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據微軟官方消息稱,將於2020年1月31日停止對Cortana的iOS和Android版本的支持,在新版本的Microsoft Lancher中徹底取消Cortana的應用。這標誌著Cortana同全球用戶在2020年春天徹底的訣別。而她的離開將波及全球至少1.5億微軟Cortana手機端的用戶和數十個國家Cortana的使用者。英國、澳大利亞、德國、中國、印度、西班牙在內的近十個國家的微軟市場將迎來一個從此再無“微軟小娜”的未來。
同微軟小娜“訣別微軟”的命運暗中相隨的是,另外一位微軟人物的命運——前不久剛剛宣布即將卸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
作為前微軟AI事業研究部的負責人和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的創辦者之一,沈向洋博士一直致力於微軟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正是他一手締造了語音助手“小娜”與“小冰”,也奠定了微軟的“人工智能語音代言人”地位。
沈向洋同“微軟小娜”的不解之緣,要從1996年博士畢業,入職微軟時開始說起。
微軟小娜的前世今生1996年沈向洋博士畢業於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師從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專家、圖靈獎得主Raj Reddy的他,於該年入職微軟研究院,開啟了與微軟公司長達23年的緣分。同時啟動的,還有他對人工語音識別領域漫漫二十載的應用與研究。1998年,他聯合其他幾位計算機科學家聯合成立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致力於發展出能聽、能看、能說、能學習的計算機。2013年11月,作為微軟執行副總裁,沈向洋擔任微軟AI事業研究部的負責人,主管人工智能技術與研究方向。那個時候,微軟的人工智能語音研究已經初露崢嶸。
微軟小娜是沈向洋博士的團隊在2014年8月4日推出的全球首款個人智能助理,也是微軟的首款個人智能語音平台。利用雲計算、搜索引擎和“非結構化數據分析”,微軟小娜能夠記錄用戶的行為和使用習慣、讀取和“學習”文本文件、圖片、視頻等數據,理解用戶的語音和語境,從而實現人機交互。微軟小娜能提供聊天、通訊、娛樂、交通、提醒、查詢、智能信息推送等多種功能,支持全球包括中文與科技電影《星際迷航》裏的科幻語言——克林貢語在內的38種語言。作為全球智能語音助理領域的先驅者和探索者,微軟公司與穀歌的Google Assistant、亞馬遜的Alexa以及蘋果公司的Siri一時並駕齊驅,風光無限,被稱為智能語音領域的四巨頭。
2015年,微軟亞洲研究院率先在機器視覺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ImageNet圖像識別挑戰賽中使用了神經網絡有152層的深度學習。次年,微軟在語音識別的Switchboard上再次取得重大技術突破,使得計算機語音識別能力超過世界上絕大多數人,與人類專業高手持平。而源於中國團隊的微軟小冰,得益於深度學習,在自然度與情緒表達能力也已經很接近人類的水平。2017年,通過微信語音平台,微軟小冰的聲音滲透進了成千上萬中國人的手機微信,讓人工智能語音助手第一次以一種非常感性、二次元的方式進入到了中國人原本貧瘠的AI生活當中。而這,都要得益於沈向洋博士在MSAR研究院中一首提拔、培養的中國AI語音識別團隊的不懈努力。而沈向洋及其所在團隊在AI語音識別領域風生水起的那幾年,正是微軟將“AI語音識別”作為四大核心業務的那幾年,也是沈在微軟的人工智能與研究部門有直接話語權的那幾年。
然而,此時的Cortana和沈向洋博士也許都不曾預料到,等待著 “Cortana”和自己的研發隊伍的,是輝煌過後急速隕落的命運。2018年3月,微軟高層重組,新成立的人工計算和人工智能平台取代了沈領導的人工智能和研究部門的核心研發地位,並分流走了AI語音研究團隊的精銳科研人員和有效資源,轉而去發展微軟更核心的業務——Office和Azure。AI語音助手的研發不再成為微軟的重點項目,而Cortana的發展陷入了瓶頸。
與之相對應的,卻是Google Assistant與亞馬遜的Alexa對人工智能語音研發力度的加大。兩者很快在AI語音領域占據差異化優勢。蘋果的Siri與微軟小娜、從2018年開始,無論從硬件與語音助手的結合、語音助手對用戶的響應, 還是回答精準度方麵,都無法與前兩者相提並論。Google Assistant和Alexa占據了全球AI語音的大部分市場。自此,全球AI語音“四巨頭”模式,被“Google Assistant — Alexa”雙雄並峙的局麵所取代。
仰仗蘋果手機強大生態的支撐,Siri依舊保持一定的占有率,仍在生存。而微軟小娜的命運卻不那麼樂觀。隨著微軟手機Windows 10 Mobile的衰退, Cortana再無用武之地,而她的命運也徹底墮入深淵——2019年11月18日,微軟公司終於宣布,將Cortana從人工智能研究部門轉移到體驗和設備團隊中。這標誌著Cortana此時終於成為了微軟公司業務調整下的一枚“棄子”。
截至此時,沈向洋博士在“微軟小娜”為代表的AI語音研發領域,已經奮鬥了整整23年。
再見!Cortana! 再見!沈向洋!時光穿梭回到2014年。就在微軟這一全球首款AI語音識別助手——微軟小娜Cortana麵世的前夕,微軟公司的內部有一件大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2014年2月4日,Satya Nardella,微軟的現任CEO,在外界一片質疑聲中宣布正式接替Bill Gates擔任微軟的首席執行官,開始了他在微軟公司為期六年、大刀闊斧改革的CEO征程。
Satya改革的最初行動,是對微軟內部文化的顛覆,並由此開始對臃腫、低效的微軟團隊的改革。他確立了“移動為先,雲為先”的業務架構模式,將Azure雲業務確立為微軟改革後的核心研究方向,並領導微軟Bing搜索引擎、SQL Server數據庫的研發與業務拓展。由於更熟悉微軟業務的發展,Satya能夠比“空降兵”更快推進產品與業務的發展。微軟也在他手中,從一家“垂死瀕危”的夕陽企業,脫胎換骨一躍成為了一家在雲業務上能夠與亞馬遜的AWS相媲美、股票市值突破萬億的互聯網巨頭公司。而在2014年初,微軟的總市值還不到3000億美元。
Satya對微軟的改革無疑是成功的。然而,微軟無可避免的業務架構的調整,受到影響最大的,當屬沈向洋領導的人工語音智能的團隊。“微軟小娜”命運,也隨著沈向洋對人工智能研究部門的掌控力的變弱而變得愈發不能掌控。
2016年9月,Satya宣布重組微軟高層人員和業務架構。那個時候,沈向洋所在的人工智能和研究部門,還是微軟的四大核心業務部門之一,沈全權負責微軟的人工智能業務。而在此次重組人員改革之後,除了沈向洋以外的其他前CEO任命高管,已經都被換了個遍。雖然沈向洋深愛的AI語音識別不再成為微軟業務的重點,但此時沈向洋在微軟公司主要負責的搜索引擎Bing For Business新產品的研發上仍舊不遺餘力。職務上,也仍舊擔任微軟公司中長期總體技術戰略顧問,負責前瞻性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工作。正如沈向洋後來在與微軟訣別的微博中所說的那樣,他所領導的團隊,幫助微軟在Bing搜索領域“鐵尺寸進——提升了搜索的質量和性能,提高了廣告盈利和用戶體驗,讓對手膽寒”。
而Satya也對沈向洋對微軟改革的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Harry (沈向洋)對微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和AI領域留下了寶貴的遺產,給未來的創新留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時經曆過2016年微軟團隊重組、身居要職的他,也許並未預料到,自己與相識20餘載的“老東家”——微軟,此時已走到了命運的分岔路口。
2018年3月,微軟高層“大換血”再度卷土重來。由於業務架構的調整,微軟新成立了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平台,開始發展代表微軟未來方向的Azure雲業務,沈向陽的“人工智能和研發部門”以及“微軟小娜”為代表的語音識別,不再是微軟的商業化關鍵。新成立的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平台成為新的核心技術平台,而擔任新任技術平台總指揮的,正是Satya Nadella一手提拔的老部下Scott Cuthrie。沈向洋對於微軟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方向徹底失去了決定權。
2019年11月18日, 由於不符合未來公司的業務發展方向,“微軟小娜”宣布被微軟移出核心業務組,加入體驗和設備團隊當中去。從一開始和Alexa、Google Assistant齊名的耀眼新星,到被業務架構調整耽誤發展,直至最後被微軟遺棄、宣布退出AI語音助手競爭的舞台,“微軟小娜”一路的心酸,沈向洋博士看在眼裏。作為“小娜”和“小冰”的“父親”,相信沒有誰會比沈向洋更為痛心疾首看到微軟小娜的“夭折”。畢竟作為世界級的視覺和圖形學研究專家、自1996年起就投入AI語音識別研究的沈向洋,已經傾注了二十餘載心血到“微軟小娜”以及她背後所代表的AI技術的研發上。看著一手培養大的“孩子”在自己手中慢慢死去,任何父母內心的傷痛都是難以抑製的。
2019年8月底,在作為微軟員工最後一次國內大型公開場合的亮相中,沈向洋仍舊在為自己研發的AI技術站台。會議現場,他推出了麻將AI係統Suphex(超級鳳凰),並宣布在國際知名麻將平台“天鳳”上,該係統成為第一個榮升10端的AI係統。而沈向洋在每年一度微軟小娜的發布會上,仍不遺餘力的為其站台,年年如此。也正因沈向洋的付出,中國人對“小娜中國”,以及其標誌性的麵團形象感到親切。如今,“微軟小娜”的發展不再成為微軟的重點,沈向洋在微軟的研究方向也就此中斷。研究發展上的不遂心事,或是沈向洋離開微軟的原因之一。
2019年11月14日,微軟官方宣布,自2020年2月開始,沈向洋將不再擔任微軟的執行副總裁,他的職務由現任微軟CTO(首席技術官) Kevin Scott接替。而2019年11月18日,微軟小娜仿佛也是追隨自己曾經的締造者、守護者,沈向洋博士而去,在他宣布卸任後的4天,宣布“離世”。

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
沈向洋博士的“微軟小娜”今後會何去何從?作為美國科技巨頭公司中的最後一位華裔EVP成員,沈向洋的離開標誌著華人高管輩出、擔任要職的時代落下帷幕,矽穀巨頭企業核心層從此再無華人身影。而沈向洋博士對自己未來的規劃,原文是這樣寫的“會在產業與計算機科學領域繼續深耕,將從事更加獨立、學科行更強的研究”,在“超越微軟、超越商業”的領域繼續奮鬥。隻言片語中,我們或可看到微軟小娜未來的發展。“超越微軟、超越商業”的表達也讓我們推測出沈向洋博士或許不會再加入任何一家企業、進入商業領域,也許他會選擇在更為自由、獨立的學術領域再度牽起“小娜”的手,繼續自己喜愛學科的研究。
“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卸任微軟漫漫23載的執行總裁生涯,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追求純粹學術的快樂,也許是沈博士為代表科研人員最簡單、純粹的快樂。隻有在脫離商業與微軟公司的背景下,沈向洋博士與微軟小娜,也許才能夠更好的深度鏈接、讓彼此更好的發展。相信“微軟小娜”會在不遠的未來滿血複活,以一種更新的麵孔、全新的姿態與我們見麵。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matic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比特可樂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7.27 MB
下載
defi去中心化交易所
其它軟件166.47M
下載
易歐數字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77.35MB
下載
yfii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e歐藝app官方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比特國際資產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63.20M
下載
環球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47.40MB
下載
比安交易所官網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