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美國公司,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蘋果、微軟、英特爾等企業,它們的產品滲透到相當一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中,全球知名度非常高。不過,在美國還有一家公司,雖然在知名度上比不上前幾個,但實力卻不容小覷,它就是甲骨文公司。
甲骨文始建於七十年代,曆經四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級軟件及世界最大的數據庫服務公司。根據今年7月財富雜誌發布的《2019世界500強》榜單顯示,其位列第307名,年營收達398.3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805億元。
上世紀70年代,拉裏·埃裏森與另外兩個合夥人共同出資兩千美元,創立了一家軟件開發研究公司,即甲骨文前身。因為當時埃裏森手裏有一個價值40萬美元的項目,所以擁有公司60%的權益。

甲骨文的成功,完全可以說是當時的巨頭IBM親手給的。當年,IBM公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非常有價值和影響力的論文“R係統:數據庫關係理論”,而且當時該公司沒有開發數據庫的計劃。這讓埃裏森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帶領公司開發通用商用數據庫係統Oracle。
僅用了數月時間,甲骨文就開發出了第一代係統,但它除了可以完成簡單的關係查詢之外,沒有任何其它功能,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完善。因此,為了維持公司運轉,埃裏森不得不承接一些數據庫管理項目及做顧問谘詢的工作。
兩年後,Oracle的功能愈發完善,該係統整合了較為完整的SQL實現,包括子查詢、連接及其他特性。此時,埃裏森便想著把產品推銷出去,以此獲得利潤。恰好當地部門想買這樣一套係統來滿足辦公需求,在谘詢了IBM公司無果之後,與甲骨文一拍即合。因為這個機遇,公司得以快速發展,在80年代進軍北美、歐洲、日本等市場,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大軟件公司。

然而,進入九十年代後,甲骨文公司的業績首度發生虧損,市值更是狂跌80%。為了扭轉趨勢,埃裏森第一次安排職業經理人參與公司的經營。同時,還組織人手積極研發新產品。幾年後,當旗艦產品Oracle7成功推出後,公司才得以扭虧為盈,當年的收入便達到11.79億美元。
此後不久,從收購DEC數據庫部門RDB開始,甲骨文開啟了長期大規模並購曆史,公司的規模也日益擴大。2000年,與IBM、微軟在數據庫市場上基本呈三足鼎立的局麵,但後來甲骨文的發展速度遠遠高於競爭對手。到10年的時候,企業在數據庫市場的份額正式超過50%。並於13年超過IBM,成為全球第二大軟件公司,僅次於微軟。
近些年來,數據庫的發展沒有出現太大的變革;而隨著雲計算的發展,其競爭優勢正逐漸消減,傳統數據庫的防線正麵臨強烈衝擊。而甲骨文能否在雲計算領域轉型成功,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虛擬幣交易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0.58MB
下載
歐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uniswap交易所蘋果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2024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邀請碼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網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雷盾交易所app最新版
其它軟件28.18M
下載
火比特交易平台安卓版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安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58.84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