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威龍
出品 | CSDN(ID:CSDNnews)
9月9日,微軟在深圳發布了針對全球物聯網應用現狀所做的IoT Signals研究報告。報告從市場整體接受度、IoT技術采納原因、IoT應用行業及場景、實施挑戰,以及人才/資源匹配情況等多個方麵,對目前IoT市場、技術及應用的現狀進行了描述。
(拉到文末下載完整報告)
報告顯示,當前物聯網應用水平呈現出加速發展的大趨勢,並且正在成為推動企業業務轉型的重要動力:85%的受訪企業正著手於物聯網應用,其中3/4已經處於計劃實施階段;在應用物聯網的企業中,88%的受訪者認為物聯網對於業務成敗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企業在應用物聯網的過程中,也麵臨著來自人才、技術、安全等方麵的多重挑戰:幾乎所有企業(97%)都會首先考慮到安全問題,所幸這並未阻礙物聯網得到應用;在應用物聯網的企業中,38%的負責人將物聯網方案的複雜性和技術難度,視為進一步深入部署的最大障礙;超過一半的企業認為,缺少專業人才和技能培訓構成了挑戰,47%的企業說,他們難以在市場上找到具有相關技能的人才。
這份報告為想要轉型的傳統企業和IoT開發者來說,無疑是一份重要的參考資料,同時,也可以幫助在決策和應用部署中做出明智的決定。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份報告,同時,也看看在IoT應用落地中,微軟的最新進展以及值得關注的應用場景。

88%的中國企業已使用IoT技術、零售及健康成主要應用場景
在報告所覆蓋的8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和德國企業的IoT技術采納情況位居榜首,達到驚人的88%;美國和法國緊隨其後,達到87%;而英國則以73%的比例排在最後。
在IoT技術的應用中,零售業和製造商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兩大產業,應用比例分別達到90%和87%;政府、交通和健康醫療位居其後,比例分別為83%、86%和82%。

並且,隨著IoT技術的成熟,這一比例還會繼續提高,到2021年將達到94%,並且有88%的企業都會認為IoT是業務開展的關鍵技術。
在「為什麼采用IoT技術」的回答中,大部分(56%)回答者認為,IoT可以幫助其優化現有業務流程;同時,將近一半(47%)的被訪者則認為IoT的關鍵在於幫助其提升員工效率;安全和供應鏈金融管理緊隨其後,比例分別占到44%和40%。隻有18%的企業認為IoT可以幫助其提升健康水平。
作為IoT技術發展的關鍵,落地場景向來是重中之重。在報告中,零售/批發、交通、政府、健康,正為了IoT技術落地最多的4個行業。
在零售行業中,供應鏈、倉儲、用戶監控的應用落地數量最多,分別達到64%、59%、48%;在交通運輸領域中,車隊管理是IoT應用最多的領域,比例占到56%、安全緊隨其後為51%;
在政府工作中,IoT則更多是被用在公共安全領域,比例為48%;基礎設施管理則為40%,意外反饋占比最低,僅為29%;在健康領域,IoT主要是被用作病患、醫療工作者的監控(66%)、遠程服務的應用也很廣泛,占到57%,排在最後的為設施管理,比例為42%。

此外,製造業也是IoT應用落地最多的領域之一,其中自動化、供應鏈及物流、品控領域的采用率分別達到了48%、43%、45%。


技術仍為IoT普及的障礙之一、近半數企業無法得到優質開發者、三分之一的項目毀於實施成本
在IoT落地的對打挑戰中,38%的IoT企業管理者認為技術為最主要的挑戰之一,29%的管理者認為是缺資源、缺錢、缺少專業知識,28%的管理者則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IoT解決方案、19%的人則認為安全是阻礙IoT普及的最大原因。

除此之外,IoT領域中,「人才荒」的現象也十分嚴重,隻有十分之一的企業不需要尋找技術人才,47%的企業都表示有經驗的技術人才和資源不夠。

除了人才之外,項目要想成功還需依賴很多因素,雖然很多企業采用IoT之後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還有大批企業因為種種原因而「死掉」。在這些原因中,落地成本成為了最大的原因,三分之一的企業(32%)之所以IoT應用方案胎死腹中,就是因為成本不夠。
同樣,28%的企業因為前期規劃不夠清晰而失敗;26%的企業因為無法看到短期收益而放棄;24%的企業缺乏核心技術能力和核心專業知識;23%的企業死在了平台碎片化(太多平台需要測試);還有一少部分企業(13%)則死在了缺少平台支持上。


新挑戰下的微軟IoT之路
據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聯網設備的總數將達到416億,它們產生的數據量將超過79 ZB。物聯網設備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將原本運行於雲端的智能,下放到邊緣環境。
而人工智能、5G的興起也讓物聯網變得更加複雜,在這一背景下,微軟如何滿足開發者的新需求?
在發布會現場,微軟公司執行副總裁,全球銷售、市場營銷和業務運營總裁讓∙菲力浦∙古德華給與了答案。這一點從微軟新推出的幾個物聯網技術解決方案中就能看出一二。

DJI總裁羅鎮華向讓∙菲力浦∙古德華介紹無人機行業應用
首先,在過去的一年中,微軟在IoT方麵的推進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麵,其一是物聯網開發平台進行優化,對Azure IoT解決方案加速器進行了簡化,推出了Azure IoT Central作為基於雲的托管服務。它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搭建一個物聯網應用框架,同時還支持遙測和數據處理等的儀表板和基礎服務。
其二,是推出雲+端物聯網安全互聯管理方案Azure Sphere。Azure Sphere定位於為家用、醫用、工業用邊緣設備提供安全保護。通過認證微控製器、操作係統、安全服務三方麵進行協同工作。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微軟發布了一係列垂直領域的解決方案,包括Azure IoT Edge、IoT Hub、Cosmos DB等。
這些垂直行業解決方案,有些已經被應用在了實際的場景中,比如伯鐳科技就是利用IoT Hub和Cosmos DB對上海河道上的垃圾和異物進行排查。
而大疆則利用Azure IoT Edge的邊緣計算能力,讓無人機可以從空中監控到基礎設施的損壞情況,或者農作物的健康狀況等。
接下來我們就以伯鐳科技為例,看看基於微軟IoT平台的應用實現方案。

技術揭秘,用無人機巡檢上海河道
作為河道密度比較高的城市,上海在河道治理方麵麵臨的問題非常複雜。河道分部分散、數量眾多,導致巡檢難以全麵覆蓋。此外,河道上的垃圾、周邊的違建,排水口排水等問題又很難察覺,即使是人員巡檢,排查的難度也很大。
那麼伯鐳科技是怎樣通過IoT來解決這些問題的呢?答案是,使用無人機來做巡檢。這個實現起來並不容易,需要解決五個問題:
航線規劃:如何預先采集河道地理信息,利用程序遠程自動控製實現巡檢全自動飛行;
任務管理:如何以任務製管理日常不同河道的不同時間段巡檢作業數據。
實時監控:如何利用物聯網平台技術的便利性,實現巡檢全流程的數據同步,視頻直 播,大數據存儲等功能;
智能識別與處理:如何將采集到的巡檢數據固化存儲後,利用圖像識別算法及雲計算 能力來進行目標問題分析及曆史對比分析;
統計與決策:如何通過階段性的數據分析結果,結合可視化展示技術,在不同維度上 展示決策數據。
他們的實現結構如下:

通過IoT Hub、Event Hub、CosmoDB,可以實現無人 機設備的認證、連接、數據同步、遠程操控及數據存儲等功能。此外,通過無人機通信及控製的邊緣應用,實現外業設備控製,規劃任務同步,現場自動化控製等功能。
在圖像識別方麵,伯鐳還實現了河岸綠化缺失、河岸垃圾堆放、河岸違建識別等功能。

這項技術目前已經在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進行應用。
同樣,在無人機圖像識別和邊緣計算方麵,大疆的應用嚐試則更為廣泛,包括基礎設施,如水管、供電站等損壞檢測,以及農業產品的健康檢測等。
除此之外,微軟IoT平台的開發者還包括教育、智能穿戴、會議記錄等領域。例如儒博(Roobo)的的「黑塔」智能會議記錄服務開發套件(Speech DDK),可對會議中的遠景語音轉寫、多人說話分割,以及專業詞彙識別等進行處理。精準記錄會議的內容。
最後,讓∙菲力浦∙古德華以一段話表明了他對IoT技術落地的看法,也是對國內IoT開發者最好的寄語,他說:
https://azure.microsoft.com/mediahandler/files/resourcefiles/iot-signals/IoT-Signals-Microsoft-072019.pdf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88.66MB
下載
易付幣交易所
其它軟件108.01M
下載
區塊鏈交易所app官網蘋果手機版本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ave交易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theta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50.42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最新版zb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芝麻app交易平台蘋果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