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Lotus 1-2-3,我就知道我們遇到麻煩了。”
1983年,蓮花公司的Lotus 1-2-3軟件麵世後,時任微軟首席架構師的查爾斯•西蒙尼這樣反應。

圖注:比爾·蓋茨(左)與蓮花公司創始人米切爾·卡普爾(中)曾共同為蘋果麥金塔電腦開發軟件,這張合影曾上了蘋果公司的廣告,照片中的三人都穿著印有蘋果公司麥金塔字樣的襯衫
叛逆的特立獨行者“20世紀60年代末對於一個有社會道德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被暗殺,以及米萊大屠殺等事件——它們將米切爾帶離了華爾街的路線,並且將他帶入了示威遊行和迷幻藥的世界。”Go公司聯合創始人傑瑞•卡普蘭曾這樣評價早年的米切爾•卡普爾。米切爾曾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念高中時,他就開發了一種有些像計算機的加法機,配有一個電話撥號裝置作為輸入器,曾在一個科學博覽會展出。
但到了60年代末,米切爾成為作家海明威所說的“迷茫一代”中的一員。他後來回憶自己的那段時光時說:“我們那時都是反傳統的人,留著長頭發,關注於性、毒品和搖滾。這就是60年代,我有照片可以證明的。我無法記得當初所有的狀況,但正像有些人說的,如果你能記得60年代,那你就不屬於60年代。”也許他曾忘了自己因服用違禁藥品,一度被家人送進戒毒所。在哪裏,他孤獨麵壁,喃喃自語。
從戒毒所出來後,他似乎開始洗心革麵,並進了耶魯大學。大學期間,求知欲旺盛的他廣泛接觸心理學、語言學和新興的計算機科學,並對自動控製理論頗有研究。
在讀心理學研究生期間,他進了一家精神病院打工。在這段時間,他對計算機技術的鑽研到了癡狂的地步,他經常被發現一連數小時站在計算機商店的櫥窗前,雙手按在玻璃上,對著新上市的計算機目不轉睛,似乎要撲進去觸摸它。隨後,他又考入麻省理工斯隆商學院攻讀MBA,但沒多久覺得無趣就退學了,並輾轉到了矽穀。
他後來的故事就屬於有為青年的範本了。他說:“我還是有一些企業家天賦的,這也沒什麼奇怪的。我父親是一個小商人,祖父也是,這就是遺傳。”他進入可視公司做產品經理,在這裏,他開辦一家軟件公司所需的商業才能得到了強化。曾為可視公司開發了一款比較暢銷的軟件的他很快感覺自己受到了冷落:“風險投資商從英特爾等公司引進了更多的高層人員,所以我被拋在了一邊。”辭職離開的他說:“你不應當低估任何人,你不應該像他們那樣以貌取人。”
赫胥黎在《進化論與倫理學》中寫道:“沒有那一個聰明人會否定痛苦與憂愁的鍛煉價值。”
1981年,米切爾和喬納斯•薩奇通過融資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喬納斯說:“他知道用戶需要什麼,而我知道如何實現那些功能。我們的業務關係處理得很好。”
喬納斯被譽為軟件開發大師,微軟負責Excel業務的查爾斯•西蒙尼曾感慨地說要是能與喬納斯、布萊克林共事,“那就太棒了,隻可惜我們卻是商業上的競爭對手。我覺得我們聚在一起可以成就一番偉業。也許有一天火星人入侵地球,逼不得已,我們必須實施計算機曼哈頓計劃。我們全都會被送到新墨西哥州並肩作戰。天知道!”
“米切爾後來因為喜歡非主流和有點矛盾的名字,像蘋果電腦那樣給自己的新公司起名叫蓮花。”傑瑞•卡普蘭說。多年以後,他和米切爾還共同創辦了筆輸入電腦公司Go,此為後話。
在米切爾的支持下,喬納斯開始開發具有表格處理功能的Lotus 1-2-3軟件,他回憶說:“我在開發Lotus 1-2-3軟件的那10個月,除了吃和睡,一直都在工作。因為時間不夠,其他什麼事情都顧不上了……我曾有過在麻省理工學院持續奮戰一兩個月的時候,但從來不曾持續高強度地工作10個月。在那些壓力下連續工作好幾個月,在很多方麵來說都是一種自我毀滅。”
貝弗裏奇在《科學研究的藝術》中寫道:“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處於逆境的情況下做出。思想上的壓力,甚至肉體上的痛苦都可能成為精神上的興奮劑。”
當Lotus 1-2-3開發完成時,米切爾對之非常欣賞。喬納斯說:“我記得當米切爾想獲得投資時,他告訴人們,這個產品將在計算機界引起轟動,我不認為他真的那樣想,那隻是一種炒作而已。但結果Lotus 1-2-3確實引起了轟動。”
Lotus 1-2-3風行一時,蓮花公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卡普蘭調侃:“米切爾這個依然支持非主流文化的人,一下子變成了一個和馬薩諸塞州州長見麵,以及出現在《紐約時報》頭條的風雲人物。這種感覺就好像在示威遊行時,警察非但不彈壓你了,而且還要和你握手言和。”
米切爾借鑒傳統產業的服務模式,在蓮花公司開設客戶服務部門。這隨後被微軟、IBM等公司所仿效,用來提高客戶滿意度。蓮花公司技術上先進的產品,加上強有力的售後服務,打得微軟的電子表格處理軟件節節敗退。

蓮花傳奇見《極客:改變世界的創新基因》,書作者為薑洪軍,即《銳智號》老薑,歡迎關注 銳智號
吃蓮花的奧德賽“在這裏,我們也能成為標準。”比爾•蓋茨在微軟進軍包括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在內的應用軟件領域時,曾這樣雄心勃勃地說。
但現實很殘酷,在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市場上,微軟被後期之秀的蓮花反超。
“邊城圍鼓角,氈帳依山穀。”蓋茨開始著手反擊,他決定開發更好的產品,與Lotus 1-2-3一決高下。這就是Excel的早期版本,微軟將其開發代號命名為奧德賽(Odyssey)。在荷馬史詩《奧德賽》中,奧德賽的船員曾在蓮花樂園裏吃了有致幻作用的蓮花。微軟采用這個代號的寓意是奧德賽要吃掉蓮花。
在微軟MS-DOS2.0升級版本問世時,有公開出版物介紹,微軟當時有個計劃:“要麼蓮花不運行,要麼DOS不啟動”。他們將一些指令寫入秘密程序中,使得電腦在運行蓮花軟件時,會出現死機現象。據稱,當時隻有三四個微軟開發人員知曉此事。不過,蓮花公司很快明白過來,著手解決了這個問題,繼續憑著自己出色的性能,在IBM PC上處於不敗之地。
微軟想撼動蓮花在IBM PC上領先地位的努力遭到了挫敗,於是決定另選突破口,這個方向是與IBM PC不兼容的蘋果電腦,為喬布斯開發蘋果電腦用的電子表格處理軟件。菲力普斯在《演說》中寫道:“失敗是一種教訓,它是情況好轉的第一步。”
蓮花計劃在蘋果電腦上乘勝追擊,將微軟徹底趕出電子表格處理軟件領域,它推出了Jazz軟件。Jazz集成了當時流行的幾種軟件功能,包括數據庫、字處理、圖形處理等。
Lotus 1-2-3的成功,讓喬布斯先入為主看好蓮花公司,此時承受IBM PC巨大壓力的他,殷切期盼Jazz能作為一個出色的應用軟件來為自己打氣。
蓮花取得了先聲奪人的效果。當Jazz首次向外展示時,蓋茨派人前去打探,結果發現其許多功能要比微軟正研發的同類新品好。蓋茨非常震驚,於是開始調兵遣將,替換了原來的項目負責人,從王安公司挖來技術骨幹來擔綱。
1984年11月,米切爾將接近完工的Jazz再次呈現在喬布斯麵前,希望能夠再次從他嘴中聽到讚美,但這一次他被喬布斯迎頭澆了一桶冷水。喬布斯認為Jazz沒有達到原來的期望值,非常失望。更要命的是,蓮花公司稱為了完善軟件,Jazz需要延遲幾個月才能正式交付。此時蘋果的麥金塔電腦已亮相,憂心忡忡的喬布斯急需與之相得益彰的應用軟件。

青年喬布斯和他的麥金塔
在此期間,蓮花公司內部也出現了波折,米切爾與投資蓮花的風險投資商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他說:“(這些)投資者不想承擔任何風險,這太荒謬了。這些投資者在能保證全身而退的時候才會進行投資,隻因為他們手頭上有你需要的錢,就可以隨意地欺淩你。”他甚至憤怒地說:“為什麼人們會認為風險資本更應該被成為‘貪婪資本’,這並不是處於偶然,事實就是這樣。”
在公司一次關鍵性的融資談判上,米切爾突然站起身來,對投資方說:“我不想再做這些了。我今天沒必要這麼做,我們也沒必要非得今天簽合同,而且我也不同意你們提出的這些條款。我要走了。”投資方很震驚,於是在談判條款上了妥協了。不過米切爾可不是在搞心理戰術,他不久就令人詫異地離開了自己所創辦的公司。他曾說:“我沒有前進的方向,我在漂泊遊蕩,我是個有知識的吉卜賽人。”
在這段時間,微軟的奧德賽項目被正式改名為Excel,意為“傑出、勝出”,不言而語是要比蓮花更傑出的意思。
蓋茨在接受采訪時說當時市麵流行的許多軟件的性能標準和質量沒有得到管理和控製,他希望市麵上的軟件能變得更好,“我們將推出真正從各方麵滿足消費者的軟件,現在的軟件不是糟糕就是難於使用,但所有這些正在得到改變。”
“他看起來像一名站在西雅圖機場等飛機的未成年中學生。”1984年4月,《時代》這樣描寫登上他們周刊封麵的蓋茨,文章還記錄了一些細節:“肘上釘著補丁的毛衣,裂口重補的鞋,蓬亂的頭發,髒兮兮的眼鏡。”而兩年前,1982年2月15日,喬布斯首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麵,被譽為電腦革命的象征,以致當蓋茨步其後塵,上了《時代》周刊封麵後,人們將他稱為“喬布斯第二”。
《財富》雜誌則刊出《微軟正統治軟件》的文章,其中寫到:“(蓋茨)以他自己的權利為軟件重新定位,一位時常顯出頑童天性的人,一個發怒時亂扔東西,高興時不能控製自己講話的人,但也是個具有超凡智力的人,一個程序設計大師,一個精通技術和商業的最危險的競爭對手。”
1985年3月2日,微軟的Excel在紐約公開展示。蓋茨邀請喬布斯前去觀摩,後者看後交口稱讚:“Excel將使蓮花公司無法獨吞蛋糕。”捆綁微軟的Excel的麥金塔電腦推向市場後,用戶認為Excel在麥金塔電腦上的表現可以與Lotus 1-2-3在IBM PC上的效果相媲美。
此時IBM PC的市場份額要高於蘋果麥金塔電腦,也就是說從總體上來看,微軟的Excel仍趕不上蓮花。但市場上一批新的力量正在成長,這就是康柏、AST等PC廠商的崛起,他們紛紛采用微軟的產品,Excel的發展空間被打開。
1987年10月6日,微軟的Windows 2.0麵世。與Windows 1.0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它捆綁了Excel 2.0。隨著Windows的普及,Excel給蓮花帶去的壓力越來越大。

圖注:蓮花當年的軟件產品
殘酷的搏鬥“這是一場殘酷的搏鬥。”90年代初期,時任蓮花公司CEO的吉姆•曼茲這樣形容蓮花公司艱難的轉型。因為隨著微軟Windows的成功推廣,Lotus 1-2-3在個人用戶市場日漸式微,蓮花麵臨著進退維穀的的局麵,不知道是繼續改進自己的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呢,還是實行戰略轉移,另辟戰場。曼茲最後決定轉型,另辟蹊徑,不再與微軟進行正麵對攻。
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在《競爭戰略——分析產業和競爭者的技巧》一書中提到:“假設競爭對手們要對某公司發動的進攻進行報複,則該公司的戰略要點就是選擇最佳戰場與它的競爭對手們作戰。這個戰場是競爭對手們準備不足、熱情不足或對競爭最感發怵的細分市場或戰略方麵。”
蓮花將目光投射在網絡領域,著力發展可供網絡同步運算使用的軟件Notes,其市場目標是企業級用戶。Notes能讓數十人,甚至數百人通過自己的電腦相互交流文件並進行討論。蓮花以此避開在單台電腦上運算能力強大的微軟。
應該說,Notes是蓮花公司埋下的一支奇兵。早在1984年,在蓮花的資助下,Iris公司就提出了創建一個虛擬社區的設想,開始為蓮花開發Lotus Notes。原Iris工程副總裁湯姆•迪亞茲說:“在1984年考慮開發團體通信軟件是很古怪的,因為當時多數人還沒有接觸過電子郵件係統……產品遠遠走在了時代的前麵。這是第一個商業客戶機/服務器產品。”後來,蓮花全資收購了Iris公司。
Notes成為蓮花新的增長點,《財富》雜誌評價說:“在電腦群組軟件市場中,蓮花公司占據領導地位。他們的Notes產品正快速成為電腦網絡中的重要角色,就像過去Lotus 1-2-3在個人電腦上所扮演的角色一樣。”
但蓮花的轉型並非一蹴而就,由於公司靠電子表格處理軟件起家,因此公司元老級人物對此感情深厚,很多人反對轉型。在最艱難的時刻,蓮花甚至有12位副總裁離職。蓮花此時的局麵是“萬裏飛沙壓鼓鼙”,但曼茲堅定地帶領團隊完成了這次“蝶變”。
在20世紀80年代,蓮花軟件是IBM PC上最受歡迎的軟件,兩家公司一度形成了良好的共生關係。在蓮花受到微軟的擠壓而被迫戰略轉型時,IBM PC也逐步沒落。到了1994年,IBM處於其史上最艱難的時期——它不僅在前一年巨虧80億美元,而且公司決策層正要將其分拆為眾多獨立的小型業務公司。比爾•蓋茨甚至預言:“IBM將在幾年之內倒閉。”正在此時,拯救者郭士納登場了。
郭士納否定了肢解的IBM計劃,帶領公司向服務和軟件領域轉型,IBM軟件集團負責人約翰•托馬斯在進行深度的市場調研後,認為IBM應該將蓮花公司收歸麾下。他確信,並購蓮花不僅能填充IBM軟件產品線的空隙,而且蓮花將成為IBM成功轉型的戰略支柱。
“白衣騎士”沒出現“不管你是否合作,IBM都要買下蓮花公司。”1995年6月5日早上8:30,蓮花CEO吉姆•曼茲收到IBM的最後“通牒”。
震驚的曼茲馬上拒絕了。他起初希望AT&T;公司能出麵做個“白衣騎士”,挑戰IBM,迫使它退出。但AT&T;沒有這樣做。
如果從財務角度考慮,IBM並購蓮花的時間可以往後推延一段,因為1995年互聯網產業充滿著諸多不確定性,蓮花Notes初獲成功後,微軟也尾隨而至,推出了Microsoft Exchange,蓮花股票價格看跌。但郭士納想要一支士氣高昂的、成建製的“軍團”,而不是一組打了敗仗、士氣全無的烏合之眾。他不想拖延,因此在報價時就給出了一個合理線以上的高價,而且他指示如果蓮花不束手就縛,敢於進行反收購,他將隨時抬價,奉陪到底。
雖然曼茲的第一反應是拒絕,但考慮兩天之後,接受了IBM給出的35億美元高價。“從一個投資銀行家的角度來看,要約是完美無缺的。”時任蓮花公司副總裁的麥克•齊斯曼這樣評價。
在並購初期,外界對此並不看好。批評人士指出,蓮花將會被IBM的官僚沼澤所窒息,其獨特的、富有創新性的企業文化將迷失在IBM藍色巨人的海洋中。並購後發生的事情似乎佐證了這一點。曼茲在並購完成不久後就宣布辭職,事情似乎在朝著糟糕的一麵發展。
曼茲辭職一個小時之後,IBM軟件集團負責人托馬斯迅速約齊斯曼和蓮花的另外一位副總裁見麵。他說正確的做法是提拔蓮花公司內部的人做領導——如果選派IBM的經理作為蓮花公司的領導,會帶來災難性的結果,而從外麵遴選合適的人會花去數月時間,且未必能找到合適的人,而且這樣做會向蓮花公司員工傳遞錯誤的信息。
托馬斯說:“你們是內部人,你們來做這個工作怎麼樣?”兩人均受寵若驚。他還對蓮花的工程師表示IBM原有研發體係的大門向他們敞開,“如果你對IBM的技術感興趣,拿去便是”。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到,成功並購應遵循這樣的原則:不管並購者預期的並購結果多麼誘人,隻有在被並購公司確信他們能為所並購的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而不是要求被並購公司為他們貢獻時,並購才會成功;要想取得成功,並購公司必須尊重被並購方的產品、市場和客戶。隻有在這種原則指導下的並購才能成功完成整合。
托馬斯對蓮花獨特的文化表示欣賞,“我希望我們的一些雇員按照蓮花公司的行為方式工作。”
本文參考文獻:《重返小王國》 作者:邁克爾•莫裏茨,譯者:梁卿,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1年
《蘋果往事:開發麥金托什的非凡歲月》 作者:安迪•赫茨菲爾德,譯者:洪慧芳,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年
《極客:改變世界的創新基因》 作者:薑洪軍,科學出版社,2013年
本文作者薑洪軍,著有《極客:改變世界的創新基因》、《喬布斯和他的對手們》、《雷軍: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穀歌風雲》、《中國互聯網商業英雄列傳》、《對話新銳CEO》等圖書,擅長科技領域的企業史和人物誌寫作,歡迎約稿。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matic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比特可樂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7.27 MB
下載
defi去中心化交易所
其它軟件166.47M
下載
易歐數字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yfii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e歐藝app官方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比特國際資產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63.20M
下載
環球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7.40MB
下載
比安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