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推廣智慧城市建設以來,當前中國已經有500多個城市在進行智慧城市建設,而參與的企業更是達到一萬多家。從城市發展趨勢來看,利用新的數字技術實現對城市的有效管理、運行,為城市中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既是種必然,同時也是讓人期待的。
但自2009年這一概念提出以來,目前全球的智慧城市建設,並非一帆風順。就在上個月,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的一份民事判決書顯示,武漢智慧生態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武漢智慧生態)狀告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勝天成)、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微軟),要求退還3507.4萬元、停止合同履行一案,判決駁回原告武漢智慧生態的訴訟請求。
至此,投入近1.75億元的武漢智慧城市項目以“爛尾”黯然退場。這個於2013年底開啟的智慧城市建設項目,為何以如此結局收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武漢智慧城市項目失敗,錯在何處?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微軟方麵認為,武漢開發區智慧城市項目的失敗,責任在武漢方麵。微軟在一審答辯狀中指出,包括諸如延遲付款、延遲建設數據中心或過渡數據中心等因素,是導致項目未按預期進行的根本原因。
此外,還存在因為武漢開發區相關領導人、責任人更替等原因,導致後續項目未能按預期進行。 而武漢市智慧生態公司方麵則認為,由於微軟中國公司對武漢開發區的環境條件不僅沒有進行充分的論證,還故意提供了虛假信息,其製作的智慧城市規劃設計及配套方案存在重大瑕疵;設計場景、產品與服務配置和武漢開發區實際需求存在重大偏差,該項目中微軟產品幾乎沒有使用,Azure公有雲使用量至今不到12%。
據悉,2016年12月武漢市智慧生態公司委托住建部城鄉規劃管理中心對項目進行了評估,所出具的《武漢開發區智慧城建設項目規劃設計及配置方案評估報告》認為,“微軟提供的智慧城市規劃設計及配置方案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兼容性都存在較大問題,產品配置方案缺乏測算依據,無法達到使用目的與效果”。
此時重新審視這個項目,並非想對涉及其中的政府或企業的對錯進行評判,而是想借此案例發現其中對智慧城市建設具有意義的地方。畢竟當前如此重多的城市、企業參與其中,而涉及的金額、領域又是如此之多,任何規劃、執行不當,都將可能導致項目的失敗。
而上述雙方之間指責的問題,卻是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中具有的普遍現象,需要城市的領導者、決策者與建設者重視。
首先,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並不是技術,技術並不能解決城市中存在的社會問題。但在當前智慧城市的建設中,以技術為主導的風氣卻似乎成為主流。建設智慧城市固然需要對城市的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同時也需要使用新的數字技術,用於實現相關服務和功能的智慧化。
但如果智慧城市的建設僅僅停留於技術場麵的應用,認為擁有了相應的技術一切就水到渠成,顯然是對智慧城市存在誤解。 我們可以從上述武漢的案例中明顯看到這樣的影子。
根據合同《智慧城項目微軟產品和服務清單及價格》中可知,該項目采購產品和服務金額總計175,370,850元,共6項,包括:構建智慧城雲平台微軟軟件:69,211,560元;微軟技術實踐中心/ITA軟件:10,590,290元;WindowsAzure公有雲租賃:54,960,000元(含軟件分銷和三年使用規劃服務費用);CityNext規劃谘詢服務:8,380,000元;雲管理平台建設服務:14,490,000元;Dashboard係統建設服務:17,739,000元。
可以發現,項目中大量的費用都用於購買IT軟件、IT集成和雲服務上,但具體的城市建設規劃、運營等方麵的投入並不多。而這也是後續智慧生態公司對微軟公司的批評,認為其對武漢開發區的智慧化設計方麵存在重大瑕疵。

一個藍圖規劃就能建成智慧城市?想多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將一套涵蓋軟件、硬件、售後、設計、開發、谘詢、實施等諸多內容的解決方案,售賣給政府機構或企業,這種方式有其合理性。但同時也容易帶來問題。除了相關領域的邊界與法律責任問題外,同時還存在方案是否符合該城市實際情況的問題。
以城市交通為例,不同城市的基礎設施條件不同、車輛密度不同,城市的規劃布局、城市居民出行可選擇的交通類型或偏好亦不相同。
在這種情況下,生搬硬套某一種解決方式顯然是不現實的。更何況技術人員並不了解城市、社會的特點,而城市的決策者、建設者亦有自己的規則,對於城市的居民而言,同樣有其期望的城市功能。
因此,要讓城市真正變成智慧的城市,不僅需要擁有相應的技術,同時更重要的是特定製定的目標和實施方案。要對城市居民進行足夠深入的調研,以充分掌握當地居民的具體訴求。
同時,根據城市建設者製定的戰略目標來設計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設方案。要在城市特定的環境下定義城市的“智慧化”,讓技術適應城市環境的需求,如此才能為城市的發展與智慧化鋪平道路。
隻是如此一來,則意味著更多的金錢和時間的消耗。尤其是,如果考慮到城市當中的邊緣群體或弱勢群體的意見,以避免未來長智慧化的城市對其缺乏包容性和友好度,這樣的成本將更加巨大。
政府或企業是否願意承擔起這樣的成本呢? 建設的時間周期,往往也成為一些城市建設的門檻。在上述案例中,微軟公司就認為武漢開發區方麵存在因人事變動而導致的項目無法如期推進的原因。
智慧城市的建設絕非短期幾年時間就可以建成的,不是簡單依賴金錢或技術的堆砌就可以實現的。
從根本上說,智慧城市是一種戰略和框架。它不僅意味著城市有著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同時還意味著城市整體的運行方式、組織方式、互動方式都需要進行革新。
它絕非一個文件或者一個藍圖規劃就可以輕易改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城市智慧化轉型,人文因素不可忽略
從根本上來說,它首先是一種觀念上的改變,然後是人的行為的改變。如果城市的決策者缺乏決心進行這種轉變,同時製定能夠推動這種改變的戰略目標、行動計劃等,那麼城市的智慧化轉型也將是十分艱巨的。
就目前而言,這種挑戰是明顯的。在德勤公司的《超級智能城市更高質量的幸福社會》報告中就明顯指出,當前中國許多城市的智慧城市戰略目標並不清晰,是智慧城市建設麵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同樣,羅蘭貝格的《智慧城市戰略指數:智慧城市的突破性發展》報告認為,全球僅有少數城市的智慧城市戰略較為完善,大多數智慧城市戰略仍需改進。
缺乏清晰的建設戰略,不僅容易使建設過程出現不可控因素,模糊的邊界導致項目遲遲無法完成、無法評估,或者變得越來越龐大以至於不可能實現,而且也容易導致項目在相關決策者或責任人更換之後而對其失去興趣,或另起爐灶。
就此而言,城市需要為其智能化、智慧化做出怎樣的準備,答案可能已經很清楚了。如果可以,任何試圖將城市轉變成為智慧的領導者,都可以嚐試著先慢下來,沉浸到城市的環境之中,去理解城市居民所需要的智慧化城市是怎樣的,去理解所在城市所麵臨的最大挑戰與最為迫切解決的問題。
在智慧城市建設探索的路上,最不需要的是堆砌技術與跟風的投資建設。城市的中心是人。
□鄭偉彬(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範娜娜 實習生:龍江蘭 校對:楊許麗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官網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幣王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7.98MB
下載
吉事辦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45.4M
下載
猿題庫最新版
辦公學習102.77M
下載
芝麻交易所gate
其它軟件268MB
下載
抹茶交易app
其它軟件31.45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one數字貨幣交易所5.1.9最新版
其它軟件49.33M
下載
zb交易所手機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ght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168.2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