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空間誕生了WeWork這樣的現象級公司,打印機由惠普、愛普生等巨頭主宰,網絡通信則由三大運營商和華為中興們的服務,我對著的PC是蘋果、微軟、戴爾們的世界。PC內更有一攬子軟件服務,來滿足辦公室內用戶文檔、溝通、協作、審批、日程、安全相關的諸多辦公需求。
辦公,是一個龐大的剛性需求市場。微軟當年剛成立,就提出要讓每張辦公桌和每個家庭都有一台電腦。中國計算機產業起步較晚,但第一批規模化普及的應用就起家於辦公場景,比如郵箱。1988年麵世的WPS填補了中文軟件一無所有的空白,或許已經被一些人遺忘,但31年過去,WPS從來未曾離開,在經曆一次又一次浪潮後,依然屹立不倒,伴隨其正在布局的“下一代智能辦公服務平台”,伴隨登陸科創板,這位昔日老大哥再次迎來關鍵轉折點。
過往:WPS的三個曆史性瞬間這是一個分裂的時代:瑞幸咖啡從成立到上市隻用了18個月,創造最短記錄,WPS則正好相反:從成立到上市,卻用了31年。
11月18日,金山辦公正式登陸科創板,開盤價為140元/股,漲幅達208.37%,市值645億元,約合92億美元——百億美元市值公司在中國可進入互聯網巨頭之列。金山辦公旗下擁有WPS Office辦公軟件、金山詞霸等大名鼎鼎的產品,WPS是最核心產品。與其他科創板企業大多知名度較低不同,金山辦公算得上是科創板至今最為知名的存在,稱之為“科創板明星”絲毫不過分。

也有人稱WPS為中國科技產業“活化石”,在一些人心目中金山是中國軟件業第一個時代的記憶,總之,WPS走過了一個相當漫長的歲月。畢竟,大多數企業都活不過31歲。
人們總說“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企業一時爆發不難,像金山辦公這樣坐得了冷板凳,經得起歲月考驗,沒有被一波波技術浪潮淘汰掉則是千難萬難。熬過31年的WPS ,本身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long story。我們可以從WPS曆史上的三個瞬間,來窺見它的前半生:
第一個瞬間:1988年,WPS1.0發布,是中國第一代軟件企業的起點。
1984年,第一代OFFICE已經麵世,然而對中文支持不好,中國一些機構和企業有了電腦,有了打印機,然而係統都是英文的,中文輸入、排版、文檔處理以及操作係統都是問題,市麵上出現了漢卡這樣的設備解決電腦漢化問題。

1988年,被稱為“中國第一代程序員”的求伯君,憑借一己之力開發WPS是軟件業的一段佳話。WPS填補了中文處理空白,是中國人在電腦上辦公的絕對開始,快速搶占市場,一時間找不到對手。十年後甚至五年後,開發一款軟件的“軟件英雄”不少,然而別忘了1988年軟件開發編程語言、開發工具、調試環境等等都是空白的,求伯君完全是用彙編語言將WPS1.0版本研發出來了,這對今天的程序員來說,簡直就是“神話”。

第二個瞬間:2005年,WPS OFFICE麵向個人用戶全麵免費,與微軟不再是同類。
1988年誕生後的十年時間都是單機時代,WPS開拓的中文辦公市場,迎來了強敵微軟。
微軟早在1992年就在北京設立了首個代表處。1994年3月18日,比爾蓋茨首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微軟開始加碼中國市場;1995年,微軟成立中國研究開發中心,WINDOWS95中文版發布;1997年成立微軟全球技術支持中心,1998年成立微軟亞洲研究院,越來越多的分支機構在中國成立,微軟對這個新興潛力市場日益重視。

1995 年,瀛海威在中關村路牌上貼出著名的“中國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前方500 米”的廣告,兩年後,瀛海威被收購,一批互聯網先烈倒下,真正的巨頭入場,伴隨著三大門戶、BAT相繼成立和壯大,中文互聯網浪潮襲來,中國跑步進入互聯網時代,PC高速向企業和家庭普及,中文辦公需求出現井噴,微軟與WPS競爭膠著。讓微軟感到意外的是:在全世界攻無不克,唯獨中國市場一直有一個競爭對手WPS如影隨形。

一方麵,在於中國早些年知識產權環境不好,用戶習慣於盜版。葛珂回憶稱,當年雷軍帶領下的金山做過一次“紅色正版風暴”活動,將原價168元錢的金山詞霸(盒包裝版本)賣到28元錢,賣出了110萬套,不賺錢。然而因為沒有互聯網跟用戶聯係,很難形成類似於廣告這樣的後向收入模式,因此難以持續。另一方麵,WPS在產品功能上更理解中文,有一些獨到之處。
針對這一階段的競爭,坊間一種說法是:財大氣粗的微軟早些年有意縱容盜版,培養中國用戶使用windows、office的習慣,變相遏製了國產OS和WPS的崛起,到了一定階段再極力推動正版。這有一些陰謀論,結果確實如此:windows、office在事實上勝出。
但是,WPS依然沒有倒下。2005年,WPS作出三個決定:麵向個人用戶永久免費,基於獨創技術實現跨平台兼容性,覆蓋Windows外的平台,同時向政企、央企、銀行擴張走向B端收費定製服務模式。

第三個瞬間:2011年,WPS OFFICE 移動版發布。
盡管iPhone和安卓在2008年前後就已麵世,但真正的規模普及是在2011年前後的3G時代,2010年小米成立,2011年微信、陌陌等移動App麵世,絕對是移動互聯網早期。這一年,WPS OFFICE發布,兼容iOS和Android兩大移動係統,基於免費、先發和兼容性優勢,快速在移動端攻城略地。
相比PC軟件碎片化的分發模式而言,移動互聯網一個全新特性是可以基於應用市場進行中心式分發,來自全世界的用戶都在同一個市場挑選App,這給App全球化創造了可能,中國出現了獵豹移動、Go桌麵、美圖秀秀等等出海佼佼者。WPS同樣抓住了這樣的契機,成功全球化,打開了新的用戶增長空間,2018年12月,WPS來自海外的MAU占比已高達25.8%,總量超過8000萬。
11月18日,WPS上市鍾聲敲響,市值近百億美元。上市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不是終點,但一定是一個新的裏程碑,在探究WPS會去向何方,未來的路打算怎麼走之前,我們先來尋求一個答案:31年,三個階段,WPS是如何在扛住國際巨頭的高壓競爭的同時,一次次適應新的技術浪潮的?
初心和關鍵抉擇WPS曾經的最直接對手是微軟office,在美國,微軟的對手主要體現在不同平台上:蘋果、穀歌、Ubuntu諸多係統都有自己的文檔處理平台。在中國,WPS一度是十分孤獨的玩家,葛珂說有點像“堂吉訶德”,它麵臨的“風車”有兩個,一個是微軟這隻巨獸,一個是中國的盜版環境。與第一個風車戰鬥,WPS通過免費、跨平台兼容等舉措避開了,第二個風車多年後,才逐步被政策法規給幹掉。今天,依然在跟微軟office直接競爭的玩家,已經十分稀缺了。
WPS熬到最後,今天登陸科創板,迎來新的轉折點,同時代的科技巨頭,不少也已折戟沉沙。1984年聯想成立,1986年方正成立,1987年華為創立,1988年金山成立……這一階段成立的科技公司今天依然“在線”的屈指可數。當年屹立的巨頭諾基亞、摩托羅拉、柯達,後來出現的巨頭搜狐、巨人、酷派、金立、ofo,同樣走向沒落。
沉舟側畔千帆過,縱觀今天依然姿態依然矯健的“活化石”科技企業,無不是:順應技術浪潮,一次次成功轉型,才將路越走越寬。
行業有一個斷言:企業的一切,都可以歸因到創始人。1988年,求伯君憑借一己之力,用彙編語言開發出WPS1.0,以解中國用戶缺乏中文排版工具的燃眉之急,這樣的起點,奠定了WPS的兩大特性,並影響至今。
一個是技術立業。
創始人是程序員教父,奠定了技術基因,後來金山的掌門人雷軍,一係列的創始人,包括今天金山辦公董事長兼總經理葛珂都是程序員出身,葛珂說:“基本整個金山就是以程序員為核心的領導人體係,技術立業是骨子裏的東西。”金山辦公招股書顯示,2017年研發收入占比35.31% ,2018年為37.85%,比重很高,且還在增加。今天的WPS擁有超過5000萬行代碼,這個數字足以體現出技術壁壘。

第二個則是回歸用戶,關注用戶需求。
WPS出現的原因,正是因為中國用戶的辦公軟件服務未能得到很好的滿足,因為本土需求而生的WPS係列動作和決策,全部體現出本土深耕的策略。
正是有這兩個特性,才有了2005年,WPS做出麵向個人用戶永久免費,同時跨平台兼容、發展B端政企客戶的決策,這三個選擇均源自於用戶需求,同時離不開技術立業打下的底子。這三個充滿前瞻性的選擇,也成就了今天的WPS。
第一個選擇形成了“免費+增值”的變現模式。2018年WPS會員付費用戶575.2萬,同比增長141.5%;文檔資源內容平台稻殼兒付費會員數357.8萬,同比增長83.32%。今天的小米以及諸多免費App本質都得其精髓,以“免費”模式幹掉一眾殺毒軟件的360殺毒,到了2008年才推出。免費模式讓WPS有了SaaS基因,而不再是一個傳統軟件公司。

1999年的成立的Salesforce首次提出No Software,是SaaS的鼻祖,即強調軟件的服務屬性,而不是售賣光盤或者License的一竿子買賣,Salesforce最新市值1400億美元,是企業級服務市場的標杆企業。2005年,SaaS是什麼,很多人並不理解或者不接受,WPS事實上成了SaaS(軟件即服務)公司,不論是C端還是B端。
第二個選擇即跨平台兼容,支持Windows、Linux、MacOS三大PC係統,這給2011年的移動戰略的成功構建了基礎,因為有跨平台兼容性的戰略,因此WPS第一時間擁抱移動端就成了必然——雖然當時很多人認為移動端沒有辦公軟件的需求。可以滿足所有用戶全場景下的辦公需求,讓WPS有了更大的用戶增長空間。截至目前,WPS已經覆蓋200+國家和地區,主要產品月活3.1億,年複合增長率300%,其中移動端貢獻1.8億MAU,超過桌麵用戶。

移動端的爆發,又自然會催生雲服務(內容資源服務、存儲服務、協作服務、AI服務、定製服務等等)的需求。金山雲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雲辦公服務提供商,2018年WPS雲空間使用人數857.4萬,同比增長184.61%,截至2019年5月,雲辦公服務日活2000萬,擁有35PB雲文檔存儲,5億+日均文檔處理數量。
而不論是跨平台兼容、移動端的爆發還是雲+端辦公模式,底層都源自於WPS積累多年的自主核心技術,如文檔排版、文檔美化、數據安全加密、分布式傳輸與服務、跨平台兼容等等核心技術。科創板成立初期正是支持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WPS較早成功登陸,一定程度反證了其技術優勢。
第三個選擇是到B端獲取收入。
WPS今天服務全世界57.5%的世界500強企業,覆蓋85.4%的國內央企,30+省市級政府和400+縣級政府,在金融行業,全國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以及12家全國性股份製商業銀行中有11家,均為WPS的客戶。WPS三大收入構成為辦公軟件產品使用授權、互聯網廣告推廣服務、辦公服務訂閱,軟件授權服務和辦公服務訂閱中的機構訂閱均來自於B端,成功實現B/C混搭,2019年以來,B端服務已成為越來越多互聯網巨頭努力的增長方向。

免費+增值模式,SaaS服務,移動+雲,多平台協同,依托雲的內容資源服務……每一次商業抉擇,WPS都走在時代前列,進而抓住每一波浪潮,數次關鍵抉擇,讓WPS走上了與微軟截然不同的道路,不隻是避開了針鋒相對,同時也成功打開了全新世界。
如何跑贏時間?做一匹荒野上的狼!在WPS發展的31年時間裏,是中國IT科技產業特別是計算機和互聯網產業騰飛的周期。PC、WEB、WEB2.0、社交、移動、智能硬件、共享經濟、AI……各種風口層出不窮。WPS呈現出一種動力,雖然有做金山詞霸、金山毒霸等業務,但初心是用來“養”WPS,葛珂的總結有些悲壯和無奈:
WPS非常聚焦,31年來死磕“辦公服務”這一件事情,隻求吃透一個市場,這一點在WPS內部得到共識,比如WPS Office PC 端負責人張寧去年接受媒體采訪時就總結說:“30 年隻專注修煉辦公軟件這一本「葵花寶典」,到最後也許很多競爭對手都被我們「熬死了」。”科技產業充滿太多誘惑了,到處都是機會,遍地都是黃金,抵住誘惑聚焦一個市場,是選擇更是能力,結果就是壁壘。
這樣的能力是葛珂最近在公司提得較多的詞:鈍感力。“不那麼敏感,不為別人活著,不為資本,不為盈利,不簡單為盈利活著,可能還是為了你骨子裏麵那種初心就是技術立業。所以我想再走30年,這還是一個比較核心的關鍵詞。”很多企業嗅覺過於敏銳,容易被環境影響,跟著環境、資本和對手走,缺乏定力,不斷調整方向或者跨界探索,這樣的過程往往是九死一生。

站在行業視角來看,能熬過三十年很不容易,然而WPS想要做的是一家百年老店,三十年對於金山辦公來說,用葛珂的話說:
這一理念,跟曾經互聯網行業流行的慢公司很像,比如豆瓣、大眾點評都是,“慢公司是指相對於現在互聯網社會的意味盲目追求發展速度的快公司而言的,慢公司有自己的特立獨行的特點,兢兢業業做自己的分內事,在風起雲湧的互聯網界顯得不慍不火但也發展得有滋有味。”WPS,何嚐不是呢?究竟是快好,還是慢好,一切,還是要看企業的初心,創業這事兒,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雷軍在總結金山的曆史時,曾說金山是“荒野上的狼”,很孤獨,永遠在尋求一片沃土,卻隻能一步步前行。31歲的WPS,是堂吉訶德,何嚐又沒有這匹狼的影子?身在其中方知難,事後諸葛亮總是容易的。
未來:辦公服務的星辰大海2018年WPS提出“雲+多屏+內容+AI”的未來辦公四大件的說法,2019年明確了基於這四大要素構建新一代辦公服務平台的戰略,而這是順勢而為的結果,WPS的每一次的關鍵決定都會決定下一階段。雲和多屏是WPS在2005年宣布免費+跨平台就決定的,內容服務模式出現是因為有雲,AI今天走向成熟,與WPS高效率辦公場景密切相關,而AI技術的基礎同樣是雲,雲的計算、雲的數據、雲的協作,均是WPS布局重點。
對於WPS來說,後移動時代,或者說雲+AI時代,31年的積累將實現厚積薄發。
第一個,是企業級服務市場爆發的趨勢。
互聯網行業都在to B,因為消費端紅利沒有了。企業級服務市場是未來科技產業最大增量。中國企業級服務市場發展相當不成熟,不論是信息化、數字化還是智能化,但不充分就意味著足夠大的增長空間,就像移動支付領先全球是因為信用卡不發達一樣,中國企業級服務市場有望借助於AI+雲這一波技術,實現快速崛起,to B市場空間非常大。
企業級服務市場涉及到很多領域, 有salesforce、workday、SAP、Oracle等等巨頭。辦公又是最剛需的市場,微軟成功躋身世界第一市值公司就是因為to B轉型的成功。
WPS早在2005年就全麵采取個人用戶永久免費、大力拓展B端政企客戶的戰略,B端客戶構成了WPS收入的半壁江山,B端營收主要是授權收入,未來將跟C端一樣會走向雲服務、雲文檔、文檔安全等SaaS服務模式,這一模式也將同時有利於WPS拓展中小微企業客戶。企業使用辦公文檔軟件的終極目的是什麼?核心是溝通協作,圍繞辦公這一場景,溝通協作一定會在線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圍繞這一點則有著更多的SaaS服務可能性,這些是WPS在B端的想象空間。
企業用WPS表格做財務管理,是不是會有財務SaaS需求?企業做演示文稿,是不是會有智能會議設備甚至智能投影儀的需求?企業做公文文稿,背後是不是有公文OA SaaS的需求?……這些,都是巨大的想象空間,當然,金山辦公一直都很聚焦,沒有輕易入局,上市後,有了資本支持,會不會改變,變得激進一些?誰知道。
至少,WPS在雲+AI上的布局,正在給WPS在B端市場創造更多可能性。
第二個,就是多終端+雲實時協作的趨勢。
2018年4月,騰訊文檔上線,馬化騰在朋友圈如此感慨:
騰訊文檔的主題是雲+社交協作的文檔平台,印象筆記、網易雲筆記、石墨文檔等新興公司均是基於雲的文檔處理平台,阿裏釘釘、百度和字節跳動,亦有所布局,一方麵是因為辦公軟件市場本身有利可圖,2018年財年微軟OFFICE業務收入高達1859.6億元,相當恐怖。另一方麵則是因為有企業在線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遠景,文檔是企業上雲的一個入口。
盯上雲的還有WPS。2012年WPS就推出了雲文檔,用戶可通過一個賬號管理所有文檔,現已兼容微信、桌麵、瀏覽器、小程序、APP端等一切終端,可以實現雲+端同步,交流協作。2016年底,WPS發布WPS+雲協作辦公解決方案,打通不同場景、終端和產品,讓辦公擺脫“本地”的限製,用戶可以創建聊天群組,群組成員除了可在群組裏直接發起群聊外,還能發起一對一私聊,一邊溝通一邊記錄,一起協作溝通一個文檔。

5G時代,隨著低延時、高帶寬和大容量的網絡普及,IoT會爆發,更多智能設備會出現,基於雲的多終端協同辦公會更加風靡,這樣的協同可以在一個用戶的不同設備間,終極目標是幹掉文件傳輸助手;這樣的協同也可以是在一個團隊不同用戶之間。5G時代,不論是辦公軟件、OS、App都將呈現出“瘦終端+邊緣+雲”的結構,華為鴻蒙、穀歌用來取代安卓的下一代係統Fuchsia,無不是強調跨終端協同和基於雲端實現,而雲遊戲則成為5G的經典展示demo,未來是一個實時在線的世界。
WPS“瘦終端”和“雲服務”的架構,正是麵向未來的。葛珂介紹,WPS的產品形態正在逐漸雲化,PC安裝包隻有100兆左右,移動端安裝包隻有二三十兆。WPS基礎產品端被做得盡可能輕,把重的東西放在雲端服務化,去年推出的WPS Office 2019就是這一理念的產物,不僅支持多人實時討論、共同編輯、多人分享等功能,實現雲端和桌麵的統一,做到雲端協作Office與傳統Office無縫銜接。
WPS“輕端重雲”的模式不再有盜版擔憂,就像淘寶、微信、微信從不考慮盜版問題一樣,服務變得越來越重並不可或缺,不論是在個人用戶還是企業用戶端,WPS的夙願“免費+服務”模式無異於都站上了新起點。
更重要的是,“輕端重雲”將可以適配雲時代多終端、多用戶、多場景協作的未來辦公場景,WPS將提供雲端文檔存儲、內容資源、訂閱服務,讓用戶,不論是企業、家庭還是個人用戶,可以在辦公室、移動和家全場景下,隨時隨地創造。微軟昔日願景是讓每一個家庭和辦公桌都有一台電腦,Windows讓這一願景成為可能;WPS的願景則是運行在每個人、每個團隊和每個企業的世界中,讓所有人享受創造樂趣,雲讓這一夢想成為可能。
第三個,則是智能辦公的趨勢。
AI技術已經趨於成熟,應用到各行各業各種場景,許多場景都是在將人從繁瑣的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創新體驗。辦公軟件使用中,特別是基礎文檔使用時,有大量的重複人工場景,比如表格中的統計,比如做PPT調格式,很多時候都讓人頭疼。文檔工具是不是可以多做一步呢?各類主流辦公軟件這麼多年,一直都在做,很努力,然而受限於技術,體驗差強人意,比如有時候標題自動編號,就會錯誤理解我的意圖,讓人抓狂。
AI正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比如你正在看的這篇文章的排版,AI可以做到真正的智能糾錯、填充標點、標題編號、項目符號、根據我的習慣調整板式,甚至給出建議標題,幫助我更好地遣詞造句,不隻是效率提高了,而且賦予了文檔處理軟件“智能辦公助理”的全新價值。
針對AI辦公的趨勢,WPS已經做好準備,早在2018年7月,WPS就推出AI助手“小墨”,可以幫助用戶定位錯字和措辭,並且自動修正,進行智能圖文排版,一鍵美化PPT效果,智能糾錯表格數據,這背後是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等AI技術的應用,據葛珂介紹,WPS已經有十幾項人工智能技術全部鋪開,“遠超大家的想象”。
WPS的AI不是無源之水。AI的四大要素是:算力、數據、算法和場景。WPS不隻是有場景,多年來與文檔內的內容(文字、圖片、數據等等)打交道,有了布局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機器視覺諸多AI算法技術的基礎,很早就啟動的雲化,則給AI積累了數據和算力。一切都不是孤立的。

金山辦公招股書則顯示,此次上市募集的資金將幾乎全部投向了技術研發類項目,比如WPS Office辦公軟件研發升級、辦公領域人工智能基礎研發中心建設、辦公產品互聯網雲服務等,這表明WPS將繼續堅持技術立業,而AI和雲將是重點技術投入方向。這不讓人意外,如果說雲化可以讓WPS抓住5G時代,AI則將決定WPS未來能去到哪裏,下一個30年能走多遠。
5G和AI是中國自主創新的全新技術機遇點,華為、百度、阿裏等科技巨頭都在自主創新而不是copy to China。WPS作為中國最早的自主創新代表之一,以“技術立業”作為使命,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遇點,再加上WPS在海外已經打好的基礎,依托AI等新技術,WPS未來完全可以在國際舞台與微軟這樣的世界巨頭共舞,那又是一個全新的圖景了。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bnb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79.15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安卓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芝麻app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dash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27.87M
下載
v8國際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zt交易所ios
其它軟件219.97MB
下載
虎符交易所app最新地址
其它軟件276 MB
下載
bybit交易所中文版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中幣交易官網手機版安卓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