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在他執筆的《刷新: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一書中這樣寫道:“建立夥伴關係經常被視為零和博弈,即一方所得為另一方之所失。但我不這麼看。如果做得好,夥伴關係會把蛋糕做大,人人都會受益。”
正是因為納德拉這樣的理念和心態,才有了這幾年來越來越開放的微軟。可以這麼說,過去微軟的定位是一個軟件公司,而現在微軟已經變成了一個平台化公司。
長期以來,微軟一方麵非常注重生態構建,另一方麵也非常關注開發者。尤其是近幾年,微軟投入了大量資源和人力做了很多與開發者相關的事情。不隻是「對GitHub平台大手筆收購」這樣的“大事記”,還包括持續為開發者提供開發工具和服務、組織開發者培訓、運營開發者社區等等這樣“潤物無聲”的事情。
提供豐富的開發工具和完善的智能化開發平台對於軟件公司來說,開發者就是“中流砥柱”,微軟也不例外。據了解,在微軟內部目前擁有著超過7000名開發者,並且這些開發者在社區中也相當活躍。而在納德拉上任之後,微軟擁抱開源的步伐也走得更加主動和積極,在開發者服務的提升方麵也取得了非常明顯成效。
比如,推出了Visual Studio 的開源免費版本 Visual Studio Code——通過開源方式為開發者提供輕量級開發工具。據統計,目前在全球範圍內Visual Studio Code 的開發者使用人數已經增長到了500萬以上。
更重要的是,微軟能夠提供智能化的開發平台,幫助開發者更輕鬆地選擇和使用開發工具,釋放開發者的生產力。
“如今,技術的更新迭代變得越來越快。過去,一個開發工具的生命周期大概是6-8年以上,而現在,這個時長已經縮短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這樣的變化會帶來非常複雜的結果,比如,過去開發者做一個項目麵臨的工具選擇可能隻有一二十個,但現在,他將麵臨的是幾十個、甚至上百個的可選工具。此外,這些工具之間如何集成、如何進行最優的排列組合,也是非常複雜的一個問題。”日前,資深微軟雲市場經理/微軟雲服務器產品業務部鄭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資深微軟雲市場經理/微軟雲服務器產品業務部 鄭萱
因此,微軟能夠為開發者提供的正是這個“最優解”組合包,將自己的開發能力平台化,為開發者推薦和選擇更優質的開發工具,並實現工具間的集成和整合。而對於開發者來說,隻需要進行簡單的點擊操作,就可以順利完成工作,然後把更多的精力專注於自己的代碼以及代碼背後的應用價值。
“當然,這背後依賴的不隻是微軟自己的能力,而是整個生態的合力。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釋放開發者的生產力,為他們提供最好的工具平台,讓他們能夠用自己的方式、更容易地使用工具平台。”鄭萱強調,“這就是微軟所提倡的‘Any Application,Any Platform,Any Tool for Every Developer’理念。”
幫助開發者更快地與科技驅動的世界接軌在微軟看來,開發者正在經曆一場技能轉型。尤其是對於傳統產業中的開發者而言,如何快速地與最新的知識和技術接軌變得非常重要。
舉例來說,過去開發者維護的多是本地化部署的係統,更新迭代速度較慢並且係統之間也相對獨立。但隨著市場環境的快速變化,企業需要迅速做出應對,需要更靈活、輕量,能夠快速迭代並且更為開放的係統支持。因此,擺在開發者麵前的,就是一係列新的概念和問題——如何進行雲原生應用的開發?如何實現API調試和對接?如何引入容器、微服務等技術?如何對接數據中台?
“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涉及到各種技能、知識和認知的提升。”微軟雲市場經理/微軟雲服務器產品業務部許豪表示,“對於微軟來說,我們希望能夠真正地賦能開發者,跟著他們一起轉型,幫助他們跟未來科技驅動的世界接軌。”

微軟雲市場經理/微軟雲服務器產品業務部 許豪
微軟正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踐行這一願景。比如,一年一度的微軟Build開發者大會就是微軟集中麵向開發者的重要窗口。在今年的大會上,微軟發布了一係列全新技術,以及幫助各種類型的開發者創造智能化的生產力解決方案,包括Microsoft Graph數據連接服務正式商用、基於網頁的新型平台Fluid框架、Visual Studio Code Remote開發插件等新功能,以及諸多便於開發者創建從雲到邊緣智能應用的開源技術和開發工具。
而作為每年Build開發者大會的延伸,微軟Insider Dev Tour已經在中國舉辦了三年。今年的Insider Dev Tour中國站以“Stay local with the Insider Dev Tour”為主題,更加注重開發者社區的結合,並首次采用了“線上+線下”的形式,圍繞Microsoft 365、Microsoft Azure、.NET Core、DevOps、AKS、Xamarin以及UWP等技術更新細節,通過Demo和操作演示,從實際操作和應用的角度對Build大會上推出的新技術、新工具進行了進一步詮釋。
鄭萱介紹,通過線上線下的串聯,今年的Insider Dev Tour實現了在上海、深圳、蘇州、西安、蘭州和煙台6個城市的聯動,吸引了近20,000名開發者參與,共有47位講師加入,不隻是微軟的技術專家,還有眾多社區的技術開發者都作為講師進行了技術分享。
“事實上,今年有超過30個城市的社區都表示希望同步舉行Insider Dev Tour活動,但最後我們隻選擇了6個。經過這次的磨合,我們發現其實可以把規模做得更大,未來我們希望可以突破10城、甚至20城聯動。”鄭萱表示,“在這樣的‘野心’背後,是微軟龐大的開發者社區和技術生態的支持。”
打造基於微軟雲的技術生態聯盟如今,微軟的技術生態正在越做越大,並且越來越成體係。據許豪介紹,他們正在打造基於微軟雲的技術生態聯盟,通過“Meet up”的模式,以微軟的技術為核心驅動力,與各地圍繞Visual Studio code、typescript、Kubernetes、Cloud Native、JavaScript等不同核心技術的開發者社區進行連接和互動。
目前,這一聯盟已經有了基本的雛形,最初的核心力量是微軟MVP(最有價值專家),他們來自社群的廣大用戶,雖然不是微軟的員工,但是往往精通某一微軟產品或技術領域,並且非常樂於通過社區的方式幫助技術人員。在中國,微軟MVP的數量已經達到了數百位,並且分布在各個不同地區。除此之外,聯盟中還有大量企業技術從業者、個人開發者,甚至是學生,同時還包括微軟合作夥伴生態中的企業和個人。
“在聯盟中,開發者們常常會用半天或者幾個小時的時間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目前的工作或者研究具體的產品功能。”許豪表示。比如,對於微軟還沒正式發布的產品功能,聯盟就會在內部進行測試,然後再搜集他們的意見,反饋給產品部門進行改進,從而形成良性的合作和連接。
這樣的方式無論對於微軟還是開發者而言都是受益的。對微軟來說,可以得到開發者的“思維共享”,並且獲得更多的市場認知和關注;對開發者來說,也可以搶先體驗最新的技術和產品,並提出能夠滿足自己需求的改進意見。
“當然,盈利不是我們做聯盟的最終目的,形成良性的發展才是我們的目標。微軟一直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投入,促進技術的整體發展。”鄭萱強調,“隻有技術往前發展,企業才能往前走。而這樣的技術推動,不可能由一家公司去完成。”
總結來說,微軟看到了三個趨勢並且正在沿著這樣的趨勢不斷往前走:一是開放,二是多元,三是融合。麵對這樣的趨勢,納德拉在去年的Microsoft Ignite 2018大會上提出了“技術強度”(tech intensity)的概念,他認為未來的企業需要文化思維和業務流程的融合,並且提倡數字化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創建端到端數字反饋循環,打破數據孤島並釋放信息流以觸發洞察和預測,自動化工作流程和智能服務。
對於微軟本身而言,也是如此。通過擁抱開源、賦能於開發者,微軟形成了良性的生態連接與技術反饋,打破了與開發者之間的信息孤島,釋放了開發者的生產力,同時也觸發了微軟自身的洞察力。對整個生態而言,對技術界而言,這都將是多贏的。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中幣交易所ios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qz交易所官方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蘋果官網ios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bigone交易所最新版
其它軟件30.89MB
下載
歐意交易平台app蘋果版安卓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歐幣交易所app手機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273.24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和交易所app安卓
其它軟件15.81 MB
下載
xtcom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ght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68.2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