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rface RT這個黑曆史有多“黑”?撇開網上的各種吐槽和分析先不談,僅從微軟半年多之後公布的財報中其實就可見一斑。在當時的財報中微軟明明白白地寫著,僅僅因為Surface RT一款產品的“庫存調整”,就多支出了整整9億美元。
一時間,整個行業為之震驚,畢竟大家實在是沒有想到,微軟的第一款平板電腦會輸得這樣慘。但他們更不會想到的是,七年之後,Surface RT某種程度上的後裔Surface Pro X,會成為令大家大呼“真香”的頂級存在,甚至連帶使用類似方案的聯想Yoga 5G和三星Galaxy Book S,也紛紛成為了科技媒體眼中的寵兒,以及個人電腦未來的象征。

當然,關注過以上這些產品的朋友看到這裏,可能會反駁我們三易生活:Surface Pro X多先進啊,那Yoga 5G多精致啊,怎麼能與當年笑話一般的Surface RT拿來對比呢?請注意,我們並非不承認微軟和他的合作夥伴如今的產品力。但客觀上來說,七年前的Surface RT,與七年後的Surface Pro X其實都基於同一條技術路線,這就是Windows on ARM,一個曾經被整個行業棄之敝履,如今又重新煥發生機的項目。而我們今天的文章,就是要來與大家一起探索,微軟以及他的合作夥伴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的。
堅持試錯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堅持就什麼也不會有
最初的Surface RT到底有哪些地方不好?講真,那可能是一款除了價格(為什麼我又要提到價格?因為後來甚至官降到了隻需2400多元,至今仍是微軟旗下電腦產品最低的價格)之外,別的地方幾乎一無是處的設備。論計算性能,Tegra3本就不是當時最強的ARM架構移動設備芯片,何況Surface上使用的還是降頻版本;論硬件規格,最初的Surface硬件bug一大堆,屏幕分辨率還特別低(1366×768);論係統體驗,初版的Windows RT係統從名稱到兼容性,簡直是……好吧我不說了,大家都懂。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地看過微軟從Surface RT初代到Surface 2、再到後來的Surface 3,及至如今Surface Pro X的發展曆程,就會意識到,雖然微軟自己也承認最初的Windows RT係統和其對應的硬件是不太成功,並且長達六年的時間沒有推出過基於ARM架構的Windows係統平板電腦,但實際上他們從未服輸過。

wiki上初代Surface RT與二代的對比信息
比如說,在2013年發布的Surface 2上,我們就可以看到微軟給這台平板電腦換上了1080P的多點觸控屏,用上了性能更強許多的Tegra 4芯片,還專門針對消費者吐槽的係統界麵問題開發了Windows RT 8.1版本。而到了2015年,雖然當時的微軟已經暫時再推出新款ARM處理器Windows平板,但他們卻開始在各大發布會上頻繁演示功能更強大,當時還處於研發中的Windows 10 on ARM係統,並且其基於的硬件平台也從高通驍龍820、835一路升級到了後來的850、8CX,乃至現在的定製處理器SQ1。

基於驍龍820的Windows 10 64位企業版當年曝出的截圖
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驍龍820和驍龍835這兩代手機上的旗艦處理器其實都是有適配Windows操作係統的,但無論是微軟還是高通,都耐著性子隻做研究、並未發布相應的產品,就這樣足足從2013年堅持到了2018年驍龍850 PC平台發布,而ARM架構處理器真正能夠運行x86代碼為止。


上:PCMARK10應用程序測試,下:3DMARK DX12項目跑分
這意味著什麼?簡單來說,你可以認為包括微軟、高通、還有他們的一些合作夥伴在2014年到2017年這整整四年多的時間裏,在Windows on ARM項目上隻有研發投入、沒有產品發布,更沒有收益回報。試想一下,如果那個時候,微軟或者高通因為看不到未來的收益選擇放棄這個項目的話,我們今天是不是就不會再迎來如同iPad Pro一樣纖薄,但卻具備八核3GHz定製處理器的Surface Pro X了呢?反過來說,如果那個時候,原本已經與微軟合作了兩代Surface平板的NVIDIA沒有退出個人移動設備芯片市場,現在他們的Tegra芯片是不是就會出現在更多的平板電腦、手機甚至是桌麵PC領域了呢?

如果NVIDIA當年不放棄,現在的Windows on ARM可能沒有高通什麼事
所以說盡管大家都認為現如今的消費類電子市場已經進入“快消品”時代,但對於那些有誌於開創未來的企業來說,有時候或許還真就需要傻傻的堅持。
更貴的型號反而更好賣?其實是產品定位的學問
回顧微軟整個Surface家族的發展史,大家會明顯地看到這樣一個現象,最初的Surface RT平板電腦價格便宜、但是口碑和銷量都極差;而後來的Surface Pro平板價格高高在上,但卻口碑市場雙豐收,並為微軟打開了Windows變形平板設備的新天地。

這是為什麼?難道說消費者不喜歡價格便宜的產品,反倒篤信“不求最好、隻求最貴”嗎?話顯然不能這麼說,要知道在初代Surface誕生的時候,小米手機已經更新了兩代,消費者對於“高性價比”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認知。但是Surface、或者說Windows平板是不能直接與智能手機類比的,因為它有著自己獨特的目標用戶,或者說潛在消費群體。
什麼樣的人才需要購買Surface?這個問題放到現在來說答案是很明確的。那些需要隨時隨地處理工作、需要使用Windows上的特定專業軟件,或大型創作軟件的用戶才會更需要微軟的平板電腦。因為無論是安卓平板還是iPad,在軟件豐富程度、尤其是工具軟件和行業專用軟件的豐富程度上,是完全不能與Windows平板相比的。比如當你需要隨時使用Photoshop修圖、隨時使用AutoCAD查看建模數據、隨時要登陸網銀辦理各種企業交易事宜的話,那麼Surface平板就會是你的不二選擇。而反過來說,對於那些隻是把平板當做“大屏娛樂設備”的人來說,Surface對於他們的價值就不如其他的平板電腦了。因為Surface平板沒有很強力的圖形性能,並不適合遊玩電腦上的3A遊戲大作,在專為平板設備設計的遊戲品質上,也完全不能和iPad甚至是安卓平板相比。

這樣的玩意,你讓商務人士怎麼用?
明白了這一點,再回顧曾經的Surface RT,我們就不難發現它失敗的根源所在了。雖然它預裝了免費的Office套件,但特殊的硬件架構和未能真正建立起生態的RT係統,使得初代以及二代的Surface平板根本不能安裝和運行常用的x86軟件,相當於直接舍棄了Windows最大的優勢。換句話說,站在微軟的角度上來看,他們可能是想要在一開始靠低價推廣“Windows+觸屏”的使用體驗,卻沒意識到消費者並不需要一台娛樂功能不強的平板,而專業人士和辦公白領們又看不上(也用不了)這樣的“入門級設備”。也就是說,Surface RT與其說是死於性能太差功能太少,不如說其實是犯了定位失準的錯誤。

如今清一色走辦公室風格的Surface產品線
正是因為吸取了這樣的教訓,後來整個微軟Surface產品線心無旁騖地專注於商務用戶。不光是在產品功能及外觀設計上堅持精工細作和簡約嚴肅的風格,同時也通過多年鑽研,實現了在ARM平台上運行x86程序的功能,並積極鼓勵主流專業軟件企業推出原生ARM64版本。事實上,在2019年的Surface Pro X和三星Galaxy Book S等Windows on ARM架構的平板產品的評測中,我們可以看到運行了原生ARM64代碼之後的驍龍SQ1及驍龍8CX處理器的應用性能,已經接近了八代的四核Intel酷睿,而ARM處理器低功耗的特性又能讓這些高端平板輕鬆達成十幾個小時甚至是二十小時以上的連續工作續航。再加上本身精致的外觀和超薄機身,因此即便售價著實不低,但市場的反饋依然是一片叫好。由此也不難看出,如今Windows on ARM定位高端商務群體,的確是走對了路。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找準切入的時機很重要
2012年,微軟推出第一代ARM方案Windows平板,然後遭遇市場的不認可,而到了2019年,微軟正式複活Windows on ARM產品,結果整個業界一片好評。這其中的變遷,我們前麵已經講到了有微軟堅持研發、確實在性能及軟件生態成熟度上大為改善的因素,也有認清目標用戶群,並精準定位商務用戶群體,以及對標iPad Pro的成功。但除此之外,實際上“2012”與“2019”這兩個時間點,本身也決定了兩款不同產品所麵臨的市場背景。

2012年的時候,我們還在“不服跑個分”
2012年,智能手機高性能化的號角剛剛吹響,消費者們還處在“買了手機先跑分”的懵懂狀態,對於“高性能移動設備”到底能幹嘛,其實都還沒有一個廣泛的共識,一般人更不存在“移動辦公”或者“實時在線”的需求。更何況,當時的消費者對於“平板電腦”的主流認知還停留在娛樂設備的層麵上。這時候微軟推出一個性能比主流旗艦手機更低,但不能運行傳統Windows程序的輕薄平板電腦,然後告訴大家它就是移動計算的未來,可能換了誰也不會信。

比Surface Pro7看起來更高端的Surface Pro X,誰也不會懷疑它的專業性了
但到了2019年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首先是雖然智能手機的性能大戰還在持續,但消費者大多已經不再單看跑分了,而是會綜合評判設備的屏幕、做工、外觀、創意等等因素。此時,相比造型多年沒有大改的Surface Pro係列,如今微軟端出完全新設計的Surface Pro X自然顯得更加“出挑”。其次就是在“專業平板”和“移動辦公”的這兩個需求方麵,蘋果的iPad Pro顯然已經在此前起到了“啟蒙”作用,微軟和他的小夥伴們此時跟進,不僅消費者能夠順利接受相關的產品,甚至還可能覺得多了一種選擇、豈不美哉?

當然,話說回來,如果沒有此前逆境中的堅持研發、沒有吸取教訓之後成功的產品定位,即使單純在行業熱潮中選擇跟進也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對於微軟來說,我們當然可以稱讚如今的ARM處理器Windows平板電腦是真正為PC業界指明了一條新路,不過對於其他的消費類電子廠商、對於更多行業的參與者來說,他們又是否有足夠的耐心、能力,甚至是財力來“複刻”微軟的經驗呢?這可能就不好說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zt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293 MB
下載
歐聯交易所官網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31.86MB
下載
eos交易平台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kkcoin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37.92MB
下載
蜂交所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179.15 MB
下載
五行幣交易app蘋果手機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金牛交易所app蘋果版
其它軟件20.9MB
下載
富比特交易平台app鏈接2024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zbg交易所app官網版
其它軟件21.46MB
下載
熱幣全球交易所app安卓版
其它軟件175.43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