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過在硬件市場上,微軟的路走的並不是那麼的順暢,尤其是在如今非常主流的手機行業中,微軟更是“一挫到底”。那麼我們就回到9年前,看看微軟推出的首款手機產品是怎樣的。在2010年初,估計微軟看到蘋果的手機大獲成功就私下開了個秘密的會議。

會上蓋茨表示,人家老喬搞了個搞了個iPhone係列挺火的啊,要不我們給搞一個吧,之前我們不是收購了生產Sidekick手機的Danger公司嘛,手機這東西嘛就是用來與人溝通交流的,我們不要搞得跟iPhone一樣那麼花裏胡哨的,簡單點就好了,然後軟件部門跟Danger他們合作下,好吧,我希望很快看到成品,散會。

說個題外話,這家叫做Danger的公司的三個創始人其一就是安卓之父Andy Rubin,感覺微軟放走了一隻東北虎,而且這家公司設計總監Matias Duarte是Webos人機界麵的設計師,感覺微軟放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不過微軟自家的Metro界麵也很棒啊。

(左邊是KIN ONE,右邊是KIN TWO)
就這樣,微軟的手機就誕生了,經過Danger和微軟軟件團隊的合作,然後微軟找到了夏普作為手機的生產商,其實很好奇為什麼找夏普,估計他們私下有什麼交情吧,手機從計劃到出場微軟一共投入了10億美元,可以看出微軟也是信心滿滿,2010年的5月,微軟的全新手機KIN ONE和KIN TWO正式麵世,不過尷尬的是,微軟貌似把一切都想的太簡單了。

KIN ONE和KIN TWO是以“社交功能”為主打的產品,名為KIN Loop的全新開始屏幕,你的桌麵就是社交,你的社交就是桌麵,可讓用戶隨時了解Facebook、Twitter或MySpace的新鮮事。這兩款手機還提供雲存儲服務,訪問微軟Zune音樂服務。微軟自豪地表示:社交網絡完全滲入到了這兩款手機中。

(Windowsphone界麵采用的就是Metro界麵)
這裏再拆一句,這行KIN Loop後麵就衍生成了深受用戶喜愛的Metro界麵,說到底,微軟還是高軟件強對吧,本來想搞個手機,沒想到搞出個經典的操作界麵,難搞喔。

有可能兩款手機都是夏普生產的原因,看上去一點都不“巨硬”,反而散發著濃濃的可愛風,這對於硬核的美國市場來說,這就有點不對口了,還是之前的那個疑問,為什麼微軟要找夏普呢?反正都要花錢了找個摩托什麼的硬朗風難道不香嗎?

在係統方麵KIN係列采用的是定製化的Windows CE係統,處理器還是用的老黃的Tegra一代,照理來說可玩性應該是不錯的,但是微軟不知道是不是想著用戶用手機除了打電話和幾個主流的社交軟件外其他啥都不會用了,直接機無法訪問任何應用商店,也無法訪問遊戲應用,甚至沒有日曆、導航、預測性文本輸入,也無法安裝即時信息應用,活脫脫的變成了一個隻能看Facebook、Twitte的便攜式小型顯示器。

雖然這兩款產品的價格不是很高,隻要跟Verizon簽約兩年,就可以用50刀或者100刀購買,但是用這樣的產品兩年對於正常用戶來說簡直就是煎熬。耗資這麼大,如此的氣勢磅礴,銷量又是如何呢?有樂觀的數據統計KIN係列總銷量8000台左右,更有悲哀的數據統計說隻有500台左右。兩個月後微軟就表示,好了,我錯了,我不玩了行了吧,至此KIN係列產品就結束了。

而在同年的6月份蘋果就發布了舉世聞名的iPhone4,和微軟的KIN係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麼到底是微軟不行呢?還是Danger不行呢?更或者說是夏普不行呢?但是不管怎麼說微軟在第一次手機嚐試上可以說是非常的失敗,這也讓微軟好多年都沒有直接去研發手機。再下一次的手機嚐試已經到了2015年的時候,Lumia950係列,雖然銷量比KIN係列好多了,但是依舊成為了友商們的背景板。

而最近微軟更新的全新surface係列中,又看到了微軟推出類似手機係列的產品surface duo,全新的折疊雙屏設計,讓消費者又一次見識到了手機的全新展示形態。其實這麼多年來,微軟對於手機這個產品從來沒有放棄過他自己的思考,不管是從用戶體驗的角度還是產品外形的展示,微軟都是用著自己的方式來展示自己,這是我覺得非常值得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樣整個行業會不斷的進步,而不是隨波逐流。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滿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天秤幣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88.66MB
下載
wbf交易所
其它軟件68.68M
下載
歐意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kbcoin交易所官方版
其它軟件1.93 MB
下載
美幣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68.51MB
下載
bkex幣客官網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icash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歐意交易所最新app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