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文摘授權編譯自《紐約時報》
編譯:李雷、曹培信、劉俊寰
為期10年,價值100億美元。
經過長達一年的競標,微軟接連擊敗了穀歌、IBM、Oracle和亞馬遜,拿下了美國國防部雲計算這寶貴的一單。
上周五,美國國防部發布了官方聲明,價值100億美元的大型雲計算合同“聯合企業國防基建”(Joint Enterprise Defense Infrastructure,JEDI)最終花落微軟,而微軟的最大競爭對手,也是全球最大的雲供應商亞馬遜則黯然出局。
而在兩個月之前,這個交易還被認為是國防部“給亞馬遜的禮物” ,畢竟亞馬遜一直占據雲計算市場份額第一位,之前還曾為中央情報局構建了雲服務。
微軟的這次勝出意義重大,其對整個雲計算行業都將產生一定的影響,獲得JEDI合同使微軟在雲計算上獲得了一些優勢地位,未來幾年有望在聯邦政府獲得大約400億美元的收入。
一波三折,花落微軟

上周五,美國國防部終於與微軟敲定了這項價值100億美元的技術合同!
這項為期10年的聯合企業防禦基礎設施的建設合同在亞馬遜、微軟、IBM、Oracle和穀歌之間掀起了一場改造軍方雲計算係統的權利之爭,各方的大力遊說和硝煙彌漫的訴訟使整個招標過程宛如一場撕逼大戰。
甚至美國總統特朗普都被卷入其中,對亞馬遜創始人Jeff Bezos大加批評,並表示他可能會出手幹預。
能讓幾家大型技術公司幾乎“反目成仇”,是因為國防部的這項合同意義重大。目前大部分美軍使用的都是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的開發的係統,而國防部已經在各係統相連的問題上花費了數十億美元,新計劃將成為五角大樓進行技術現代化改造的核心。
整個競標過程持續了一年,多家大公司甚至政治勢力被卷入其中。
一年前,亞馬遜、微軟、IBM、Oracle和穀歌同台競爭國防部的JEDI合同。穀歌稱軍事項目與其公司原則相抵觸,即禁止在武器裝備中使用人工智能,於去年10月宣布退出,並未提交正式報價。
“如果這份合同向多個供應商開放,五角大樓將會得到一份滿意的解決方案,”一位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 “Google Cloud也認為,多雲方式最符合政府機構的利益,因為它允許政府機構根據合適的工作量選擇合適的雲計算。”
這場競標之激烈主要因為亞馬遜作為雲計算先驅者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而雲計算現在已成為許多私營企業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根基。亞馬遜今年從聯邦政府合同中獲得的收入已達到20億美元(2014年約為2億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央情報局和其他情報機構。
敵在亞太,戰場在AI
毋庸置疑的是,雲的背後是AI。而這一一波三折的訂單背後,也顯示了美國國防部的AI決心。
“我們相信一個更好的結果將來自於多雲(multi-cloud)方法,正如美國國防部雲戰略中詳細說明的那樣,包括不斷更新和擴展MilCloud來存儲我們最敏感的數據,以及在部門內部采用商業雲、混合雲和私有雲來實現跨多種架構的 IT 現代化,並使現代技術如人工智能成為可能。”
一封由國土安全部、聯邦航空管理局和商務部的前CIO史蒂文 · 庫珀(Steven Cooper) ,以及研究所所長戴夫 · 米切爾 · 德普圖拉(Dave Mitchell Deptula)等人簽署的 ITAAC信函如是說。
這封信和這份報告分別發給了國防部長、國防部首席信息官、眾議院和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以及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
美國的軍事目標從兩份文件中也可知一二。
2011版《美國國家軍事戰略》中,美軍的戰略任務是:
打擊暴力極端主義;威懾和擊敗侵略;增強國際和地區安全;塑造未來軍力。而2015修改後的《美國國家軍事戰略》中的美軍主要戰略任務是:
威懾、拒止和擊敗敵對國家;擾亂、消解,擊敗暴力極端主義組織;強化我們的全球盟友和合作夥伴網絡。對比兩份戰略可以明顯看出,隨著美國國防部戰略重心的從反恐戰和治安戰轉向了國與國之間的對抗,美國國防部也在尋求新的技術作為突破點,意圖使美軍在全球“繼續領先30年”。
而很顯然,美軍已經將目光放在了人工智能上。
2017年2月,五角大樓認為深度學習算法“可以以接近人類的水平執行”。據此,國防部成立了“Algorithmic Warfare” (算法戰爭)團隊,代號Project Maven(專家項目),通過使用深度學習和其它技術來識別物體和可疑行動。
而今年剛成立的聯合人工智能中心(Join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enter)的主任也表示,人工智能將給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帶來優勢,加快戰場決策,更好地為戰場決策提供信息,降低美軍可能受到的傷亡風險和間接傷害。
9月2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 AI 時代的軍事準備”活動上,美國空軍中將Jack Shanahan表示,在未來一兩年內,人工智能將開始用於作戰行動。

他說,目前,人工智能在軍事應用中的應用相當有限,隻局限於感知、自然語言處理和預測維護等專家係統,這些應用目前隻能將人工智能引入低成本的任務中,卻不會對前線作戰人員產生重大影響。
Jack Shanahan還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的概念驗證進一步完善和對於人工智能的信心增強,人工智能將被大規模采用,盡管他承認由於算法等涉密原因,他不願意說出哪些戰鬥係統將首先啟用。

Jack Shanahan說,隨著人工智能在可接受性和適用性方麵的進步,他預計在未來五年內,這一領域的投入資金將會增加。
讓美國人民意識到人工智能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非常重要,此外,他還表示,美國人需要明白,目前有政策確保人工智能的使用是透明和符合道德的,軍用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受控製的。
中國在AI領域的發展更被美國視為潛在的“競爭對手”,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Robert Work今年6月警告稱,如果數據是人工智能的燃料,中國具有人口優勢,人口優勢帶來了數據優勢,那麼中國可能擁有相對於世界其它地區的在AI領域擁有結構性優勢。
Jack Shanahan也在8月30日表達了他的擔憂:我不希望看到的未來是,我們的潛在對手擁有完全由人工智能支持的武裝力量,而我們沒有。
穀歌退出競爭稱與自身價值相悖,微軟能順利履約嗎?
雖然這份為期10年的合同授予對微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可能無法順利履約,畢竟,微軟的員工不一定同意。
之前,數千名Google員工抗議該科技巨頭參與了五角大樓的“探路者”人工智能計劃,今年早些時候,穀歌內部出現了關於該公司參與Project Maven(專家項目)的爭議,該項目旨在為國防部建立人工智能,用於分析無人機視頻片段,而這些可以用於無人機襲擊。內部抗議致使穀歌最終被迫退出該項目,並且不再屬於該合同最終競標者。
而也有先例,微軟員工曾呼籲該公司放棄與HoloLens美國陸軍的合同,該合同最終可能會提供超過100,000枚增強現實頭戴式耳機用於軍事戰鬥和訓練。微軟仍在履行合同,美國陸軍已經在向士兵使用經過改進的HoloLens 2耳機。
根據彭博社相關報道,穀歌此前已經確認退出這份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雲計算合同的競爭。
穀歌表示,它之所以選擇退出競爭,是因為它認為該合同在企業價值觀,以及在人工智能的道德使用方麵與穀歌相衝突,並且穀歌認為自己可能不具備必需的認證條件。

穀歌發言人稱:“雖然我們支持美國政府在許多領域使用我們的雲服務,但我們並沒有參與JEDI的競標。因為首先,我們無法確保這份合同符合公司的人工智能使用原則,其次,我們認定合同中有些部分超出了目前政府認證的範圍。”
相關報道:
https://www.nytimes.com/2019/10/25/technology/dod-jedi-contract.html
薦:
【中國風動漫】除了《哪吒》,這些良心國產動畫也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聲明
來源:大數據文摘,RAD極客會(ID:RAD_Geek_Club)推薦閱讀,不代表RAD極客會立場,轉載請注明,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聯係我們刪除或做相關處理!

人工智能產業鏈聯盟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幣團交易所
其它軟件43MB
下載
必安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bicc數字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32.92MB
下載
比特國際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8.7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最新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歐昜交易所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vvbtc交易所最新app
其它軟件31.69MB
下載
星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95.74MB
下載
zg交易所安卓版app
其它軟件41.99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app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