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個問題,花了我整整一個晚上進行整理,相信網上也已經有各種各樣的對比文章了,但是我還是試圖用最簡單清晰的方式告訴大家,iPhone X到底和另兩款同時發布的手機有什麼區別,一共做了六個表,我簡單進行了歸並,應該能說清楚iPhone X的定位了。
▼顏色、容量和尺寸,暫時X隻提供了銀色和深空灰兩色,後期或許還會有新配色跟進,容量的搭配依舊很庫克,上一代跳開的是64GB,這一代跳開的是128GB,對庫克的商業頭腦不服不行,就看準了大家花快一萬買的手機是不能容忍隻有64GB的容量的,所以很好,你們一定需要128的吧,來,多花點錢我直接給你256,體積的話X得益於異性全麵屏的加入,基本上用比8大一點點的尺寸實現了比8p還大的屏幕,這是個人認為X相對於其他兩款手機最大的升級,同時還要注意到,與體積差不多的8比,X重了不少。

▼屏幕,OLED屏第一次來到了iPhone身上,並且實現小機身大屏幕輕鬆超越8P,同時這塊顯示屏支持HDR顯示技術,這個技術下文我會再介紹,分辨率上去的同時,PPI好久沒有提升過的iPhone終於在X身上得到了提升,458PPI,目前iPhone係列最高PPI.

▼核心硬件上,反而是覺得8P很良心,和X共用了同款處理器和內存,8比較可惜2GB內存。處理器內存下文會詳解,這裏不贅述。第二個大升級也在這張表裏,安全驗證大膽的舍棄了目前已經很成熟的指紋識別,選用了更新科技但是穩定性有待驗證的Face ID,這個算是X第二大升級點,也算是個賣點吧。另一個值得提的是無線充電的加入,算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功能,蘋果還算大方,三款都有此功能。

▼攝像頭,最大的區別來自兩方麵,硬件上X獨占了原深感攝像頭,因為這個攝像頭的加入,X實現了獨有的Face ID(當然此功能不是僅靠這一個硬件實現的)以及動話表情功能;軟件上X前置攝像頭獨占了人像模式和人像光效功能,後置攝像頭和8P後置一起擁有了這兩項功能,而8因為隻有單攝像頭,這兩項功能應該後期也不會加入的。

▼在視頻拍攝和播放上,總體差距不大,X獨占了在播放杜比視界與 HDR10 視頻內容時支持高動態範圍顯示的功能,另外兩款無此功能,關於HDR後文會詳解。

▼價格,逆了天,X不出意外的成為史上最貴iPhone,並且順利衝擊到接近一萬的價格,如果明年有X plus的話,價格應該在1.1w左右了吧

總結一下這個問題我的個人看法:
第一、X是iPhone史上第三次大升級,iPhone X通過獨有的異性全麵屏以及原深感攝像及配套傳感器使得iPhone第一次顯得那麼激進(這裏說的激進比較對象是曆代iphone的升級情況),一改四年沒換的外觀設計+用臉部識別替換指紋識別+第一款iPhone全麵屏+無線充電,這次牙膏擠得有點多,個人認為這是繼iphone4(最經典的iphone)以及iphone 6p(第一款大屏iphone,成功打臉喬布斯)後第三款算是真正大升級的iphone。
第二、X重新定義了8,直接把本應該是今年旗艦機型的8/8P打成在售中端iphone,這個話題對於蘋果來說還是有點小尷尬的,雖然庫克也還在不停為8和8P吆喝,但是從目前這兩款手機發售即破發以及電商大幅度降價來看,本應作為今年重頭戲的8和8P顯然已經不再是旗艦手機(當然,如果看售價來說依然算是旗艦手機的價格,絕對不便宜)。
問題二、、我已經看了八百遍網友的開箱了,所以來個精簡的開箱吧。(開箱)▼這幾天一直下雨,所以整體光線不好,換了好幾個地方拍開箱,都不算太滿意,閃光燈、柔光傘、三腳架、LED燈都用上了,整體效果不是很滿意,所以大家將就著看,抱歉。快遞遇上雙十一,北京飄到上海用了五天,快遞小哥們辛苦了。這次沒有大媽家專用封條,拿到後我馬上拆開,深怕貨值太大被掉包

▼包裝內有三樣東西,這次眾測還多了兩樣anker的無線充電套裝,這個明顯是為了配套X的充電功能測試的,大媽想的還是挺周全的,因為屬於配件,這兩個小東西會在後文裏詳說。

▼去除包裝,到此處知道了顏色---深空灰

▼接下來的懸念是容量了,背麵硬著,64GB。

▼整體外包裝沿用之前的設計,沒什麼大變化

▼背後有個箭頭,撕開就能把外包裝塑封膜去掉


▼打開先能看到是一小包說明書之類的,換SIM卡插針也在裏麵

▼掀開就是手機本體了,深空灰,無誤。

▼手機外覆了層保護貼紙,下方掀開就能進入下一層

▼下層是耳機、數據線、充電器以及耳機接口轉接線




▼開箱完畢,來張正麵

▼背麵

▼都在說包裝盒的阻尼感恰當好處,也架起架子來了一張動圖。

▼開機,開箱結束。

▼算是比較幸運的人,買了幾款iphone都是比較經典的,iphone 3gs,iphone 4s、iphone5、iphone6p,來張大合影

▼好了,開始回答問題,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我其實不太想表達太多觀點,基本上大家達成的共識是肯定不算“很好看”,特別是看多了一些品牌的無邊框全麵屏宣傳照後,對iPhone X肯定不會覺得眼前一亮,當然我個人認為說齊劉海礙眼看著別扭也是沒問題的,但是硬要說這手機看上去其醜無比,也是頗有點帶了有色眼鏡的意思,對於一家一直以工業設計以及製造工藝見長的廠商,單用顏值去衡量外觀還是有點不公平的,我還是從兩方麵來談談吧。

1、工業設計及工藝水平
☛或許是最接近全麵屏的手機,屏幕上的巨大變化,讓iphone的全麵屏姍姍來遲,有人說要不是小米mix的發布,或許X也不會被庫克從牙膏管裏擠出來,細細想來也不是沒道理,從8和8P的完成度應該差不多可以看出,蘋果或許原先真的想縫縫補補再用一年6及6P的設計隻發布8和8P,至於為什麼會突然加一個X,或許是沿用四年外觀設計的8和8P確實底氣不足,再加上怕全麵屏大範圍普及而錯失這個市場,誰都不想成為下一個諾基亞吧,所以雖然大家對齊劉海的方案很吐槽加上屏下指紋因還不成熟而被撤下(據說在量產前不久決定拿掉屏下指紋的),蘋果還是把X帶到了我們麵前,客觀說全麵屏帶來的視覺上的震撼確實是不小,來看下和6p的對比。


☛裏外都很圓潤,這是看到X的第一感受,這種圓潤來自於X使用的異形屏幕,除了上方齊劉海位置,其他位置屏幕基本撐足。

☛依然大黑邊,這個人家蘋果也實誠,自始至終沒說是超窄邊框,比8和8P邊框能窄點,但是絕不算超窄邊框,邊框不夠窄也間接地影響了X的屏占比,所以也就有這麼個怪現象:雖然不少人都說X的全麵屏應該是最接近全麵屏的解決方案,但是他的屏占比卻很不理想,比MIX2也差了些(努比亞Z17S是90.36%,小米MIX2是82.63%,iPhone X是81.49%,這裏值得再提一下的是因為算法問題,小米官方給出的MIX2的屏占比是88.8% ),看了發布會和官網後覺得這方麵蘋果沒有跟部分國產手機廠商學壞,有幾次我看到一些手機的宣傳照我差點不能自已,哭著喊著鬧著要一發售就去買,結果見到真機那一刻:我勒個去。。。。


☛三明治結構重回,前後玻璃+中間不鏽鋼材質,想來蘋果已經好幾代沒有用玻璃材質了,X算是複了回古,整體手感變得很好,整機重量也明顯沉了,還有就是得益於玻璃的回歸,背部白帶終於再見。


2、顏值
拍了一些照片,大家自己看吧,不去過多評論了,還是那個觀點,說不上好看,但是還算耐看。




▼總結下這個問題的看法:回歸三明治結構,更好握感以及更高檔材質的玻璃重新回歸對於萬元定價來說,算是給買家一個安慰吧,加上X依然延續了iPhone優秀製作工藝,整體來說相較於前代更精致更高檔,但是也是要承認,在一陣新鮮感過後,讓使用者更滿意的肯定不是顏值,而是整體精致的做工及工業設計,而這點正式蘋果擅長的。

結合自己的使用體驗以及查了些資料,從幾個方麵來講吧:
1、形狀-異型
▼上部有劉海

▼下方幹掉了用了九代的home鍵,這個對於蘋果來說是很激進的事情

▼四周不再是直角邊,二是適配外框圓弧造型

2、材質-OLED
▼可能是因為前幾代OLED屏幕還不夠成熟,所以雖然傳言了好幾年了,但是一直到今年蘋果才真正用上了OLED屏幕,並且發布會上特意提到了這塊屏幕是“蘋果定製”,完全按照蘋果設計要求製作。雖然供應商來自於三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塊屏幕不是s8的也不是note8的,據說兩三年前蘋果就與三星展開定製屏幕的深度合作,而三星為了接著個大單子,提供了一個200人的研究團隊配合開發,沒辦法,一個有錢一個有技術。



3、對比度、分辨率、PPI以及Super Retina
☛高對比度:這個特性來自於OLED屏幕,通俗說這就是OLED的特點,1000000:1超高對比度遠超過8P的1300:1,這也是我們大多數第一眼就能感覺到的,同時OLED能夠顯示純黑色,這是因為OLED沒有LED背光層;

☛高分辨率及PPI:2436 x 1125的像素讓X成為了目前分辨率最高的iPhone,所以蘋果稱之為超視網膜(Super Retina),PPI來到458.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三星這個屏幕到底是用了祖傳Pentile像素排列還是蘋果延續了LCD屏幕上的RGB子像素排列,這事情目前是有點爭議的,如果使用了P排列,實際PPI是需要打折的,但是實際對比下來,個人覺得還是比前代屏幕看起來清晰,顆粒感是肯定看不出的。


4、HDR在 iPhone 上的首映,但是路還很長
▼HDR的原理我這裏就不展開了,總之就是能讓我們看到更真實的世界,該亮的地方亮,該暗的地方暗,但暗的地方又不是一片黑,而是有細節和層次,網上牛叉的對比圖一大堆(HDR對比SDR),但是我想潑點冷水,HDR在手機上的路還很長,X充其量算是推了一把,但是實用性還是有待時間去考驗,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想要看到HDR的視頻是需要條件的,而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要有HDR標誌(HDR10或者Dolby Vision)的視頻內容,這條是致命的,去搜一搜現在主流視頻網站有多少支持HDR的你就會回來讚我的;
☛可以播放HDR內容的設備;
☛符合待播放內容HDR標準的顯示麵板。

5、True Tone原彩色顯示技術
其實最開始聽說用的是三星的OLED屏我是有顧慮的,因為大家應該都知道,三星的屏幕色彩管理還是有點問題的,有時候真的覺得豔過了頭,查了些資料才知道,原來三星提供的多種屏幕模式分別對應三種不同的域,用戶隻能手動切換電影屏幕模式(DCI-P3色域)、基本屏幕模式(sRGB/Rec.709色域)和照片模式(Adobe RGB色域),而蘋果的色彩管理高級的多,提供了DCI-P3和sRGB/Rec.709色域之間“自動無縫切換”,不會出現因色域不同而導致色彩偏差大的情況。
所以擔心的就在這裏,既然用了三星的屏,研究團隊也是三星出的,那麼會不會在色彩管理上也直接把三星那套搬過來?還好還好,蘋果沿用了LCD屏幕那套比較高級的自適應色彩管理方案,最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不會像三星手機那樣有時候色彩表現用力過度,我想這也是蘋果在介紹裏說的“iPhone X是iPhone上迄今最精準的色彩顯示”的底氣吧。

好了,以上是我知道的關於這塊異性全麵屏的全部,簡單來說他有所有OLED的優點,並且蘋果給了他精準的色彩管理機製,總體適用下來也是滿意的,高對比度高分辨率以及一貫準確的色彩顯示。

▼說得這麼多這屏幕真有這麼完美?當然不是,總結下幾個缺點吧:
☛OLED目前的成本更高,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傳言說蘋果會推出廉價版的X,而能把價格降下來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換回LCD屏幕;
☛OLED良品率偏低,據說今年X之所以會比8和8p晚差不多一個月上市的原因也在於此;
☛OLED會有燒屏情況,雖然現在還沒有實際案例。

哈哈,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以下進入腦殘粉吹噓時間,大家見諒:
1、A11處理器主要參數
☛全新中央處理器的四個能效核心速度比 A10 Fusion 最高提升 70%,兩個性能核心也有了最高達 25% 的速度提升。
☛三核心圖形處理器,與 A10 Fusion 相比,速度提升幅度最高可達 30% 之多。
☛A11 仿生中的神經網絡引擎采用雙核設計,能夠識別人物、地點和物體。它的每秒運算次數最高可達 6000 億次,能輕鬆勝任機器學習任務,並為麵容 ID 和“動話表情”等創新的功能提供強大的動力。

2、性能天梯
▼先給張手機處理器天梯(十月版)

▼再看看A11處理器的GB4跑分吧,無論是單核還是多核,都領先了835好多。

問題六、為什麼安卓入門機都4G運行內存了,而X仍隻有3G?(談內存)
很多人說這樣一句話:蘋果的內存運行機製很先進,所以內存小點也沒問題,完全夠用,不必貪戀大內存。我的看法是:滾犢子,別裝。內存運行機製再好,還不是為了省點內存?給你大內存你不要?當然這個回複有點粗魯了,算是個玩笑。下麵我來詳細闡述下iPhoneX的內存吧:
1、iOS內存運行機製與Android內存運行機製的不同
這個網上很多資料了,大致的理解是,
iOS裏所有第三方程序都不可能一直占用內存,程序一按HOME鍵退出,所有代碼就被暫停掛起了,而不是在後台繼續跑繼續占用CPU,另一方麵一旦係統需要更多的內存,就會強製釋放後台非活躍內存提供給前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iOS是假後台;
android係統運行應用使用的是Java環境,因此需要額外的內存來做垃圾回收 (garbage collection)。即當按下home鍵,應用到後台,Java需要額外內存來回收該應用占去的內存。內存足夠大時,這個機製沒大問題。但是一旦很多引用來回切換使用的時候,垃圾回收會占去很大內存,讓係統不堪重負。

▼好了,其實上麵這段總的來說問題不大,大方向沒問題,但是總覺得iOS實際也不完全是假後台,於是想深入了解下到底是怎麼回事,查了些大神的解釋以及問了身邊一位移動軟件的開發人員,算是又多了點了解,這裏再進一步說下IOS的內存管理機製,做了個圖,從IOS 5開始之後,蘋果的內存運行機製已經不能完全說是假後台了,基本上是幾種後台之間的來回切換。值得一提的是IOS7其實是個很關鍵的係統版本,這個版本提供了更多的第三方軟件可以調用的API,比如最經典的Background Task Completion在ios4中開始加入,用於限時後台,允許應用連續後台十分鍾,ios7改為允許在開屏下運行十分鍾,關屏會暫停,直到開屏後重啟繼續湊足十分種;又比如Remote Notification,以往聊天類應用接受推送後點進去需要再收一次信息,這情況在QQ、微信等應用上最為明顯。不過擁有了這個接口後,這情況將不複存在,以後推送將能夠直接啟動後台任務;再比如Background Transfer Service,讓後台應用上傳下載成為了可能,大大提高實用性;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蘋果的運行機製早已經不是“假後台”了,而是更加智能的多種處理方式切換的管理方式,如果說早幾代iPhone是靠殺後台來提高可用內存的話,現在的幾代iPhone已經變成了更智能的管理來提高內存利用率了。

2、使用NVMe協議的閃存
NVMe協議的閃存,手機上隻有iPhone在使用,始於iPhone6s,理論上順序讀取速度能夠超過1000MB/s,對於UFS標準的閃存來說讀寫速度高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iPhone內存小,但是運行不慢的一個重要因素,前陣子看到個新聞,大家感受下,題目是:第二代UFS 2.1主控將至,終於追上了兩年前的iPhone 6s
總結下:得益於高速閃存以及智能的內存管理機製,iPhone的確在每一代都沒吃過閃存的虧,但是我還是那句話,不管運行機製有多好,速度有多快,總有那麼一天會因為IOS的升級而掉隊,還是希望蘋果能再良心點,在內存上別吝嗇,讓我們多用幾年,當然這要求很難實現,庫克,你懂得。
問題七、這次的iPhone X後置攝像頭整體素質如何,最好來點實拍。(談攝像頭)從軟硬件以及實拍來回答吧:
1、硬件方麵
▼很可惜暫時查不到攝像頭型號,隻知道肯定還是大法的攝像頭,參數在之前有介紹,後置的雙攝由前代的橫放變成了豎放,攝像頭硬件總體升級不大。

▼參數上來說後置攝像頭的其中一顆長焦鏡頭提升了光圈,由iphone8plus的2.8增大到2.4,同時從拆解透視掃描來看,確實和官網介紹的一樣,這顆長焦也同時獲得了光學防抖功能

▼看下8p的x光掃描圖,隻有一個攝像頭有光學防抖OIS磁鐵

▼然後很遺憾,還是凸起

2、軟件方麵
這次攝像頭主要改進在人像模式和夜間,個人認為主要來自於後攝中的那顆長焦鏡頭光圈提升,更多的進光給拍攝人像和夜間攝影帶來了素質上的改善,當然大家也不要認為提高會很大,在感光元件麵積不大幅增大的前提下,這些頂多算改善,來看些實拍吧,先看人像模式下的虛化效果,別罵我,找不到妹子

▼其實這是軟件虛化,並且在拍攝時的實時取景裏可以看到軟件在不停地計算識別人臉,看拍攝時的截圖

▼以下是部分拍攝樣張,未做任何修改,先說聲抱歉,從機子到手到寫文章,上海持續一個多禮拜陰雨,大家都知道攝影是光影的藝術,所以這次拍得實在有點差,大家見諒。從美食開始吧





▼然後是秋天






▼小清新和一些隨拍











▼夜景




3、DxOMARK得分
DxO測試了iPhone X攝像頭,最終得出結論認為和iPhone 8相比,相機方麵略有改進,iPhone X提供更精細的拍攝畫麵,獲得101分的照片分數,這使得它成為了最佳的照相手機, 但是在視頻性能上僅獲得89分,與8P在一個水準上,當然大家也不能完全信,玩攝影的應該懂,DxO的公平性這幾年一直被質疑,有人說和自如大哥一個意思。。。真相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無從知道,不敢妄言,僅做參考。

▼這次還是挺意外的,沒發布前傳言說會去掉指紋識別,我是堅決不信的,因為蘋果之前花了大價錢把業界最好的指紋識別公司買下來,應該是有長遠考慮的,並且蘋果正全局布置指紋識別功能,想想離蘋果剛剛給自家筆記本配置指紋識別也就一年多,竟然將這麼成熟的解決方案棄用了,令人唏噓啊,好歹留下來過渡一年呢?據說蘋果之所以不留指紋識別是因為屏下指紋技術尚不成熟,在急著要上馬全麵屏的同時又不願意把指紋後置,所以就有了今年這麼激進的做法,那麼就先來看看這套Face ID的解決方案是否好用吧。Face ID完全依賴這個齊劉海

▼所有的傳感器都在裏麵,從左到右,依次是紅外鏡頭、泛光感應元件、距離傳感器、環境光傳感器、揚聲器、麥克風、700 萬像素攝像頭、點陣投影器。

▼大哥,我想問問原深感攝像頭在哪裏?看圖沒有啊。
好吧,這其實是個誤讀,原深感攝像頭其實不是指一個攝像頭,而是一整個係統,它包括了前置主攝像頭、紅外鏡頭、反光感應元件以及點陣投影器等傳感器,而這套係統實現了X上麵幾個重量級的功能,比如這一章節所說的Face ID,比如上一問題所說的人像光效、人像模式,又比如下文要說的動話表情。來看看主要傳感器的功能吧

▼ Face ID 驗證解鎖時,會先通過"點陣投影器"來繪製出圖案麵譜,然後由"紅外鏡頭"來確認數據是否匹配。如果匹配,那麼驗證成功,即可解鎖手機或者支付。來看下我的解鎖GIF圖,注意看時間上方的鎖由鎖定變成打開後表示臉部解鎖成功,但是係統是不會自動進入操作界麵的,而是必須自屏幕向上滑動方可進入主菜單,人為的多了一個步驟,蘋果給的解釋是不是所有人看著屏幕都是想解鎖操作的,或許有些人隻是想看下通知,我覺得也有道理,但是如果設置裏可以自定義就行了,反正我不會為了看通知點一下,因為我的通知在我的garmin手表上已經推送過我已經看過了。

▼還是想說下最開始發布會吐的那些關於臉部解鎖的槽,其實大多數蘋果的工程師們都已經想到了,比如以下兩點:
☛睡覺的時候被老婆解鎖用於支付或者瀏覽個人隱私:這是不可能的,這槽吐的沒什麼水準,仔細想想指紋識別反倒是輕鬆實現,而Face ID是不行的,因為有“注視感知功能”,因為X必須發現你是看著他的時候才會解鎖,這很重要。
☛化妝過的臉解不解的開心裏到底有沒有逼數:解得開,因為Face ID掃描的是你的臉的3D模型,而不是你臉上的粉。同時Face ID也不會被照片、麵具、帽子或胡子等影響。
總結:網上看到一句:“原深感鏡頭”是所有問題的答案,挺好的,其實我覺得這代X如果說全麵屏撐起了麵子的話,原深感鏡頭就撐起了X的裏子,因為這套係統的加入,AR的應用或許會更寬廣和智能,蘋果也會在之後拓展很多相關的功能,畢竟這才是第一代,然後在X上Face ID已經接管了幾乎指紋識別的一切功能,比如支付,比如賬號登錄,接下來的路還很長,但是也希望指紋識別能以另一種更高端的方式回歸,必定用慣了指紋識別,真的是穩定好用。

1、電池容量及續航
▼X為了更好的利用空間,第一次在手機上使用了雙電池設計,容量達到2716mAh,高於體積大很多的8P),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塊電池不是串聯的,而是並聯,更確切的說不是雙電池而是雙電芯電池,有評論指出雙電芯設計更像是一種空間利用的措施,而非著眼於改變電池的容量。

▼實際使用下來,重度使用一天沒問題,正常使用可以堅持到第二天上午,這就是事實,說得再好,在電池技術沒革命性突破之前,都是差不多的。

2、無線充電
▼千呼萬喚始出來,前幾年看到Apple Watch 3率先實現,我還真以為iPhone的無線充電馬上就來了,沒想到一等又是差不多三年,終於在今年的iPhone產品線上推開,慶幸的是蘋果這回沒有製定自己的規則,用的是全球無線充電標準之一Qi標準,長鬆一口氣,以前跟朋友談論無線充電時大家都在說,按照庫克的尿性蘋果的無線充電應該用自己的方案,然後充電設備要認證,第三方配件廠想做必須花錢認證,這回好了,不同品牌的產品,隻要有一個Qi的標識,都可以用Qi無線充電器充電。
▼再加上無線充電順利解決了充電時不能聽耳機的問題!!!一切都這麼美好,耶!又多了個買X的理由!!!

然而真是這樣嗎?我還是想多說幾句,首先感謝蘋果總算給了無線充電功能,畢竟這個功能已經晚了競爭對手兩三年了,但是實際適用了之後我還是發現有不少坑的,總結出來就是:充電效率不高充電效率不高充電效率不高,重要的事情說三遍,Qi無線充電器最大充電功率是15w,但是大家去看下市麵上目前大多數的這一協議的無線充電設備功率還停留在10w,雖然10也勉強能算快充了,但是大家應該知道高通的有線快充QC4+最大功率已經達到60瓦了,來看下網上找到的一張充電實際時間對比,之所以iOS 11還區分了版本,是因為iOS 11.1隻支持最高到5w的功率,而最新的11.2解鎖了7.5w(但是又有測試說7.5w隻能維持一段時間,然後會再次降到5w),大家看下下圖,實際充電兩小時後,蘋果的29w充電頭可將X充滿,原裝座充都能輕鬆上到80%(這裏的原裝座充有點爭議,因為同為5w,難道無線充電轉換率那麼差?),而即使是升級到11.2解鎖了7.5w的無線充電,還是隻能講X充到40%出頭,這個充電效率差的令人咂舌。

客觀說iOS 11升級地方不算大,基於10進行了一些細節的改進,開放度進一步提高,我測試了一些在iPhone X上的實用升級功能:
☛控製中心大升級,可根據自己喜好自定義,這在iOS係統裏算是一種大進步

☛一次選中多個桌麵圖標進行排序
長按想要移動的圖標,直到它開始擺動。將該圖標稍微移動少許,然後點擊所有想要移動的應用程序圖標,這樣一來,它們就被“捆綁”在一起了,這樣就可以批量操作了

☛信號圖標變更

☛App Store中新增今日視圖

☛係統相機也可以掃二維碼

☛原生相冊應用可以播放 GIF,那麼多年收藏的動圖終於可以隨時攜帶了

☛計算器界麵,把方形按鈕改成了圓形。

☛更好的適配AirPods,雙擊自定義內容更多,這個對airpods很重要

☛截圖後縮略圖會等一下你,如果想修改標注可以直接進行。

☛可以在鎖屏上選擇顯示哪條內容,在「顯示預覽」中選擇「解鎖時」,當你手機亮屏時是不會看到具體內容的,這時你把手指放 Home 鍵上用指紋解鎖,這些通知內容就會立即顯示出來。

☛終於支持輕觸點亮屏幕了,仍然得益於全麵屏取消HOME鍵,現在看時間隻要輕點一下即可。注意下時間,半夜了我還在拍拍拍。
問題十一、iPhone X沒有了HOME鍵,操作上會有什麼不同嗎?(談X 帶來的UI與交互的改變)隨著Home鍵的取消,基本上用了那麼多年的iPhone快捷鍵和一些手勢功能都出現了變化,我總結了下,歸為兩類:
1、按鍵類主要改變
☛關機:長按左側音量+和電源鍵;
☛強製重啟:一下音量+,一下音量-,然後長按電源鍵;
☛截屏:同時按音量+鍵和電源鍵;
☛APPLE PAY:雙擊右側電源鍵;
☛呼出Siri:長按右側電源鍵;
2、手勢類主要改變
☛返回主界麵,向上滑動橫條,這個功能以前在越獄過的iPhone上出現過,很是好用,有段時間越獄隻為了這個功能,終於現在通過全麵屏的出現而有了這個功能。

☛多任務界麵:向斜上方劃橫條

☛多任務快速切換:左右滑動橫條

☛多任務關閉:在多任務界麵,長按某個應用

☛去掉底部橫條:【設置】 -【通用】-【輔助功能】 - 便於訪問【開啟輔助訪問功能】,接下來進入任何App,隻要三次電源按鈕,就可以完全隱藏在底部條紋。(此條下方無圖)
問題十二、蘋果在大力推廣Animoji動話表情,究竟是個什麼東西?(談動話表情)的確,發布會上也用了不少時間,大概的意思是通過麵部識別(原深感攝像頭係統),這些形象能夠實時模仿你的表情。你可以將一段語音發送給朋友,再配上一段動畫,還原你在說這些話時臉上的樣子。▼來看看我自己錄得(注意左上角就是iOS 11新增的錄屏功能),一直覺得自己很眼熟,原來特麼自己和豬很像

總結下:個人認為整體算好玩,但是實用度不高,大多數朋友都和我一樣,完了一次就束之高閣了,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用的是微信,並且微信表情足夠簡單以及表達的情緒也足夠到位。但是這不或許隻是蘋果利用原深感攝像頭的第一步,投石問路,或許會有很多新奇的第三方應用因原深感攝像頭而生。
寫到這裏我很累,大家看得一定也很累,來張大長腿提提神。還有三分之一,堅持。

還真有,給大家推薦下目前我用的幾個吧(以下個別是大媽家隨X贈送的,所以你懂的,請注意甄別)。
1、airpods-蘋果這幾年真正的黑科技產品,沒之一。
▼最初發布的時候,我看傻了,真醜。然後就再也沒去關注,直到有一天泡在大媽家,神奇的發現有人對airpods的評價異常的高,更神奇的是我搜了下其他評論,都是出奇的好,於是關注了一陣子,才發現這個神奇的小玩意原來有著與他外形成反比的用戶體驗,大多數人的評價是:這是最近幾年蘋果最值得買的東西之一,用戶體驗好到極致。於是在收到眾測短信收到後,我果斷下單了。

▼開箱什麼就略過了,來看看與原裝耳機的對比,是不是很像

▼但其實內部完全是兩個數量級的產品,看看內部拆解,ifixt的拆解裏說:蘋果把全世界都裝進了這個耳機。難怪airpods發布一年後,競爭對手甚至都拿不出一款像樣的競品應戰。

▼現在是我聽音樂的首選,拿下任何一支塞子即刻暫停,戴上恢複,ios11下可自定義手勢,續航給力,除了外觀醜點(對於我來說完全無所謂,因為根據木桶原理,戴上它拖後腿的是我的臉),我找不到任何噴點,甚至有人說雖然售價高達1288,但或許它是蘋果目前性價比最高的配件。


▼充電盒打開手機就會彈出提示

2、無線充電器
▼anker算是認可度比較高的配件品牌了,這次我手上的是一台10w的無線充電器,放下即衝,拿起來就用,雖然充電速度慢點,但是貴在方便

▼看看充電情況,識別的很好,一放上去就有了。

3、數據線
或許你還需要一根拉車線,哈哈,名字起的有點誇張,但是這個線在數碼愛好者心裏還是有點地位的,我手上的是第二代,相比第一代更加柔軟些(同事有根一代,做了對比),希望更耐用一些,mifi認證,0.9m長

▼接頭處都做了特殊處理,耐用度更好

4、applecare+
▼請原諒我把蘋果的applecare+當成了配件,因為iPhone X的維修成本真的有點高,自己看圖想想好。

1、優點
☛目前最接近全麵屏手機的屏幕解決方案,OLED顯示效果也足夠的出色;
☛玻璃背板的回歸拉高了手機檔次、獲得了更好的視覺效果以及更舒適的握感;
☛無線充電第一次出現在iphone上,多了一種充電方式;
☛原深感攝像頭係統或許是蘋果布局AR過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優秀的做工及工業設計,特別是看到拆解後,大寫的服;
☛Face ID解鎖方式讓手機安全性進一步提高;
☛主要硬件傲視群雄+依舊給力的係統用戶體驗+外觀設計大變,不看價格的話,iPhone X是從4s後最具競爭力的iPhone,這依然是最好的iphone,沒有之一。
2、不足
☛如此成熟好用的指紋識別突然消失,大大的可惜;
☛Face ID足夠能用,但是還是達不到指紋識別那種識別成功率以及穩定性,特別是識別成功後還需要向上滑動,比指紋識別解鎖多了一步;
☛齊劉海逼死強迫症、黑邊部分網友想跑馬(說實話黑邊我是無所謂的,感覺在接受範圍,但是看各種手機評論,發現部分網友對超窄邊框的在意程度甚至超過了屏幕本身,所以我還是提一下),另外不鏽鋼邊框容易磨損;
☛拍照提升不是很大,整體上還是在從軟件上想辦法,下一步應該想想有無可能增加CMOS的麵積;
☛無線充電效率太低,最新版本係統也無法保證持續7.5w功率,整體轉換率也偏低;
☛沒有雙卡雙待,之前好多傳言今年會有,繼續等;
☛存儲空間跳開128,商人的本質,我們還能說什麼呢?
☛IOS 11雖繼續加大開放力度,在越獄基本走到頭的情況下,我怕開放速度會變慢,照片管理、智能撥號等功能感覺遙遙無期;
☛主流軟件已經紛紛更新支持iPhone X,但是很多軟件還沒有準備好;
☛綠線門、燒屏門,每次大換代的iphone都有著這樣那樣的不確定,有待時間檢驗;
☛維修成本太高,Applecare+也太貴;
☛整機價格太高,坑的不是那些上了班有購買力的人,坑的是孩子們的父母和女神們的備胎。。。
3、購買建議
每年大家都在說割腎去買,最後看到該買的都還是買了,腎還是在的。然而今年卻不一樣,大家也在說割腎,但是真正一發布就去買的人真不算多(也有可能我的圈子太low)。
然而你們又不買8和8P,又不買X,你們在想啥?
平心而論,今年的這台X比起5、5s、6、6s、7、8來說,算是良心很多了,硬件上沒有對手,係統上依舊很棒的用戶體驗,加上提前來的全麵屏以及由於全麵屏而帶出來的一係列變化(OLED、Face ID)都讓我們虎軀一震,但是問題出在了哪兒?
價格!這是我第一次覺得買不起iPhone了,雖然這個手機真的很棒。
我的購買建議是(以下討論範疇不包含安卓手機):
☛如果你不差錢,買!
☛如果你能一台手機用兩年或以上時間的,並且正好想換手機,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一台手機能用兩三年的話,即使接近1w,算下來也不是說不能接受,並且你一定會覺得物有所值;
☛如果你不是個喜歡追逐新鮮的人,但是想換台好手機的,那麼我反而推薦你iphone 8P,真的很均衡的一台手機,用個三年妥妥的;
☛如果不是剛需,還等得起,或許等降價後的X或者是明年的下一代X未必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問題十五、樓主展望一下下一代iPhone,會有怎樣的變化(談未來)羅嗦一下,分三個方麵談談這個問題:
1、下一代理性展望(中大概率事件)
☛不會兩代同堂了,今年的X有著很明顯的搶發跡象,另外6/6p到8/8p這個延續好幾代的設計應該不會再見了;
☛X的下一代以及其大屏版應該是明年旗艦;
☛下一代X應該大概率沿用這代設計,異性全麵屏+三明治設計,不會有撐足了的全麵屏;硬件上例行升級。
☛指紋識別中等概率回歸,但是要看屏下指紋技術是不是能完全成熟;
☛凸起的攝像頭被磨平,這個技術上也應該差不多了吧。
2、你想要,但是人家近幾年基本不會給的功能
(隻要不走諾基亞的路,總有一天會有的,但是這兩年來說懸)
☛雙卡雙待,這個功能的缺失客觀上讓千元機市場變得欣欣向榮;
☛全功能NFC,硬件早已滿足,就是不給就是不給就是不給;
☛無線快充,等了這麼多年終於有線可以快充了,但是無線快充估計要等無線充電很穩定很成熟了才會給;
☛改進了的照片管理和文件管理功能,這個問題說了好多年了,完全不給機會;
☛移動HiFi,蘋果對移動聽音的理解決定了他根本不會追求極致音質;
☛智能撥號,曾經越獄必裝的插件之一;
☛係統原生的號碼歸屬地及廣告識別攔截功能;iOS 10時候開放給了360、騰訊手機助手這些軟件,但是實際體驗不算好,而且這些軟件本身太臃腫,為了一個小功能裝了一個龐大的360流氓軟件王。。。總是很不自在。
3、iphone的未來
☛用戶體驗永遠是第一位
iPhone,無論你用過或是沒用過,喜歡或是無愛,都是在我們談論手機的時候繞不開的一個詞,作為一個從多普達515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玩家,一直用到明基p50、多普達818、830、HTC Touch Diamond、HD2,等到iphone問世後,開始我是不屑的,第一台iphone是3gs,使用之後最大的感受是這個係統太封閉了,那個時候windows手機係統已是日暮西山,於是轉向了安卓陣營,G1、9100、note2也算是可用,然而忽然有一天再去用4s,才發現那幾年,安卓落後蘋果太多太多了,iOS係統雖然依舊封閉,但是整體用戶體驗好了太多太多,於是之後一路下來都是iphone了,所以希望無論以後手機發展到什麼地步,蘋果都能抱著喬布斯發布第一代iphone時候的想法,手機首先不是應該功能強大,而首先是給用戶使用的,你必須好用。(以下是還留存的手機大合集,其餘的不是丟了就是找不到了或者鹹魚了。)

☛技術靠錢砸,硬件親手抓
都在說創新,但創新真的很難,特別是在電池技術沒本質發展之前,手機世界的大革新很難,有些你想不到但是人家想到並且領先業界的點子,怎麼辦?蘋果的解決方式簡單而粗暴,憑借巨大的現金儲備,我有錢,我把你買下來,這個想法就是我的了,比如開發 Face ID 所用紅外傳感器的 Prime Sense 團隊,2013 年被蘋果 3.6 億美元買下;又比如一支24人組成的同名創業團隊開發了Siri,隨後2010年四月這家公司被蘋果收購;這樣的模式或許會暫時沿用下去,當然這樣是蘋果作為業界大哥大獨有的生存方式。
但是技術上的拿來主義並不足以讓蘋果這麼些年屹立不倒,蘋果從來都不缺少核心的競爭力,IOS是,硬件也是,蘋果從早幾代就開始堅持自主處理器的研發說明了一切,關鍵部件不受製於人,是想做大哥大必須有的功力,換到國內手機市場,華為和魅族也算是比較典型的例子,一個自主研發麒麟處理器(自主研發有爭議,架構是別人的),再也不用看高通臉色,而魅族則相反,要的人家不給(高通),給的消費者不要(聯發科),蘋果的移動處理器優異到這兩年開始有傳言以後它的筆記本產品線會棄用Intel處理器,取而代之的是a係列移動處理器,我想這未必是空穴來風,據說高通835隻是略輸i3,那麼再個三五年,A係列還是可以期待的。

彩蛋:33個關於iPhone X或許你還不知道的小細節
1、iPhone X被《時代》評為2017年25大最佳發明之一;
2、iPhone X是史上最貴的iPhone;
3、DxOMark為iPhone X的評分為97分,這確實是個相當令人滿意的數字;
4、iPhone X的屏占比是82.9%,是目前蘋果手機中最高的,但是比國產不少手機都低;
5、iPhone X在錄屏和截圖時並不會遺留標誌性劉海,會由純色或者彩色來填充劉海部分。
6、iPhone X物料成本僅為357.5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369元),僅國內起售價的28.24%
7、iPhone 8P僅有後置攝像頭附帶人像模式,iPhone X前置與後置攝像頭均加入了人像模式。
8、iPhone X 與 iPhone 8 係列玻璃麵板幾乎相同,不過 iPhone X 更多了一層光學塗層,在白色版本的 iPhone X 機身上可以呈現出類似朱白色海貝的觀感;
9、FACE ID在側躺時識別成功率大幅降低;
10、擔心iPhone x會碎的朋友可以考慮購買碎屏險,蘋果官方的applecare+兩年為1688,京東兩年碎屏險為598,支付寶兩年碎屏險是378,博自己手不抖成本是0元;
11、iPhone X有高通基帶和Intel基帶兩個版本,因為高通基帶性能略好於Intel,所以蘋果人為的做了降頻,所以在體驗上是基本一致的;
12、iPhone X的四角圓弧更大,設計初衷或許是為了更好的握持;
13、在解鎖iPhone X時,新的麵孔頻繁輸密碼,會成為另一個主人,事實告訴我們可以丟臉但不能丟密碼,密碼有最高優先級,十年來這個道理從未變過;
14、iPhone X非超窄邊框,美觀度差一點,但是邊框寬度和碎屏風險以及屏幕被遮擋的麵積成反比;
15、使用iPhone X時有來電,如果手機發現你在看他,會自動調低音量;
斜看iPhone X也能解鎖手機,但是角度不能太大;
16、iPhone X的OLED 屏幕是P排列,實際PPI會打折扣,但是放心,打完折依舊很完美;
17、iPhone X的長焦鏡頭加入了光學防抖,增大了光圈,這是它相較於8p在攝像頭方麵最大的區別;
18、對於iPhoneX用戶來說,iOS 11。2無線充電功能解鎖到支持7.5W快速無線充電,而之前是5w;
19、在iPhone X上,iOS 11.2在鎖屏界麵右上角的圖標下方添加了一個小的條形物,使控製中心手勢的位置更清晰。
20、原深感攝像頭並不特指一個攝像頭,而是一套攝像頭+傳感器+軟件計算的完整係統;
21、不管你承不承認,全麵屏+雙麵玻璃+金屬中框或許將成為2018年大多數手機的主流設計,甚至異性全麵屏這種妥協的產物也會被跟風。。。。
22、三明治結構回歸,玻璃背板回歸,白帶終於消失,你好iPhone 4,好久不見!
23、蘋果的軟件高級副總裁克雷格·費德裏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已經明確表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沿用這個設計,所以不要指望明年的iPhone Ⅺ會剪掉“劉海”;
24、網上在熱炒OLED“燒屏”的問題,實際上在這方麵蘋果也做了相應的處理。iOS 11係統會自動進行調整,防止同一像素長時間顯示相同顏色;
25、Face ID的誤解鎖率僅為百萬分之一,而Touch ID則為五萬分之一,但是無論是哪個,目前大家認為最安全可靠以及穩定的還是密碼;
26、iPhone X的處理器以及內存,基本碾壓了同時代安卓陣營競爭對手(輕噴,我也是個安卓用戶);
27、iPhone X支持快充,也支持無線充電,有線方式30分鍾可以充到50%,相比之前大幅提升,前提是你需要額外購買一個29W的充電器+一根USB-C轉Lightning充電線(1m),共計576元。
28、種種跡象表明,指紋識別隻是暫別iPhone,再次回歸的可能性很大;
29、我們都知道,4.7英寸也才能勉強單手操作,所以5.8英寸的iPhoneX手機基本是不能單手操作的,即使是它的機身並不大;
30、iPhone X的後背攝像頭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