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起因於上周,有媒體集中報道了某“微軟高管”的工作事跡信息,稱這位前微軟員工於偉曾擔任“微軟全球合夥人”、“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是微軟升職最快的員工之一”、“收獲比爾蓋茨的表揚信”、“帶領必應團隊起死回生”等。

圖注:《環球大佬》於偉海報
對此,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9月29日通過必應官微對外聲明稱,此類報道過於誇張,報道頻繁且嚴重失實,於偉從未擔任過所謂的微軟高管。
聲明特別提到,“該員工因違紀及道德誠信問題,2018年初已被我司開除。”

微軟此前還通過媒體向外發聲:“上周他那篇報道引起了微軟內部很多員工的憤怒。”
不過,財視傳媒搜索網絡報道發現,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在很多網絡報道中,包括微軟中國官方的“微軟科技”微信公眾號文章中,比如在2018年1月25日發布的《微軟成都辦公室新址啟用 借力AI賦能成都新經濟》一文內,於偉都以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微軟全球合夥人身份出現。

相應的,大量網絡報道中也有關於事件當事人於偉以上述身份離職微軟的消息。
與此同時,財視傳媒拿到一張疑似於偉在微軟任職期間的名片。

事件走向越來越蹊蹺……這個所謂的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微軟全球合夥人到底是什麼頭銜?
據新京報報道,微軟工程院方麵對媒體表示,“公司從未有過這個職務,官網相關信息已被刪除,於偉是利用該微軟內部活動漏洞自己給自己做的頭銜。”
騰訊新聞《一線》從一位熟悉微軟內部職級的人處得知,微軟內部的partner,不是律師和谘詢意義上的管理合夥人、一般合夥人,或者拿薪水的合夥人,而是指員工因技術突擊、某些工程能力突出,授予的一種職級,通常對應於內部68至70之間職級,並不一定是高管。
那麼,以領英信息為準,於偉此前的技術職級是L68,英文是Partner Engineer Manager,英文直譯“合夥人級工程師經理”,類似於“合作夥伴”,也就是說,不屬於高級別職位,和一般意義上的“合夥人”區別較大。
而財視傳媒查詢網絡報道發現,自2017年開始於偉便以“微軟全球合夥人”頭銜對外。結合微軟聲明中提到的“違紀和道德問題”的開除理由看來,於偉被開除或是涉嫌利用英文partner與中文合夥人之間翻譯不對等誇大頭銜,利用微軟背書的原因。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king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瑞亞交易所最新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平台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自由空間交易所最新
其它軟件71.3MB
下載
ar交易所平台
其它軟件183.57M
下載
blcc交易
其它軟件35.40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最新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zt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293 MB
下載
歐聯交易所官網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31.86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