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時隔18個月後,高通收到的又一張來自歐盟的罰款。
歐盟委員會官網18日稱,高通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部分產品定價低於成本,目的是為了打壓排擠競爭對手,涉嫌壟斷。在此期間,高通三款賣給中興和華為的蜂窩基帶芯片組,定價過低具有“掠奪性”,對英國手機軟件開發商Icera造成打壓,導致後者最終退出市場。
高通吃到的罰單已經不是一兩張了。對於他同處科技圈的“兄弟們”而言,過億的天價罰單也早已不是新鮮事。下麵,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那些年科技巨頭都吃過哪些天價罰單呢?
1、高通
高通的罰單主要集中在近5年,罰款理由也出奇地一致:涉嫌壟斷。
2018年1月,同樣是在一次反壟斷調查中,歐盟對高通公司開出了9.97億歐元(約合12.29億美元)的巨額罰款,這也是各國調查高通反壟斷案以來的最高罰款記錄,相當於高通公司2017年營業額的4.9%。
在這一調查中,歐盟方麵稱,高通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通過向蘋果公司付費的形式,換取蘋果在其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獨家使用高通的芯片。
來自各地的高通罰單也先後在路上。
2015年,我國國家發改委對高通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排除、限製競爭的壟斷行為罰處60.88億元(約合9.75億美元)。
本周消息,經過長達14個月的幾輪波折後,高通終於宣布同意向中國發改委支付罰款。這一罰款數額,也創造了中國反壟斷調查的曆史之最。
同時,高通在一份聲明中還聲稱,高通將降低在中國的專利使用費率,允許廠商隻使用 3G、4G專利而無須再捆綁高通其他專利。高通不再要求中國手機生產企業將專利進行免費反向許可。
2016年底,高通在韓國被判違反公平競爭,收到反壟斷監管部門1.03萬億韓元(約合8.53億美元)的罰單。
2017年,台灣地區“公平交易委員會”則對高通開罰7.73億美元,同樣是因為其壟斷行為,高通將自2018年起分60期共五年時間予以繳納。
加上本次最新的2.42億歐元罰單,高通近五年內已累計被罰超過40億美元。不過對於高通而言,那都不叫事:根據高通最新一季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高通公司營收為50億美元——一個季度就能把這五年的罰款都給掙回來。
2、蘋果
盡管被各方死死咬住,但相對於蘋果公司而言,高通的罰單可謂“蜻蜓點水”。
2016年,蘋果便因避稅問題,吃到了歐盟開出高達130億歐元(約合146億美元)的罰單,這也是歐盟史上針對大型跨國企業開出的最大罰單。
據報道,歐盟方麵認為,蘋果與愛爾蘭政府於1991年和2007年達成的稅收協議違法歐盟法律,蘋果應向歐盟補繳稅金及相應利息。之後,蘋果公司對此表示不滿,希望歐盟廢除該罰單的同時,並暗示會將一部分利潤轉移回美國。
類似的罰單還有許多。
2015年,意大利稅務局認定蘋果涉嫌逃稅,罰款後者3.18億歐元(約合3.47億美元)。
2016年底,法國稅務部門針對蘋果法國子公司開出一張4億歐元(約合4.22億美元)的罰單,原因還是因為蘋果公司通過將利潤轉移至愛爾蘭子公司實現避稅。
2018年,蘋果公司各類罰單紛至杳來。由於用戶升級係統即遭遇卡頓的“降速門”事件,蘋果和三星公司被意大利反壟斷部門處以500萬歐元(約合570萬美元)的罰款。此外,由於蘋果未能向用戶明確說明如何保持手機電量或更換手機電池,被額外罰款500萬歐元罰款。
同年,在大本營美國,蘋果吃了1.45億美元的專利罰單。據報道,美國聯邦陪審團命令蘋果公司向一家名為WiLan的加拿大公司支付1.451億美元,原因是蘋果侵犯了該公司的兩項專利,分別涉及無線帶寬分配和自適應呼叫接納控製。
在此之前,蘋果也有專利官司。2015年,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法院陪審團裁定,蘋果iTunes軟件侵犯了德克薩斯州專利授權公司Smartflash LLC的三項專利,並判處蘋果向Smartflash支付5.329億美元罰款。
算下來,這五年對於蘋果而言,可謂是罪名無數、罰單不止。據21tech不完全統計,目前蘋果已收到累計超過160億美元的罰單,或許這也難怪,為何近年來iPhone越賣越貴了。
3、穀歌
穀歌與蘋果可謂是“難兄難弟”。
今年3月,強大的歐盟反壟斷機構又開始向穀歌動刀了。歐盟委員會宣布,決定對穀歌AdSense廣告服務處以14.9億歐元(約合16.9億美元)的反壟斷罰款。
歐盟委員會當時在一份聲明中稱:“穀歌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在與第三方網站的合同中規定了一些限製性條款,阻止穀歌的競爭對手在這些網站上投放搜索廣告。”
這已是穀歌兩年內收到的第三張來自歐盟的罰單。2018年,歐盟反壟斷執法機構對穀歌處以創紀錄的43.4億歐元(約合50億美元)罰款,原因是穀歌使用其廣受歡迎的Android移動操作係統來屏蔽競爭對手。
在此前的2017年,因濫用其在產品廣告領域的獨霸地位,穀歌吃到歐盟開出的高達24.2億歐元(約合28億美元)的罰單。
總計下來,穀歌近五年內已在歐洲收獲了超過90億美元的罰單。除了反壟斷機構磨刀霍霍之外,穀歌還因數據保護等問題,已被歐洲多個國家和部門盯上,法國已於今年1月宣布對穀歌罰款5000萬歐元(約合5700萬美元)。未來隨著《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的嚴格實施,穀歌的“雷”還遠遠沒有結束。
4、微軟
作為PC時代霸主,談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至於收獲天價罰單一事,微軟可謂是“鼻祖”。
2004年3月,歐盟認定微軟公司濫用了其在個人電腦操作係統(Windows)市場上的優勢地位,要求其做相應改變,並開出4.97億歐元(約合6.13億美元)的巨額罰單。
此後,微軟公司又因未糾正壟斷行為,在2006年7月和2008年2月,分別遭歐盟罰款2.8億歐元(約合3.57億美元)和8.99億歐元(約合14億美元)。2013年,因在瀏覽器領域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微軟再次吃到歐盟5.61億歐元(約合7.31億美元)罰款。
不僅是歐洲,包括在日本、韓國、美國等地,微軟均吃到過反壟斷官司,甚至一度險些遭遇強行拆分。如今,與之相關的反壟斷訴訟仍在繼續,微軟同時也在麵臨GDPR的拷問,未來罰單也還未見頭。
5、Facebook
如果要說因數據保護“獲罪”的企業,Facebook可謂典型。
本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批準與Facebook達成一項約50億美元的和解協議,新和解協議如獲通過,將成為美國政府對科技公司開出的最大罰單。
2018年3月,Facebook公司卷入數據濫用醜聞,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英國公司被曝以不正當方式獲取8700萬Facebook用戶數據。隨後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Facebook展開調查,以了解它是否違反幾年前與該委員會達成的有關消費者隱私保護的和解協議。
除了數據泄露之外,Facebook也曾被反壟斷部門盯上。2017年5月,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對Facebook罰款1.22億美元,因其2014年收購WhatsApp時提供了誤導性信息,導致Facebook可能會在廣告業務上獲得比競爭對手不公平的優勢。
不過,Facebook去年收入高達560億美元。對於它而言,這樣的罰單可能都隻是“小菜一碟”吧。
(原發於21Tech)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kbcoin交易所官方版
其它軟件1.93 MB
下載
美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68.51MB
下載
bkex幣客官網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icash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歐意交易所最新app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bnb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79.15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安卓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芝麻app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dash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27.87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