗎?似乎沒有。他逛到對手可視公司(VisiCorp)展台前,也許是想隨意地看看他們的Visicalc,這是一種電子表格處理工具,半年前微軟已把它納入了自己的準星,他對此已胸有成竹。不過,對手展台上的另外一種新產品VisiOn——具有鼠標和圖形用戶界麵的操作係統,一下子讓蓋茨原來恬淡的心情緊張起來。

圖注:青年比爾·蓋茨
微軟當時的主打產品還是DOS操作係統,圖形操作係統Windows(這個名字還是未來式)還隻是閃爍在蓋茨的腦海中,此前他隻在蘋果的麥金塔電腦樣機中看到類似技術,但可視公司竟然領先微軟,拿出了產品。

從表處理軟件打到圖形操作係統
“我們當時在地下室住,一旦下雨,廁所就會堵塞,所以一下雨,我們就必須把廁所關上。有一次,我們忘記把廁所門關上,結果汙水流進了我們的電腦。”電子表格處理軟件的開發先驅、VisiCalc(可視計算)研發者丹尼爾·布萊克林曾這樣回憶其早年創業的艱辛。
1979年,哈佛商學院研究生布萊克林編製了一種電子表格處理軟件,該軟件後來被命名為VisiCalc(可視計算)。
當時的商業應用軟件尚屬啟蒙階段,微軟忙於操作係統和程序語言的研發與推廣,無暇顧及這個領域,布萊克林的努力顯然別具匠心。“獨辟蹊徑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業績,在街道上擠來擠去不會有所作為。”英國詩人W·布萊克曾這樣寫道。
1979年10月,VisiCalc正式上市,定價100美元。首批100套軟件在麻省的一家電腦商店零售。軟件起初銷得不太好,因為市場上以前從來沒有過類似的產品。
“行之有效的創新,一開始可能並不起眼。”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這樣說過。
“有朝一日,VisiCalc也許會變成一個軟件尾巴,在個人電腦上搖來擺去,成為個人計算機的銷售動力。”市場分析師本傑明·羅森在一份公開出版物上這樣評價。本傑明說對了,VisiCalc真得成為了蘋果II 型電腦旺銷的動力。
雖然蘋果公司沒有獨家買斷這種軟件,但在蘋果II Plus電腦上對這種軟件進行了捆綁銷售。於是蘋果II Plus電腦就走出了家用範疇,不再是集合光影和特效的電腦玩具了,而成為了必備的商業工具。
VisiCalc的成功讓比爾·蓋茨眼紅了。在VisiCalc推出初期,公司曾想將之賣給微軟,但蓋茨拒絕了,現在他肯定後悔了。

圖注:可視公司VisiCalc軟件當年的舊廣告
1981年12月13日,100多名微軟員工被召集到西雅圖一家假日酒店海景廳開會。雖然酒店外麵下著雨,但會議現場氣氛熱烈。大家都被台上的演講者吸引住了,不過此時台上的主角不是蓋茨,而是剛到微軟不久的軟件開發大師查爾斯·西蒙尼。他演講的主題是“微軟的創收火山”,他以充滿激情的語言描繪了應用軟件在微軟發展戰略中的重要性,讓台下聽眾聽得如癡如醉。
蓋茨像拉拉隊長一樣為西蒙尼的“宏偉藍圖”加油喝彩,台下的100多名微軟員工受到感染,狂熱得幾乎要將海景廳掀翻,會場裏傳出的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微軟出擊應用軟件市場的第一個靶子就是VisiCalc,掛帥出征的就是西蒙尼,微軟的這種軟件被命名為“多計劃”(Multiplan),也就是Excel的前身。
在微軟磨刀霍霍的時候,個人軟件公司也在變陣應對,基於公眾對旗艦產品VisiCalc的認可,該公司更名為VisiCorp(可視公司)。
1982年夏天,微軟的“多計劃”麵世。有分析人士稱:“看來該軟件將被用來取代VisiCalc的市場領先地位。”但第一個回合過後,微軟的“多計劃”敗北而歸,但蓋茨並不氣餒,準備整軍再戰。
微軟前營銷高管約翰·查古拉曾在《微軟營銷秘笈》中寫道:“雖然你不夠強大,無法贏得一次戰役,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不可能贏得一場戰鬥。在這場競賽中,你要暗中破壞市場的現狀。你可以通過攻擊競爭對手的弱點,讓他惱羞成怒,因而做出愚不可及的的舉動來贏得戰鬥。但要記住,你一定要跟他們抗爭到底並生存下來。”
軍事家拿破侖·波拿巴說過:“你不可以與一個敵人戰鬥太久,要不然你會教會他戰爭藝術的。”微軟就是這樣通過與VisiCalc的纏鬥,來增強自己進軍應用軟件市場的能力。
但在這一年年底的Comdex展會上,可視公司推出了VisiOn。這讓微軟公司上下為之一凜,這難道是可視公司的圍魏救趙嗎?微軟要動可視的應用軟件蛋糕,而可視則反切微軟安身立命的操作係統奶酪?
微軟的戰略構想受到了衝擊,如果可視的VisiOn成功了,將改寫操作係統發展曆史。
我們回過頭來看,微軟的圖形操作係統的發展進度。

二度盜夢空間
1981年7月的一天,蓋茨來到蘋果公司,蘋果的員工為他演示正在研發的麥金塔電腦操作係統。蓋茨產生了興趣,於是仔細地靠前觀摩。
負責講解的蘋果員工講到興奮時,眉飛色舞地說起了技術細節,全然沒有看到從一旁走過來的喬布斯的越來越難看的臉色。喬布斯終於按捺不住,對那位員工怒吼了一聲“閉嘴!”,他怕這位員工聽不見,又吼了一遍。
此時,觀看麥金塔電腦操作係統的蓋茨的感受,和喬布斯兩年前觀看施樂Alto電腦的感受類似。美國未來學家斯圖爾特•布蘭德曾說過,“在合適的地點出現的合適信息,能改變你的生活。”

圖注:青年喬布斯
我們把鏡頭回拉至兩年前:
“你們為什麼不拿它開發產品呢?這東西太棒了,它將會帶來技術革命!”1979年11月的一天,在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喬布斯興奮地嚷著。
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當時網絡了全美最優秀的工程師、黑客和計算機天才,他們成功研發出了施樂公司Alto,有人認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首台個人電腦,它設計由一個人使用,有鍵盤和顯示器。它采用了許多奠定今天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技術,首先是圖形界麵技術;其次是以太網,它當時就實現了Alto計算機間的聯網功能;最後它還配備了一種三鍵鼠標。
喬布斯當時已是聞名美國的紅人,施樂的工程師拉裏·泰斯勒很願意在他麵前展現自己最新的成果,他演示了圖形界麵和鼠標應用。而這時蓋茨還在賣自己的BASIC程序呢,擁有屬於微軟的DOS操作係統則在兩年以後,而Windows操作係統那更是遙遠未來的故事。
泰斯勒後來回憶說,他起初以為喬布斯他們對此一竅不通,可是,“從他們專注的眼神和關心產品的細微之處的所有提問中,我知道我錯了。”
喬布斯不停地說他不敢相信施樂公司竟然還沒有把這項技術商業化。“你們就坐在一座金礦上啊,”他嚷道。
《臨界點》的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維爾曾說,喬布斯通過這場演示看到了新一輪計算機革命的到來。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考慮的是專家的需求,而蘋果的理念則是開發麵向大眾用戶的產品。簡而言之,施樂打算製造個人計算機,而蘋果則想要製造流行的計算機。”
顯然,喬布斯比施樂公司更深刻地認識到這些技術的價值。後來有人說,蘋果公司“竊”走了施樂Alto的技術,這種評價有些武斷,因為施樂可沒有給蘋果任何拿走研發圖紙的機會。不過,對於喬布斯這位能夠融彙貫通的高手來說,看一眼就夠了,他曾回憶說自己從施樂處得到了“思考的種子”。
喬布斯回到蘋果公司,指示研發人員開始圖形界麵技術的研發,並將它用到了麥金塔(Macintosh)項目。有評論家稱喬布斯對施樂研究中心的此次拜訪為“白晝大突襲”。
顯然,兩年後,蓋茨到蘋果公司的這一次轉悠也可以稱之為“白晝大突襲。”
蓋茨被蘋果工程師演示的圖形界麵和方便靈活的鼠標配合給吸引住了,他心裏打起了自己的算盤:看來這是微軟操作係統未來的發展方向。
要命的是,喬布斯似乎看出了蓋茨的想法,他擔心微軟會將給蘋果編寫軟件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用到為IBM PC機上的應用軟件上。真是高手過招,不說話就能洞穿對方的心思。
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說過:“溝通中最重要的是要聽到沒說出來的東西。”喬布斯、蓋茨都具備這種能力。
1982年1月22日,喬布斯強迫蓋茨簽署一項協議:“微軟不會以任何方式銷售、銷售、租賃、許可、公布或傳播任何財務建模、商業圖片或數據庫程序……以及不將其應用於任何非蘋果公司製造的計算機上。”喬布斯此舉是讓微軟不會把為蘋果開發的軟件移植到競爭對手製造的電腦上,主要是指IBM。可是他百密一疏,該協議沒有禁止微軟編寫類似Macintosh操作係統,與蘋果展開競爭。蓋茨後來回憶,1983年,微軟就“計劃在IBM PC上引入圖形計算功能”,而這恰恰是喬布斯最為擔心的。
當時,IBM與蘋果間的個人電腦大戰方興未艾,蓋茨兩麵下注,一方麵為蘋果公司開發應用軟件,一方麵和IBM合作開發操作係統軟件。蓋茨自己曾說:“如果麥金塔電腦不成功,那麼市場就會讓給(IBM)PC。但是,我們都非常有熱情。如果蘋果公司能夠實現其生產目標,我們希望微軟1984年的零售額有一半與麥金塔有關。”
蓋茨了解到麥金塔操作係統師法施樂,於是決定釜底抽薪,從施樂直接挖人來開展自己的新一代操作係統的研發。首個挖角對象是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發中心擔任圖形化係統部門的主管斯科特·麥格雷戈,他時年26歲。
對於英才,蓋茨是有親顧“茅廬”的風範,他馬上飛到施樂研發中心所在地,在一家摩洛哥飯店宴請麥格雷戈。酒酣耳熱,談話投機,當酒店舞女開始表演肚皮舞時,蓋茨也上去跳了起來。

圖注:青年蓋茨
麥格雷戈後來回憶說,這次會麵打動他的可不是蓋茨的舞姿,而是蓋茨看起來永不滿足的求知欲。麥格雷戈隨後從施樂公司離職,他一到,蓋茨就對Windows研發小組進行了重組,讓他任部門經理。同時,微軟對施樂的人才敞開了大門,不久施樂另一位重要的人才尼克拉也到了微軟。
關於人才招聘,蓋茨說過:“如果我們不再雇傭優秀的人才,不再努力向前,是很容易落後的,淪為一個平庸的公司。恐懼應該指引著你,但它應該是隱藏的。我經常想著失敗。”
花開數朵,先表一枝。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可視公司在這段時間的發展情況。

以狂熱的視窗冰封VisiOn
“正如華爾街人士所說,公牛可能掙到錢,狗熊也能掙到錢,而豬的命運隻能是被屠宰。換句話說,不要太貪婪。” VisiCalc(可視計算)研發者布萊克林後來曾有所指地說了這段話。
可視公司這段時間,外部市場發展得不錯。可是在內部,在布萊克林和合作夥伴之間發生了嚴重的利益分配問題,雙方訴訟不止。
“他們沒有事先核查一下VisiOn能否大賣”,布萊克林恨恨地說,“他們還沒過河就把橋給拆了。”
1984年秋,因爭執而疲憊不堪的雙方接受了法庭調解 。
“如果你私下可以解決就不要涉及法律的問題,因為一涉及法律問題就會對雙方都沒有好處,特別是對小公司更是如此。”布萊克林後來這樣回憶,“同時涉及法律問題也非常昂貴,並且不講一點情麵,還很浪費時間。”
“遙夜沉沉滿幕霜。”這場訴訟耗盡了可視公司的市場元氣,給了正在操作係統(包括DOS、Xenix和初步規劃的Windows)、程序語言及應用軟件多線出擊的微軟以喘息之機。
“小孩比爾魔術般地吹出一個更比一個大的肥皂泡,而大多數人仍期待著下一個。”1984年8月,美國媒體這樣嘲諷微軟Windows1.0發布的一再延期。
起初微軟內部把圖形操作係統稱作“界麵管理者”,微軟主管營銷的羅蘭·漢森站出來,抨擊這種技術思維式,說微軟內部人當然懂得界麵的含義,用來做內部開發項目的名稱當然可以,如果推向市場,將是不可取的。他說:“微軟不應選用那些技術性過強的名稱,而應讓用戶感覺親切、方便和友好。因此,我建議使用Windows這個詞兒。”蓋茨接受他的建議。隨後,蓋茨到處宣傳Windows1.0的重要性,並許諾一年內完成該軟件的開發。
1983年11月10日,微軟在紐約廣場飯店宣布,第二年春天Windows將可投入市場。其實以當時Windows1.0的研發進度來看,這是不可能的。有市場分析人士稱微軟這樣宣傳,目的是凍結可視公司的VisiOn市場。
蓋茨知道當時市場上最好的新一代圖形操作係統是蘋果麥金塔上的係統,當時麥金塔尚未麵世,而且喬布斯不會把操作係統單獨銷售。因此正在從蘋果偷師的微軟有望引領新一代圖形操作係統發展的潮流,但有一個最大和最現實的敵人,這就是可視公司。時為微軟總裁特別助理的史蒂夫·鮑爾默的話一語道破天機:“我們的策略是,這裏將隻有一個勝者。”
雖然Windows1.0還沒研發出來,但這並不妨礙微軟鋪天蓋地的宣傳。在這一年年底的Comdex展覽期間,微軟把拉斯維加斯變成了Windows1.0的宣傳海洋。他們到處懸掛Windows1.0旗幟和粘貼標簽,觀眾會在出租車上座椅後背看到它,會在與微軟合作的電腦廠商的展台上看到它,也會在旅館房間的枕套上看到它。
“月暈曉圍城,風高夜斫營。”Windows1.0的聲勢完全壓住了VisiOn,原本準備購買VisiOn的客戶推遲了購買計劃,轉而對Windows1.0翹目以待。有人戲稱可視公司(visicorp)為可視“僵屍”(visicorpse)。
1984年2月,300多家軟硬件廠商興致衝衝地趕赴西雅圖,參加微軟舉辦的技術研討會,大家以為在會上能拿到Windows1.0的有關技術文檔。結果一頭冷水潑下,微軟宣布Windows1.0的發布時間要延遲到5月。
由於Windows1.0研發太複雜,5月的承諾也淪為泡影,微軟隻好宣布延期到8月。被吊了胃口的合作夥伴們變得有些不耐煩了,他們轉過頭去,準備嚐試可視公司的VisiOn,這讓蓋茨心驚肉跳,但又無可奈何。
但在實際運行時,IBM發現VisiOn是個封閉係統,很多知名軟件譬如Lotus 1-2-3等,都不能在它的環境下運行。可視公司老板費爾斯塔拉見勢不妙,下令降價銷售,從500美元一直降到95美元,也沒有挽回局麵。
蓋茨鬆了一口氣,公眾又把目光投回到Windows1.0上,微軟又贏得了一段寶貴的開發時間。
到了8月份,Windows1.0仍沒出現,媒體嘲諷微軟的Windows為“泡泡件”(Vaprware),並說:“如果你想成為比爾一樣的億萬富翁,你必須學會當眾吹出直徑1寸以上的大泡泡。”“(這是)世界上最長一出肥皂劇,充滿懸念,讓人不忍卒看。”
“別看咱倆是哥們,我警告你,年底前再不能交貨,你們統統給我卷鋪蓋走人!”1985年初,比爾·蓋茨因Windows1.0研發進展不利,而對時為總裁特別助理的史蒂夫·鮑爾默大發脾氣,他知道機遇女神給他留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為可視公司也在快馬加鞭地改造自己的軟件。

圖注:史蒂夫·鮑爾默和比爾·蓋茨
蓋茨一狠心,決定將Windows1.0麵世的時間最後定為1985年6月,並稱這是個不能更改的日期。微軟上下都被調動了起來,每個工程師都開足馬力,幾乎沒有白天與晚上的區分。一位擔任測試的工程師甚至將睡袋帶進實驗室,整整一個月沒出公司。
1985年5月,蓋茨終於帶著Windows1.0演示版,出現在Comdex展上。
效果如何呢?
數年後,被蓋茨譽為微軟DOS之父的蒂姆·帕特森曾提到微軟有過三個失敗的作品,其中包括Windows1.0。
可從戰略上來看,Windows1.0推出後,徹底封住了VisiOn發展空間,也讓許多覬覦這一市場的競爭對手望而卻步,微軟由此進入了Windows時代。
市場分析師托馬斯·博諾瑪說:“總的來說,VisiOn係統是個人電腦軟件的一個裏程碑。像其他許多裏程碑一樣,它為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迅速地被淘汰。”
“每一項突破性技術的誕生,都會伴隨著一些成功者和失敗者出現。”《創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裏斯坦森這樣說過。

蘋果公司再次送來大餡餅
而在這段時間,微軟仍在給蘋果公司編寫應用程序。有史料稱,微軟把Windows操作係統研發放在了第一位,而把給蘋果公司要幹的活兒排在了後麵,甚至延遲了蘋果麥金塔電腦的發布,這讓喬布斯很惱火。
根據麥格雷戈的回憶,當時,蓋茨總是在抱怨,“為什麼不像麥金塔?”“不行,要更像一些。”
蘋果麥金塔正式發布的第一天,蓋茨就指示麥格雷戈迅速買回一台,供開發Windows的工程師參考。他說:“我們已經有了為麥金塔開發的BASIC和MultiPlan軟件,還有正在為它開發的具有圖形化用戶界麵的Word軟件,把它們全部都用在Windows上。”

圖注:蓋茨和蘋果的麥金塔電腦
期間,喬布斯發現了蓋茨在暗渡陳倉,於是把他叫到蘋果公司,臭罵了一通。蘋果工程師赫茨菲爾德回憶:“喬布斯對著蓋茨大呼小叫的時候,我看得很入迷。”
在喬布斯情緒平靜下來後,蓋茨把開發中的Windows操作係統展示給喬布斯看,喬布斯當頭棒喝:“這他媽就是一坨屎。”蓋茨在思考了一會兒後,補充道:“但是,這至少是坨好屎。”
據《MacWeek》報道,蓋茨曾這樣回應喬布斯抨擊Windows模仿蘋果的麥金塔操作係統:“嘿,史蒂夫(喬布斯),雖然你在我之前,破門而入進了施樂公司房間,拿走了電視,但這不意味著我不能尾隨而來取走立體聲音響。”
蓋茨當時之所以有底氣,是因為明白自己手裏有蘋果需要的熱門應用軟件,對於微軟這樣的軟件公司來說,操作係統是它的命,而對於當時以電腦先鋒自居的蘋果來說,隻是一塊肉而已。
蓋茨後來曾解釋:“我們當時之所以看好麥金塔,主要因為相信圖形界麵最終將成為主流,而麥金塔將引領這一潮流。這並不是麥金塔和Windows之間的較量,而是字符模式與圖形界麵的對抗。”
喬布斯不管這一套,他一度準備讓蘋果的產權律師歐文·拉巴特來對付微軟。雖然大家都師從施樂,但有先有後,先來為主,喬布斯的勝算很大。可是不久,蘋果公司禍起蕭牆,作為創始人的喬布斯與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斯庫利矛盾激化,喬布斯被踢出蘋果。

圖注:時任蘋果公司CEO的約翰·斯庫利
1985年6月25日,蓋茨曾給斯庫利寫了一封可能改變蘋果和微軟公司命運的一封信,信的主題是建議蘋果公司將麥金塔的技術許可給他人使用。蓋茨在信中寫到:“蘋果在個人電腦領域屬於創新技術領導者。這種行業地位意味著蘋果公司必須對新的先進技術製定一套標準。他們必須確立‘革命性’的體係結構,這就必然意味著技術的新發展與現有的體係結構不相兼容。蘋果必須使麥金塔成為標準。”蓋茨隨後建議蘋果將自己的麥金塔操作係統許可美國電話電報、王安、DEC、惠普等電腦公司使用。
今天看來,如果蘋果公司真的采用了這個建議,那麼它就會轉型成為一個具有領導地位的軟件公司,以麥金塔操作係統統領個人電腦的界麵,而微軟仍將是蘋果公司的跟班。蓋茨寫這封信,顯然是綜合評估了當時IBM、蘋果、微軟的實力而采取的行動,前兩者當時仍是微軟仰慕的對象,微軟的Windows雖然開發出了1.0版,但仍和蘋果的麥金塔操作係統有天壤之別。
斯庫利曾說過:“未來屬於那些在可能性變得明顯之前看到它們的人。”
可在操作係統的未來發展趨勢上,斯庫利目光迷茫。他和蘋果高管團隊隻想把麥金塔操作係統捆在自己的蘋果電腦上,讓自己的產品賣高價,而不肯許可別的電腦廠商付費使用它。
接替喬布斯麥金塔業務的蘋果公司高管的讓·路易·嘉塞回憶說:“我意識到我是許可證政策方麵最大的罪人!我從來不支持或反對許可證政策。我隻是不知道它有什麼意義。確實,我的做法比較愚蠢。我們就像靠沒有競爭的業務生活的‘肥貓’。”而蘋果公司的一位副總裁戴瑞後來懊悔地說:“如果我們早點許可他人使用,我們就是今天的微軟。”
阿納托爾·法朗士在《伊壁鳩魯的花園》中曾寫到:“需要弄清楚的重要問題是,那些已經被時間神聖化了的愚蠢言行,是否形成一個人用他的愚蠢所能做出的最佳投資。”
結果,斯庫利沒有采用蓋茨所提建議中的上策,而是采用了一個下下策。
1985年10月24日,在蓋茨30歲生日前4天,斯庫利送給他一件大禮:雙方簽訂了一個秘密的協議,蘋果允許微軟在Windows上使用麥金塔的一些技術,授權微軟“在現在及未來的軟件程序中非排他、世界範圍內、免特許權使用費、永久、不可轉讓地許可使用這些相關作品,並且許可第三方在軟件程序中使用它們。”當時,微軟承認“Excel、Windows、Word和Multiplan中的可視化(圖形化)顯示都是由蘋果公司的麗薩和麥金塔圖形用戶界麵程序生產的可視化顯示的派生作品。”
史學家稱,這是繼DRI創始人加裏·基爾代爾把與IBM進行操作係統合作的機會“讓給”蓋茨後,掉到微軟嘴裏的第二塊大餡餅。
蓋茨說過:“總有人認為我的財富歸為幸運,我不否認機遇的重要,但我要說的是,並不是幸運光顧我,而是我創造了幸運。”
斯庫利後來懊悔地稱:“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簽訂了一份損害未來權利的協議。”豈止是權利,這是一個操作係統轉向圖形化的關鍵性機遇。
“在這個世界上,誰不做鐵錘,便得做鐵砧。”這是詩人朗費羅在《海帕裏昂》中的一句話。

跟班開始升級,成了矽穀老大
“他看起來像一名站在西雅圖機場等飛機的未成年中學生。”1984年4月,《時代》這樣描寫登上他們周刊封麵的蓋茨。
而兩年前,1982年2月15日,喬布斯首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麵,被譽為電腦革命的象征,以致當蓋茨步其後塵,上了《時代》周刊封麵後,人們仍將他稱為“喬布斯第二”。
但微軟拿到了蘋果用施樂寶石編織的王冠,此後啟動了Windows時代,並以此拓展自己的疆域,蓋茨開始成為IT領域的龍頭老大。美國管理學者羅伯特·海勒曾說:“企業家除了自己的雄心之外沒有邊界。”
《財富》雜誌曾以《微軟正統治軟件》一文中寫道:“以他(蓋茨)自己的權利為軟件重新定位,一個經常顯露出頑童天性的人,一個發怒時亂扔東西,一個興奮時不能控製自己講話的人,但也是一位具有超凡智力的人,一個位軟件設計大師,一位精通技術和商業、最危險的競爭對手。”
不過,喬布斯對蓋茨模仿自己的曆史念念不忘,並充滿了不屑,多年以後,他說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的微軟,花了10年功夫才模仿成麥金塔電腦操作係統。即使到了微軟Vista發布時期,喬布斯仍然說:“那是對蘋果之前操作係統的模仿。”

圖注:重回蘋果時期的喬布斯
不過喬布斯自己說過:“開發麥金塔電腦時,我們就牢記畢加索的話:優秀的藝術家模仿別人的作品,而偉大的藝術家則竊取別人作品中的精華。”
蓋茨曾對喬布斯對自己的指責予以回擊,他說:“如果他覺得自己說的是事實,那麼他還真是走進了自己的現實扭曲力場。”
《大衛挑戰歌利亞》的作者克勞斯·施梅曾評價:“微軟的成功肯定不能完全歸功於過人的技術水平,因為這家公司向來就不具備徹底革新的精神,因此當其競爭對手蘋果公司很早就將圖形界麵操作係統投入市場並取得佳績時,蓋茨的公司隻是花費多年時間來彌補其軟件不夠人性化的缺點。”
本文參考文獻:
《矽穀熱》 作者:埃弗雷特·M·羅傑斯、朱迪斯·K·拉森,譯者:範國鷹、劉西漢、崔工、陳曉玲、黃方毅、張彤、高鐵生,經濟科學出版社,1985年
《矽穀之火(第2版)》 作者:保羅·弗賴伯格、邁克爾·斯韋因,譯者:王建華,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1年
《從海盜船到黑色直升機:一部技術的財富史》 作者:德波拉·L·斯帕,譯者:倪正東,中信出版社,2003年
《矽穀108將——150年來矽穀英雄史詩》 作者:大衛·卡普倫,譯者:陳建成、陳信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IT創業瘋魔史》 作者:傑瑞·卡普蘭,譯者:劉駿傑, 鳳凰出版社, 2012年
《蘋果傳奇》 作者:Owen W. Linzmayer,譯者:毛堯飛,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蘋果公司興衰內幕》 作者:吉姆·卡爾頓,譯者:朱貴東、楊芳,新華出版社,1999年
《重返小王國》 作者:邁克爾·莫裏茨,譯者:梁卿,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1年
《我是沃茲》 作者: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吉娜·史密斯,譯者:賀麗琴 ,出版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年
《蘋果往事:開發麥金托什的非凡歲月》 作者:安迪·赫茨菲爾德,譯者:洪慧芳,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年
《史蒂夫·喬布斯傳》 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譯者:管延圻等,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1年
《撬開蘋果》 作者:利安德·卡尼 ,譯者:邱緒萍、王進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活著就為改變世界》 作者:傑弗裏·揚、威廉·西蒙,譯者:蔣永軍,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0年
《微軟的秘密》 作者:邁克爾.科索馬羅、理查德.塞爾比,譯者:章顯洲、賈菡、楊文俊,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年
《我用微軟改變世界》 作者:保羅·艾倫,譯者:吳果錦,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
《比爾·蓋茨的遺產》 作者:西坡拉·納奧米,譯者:栗克玲,古吳軒出版社,2011年
《比爾·蓋茨的野蠻兵團》 作者:珍妮弗·艾斯瓊、馬林·埃勒,譯者:趙湘桂, 中信出版社, 2003年
《微軟營銷秘笈》 作者:約翰·查古拉、董家駿,陳敘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微軟壞小子鮑爾默》 作者:弗雷德裏克·艾倫·馬克斯韋爾,譯者:王瑜,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
《IT大敗局》 作者:Merrill R.Chapman,譯者:周良忠,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年
《喬布斯和他的對手們》 作者:薑洪軍,科學出版社,2011年
《編程大師訪談錄》 作者:Susan Lammers ,譯者:李琳驍、張菁、吳詠煒,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2年
作者:薑洪軍,著有《極客:改變世界的創新基因》、《喬布斯和他的對手們》、《雷軍: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微軟王朝危機》、《中國互聯網商業英雄列傳》、《對話新銳CEO》等圖書,開有線下講座《創新學》。

【END】
熱 文推 薦
☞微軟為何痛失移動操作係統?
☞漫畫:一文學會麵試中常問的 IO 問題!
☞庫克回應喬納森離職;微信新版本取消“語音轉文字”功能;Mac Pro生產遷至中國 | 極客頭條
☞程序員們如何破局 5G?
☞軟件為什麼會淪為遺留係統?
☞因為有了 TA,搞定行業應用開發,不怕不怕啦!
☞除了V神,17個以太坊大會講師的演講精華都在這兒了!
☞2019年技術盤點容器篇(二):聽騰訊雲講講踏入成熟期的容器技術 | 程序員硬核評測
☞50行Python代碼,獲取公眾號全部文章
☞不寫一行代碼,也能玩轉Kaggle競賽?
☞馬雲曾經偶像,終於把阿裏留下的1400億敗光了!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
zb交易所手機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ght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68.2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