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北辰
過去數年,“AI威脅論”在全球有三位最著名的鼓吹者:物理學家霍金,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鋼鐵俠”埃隆·馬斯克。而就在不久前,後兩位在AI領域發生了一次意外的間接關聯。一顆重磅炸彈,砸向最近波瀾不驚的AI江湖。
微軟正式宣布,將向埃隆·馬斯克參與創立的AI研究機構OpenAI投資10億美元:雙方將聯合開發新的Azure AI超級計算技術;OpenAI也將在 Azure上運行自己的服務,進一步推動“通用人工智能(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的研究;此外,微軟還將成為OpenAI 新型商業化AI 技術的首選合作夥伴。
在一些人看來,OpenAI,AGI,微軟,超級計算技術……這次合作的幾乎每個關鍵詞,都在撩撥整個AI業界的心弦。

1
業內無人不識OpenAI。
眾所周知,過去許多年,從能源枯竭到氣候變暖,從人口壓力到交通繁難,埃隆·馬斯克幾乎每隔幾年,就會揪出一個“人類公敵”示眾,然後提出一套讓人類大呼“哇哦!”的宏大解決方案,最終,促成一筆大生意。
OpenAI就是馬斯克為應對“AI威脅”提出的解決方案。2015年,他與YC創始人山姆和投資人彼得·蒂爾一起創立OpenAI,直接對標穀歌2014年收購的研究機構DeepMind,OpenAI的初心是預防AI帶來災難,推動AI發揮積極作用。
什麼是“積極”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倘若AI在未來失控,能讓它們互相掣肘。
在OpenAI的邏輯推演——或者說“故事模板”裏,避免AI“毀滅”人類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AI的“飼養權”隻掌握在穀歌等極少數巨頭手裏。
最“危險”的就是DeepMind。
據說,一位DeepMind的投資人曾在一次會議後開玩笑說,他應該當場殺掉DeepMind創始人哈薩比斯,因為這或許是“拯救人類”的最後機會。
馬斯克也與哈薩比斯有過一次探討。馬斯克說,他創辦SpaceX的目的是想幫助人類星際移民,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項目。哈薩比斯說,他也在開發世界上最重要的項目,那就是超級AI。馬斯克說,這恰恰是人類需要移民火星的原因之一,假如AI反叛,人類至少還有地方可逃。哈薩比斯笑著說,如果真是那樣,AI一定會跟著人類來到火星。
總之,為了降低AI風險,OpenAI請來一大批科學家坐鎮,最近幾年也有不錯的發展,比如最為人所知的成就是用AI擊敗了《Dota2》遊戲的前世界冠軍。
這點也和DeepMind的AlphaGo很像。
但遺憾和荒誕的是,如今馬斯克已經退出OpenAI的董事會,理由是“利益衝突”。常被媒體提及的例子是,OpenAI的許多科學家都曾說,馬斯克經常讓他們給自己的各家公司出謀劃策,儼然快要變成“鋼鐵俠”的外部謀士,這對“非營利”的OpenAI是不公平的。
而OpenAI這邊,為了更好地維持研究,今年3月OpenAI宣布重組,正式成立了一家名為“OpenAI LP”的營利公司。這並不令人意外,畢竟除了巨大算力,AI研究更需要龐大資金,而非營利組織獲取資金最有效的方式也許就是改變架構。
這次拿到微軟10億美元投資,算是OpenAI在重組後的最大動靜。
2
值得一提的是,OpenAI收到的這筆投資,主要將用於開發他們一直心向往之的“通用人工智能(AGI)”。
如你所知,迄今為止,在深度學習的輔佐下,人類對專注於某個特定任務的AI訓練已經得心應手,AI在自動駕駛,翻譯,醫療,保險等各領域不斷摧城拔寨,但由於被鎖死在給予的知識圍攏內,人工智能一旦橫跨領域,瞬間表現得像個嬰兒,Facebook AI 首席執行官Yann LeCun 就說,在通用智能方麵,人類甚至無法開發出像老鼠一樣聰明的東西。
而“通用AI”是比“專用AI”更高階的存在,它能在不同領域間建立關聯,舉一反三,解決跨領域的複雜任務,更接近人腦的全盤思維,也更接近上世紀80年代所謂“經典AI”嚐試解決的問題,所以在不少未來學者眼中,通用AI是人類通向未來的必經之路。
但在更多人看來,人類與AGI之間,也許還隔著許多個“深度學習”。
作為這一輪AI浪潮最大的助推器,深度學習其實嚴重依賴於數據堆砌,在本質上是用統計方法增加預測的準確度——而哪怕將這一邏輯推演至極致,大概率上也不足以誕生通用AI。
譬如哈薩比斯就曾表示,就像人類智慧是由大腦不同模塊湧現而來,深度學習隻是解決通用AI的一個組成部分,“大腦是個綜合係統,但大腦的不同部分負責不同的任務。海馬體負責情景記憶,前額葉皮質負責控製,等等。你可以把目前的深度學習看作是相當於大腦中的感覺皮層的一樣東西:視覺皮質或者聽覺皮質。但是,真正的智能遠不止於此。你必須把它重新組合成更高層次的思維和符號推理。”
但這談何容易,即便是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技術樂觀分子,《奇點臨近》的作者雷·庫茲韋爾也曾表示,直到2029 年,人類才有超過50%的概率開發出通用AI。iRobot聯合創始人Rodney Brooks 的判斷則是2200 年……
而在更悲觀者眼中,上述這些時間節點,隻不過是一時囈語,因為通用AI的實現,本身也許就是個妄念。

3
事實上,在不少人看來,微軟投資OpenAI,除了彰顯某種未來野心的示範作用,還可以借助OpenAI 既有的技術資源改進Azure平台,更好地完成商業化。
眾所周知,包括微軟在內,全球科技巨頭此刻正在“雲端”激烈開戰,且戰況不斷升級。微軟這邊,最新財報顯示,微軟第四財季營收為337.17 億美元,包括Azure 雲計算業務在內的智能雲部門營收為114 億美元,同比增長19%,其中Azure 營收同比增長64%,而包括Windows 業務在內的更多個人計算業務營收為113 億美元,同比增長4%——要知道,這是微軟智能雲部門營收首次超過更多個人計算業務營收。
AI有助於繼續增強微軟雲的厚度,這筆投資後,微軟會成為OpenAI 的獨家雲供應商,OpenAI 也會與微軟合作開發Azure AI 超級計算技術,並授權微軟使用其部分技術進行商業化。
而在商業之外,誠如納德拉所言:“人工智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變革性的技術之一,有潛力解決我們這個世界上最緊迫的挑戰。通過將OpenAI的突破性技術與新的Azure AI高性能計算技術結合,我們的目標是實現人工智能的民主化,同時始終保持人工智能安全,這樣人人都能從中受益。”
但問題是,究竟什麼是“世界上最緊迫的挑戰”?
這正是世界複雜的一麵,沒人擁有篤定的答案,所有因素都被巨大的不確定性籠罩。表麵上,人類要做的事有許多,整合經濟資源,彌合政治分歧,愈合觀念裂痕……但實際上,似乎又很難找到著力點。
而就像哈薩比斯所言,麵對這種不確定性危機:要麼指望人類行為的指數級改進——更少的民族主義和短期主義,更多的分工協作和共同利益;要麼指望技術自身的指數級改進,從而防止像災難性氣候等缺少利益相關的棘手問題。
從目前跡象看,後者似乎更可靠一些,哪怕,它可能會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作者:李北辰,獨立撰稿人,國內數十家媒體專欄作家,曾供職《南都周刊》《華夏時報》《財經》等媒體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官網版蘋果
其它軟件38.33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軟件
其它軟件102.52 MB
下載
歐幣交易所安卓app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芝麻交易平台官方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9coin交易所
其它軟件28.80MB
下載
upbit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歐意錢包app包正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官網蘋果app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
btc交易平台app2024最新版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最新版本app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