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裏是正驚遊戲,我是正驚小弟。
這幾年隨著國內遊戲市場環境的變化,國內大廠紛紛把目光轉向了海外,不差錢的騰訊進軍海外市場的招式很簡單總結起來就兩個字——撒幣,瘋狂的撒幣收購!
下麵小弟就和大家回顧一下,這些年被騰訊收購的國外遊戲公司。

EpicGames:微軟沒買成,騰訊搞定了
現在玩家的口味比較刁鑽,因此近年來國產遊戲都喜歡把遊戲製作引擎當作亮點來宣傳的,其中虛幻引擎更成為商家宣傳的賣點。

騰訊顯然早就注意到了這點,在2012年就花了3.3億美元(約20.9億人民幣)收購了虛幻引擎的開發商EpicGames 48.4%的股份,有意思的是在2008年微軟曾開出10億美元(約68.8億人民幣)的高價也沒能把Epic買下來。

2018年Epic光是憑借《堡壘之夜》這一款遊戲賺了24億美元,超越騰訊的《DNF》《CF》《英雄聯盟》穩坐那一年免費遊戲收入第一的寶座,為此身為Epic股東之一的騰訊輕鬆獲利11.6億的收入。

如今Epic開了商城和steam對著幹,要是Epic壯大起來的話馬化騰應該也會露出G胖般的微笑吧。

Cjgames:韓國人幫我們賺錢
2014年騰訊花了2億美元收購了韓國擅長製作手遊CJ Games公司28%的股權,其中22.2%是CJ Games旗下遊戲門戶網站Netmarble的股權。有媒體分析騰訊在之所以花錢收購這家韓國手遊公司,是為了保證當年微信遊戲的質量,當時國內手遊多是頁遊公司製作的質量堪憂,而製作過《天天富翁》和《全民砰砰砰》的Netmarble更符合微信對遊戲的要求。

Netmarble是當時全球第九大手遊開發商,其《漫威》係列和《星球大戰》係列在全球擁有不錯的人氣,截至到2016年為止按照持股比例來看騰訊從Netmarble那裏已經賺到了160億美元。
話說早年剛剛起步的國內遊戲公司幫韓國人賺錢,如今風水輪流轉了,韓國人幫我們賺錢了。

Riot:力壓任天堂
收購Riot可能是騰訊近年來最成功的一次買賣,Riot的《英雄聯盟》不但在國內人氣不俗,在國外也占據MOBA遊戲的半壁江山,更難得是讓電競在國內從小眾娛樂變成了全民參與的盛事。

早在《英雄聯盟》問世前騰訊就開始投資Riot,拿下約22%的股份,在《英雄聯盟》國服上線那年騰訊的股份增加到了92.78%,2015年騰訊全資收購Riot,不過騰訊一共花了多少錢是個秘密,目前未有公布數據。

Riot是騰訊的,那麼Riot賺的錢自然也是騰訊的了。2016年《英雄聯盟》純利潤18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24 億),2017年增加到21億美元,2018年雖然有所下降隻有14億美元,但依舊在免費遊戲收入排行榜上力壓任天堂的《精靈寶可夢GO》位居第三。

這麼掐指一算,騰訊從2016年到2018年從Riot得到的利潤差不多有53億美元,按照目前彙率換算差不多有個365億人民幣!!!小弟這輩子,不對,十輩子大概都不會見到這麼多的錢!

Miniclip:國內沒人知,國外發大財
騰訊除了會收購研發遊戲工作室外對於遊戲發行商也沒有放過,2015年2月騰訊宣布成為瑞士遊戲發行商Miniclip最大股東,具體交易金額未公開。

雖然國內玩家可能不熟悉Miniclip,但是人家在海外也是數一數二的發行商,多數玩家應該都玩過《瘟疫公司》這款以消滅人類為己任的手遊吧,這遊戲就是由Miniclip發行的。
桌球遊戲《8 Ball Pool》是Miniclip鎮宅神作,就像是盛大手上的傳奇,網易手上的大話,橫店的鬼子群演,遊戲發行了5年在國外依舊人氣不減。

2017年1月這款遊戲更創下了月流水1700萬美元的佳績,假如騰訊擁有約一半的股權的話,那麼僅僅這一款月收入也有8萬美元了,而Miniclip光是安卓它就有59款遊戲……這才是悶聲發大財呀!

Supercell:一甩手花了兩艘航母的錢
2015年全球最火的手遊莫過於Supercell的《部落戰爭》和《皇室戰爭》了。擅長遊戲家社交的騰訊為了擴展海外市場立刻就相中了Supercell工作室,於是在2016年花了86億美元(約566億人民幣)的價格買下了Supercell其中84.3%的股份。

86億美元是個什麼概念呢?上海迪斯尼造價才55億美元,裏根號航母造價45億美元,四舍五入的話騰訊這一次撒的幣可以造兩艘航母了。

有個有趣的地方是,此前軟銀擁有Supercell工作室73%的股份,而軟銀是馬雲阿裏巴巴的第一大股東。據說當騰訊收購Supercell時阿裏巴巴也參與了競爭,因為財大氣粗的騰訊出價太高讓阿裏巴巴放棄了競爭。

這家芬蘭遊戲公司在2015至2017年之間,其年收入均在20億美元以上。到了2018年雖然Supercell旗下的遊戲麵臨老化和吃雞手遊崛起的雙重壓力,但是總營收依舊高達14億美元,擁有84.3%股份的騰訊躺著照樣有了大約12億的收入。
Bluehole:花32億買個IP
前兩年《絕地求生》的火爆讓國內各大遊戲公司開足馬力去蹭熱點,一些遊戲公司為了搶占市場更不惜把原來已定型的手遊改成吃雞遊戲。

當所有人都在趕時間出吃雞遊戲搶占市場的時候,老謀深算的騰訊直接去藍洞接觸,提出收購計劃,計劃從源頭掌控原汁原味的吃雞遊戲。
雖然原本騰訊是打算不惜代價的買下藍洞,但是身為韓國遊戲當紅炸子雞的藍洞不肯放手,而騰訊也覺得當時風頭上的藍洞價格虛高,因此最終隻花了 5億美元(約合32億人民幣)收購了藍洞約10%的股份。

去年藍洞憑借《絕地求生》一款遊戲就賺了10多億美元,依照股份騰訊分得約1億美金。後來《絕地求生》國服版無望,而遊戲本身玩家流失嚴重吃雞漸涼,騰訊可以說是花了32億人民幣為自己的吃雞手遊買了個IP了。

Grinding Gear Games:花錢買口碑
2012年新西蘭一群喜歡刷刷的玩家製作了一款遊戲,遊戲一上線就吸引了150萬玩家,接著打敗《DOTA2》獲得了遊戲媒體GAMESPOT最佳PC遊戲獎, IGN也給出了8.8的高分,比《暗黑2》還高0.5分,在不少玩家《黑暗3》眼中這款遊戲才是“暗黑2精神續作”,這款遊戲就是Grinding Gear Games製作的《流放之路》。

2018年騰訊收購了Grinding Gear Games工作室80%的股權,花了多少錢沒透露。Grinding Gear Games的創辦人表示之所以接受騰訊的收購是因為騰訊對他們的尊重,就像是《英雄聯盟》的Riot那樣,雖然被收購但是騰訊沒插手運營 。

雖然Grinding Gear Games的遊戲盈利能力可能不如一些賣道具的手遊,但是《流放之路》這款準暗黑遊戲給騰訊帶來的榮譽卻是難以估價的。畢竟玩家口碑這樣的東西,真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

Fatshark:押寶收購
2015年發行的《戰錘:末世鼠疫》,是由瑞典Fatshark工作室打造的一款中世紀版《求生之路》,遊戲不俗的品質獲得了IGN 7.2的高分評價。

雖然Fatshark的名聲不如暴雪,R星這些巨頭那樣聞名天下,但是目光敏銳的騰訊“采購團”大概是發現了這個家夥骨骼清奇值得栽培,於是在今年找到Fatshark的老總隨手甩出5600萬美元,買下了他們公司 36%的股份。
Fatshark還在起步階段,現在騰訊應該能沒賺到多少,但是日後說不定就打造出了《求生之路》這樣的經典遊戲來。

小弟嘠綠共:雖然國內玩家經常會吐槽騰訊如何如何,但是人家在國際上的口碑還是不錯的,不會因為自己是股東就對遊戲指手劃腳,死命的壓榨IP。作為對比EA就很經典了,收一家工作室,死一個IP,名副其實的IP亂葬崗。
一個正驚問題:你覺得騰訊下個會收購那家外國遊戲公司?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虛擬幣交易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0.58MB
下載
歐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uniswap交易所蘋果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2024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邀請碼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網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雷盾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8.18M
下載
火比特交易平台安卓版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