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H.2在傳統機械硬盤中設置了兩個磁臂,可以在同一硬盤中獨立工作,而且IO操作是並行的。
其中,上半部分的讀寫磁頭由一個磁臂驅動,而下半部分由另一個磁臂來主導,每個磁臂負責硬盤總容量的一半,因此實現了一塊硬盤、雙倍IOPS,解決了IOPS/TB(單位容量隨機性能)的挑戰。
希捷稱相較於單磁臂它已在許多應用中展現了其優勢,包括內容分發網絡(CDN)、視頻流、郵件服務器、備份/傳輸服務、大數據分析(Hadoop)、雲應用等等。

希捷雙磁臂技術概念圖
據介紹,微軟已經完成了希捷銀河Exos 2X14硬盤的第一輪功能部署測試,包括完整的基礎架構測試,以驗證其與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產品耐用性、可靠性、與微軟奧林巴斯計劃(下一代超大規模雲計算硬件模型)係統架構的集成性,以及性能測試,包括順序吞吐量測試(模擬備份操作或串流)、隨機讀取IOPS測試(模擬超大規模和CDN工作負載),等等。
微軟對MACH.2雙磁臂技術期待極高,希望藉此維持Azure、Exchange等微軟雲服務所需的IOPS輸入輸出隨機讀寫性能,增加數據中心的可用存儲容量,而隨著早期測試的順利完成,MACH.2在高IOPS工作負載下達到了預期,吞吐量和IOPS性能是傳統單磁臂硬盤的接近兩倍。
事實上,在MACH.2多磁臂技術的整個研發、推出過程中,微軟一直都是希捷的緊密合作夥伴。

希捷雙磁臂硬盤
希捷還特別強調,MACH.2將杜絕“擱置容量”問題——如果機械硬盤的IOPS/TB低於根據工作負載而設定的闕值,就無法在目標工作負載下充分使用硬盤所有的容量。
比如為了保持預期服務質量,一塊16TB硬盤所需吞吐量是一塊8TB硬盤的兩倍,但是當應用超出存儲設備的最大IOPS,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存儲更少的數據,造成容量擱置,一個“權宜之計”是將要求性能的數據存儲在硬盤外圈,次要的數據存儲在內圈,這樣避免了硬盤容量隻用到三分之二,但是會讓數據管理變得更為複雜。
現在有了MACH.2技術,數據中心可以為每個插槽配備一塊14TB雙磁臂硬盤,和兩塊7TB硬盤的高吞吐量非常相似,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容量。

希捷雙磁臂硬盤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bicc交易所app蘋果
其它軟件45.94MB
下載
香港ceo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歐意錢包app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aibox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12.74M
下載
btcc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26.13MB
下載
zb交易平台官網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芝麻交易平台官方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易歐交易所app官網安卓蘋果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滿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1.91MB
下載
天秤幣交易所蘋果app
其它軟件88.66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