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存儲器製造商一直試圖在單個封裝中集成動態隨機存儲器(RAM)和閃存(NAND)的共同優勢,但一直收效甚微。 新型非易失性存儲器,有望成為技術突破的一個關鍵。其具有類似於 RAM 的運行速度、以及 NAND 的斷電非易失特性。 能夠瞬時打開、並從上次中斷的位置恢複,為即時(Instand-On)PC 的到來而鋪平道路。
資料圖(來自: Intel ,via TechSpot )
經常關注存儲技術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地聽說過幾種可讓 RAM 和 SSD 運行更快、更密集、更節能的新技術。
另有一些研究試圖推動“內存中計算”的方法,從根本上消除了數據在處理器、內存等部件之間往返所導致的性能滯後。
上述想法都基於如下事實,即將數據寫入 DRAM,是一種快速且節能的方案。可一旦斷電,數據的完整性也難以維持。此外係統必須不斷刷新數據,導致效率不是很高。
另一方麵,NAND 是一種相對健壯的數據存儲方式,隻是寫入和擦除的速度太慢,導致存儲單元性能下降,難以取代現有的 DRAM 。
好消息是,英國蘭開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已經打造了一種新型的非易失性存儲器 —— 速度可與 DRAM 媲美,寫入能耗卻僅為百分之一。
這項技術被稱作 UK III-V 存儲器,其基於 20nm 光刻工藝製造,寫入時間僅為 5ns(與 DRAM 相當),且提供了類似閃存的簡單讀取特性。
更棒的是,這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能夠在斷電時保持數據的完整性。
(UK III-V 原型晶體管)
截至目前,原型裝置已能夠通過 2.1V 的電壓來擦除和編程數據。相比之下,典型 NAND 單元需要施加 3V 的擦除電壓。
通過使用交替的 GaSb(銻化镓)和InAs(砷化銦)層,研究團隊打造出了所謂的“雙阱共振隧道結”,並達成了這一目標。
新型存儲單元的工作方式與閃存類似,使用“浮柵”來存儲“0”或“1”,但此處 InAs 浮柵被不連續的 GaSb 和 AlSb 大導帶所隔離。
簡單來說,UK III-V 存儲器中使用的晶體管,具有更好的開關狀態。它們被設計為利用兩種材料來確保將信息存儲特別長的一段時間。
盡管沒有披露讀取操作所需的功耗等細節,但首席研究員 Manus Hayne 表示:在重複讀取“1”的時候,新型存儲器無需重建或不斷刷新來確保數據的完整性。
當然,最讓我們感興趣的,莫過於即使在斷電的情況下,UK III-V 內存亦可保留數據、並在通電後瞬時返回上上次工作中斷的位置。
Manus Hayne 稱,團隊正在為新技術申請專利,未來有望攪動 1000 億美元的 DRAM 和閃存市場。
【來源:cnBeta.COM】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時代交易平台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rightbtc交易所官網
其它軟件34.95 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70.56MB
下載
avive vv幣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98.63M
下載
hotbit交易所官網中文版
其它軟件20.8MB
下載
阿格拉斯交易所
其它軟件39.57M
下載
mxc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84.30MB
下載
胖比特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66.36MB
下載
熱幣網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50.42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