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Han的第64篇原創文章
每年初夏,都是中美科技企業的“開發者大會”季。
Facebook的F8在5月打頭陣,然後是會期再次撞車的穀歌I/O和微軟Build,接著是蘋果的WWDC,最近當然是正在熱點上的百度Baidu Create 2019。

作為業內“開發者”,我自然都有關注。
雖然是“開發者”大會,但大家也都會發布新的產品,比如Facebook發布新版設計,穀歌發布手機等等,我在這,將更注重在技術上。

在技術層麵,如果選出一個最大的核心詞,那今年依然是AI。圍繞這個方麵,我發現各家的大會側重點雖然不同,但也有6個共同點,下麵就來說說。
幹貨一:Everyone一詞頻頻出現在今年各家的發布會上,Everyone一詞頻繁出現。
百度去年就喊出“Everyone Can AI”,要讓每個人都能使用AI,每個人都能輕鬆的成為人工智能的開發者,讓 AI 技術平等賦能開發者和合作夥伴,讓AI 落地各行各業。今年,“Everyone Can AI”依然是不變的理念。

同樣,穀歌則是“AI for Everyone”,旨在說明AI技術可以惠及各類人群,而不僅僅是健康的、喜歡追求新事物的人群。同時,發布課程“AIfor Everyone”,幫助所有人理解AI技術。
微軟是“每個人都有AI代理”。在大會上,納德拉暢想未來,每個組織都可以用AI代理幫助業務發展,這就像擁有網站一樣普及,而每個人也都可以利用AI來方便生活。

這些,都揭露了一個AI行業的未來共識:無論是開發者端還是應用端,AI的普及大勢所趨。作為開發者,要學會使用AI、利用AI,而應用者,則要擁抱AI能力、完善產品化方案。
幹貨二:數據安全成為新焦點數據安全問題,則在今年,被各家企業重點關注。
紮克伯格在F8一開場就說,未來要做一個“關注隱私的社交網絡”,第二天就成為各媒體熱點。

而蘋果也特別強調了移動端數據的安全性問題,進而保證自家信用卡新產品的無壓力上線。

穀歌和微軟則在開幕式演講中,一開頭就強調了用戶數據保護的重要性,隱身模式、一鍵刪除等功能將成為標配。
百度也在本次的Create大會中,強調AI安全體係是百度大腦的一部分,全麵保障網絡、係統、數據、隱私和應用安全。

AI時代,數據是各家的彈藥,而通用標準缺失和行業過去的野蠻生長,已經成為全行業必須關注的重點,以及必須解決的問題。
當然,“問題”也是“機會”,“痛點”也是“需求”。
在未來,能安全地、合規地利用AI,不僅是必須,更是一道優勢企業和平台的重要護城河。
幹貨三:AI要有溫度“Do Better,科技為更好!”這是李彥宏在Create大會上演講的結束句,以此總結AI的人文關懷。
百度AI尋人項目已經幫助超過6700個家庭重新團聚;百度AI助盲行動,正在幫助更多盲人朋友通過AI語音技術與世界溫暖對話…

而今年穀歌I/O的重要主題就是“人文關懷”。時間有限的開幕演講中,重點介紹了各種AI應用。
比如,幫助聾啞人看視頻,自動加字幕的LiveCaption;幫助漸凍症等特殊群體交流的Project Euphonia;還有JeffDean親自介紹的預測印度洪水防災。

AI會威脅人類麼?
隨著AI產業的加速發展,這一問題一直是所有大廠無法回避的問題。
各家的努力,也都在說明,人類能給AI賦予溫度,未來的AI會造福人類。
幹貨四:技術創新方向趨同通過各家在大會上的技術Demo,我們可以看到各家企業技術上努力的方向。
我發現在幾個AI的方向上,各家有一些發力點比較趨同。
一個是連續交互。用戶需要每次喚醒語音交互係統,一直是業界的產品痛點。在今年的大會上,各家都有對連續交互技術進行展示。
在Google IO上,演示者通過一次“OKGoogle”喚醒助手,接連操作定鬧鍾、查看社交網絡、叫車等功能,都無需再次喚醒。講演最後,鬧鍾響了,一句“Stop”就關閉了鬧鍾,不用再加上“OK Google ”了。

百度則在Create上,演示了DuerOS 5.0的全新技能“全雙工免喚醒能力”。除了連續對話,還特別擁有“拒絕反應”能力,也就是在多人環境下,能保持清醒,知道該聽誰的。
另一個,則是模型壓縮,以及在邊緣設備上離線計算。AI模型雖然強大,但是一個完整強有力的模型占用的空間卻非常巨大。
雖然移動端調用可以配合雲來實現,但是依然有一定延遲,另外還有很多使用情形,比如野外移動設備,需要脫網使用。這就需要減少模型體積,讓移動端可以存放,完成全部任務。
今年穀歌則在會上宣布,已經可以將語音識別模型壓縮至0.5G,完全在手機端完成計算。而百度的PaddlePaddle框架則全新提供了模型壓縮庫,對於體積已經很小了的MobileNetv1模型,依然可壓縮70%。

蘋果方麵,對於此,其實早在去年就開始布局。今年的WWDC,則發布了全新Core ML 3.0,支持更多模型,可以讓開發者方便地,直接在Mac上開發移動終端AI應用。目前已經支持視覺,自然語言和語音多種功能。
幹貨五:AI更加產業化微軟在今年的Build大會上,展現了基於Azure的智能雲全新框架。底層的Microsoft Graph將會支持上層包括Office,Windows等在內的一體化Microsoft 365 雲平台。
Azure上則繼承更多AI能力,比如現場展示的基於Azure speechservice的會議係統,及包括視覺、語音、搜索、翻譯和決策在內的Azure Cognitive Services新功能。

微軟還宣布,Azure已經進入了全球54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過95%的財富五百強企業,涵蓋傳統製造業、物流、航空、零售、媒體等多領域,產業化全麵鋪開。
同樣的,“產業智能化”也是今年Baidu Create的主題焦點。

與吉利達成戰略合作,同步發布新車型;與浦發銀行聯合的深度學習實驗室發布 “金融數字人”虛擬員工;與一汽紅旗聯合打造的中國首批L4乘用車量產下線。
為助力AI落地,百度大腦則升級為5.0版,成為軟硬一體的AI大生產平台,實現算法、計算架構和應用的融合,為開發者提供了包括基本AI模型、訓練、部署、集成和安全在內的整套方案。
在當今的AI時代背景下,隨著C端需求更加飽和,中美科技企業,將自己的技術積累賦能到全產業,是未來更多的發力點。
幹貨六:平台性能更加全麵對於像我這樣的開發者,對平台類產品最大的要求就是:開發者體驗要好。
比如,需要的功能是不是支持,需要的優化是不是好做,對於現有硬件的兼容性是不是好,以及整個開發過程是不是簡單。
而另一方麵,如果開發者已經習慣於某一個平台,中途想要切換就不是很容易了。
這些,都在迫使各個平台加強功能“全麵性”,擴大自身能力和開發者體驗,以此形成護城河。
百度在本次大會上,在已有的通用AI芯片“昆侖”後,再推出遠場語音交互芯片“鴻鵠”;同時,宣布與華為深度合作,飛槳(PaddlePaddle)平台,將可以在華為麒麟芯片上運行。
這些,都在點亮硬件技能點,讓百度大腦成為“軟硬一體的AI大生產平台”。

其實,“軟硬一體”,早已被各大廠,認定為未來方向,各家已經開始重點布局。比如穀歌Tenserflow的定製芯片TPU,還有微軟AI芯片Brainwave。
重要的是,國產AI框架終於和國產AI芯片走到了一起,形成完整合力。
要知道,國際上很多流行的AI框架,很大的壁壘,是來源於和底層芯片的“深度配合”。這個也成為了潛在的,國外科技企業對中國技術控製的咽喉點之一。

微軟方麵,今年則同樣支持更多硬件加速,比如支持NVIDIA的 TensorRT 和 Intel nGraph 的 ONNX ,這樣開發者就可以在 NVIDIA 和 Intel 芯片組上進行高速推斷了。
同樣,在收購Github後,微軟本次發布,更是優化了體驗,比如AzureAD引入 GitHub,這將讓代碼庫和雲開發的認證係統結合。同時微軟也推出了可視化機器學習配置界麵,0代碼即可完成部署。

大廠們的AI產業化賦能重點,不在一個核心算法,也不在一個AI芯片的開發,而在於每一個環節都要打通,讓整個平台能力全麵化,這將成為未來重要的競爭武器。
終
從2019年幾家科技企業AI相關的開發者大會來看,AI依然是科技主戰場,各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也都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路線。百度作為布局AI最深的中國大公司,更注重產業智能化;美國企業更是站在國際化角度,通過AI助力主要業務線,如微軟將雲和AI結合布局,蘋果更注重移動端的離線開發。讓每個人都能享受AI的便利,卻是大家堅信的未來。
而在這路途上,讓AI更有溫度,讓數據更安全,則是所有人的必修課;讓技術更先進,讓平台能力更全麵,讓開發者體驗更好,則是各大企業今後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2019年的小目標已完成

22/52篇原創筆記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