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謝洋
雲端之戰,高處不勝寒。
圍繞五角大樓一份價值100億美元的合同,亞馬遜在11月22日正式向美國國防部提起訴訟。上個月底,在雲服務合約JEDI(聯合企業防禦基礎設施)的爭奪上,亞馬遜輸給了微軟,JEDI作為美國國防部將其大部分計算能力從物理服務器中轉移上雲的關鍵,在雲計算領域的意義遠超過訂單本身的商業價值,但五角大樓最終選擇的卻是微軟這匹黑馬。
霸主的尊嚴無疑遭到了挑釁。 今年7月30日,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的2018全球IaaS(基礎設施及服務)公有雲服務市場份額排名顯示,亞馬遜以47.8%的占比穩居第一,多年以來,這頭互聯網巨鯨一直占據著雲服務市場的半壁江山。這一招標結果也燃起了亞馬遜的怒火,並稱招標過程“數不清的方麵”有“明顯缺陷、差錯和確定無疑的偏見”,有必要接受“核查和修正”。
縱觀曆史,雲服務市場從誕生之初的“一家獨大”逐步過渡到慘烈的“價格戰”,隨著群雄並起,如今的版圖正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微妙平衡,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頭部靠攏——2018年排名前五位的IaaS提供商在全球IaaS市場中的占比接近77%,前5大份額廠商的增速都要高於平均增速。
飛雲之下,暗潮湧動。在亞馬遜流年不利的2019裏,微軟、IBM、穀歌等後來者正迎頭趕上。
巨鯨入場
雲計算的概念雖然誕生多年,但從雲端回歸人間卻曆經滄桑。
2006年8月的搜索引擎會議上,時任穀歌CEO的埃裏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首次提出了“雲計算”的概念,而亞馬遜正是在那年推出了IaaS服務平台AWS。但彼時的甲骨文掌門人Larry Ellison沒少在社交軟件上吐槽雲:“這種白癡行為什麼時候會停止?這不過是一時興起的時尚潮流,是瘋狂的事情。”而四年之後,這位“矽穀最老的花花公子”也不得不宣布向雲戰略進軍了。
與一眾傲慢的老牌互聯網企業相比,率先探索這片莽荒之地的亞馬遜具有天然的優勢。而在2008年推出相關業務的穀歌卻不夠重視,所以在參與者寥寥無幾的拓荒階段,AWS毫不費力地把旗幟插上了新大陸——2009年年初,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美國Salesforce公司公布了2008財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公司雲服務收入超過了10億美元,這讓巨頭們開始把目光投向這一行業,但亞馬遜此時已經初步形成涵蓋IaaS、PaaS的產品體係,確立了在IaaS和雲服務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
AWS的成功也一路推高了亞馬遜的股價,從2006年的23.5美元漲至如今的1745美元。
隨後幾年間,世界級的供應商都無一例外地參與了雲市場的競爭中,出現了IBM、VMWare、微軟和AT&T等第二梯隊。其中,微軟在2010年前後加入,但掌門人鮑爾默(Steve Ballmer)仍顯遲鈍;穀歌則在2011年,迫於AWS的探索和壓力,宣布轉型推出GCP,開始了公有雲市場中的同台競技。
刺刀見紅的價格戰成為一時主流,據統計,在過去十年間,AWS至少降價超過60次。
以亞馬遜旗下的雲服務器托管服務EC2為例,自誕生之初是以小時計算容量費用,但2013年穀歌的GCP首次提供了按分鍾付費,2014年上任的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秉持“移動為先、雲為先”的理念,亦在價格上跟進了前者的步伐。
在競爭日益慘烈的2016-2017年裏,微軟雲服務與企業部執行副總裁 Scott Guthrie和GCP客戶總裁Tariq Shaukat先後表示過:“價格戰”已成過去,未來的重頭戲是“價值戰”。
自2017年10月2日起,亞馬遜的EC2采取了單秒增量的方式向企業雲服務收取費用;在今年6月20日AWS技術峰會上,亞馬遜又宣布在中國市場對EC2新一代5係列計算實例C5和R5,以及GPU加速計算實例P3進行降價,降幅最高可達49%。
雲技術谘詢公司Cloud Technology Partners高級副總裁David Linthicum曾一語道破其中奧秘:“事實上,AWS、微軟以及Google給予大企業的折扣比幾年前更加優厚……你必須承認,他們正在采取一些必要的價格措施(甚至不擇手段)來爭搶那些大企業客戶,這在兩三年前是基本沒有出現過的景象。”
另一方麵,鯨吞小型勢力以壯大自身也成為叢林生存法則。
特別是在經濟動蕩的2018年裏,雲領域更是迎來了無數的合縱連橫。其中,IBM誕生了史上最大金額的一筆並購案,藍色巨人以340億美金的價格拿下了紅帽(Redhat),CEO羅睿蘭(Ginni Rometty)高調宣稱,收購紅帽可以打破現在格局,改變雲市場的一切;微軟以75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GitHub,並將這一開源方麵的優勢接入微軟的IaaS領域;Salesforce則斥資65億美元收購了雲服務公司Mulesoft,擁有超過1200家客戶,其中45%是全球500強企業。
對手們不斷招兵買馬之際,亞馬遜雖然在市場份額上仍遙遙領先,但差距的鴻溝已經逐漸縮小。
天下逐之
貝佐斯與亞馬遜在2019年遭遇了一波水逆。
10月24日,亞馬遜公布了2019年第三季財報,營收為699.8億美元,同比增長24%,但淨利潤僅為21.3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26%,這也是兩年來首度出現季度利潤同比下滑。財報一出,股價在當天盤後一度大挫愈8%,市值蒸發800億美元。
作為帝國的最重要支柱,第三季度AWS以12.9%的淨銷售額占比,貢獻了71.6%的營業利潤,達到22.61億美元,但淨銷售額為89.95億美元,同比增長34.7%,低於市場預期的91億美元,且隨著市場版圖日趨穩定,今年以來AWS淨銷售額同比增速放緩明顯,此前三個季度的增速分別為45%、41.4%和37.3%。
與2017年相比,AWS在IaaS的公有雲市場份額占比從49.4%降至47.8%,而微軟的Azure則同比增長近3個百分點至15.5%緊隨其後,穀歌與IBM則分別以4.0%和1.8%排行第四、第五。
從近年表現上看,微軟已經成為亞馬遜雲帝國最有力的挑戰者。從微軟披露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上看,智能雲部門錄得營收108億美元,其中服務器和雲服務同比增長 30%,高於上一季度增速22%;Azure的收入同比增速為59%,此前兩個季度增速分別為64%和73%,值得關注的是,雖然Azure的增速在下滑,但是其毛利率有所提高,微軟表示,由於Azure毛利率實質性改善,商業雲利潤率提升4個百分點至66%,當季商業雲收入增長了36%至116億美元。微軟首席財務官艾米·胡德表示,商業雲的盈利能力在下個財季以及本財年將繼續有所改善。
早在今年5月份,微軟便完成了嚴格的認證流程,以滿足其所有美國雲計算區域的FedRAMP高影響標準。而此次在與AWS爭奪五角大樓合同中獲勝,也使Azure的士氣大漲,11月19日,分析師預計,微軟的雲計算業務Azure在未來幾年將快速發展,2023財年成為旗下營收最大的業務,2030財年的營收將達到900億美元。
穀歌則在吞並之路上越走越遠。今年6月份,穀歌斥資26億美元收購了數據分析公司Looker,該公司的可視化工具,可以讓穀歌雲企業客戶從大規模數據中發現規律和變化趨勢;在近期收購了雲存儲服務商Elastifile公司後,穀歌又瞄準了一家初創公司CloudSimple,其軟件將幫助企業基於VMware的服務器虛擬化技術來運行計算負載。
此外,穀歌雲計算新任首席執行官邱瑞安(Thomas Kurian)還搭建起了全新的團隊。這位前甲骨文產品開發總裁,來到穀歌後便不斷挖人,今年4月,他聘請歐洲商用軟件廠商SAP的資深高管羅伯特·艾斯林(Robert Enslin)擔任該部門總裁,領導銷售團隊;他還帶來了甲骨文的副總裁阿米特•紮弗裏(Amit Zavery),以及哈米杜•迪亞(Hamidou Dia);穀歌雲的專業服務機構規模亦隨之擴大,這個專業隊伍是由副總裁傑森馬丁(Jason Martin)領導,他是跟隨VMware聯合創始人戴安· 格林(DianeGreene)進入穀歌雲計算的幾位VMware前高管之一。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分析師希德-納格(Sid Nag)的預測,2019年全球公共雲服務市場將增長到2216億美元,到2022年將達到3449億美元。在市場規模日益壯大的同時,AWS的先發優勢也在逐漸喪失,一場針對亞馬遜的圍獵已經到來。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麵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係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必安交易所app官網版蘋果版
其它軟件88.66MB
下載
易付幣交易所
其它軟件108.01M
下載
區塊鏈交易所app官網蘋果手機版本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ave交易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theta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50.42MB
下載
比特幣交易app官網安卓手機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最新版zb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芝麻app交易平台蘋果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