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0日至21日,比爾·蓋茨再次來到北京,這是他自2017年以來連續三年訪問中國。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與中國的夥伴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合作與創新,推動解決全球健康與發展領域的重大問題。
過去10年間,蓋茨基金會與國家衛健委共同應對結核病防治問題,建立了一個已被證實有效的新型結核病綜合防治模式,並在浙江、吉林和寧夏三個省成功推廣,覆蓋9000萬人,中蓋結核病防治項目的十周年彰顯出合作和創新所能產生的積極影響。
以下為比爾·蓋茨在中蓋結核病防治合作十周年研討會上的主旨發言內容:
我第一次訪問中國是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我還在微軟工作。之後每次回來,我總能感受到中國的進步。僅在過去四年的時間裏,全球十座最高建築物中有六座在中國落成;中國的高鐵營業裏程超過全球其他國家的總和。
還有些成就並非那麼顯而易見,但意義同樣重大:在過去的三十年間,中國在解決營養不良、消除貧困和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方麵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中國利用不到10%的世界耕地養活了近20%的世界人口。從1990年到2015年,中國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低了三分之二。中國不僅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將極端貧困人口數減半”的目標,更是首個實現該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比爾·蓋茨在演講中
20年前,我和妻子梅琳達創辦蓋茨基金會時,就決定重點關注這些健康與發展領域的挑戰。因為就像中國已經證明的那樣,隻有應對好這些問題才能為更美好的生活打下基礎。
正如各位所知,中國目前仍有上千萬人口生活在貧困之中,部分地區依然背負著沉重的傳染病負擔。
蓋茨基金會自2007年在中國設立辦公室以來,一直積極支持中國應對國內仍麵臨的健康和發展挑戰。與此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並希望借此提升基金會在其他國家的相關工作。我們在中國的第一個合作項目是艾滋病防治。在過去十年裏,我們也對結核病防治提供了大量支持。
和許多其他健康領域一樣,中國在結核病防治方麵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自1990年以來,中國新發結核病病例下降了近60%,死亡人數減少了80%。中國也因此提前五年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的結核病防治目標。
中國結核病發病率,每10萬人
但是近年來工作進展有所減緩,而結核病仍是中國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去年,中國新增超過86萬例結核病病例和6.6萬例耐多藥結核病病例。每個結核病病人平均每年會傳染10至15人。被結核菌感染的人中有十分之一會最終患上結核病。在過去15年中,中國已有超過110萬人死於結核病,其中去年的死亡人數就有4.4萬人。
2018年結核病新發病例
結核病不僅可能導致死亡,還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為很多患者都是在最年富力強的年紀得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畢馬威谘詢公司提供的估算數據,2000年至2015年間,結核病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合590億美元。
結核病還會導致長期貧困。由於健康和其他種種原因,居住在貧困社區的人感染結核菌且發病的幾率要高得多。而窮人一旦生病,對於治療結核病的高昂費用更是難以承受。如果無法購買抗結核藥物,他們往往得不到治療;而如果開始治療後中途又停止,則會增加將疾病傳染給他人以及自己發展成耐藥結核病的風險。
結核病是可以預防的。在所有結核病高發的國家中,我對中國最終消除結核病這個公共健康問題最有信心。中國已經表明消除健康不平等的決心,並且中國有能力有效地落實大規模公共衛生幹預措施。
我對(中國)結核病防治的關注,始於2008年我和梅琳達的一次中國之行。我們在海南省的一個村子拜訪了幾位結核病患者,其中一位女患者給我看了她每天需要服用的13片藥。我擔心吃這麼多藥可能導致她提前停止服藥,無法完成幾個月的治療周期。這樣一來,她的結核病可能一再複發,還可能發展為耐藥結核病。
蓋茨夫婦在海南拜訪結核病患者
我知道如果使用固定劑量複合製劑,就能把用藥量減少到每天三至四片。所以在接下來的幾年裏,蓋茨基金會支持當時的衛生部,推動中國結核病治療方案全部更換成固定劑量複合製劑。短短幾年間,中國就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了治療方案的全麵轉換,這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結核患者的用藥量減少到每天三至四片
隨著對結核病診斷和治療手段了解的加深,我意識到這不是中國麵臨的唯一挑戰——耐藥結核病的診斷結果需要近兩個月才能出來,這會拖延治療開始的時間,增加結核病傳播的風險。病人經常忘記服藥,而醫護人員又很難做到不斷提醒他們。患者並不一定一進醫院就能得到正確的治療,或被轉診到當地疾控中心進行後續關懷。很多患者將收入的大部分用於結核病治療,因為醫保隻能報銷部分費用。這導致患者可能無法完成療程,從而增加了讓更多人被感染的風險。
結核病挑戰
過去十年裏,蓋茨基金會與國家衛健委共同應對這些問題,建立了一個已被證實有效的新型結核病綜合防治模式。我很高興在此分享一些合作成果中的亮點:
首先,利用快速的分子診斷技術將耐多藥結核病的診斷時間從兩個月縮短至兩小時。
耐多藥結核病診斷時間
其次,為幫助患者每天堅持服藥,中國推出了提醒服藥的電子藥盒。這個方案非常簡單,這也正是它的可貴之處。當地的診所將泡罩包裝的、30天劑量的藥品放在藥盒內。每天同一時間,藥盒的燈會亮起並發出鈴聲,提醒患者服藥。在患者下一次去診所的前三天,藥盒的另一盞燈會亮起,並顯示患者需要去診所補充藥物的日期。醫護人員還可以通過藥盒內的一個端口下載數據,查看哪些病人沒有規律服藥,並進行跟進。這種藥盒是中國製造的,中國也是第一個進行隨機對照試驗的國家。結果顯示,這套提醒裝置可以把患者不堅持服藥的可能性減半。
來自銀川的結核病患者正在展示電子藥盒,這個裝置能每天提醒她服藥。
第三,我們通過簡化醫院、疾控中心和初級衛生保健中心之間的合作機製,來提升診斷和治療的質量。這樣做的結果是,一開始就接受正確治療的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比例由三分之一增至近100%。醫院也能將符合出院條件的患者轉到當地疾控中心,改善後續治療情況,這使六個月後仍在接受治療的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數量增長了10倍。
得到正確治療的耐多藥結核病患者
第四,我們更多地利用保險和其他政府資助機製,降低結核病診斷和治療產生的高昂費用。在項目啟動之初,住院接受耐藥結核病治療的患者家庭需要把40%以上的家庭年收入用於治療。在我們的試點項目地區,這一比例已降到6%。減少結核病患者、特別是貧困患者的自付費用,將極大提高接受和完成治療的人數,並最終減少結核病和耐多藥結核病的發生。這也是全球很多國家政府提供完全免費的結核病治療的原因。
用於耐多藥結核病治療的家庭年收入
最後,我們正在和衛健委合作開發一個新的結核病信息係統,把來自醫院、疾控中心和地方診所的數據連接起來。這將讓信息共享、追蹤結核病患者的治療進度變得更加容易。我們可以了解醫院是否將患者轉診給了當地的疾控中心、他們是否得到了適當的後續治療、是否在堅持服藥、他們在結核病治療上的花費等等。這些數據將有助於改善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
從上述工作中得出的經驗和創新措施,已經融入了一套綜合性的治療和防控模式,並在浙江、吉林和寧夏三個省成功推廣,覆蓋人口9000萬,收效顯著。
進一步推廣這一創新診療模式將大大降低中國的結核病發病率。但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結核病防治目標,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創新。
我們需要新型結核病藥物、更好的疫苗及診斷方法。蓋茨基金會是全球最大的結核病研發資助機構之一。中國在全球健康的其他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體現了中國的創新實力。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小猿口算app安卓最新版
辦公學習71.96MB
下載
樂速通app官方最新版
生活實用168.55MB
下載
墨趣書法app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52.6M
下載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