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去年智能穿戴設備的大幅冷空氣來襲,微軟關閉了智能穿戴設備的生產線,繼而正式的退出了智能穿戴的市場。微軟這一舉動將會對以智能穿戴為主流的生產商產生巨大的衝擊。根據IDC全球可穿戴設備報告,2016年第一季度排行前10的智能穿戴設備生產商年增長率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小企業是否會望而卻步呢?
目前智能穿戴市場最大的阻力來自於智能手機的發展,智能穿戴設備與智能手機擁有太多的功能性重疊區域,那麼就必須擴大自身的特點,智能穿戴設備的突破口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麵:
1、便攜性:智能穿戴市場很大部分來自於運動群體,對於便攜性的要求都會比較高,從銷量最好的是智能手環就能看出來。在運動中,輕量的便攜性正是智能手機所不能具有的。
2、外觀:智能穿戴設備的外觀局限性遠小於智能手機,在主流消費群體為年輕人的市場當中,好看的外觀是必不可少的,必須要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角度,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3、續航:同樣因為局限於外觀體積,設備的續航能力都沒有太優異的表現,無法長時間使用也是一個大難題
4、智能化:消費者當然希望智能化程度越高越好,而不是隻有單一的某一個功能,能夠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都能發揮作用。
從去年年初開始,智能熱潮已出現頹勢,大量的科幻宣傳導致人們的感官早已麻木,現今智能穿戴市場的投資者早已趨於理性,消費者流失率逐步提升,基本都是圖個新鮮,買回家用幾次就再也沒動過,。
雖說可穿戴智能市場越來越緩慢,但是也越來越成熟,廠商之間的競爭已接近白熱化,很多中小廠商開始裁員,甚至於倒閉。現在的智能穿戴市場跌入了計劃經濟時代的主流思想,在這個市場經濟時代,中小廠商必須轉型,再也不是遍地黃金的藍海了。紅海市場,應該做好市場細分工作,深入了解客戶需求,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去。
結語:
市場節奏的放緩並不意味著可穿戴設備已經不具備價值,其生命力取決於產品形態本身的調整和對細分市場潛在需求的激發。可穿戴設備的概念大於實際,短期內還是難以滿足用戶的期待。行業要想真正爆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價格、功能、實用性等都是消費者考慮的因素,尤為重要的是這些品牌需要考慮如何提高效率,而不是增加額外的麻煩。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樂速通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168.55MB
下載
墨趣書法app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52.6M
下載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
九號出行
旅行交通133.3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