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生說》——聚焦於數字經濟領域的商業觀察 ,
深一度解讀,快一步決策
本文約3330字,閱讀預計5分鍾
文/杜紅超
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大幕拉開,中國的企業家和創業者們將麵臨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各種不確定的消息包圍中,任誰回答這問題都燒腦。
老杜拿老大們的故事研究了一下,算是開點腦洞。

研究2000年到2019年這二十年全球最高市值公司的排名變遷,老杜發現,能夠占據全球市值榜首的這五家,分別是微軟、通用、埃克森美孚、中石油和蘋果。而微軟是TOP10中唯一一棵常青樹。截止到美東時間2019年10月9日收盤時,微軟以市值10600億美元居於榜首。
新舊經濟交替,微軟市值沉浮
遙想2000年1月,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將衣缽交給史蒂夫·鮑爾默時,距離微軟市值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剛剛過去個把月,不過,彼時微軟已經從GE手中搶來全球市值第一桂冠多年。

1990 年代:日本經濟高光期
20世紀十幾年全球IT業高速增長,成就了微軟的新經濟神話。
到了21世紀,微軟頭上的天開始變了。
此時,微軟代表新經濟與GE、美孚等巨頭在頭名位置拉鋸的局麵尚未結束,新一代互聯網公司又悄悄摸了上來,開始了對微軟的群毆。

2000 年代:美日經濟角逐
2001年到2013年,在與傳統巨頭GE、美孚爭奪市值第一落敗後,微軟先後曾經被中石油、中移動、中國工商銀行、蘋果等公司超越,排名節節下滑,最慘的2013年,微軟市值腰斬到不足2500億美元。

2010 年代:全球經濟危機時期
痛定思痛,微軟開始了圍繞互聯網的戰略大變革,尤其是換了新任CEO薩提亞後,幾年內,微軟相繼進行了以雲計算和大數據、人工智能、新生態建設為核心的“長征”,以對抗蘋果的生態化戰略。
微軟的轉型升級期,也是外部環境大變化的時期。
從2014年開始,互聯網對於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日益加劇,2017年,排名前五的巨頭均為科技型企業,更有甚者,到2019年時,埃克森美孚、中國石油、沃爾瑪、中國移動、寶潔、工商銀行、通用電氣、美國電話電報等昔日霸主已經已經在TOP10中不見蹤影,代替它們的是微軟、蘋果、亞馬遜、穀歌、伯克希爾哈撒韋、騰訊、臉書、阿裏巴巴等虛擬資產公司。

2019年中美霸榜
2019年春,微軟超越競爭對手蘋果公司重回老大位置。截止到美東時間2019年10月9日收盤時,微軟仍以市值10600億美元居於榜首,而GE在前排已經不見蹤影,市值跌落到隻有區區不到一千億美元。
GE與微軟之爭,是新舊業態對抗與融合的縮影。這場大戰不隻深刻影響兩家公司自身及其生態變革,也啟發各類企業決策者思考:傳統經濟與虛擬經濟應該如何不斷融合?成熟企業如何與經濟大環境不斷互動?初創企業在巨頭激戰的叢林中如何生存與發展?
現在,我們正在目睹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經濟進化過程:實體經濟以稀缺資源為核心資產的投資和經營理念遭受嚴重挑戰,動輒十幾億二十幾億用戶的數字經濟生態型企業成為全球經濟的驅動引擎和受益者,甚至,已經棲身前排的臉書為代表的生態型企業“變本加厲”,試圖以區塊鏈為底層平台的數字貨幣建立更具野心的新版圖……
大量大中型實體經濟企業消失的同時,融合了互聯網和科技力量的新型中小微企業乘勢而起,業態的大滅絕和大爆發,隨時都在各行各業各領域發生。
是的,這就是眼下的世界:規模經濟進入了高級階段,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深度互動融合的企業生態化時代正在到來,浩浩蕩蕩不可回避。隻要是企業,無論是巨頭還是小微,麵對生態化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微軟沉浮背後的驅動力
企業隻有把自己的命運與“勢”連接起來,才有資本持續存活。企業家的使命,是在勢麵前做出選擇:造勢?蓄勢?借勢?順勢?
讓微軟能夠重返全球市值老大位置的重要推手,是雲業務。2019年上半年,微軟雲在全球市場份額中排名第二,是亞馬遜雲規模的一半。
回頭看去,微軟的雲業務戰略實施,當然不是一帆風順。
薩提亞2011年擔任微軟雲業務負責人時,微軟雲年收入隻有幾百萬美元。所在的大部門經營的服務器和工具業務盡管收入增幅放緩,但總規模依然如日中天,大部分同事對於雲業務興趣索然。
與微軟的體量相比,互聯網企業亞馬遜雖然是小字輩卻衝勁十足:2006年率先設立大數據和雲計算為基礎的AWS雲業務,2011年時,這部分業務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數十億美元。依靠實體化和數字化商品大數據為基礎,通過持續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搭建起來的機器學習平台,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優勢和共享經濟開放平台理念,AWS雲領風氣之先,覆蓋了大量的企業級客戶,並吸引了全球近百萬開發者為之進行二次開發。
如何帶領部門“逆行”,將團隊的注意力,從天文數字般的現實收入,帶向數額微不足道的雲業務,薩提亞的選擇是,在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雲業務專家以蓄勢待發的同時,一方麵與核心層逐個談心,內部造勢,促進由內部發起的轉型,另一方麵調整組織結構,從外部引入大量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麵的頂級專家進入核心層,借勢整合。
2011到2014年,薩提亞對內不斷創新組織文化、對外實施客戶優先策略,通過連續三年持續創新,雲業務部門終於站穩了腳跟。
麵對趨勢和現實,薩提亞選擇的勇氣和執行力,也使得微軟董事會最終在2014年微軟麵臨危機之際,選擇了他擔任CEO,這才有了今日微軟靠雲計算重新登頂的傳奇。
包括微軟在內,所有企業都可以通過關注趨勢來發現商機、獲得紅利。
那些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企業家、經理人和創業者,對於趨勢的直覺和因此練就的選擇能力,往往是最核心的競爭力。成熟期的企業,更需要像微軟一樣,具有高度前瞻性的眼光和更大的格局,發現趨勢,並在大規模市場上不斷創新,建立自己的閉環生態,實現高成長和穩定性的平衡。
對於經驗不豐富的創業者和資源稀缺的小微企業來說,趨勢表達了一種動向和潮流,早些發現趨勢,並順勢而為、借勢發力,更可以事半功倍。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當年創業時就是從內存芯片的動向預感到了計算機發展的趨勢,並利用IBM委托他們開發操作係統的機會,借勢創造性的提出了“按許可證收費”的模式,成就了微軟神話的創世篇章。
往不同的方向、在不同的領域、從不同的維度,能看到許多不同的趨勢,我們更要關心與自己最相關的大勢。
人們關注趨勢時,往往偏重定性觀察,而大勢,更強調從定量角度看規模,大風起兮雲飛揚,“風口”所在,即大勢所趨。
大企業獲取趨勢紅利的重要做法,就是“造勢”,順著大企業造的這種勢,中小企業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大企業造的勢越大,連入大企業生態的小微企業就紅利越多。
微軟沉浮背後的啟發
說點啟發。
縱觀20年全球市值TOP 10的變遷以及近幾年來TOP5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昭示大勢的脈絡: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共贏,創造了更大的價值空間,並幫助數字經濟企業實現了從平台到生態的迭代。
數字經濟通過為規模型實體經濟賦能,幫其完成既有資源的整合、挖掘,並因此獲得豐厚回報。這些回報包括利潤、數字資產和更有價值的客戶忠誠度、用戶規模;實體經濟中的小微企業,通過借助數字經濟生態提供的資源和能力生存和發展:或尋找新藍海建立差異化優勢,或通過新業態資源優勢殺出血路。
社群式企業文化成為創新動力,決策、管理、研發、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外部社群和內部社群參與。
在社交平台大量湧現的同時,社群溝通成為新的企業級能力。社交泛化帶來更多複雜性,推動人類經濟進入以複雜和不確定為特征的後VUCA時代,唯有在社群戰略方麵不停創新才能生存。
轉型過程中,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已經無法應對環境巨變,傳統的組織形態不再適應互聯網帶來的扁平化思潮。
越大越曆史悠久的企業越容易因為企業文化守舊而落敗出局,越小越新生不久的企業越可能因為沒有曆史包袱而脫穎而出。
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尋求確定的結果,更需要超強的係統化創新思維和能力。這不僅需要超強的企業領導人,更需要企業全體成員能夠參與其中的內部社群式文化,也需要圍繞社群化趨勢,對企業進行組織變革、流程再造和營銷及服務創新。
感謝您閱讀到最後。老杜最近在研究社群戰略,歡迎同道中人交流探討拍磚。
作者杜紅超,CCOP發起人。國務院國資委新媒體研究員、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發起專家,北京跨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河南跨城企業管理谘詢有限公司創始人。DoNews.com(鬥牛士)和中國互聯網協會藍海沙龍創始人。
《馮生說》8位特邀專家顧問
來自互聯網、供應鏈、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創投、媒體、營銷等領域。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88.66MB
下載
易付幣交易所
其它軟件108.01M
下載
區塊鏈交易所app官網蘋果手機版本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ave交易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theta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50.42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最新版zb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芝麻app交易平台蘋果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