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埋下的蘋果核,如今已經到當打之年
從蘋果首顆自研處理器A4麵市算起,蘋果在自研處理器上已經走過了十年曆程。
![[4.1]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OS?(1)](https://img.win7999.com/upload/news/2020/04/01/2015/158574332413618251051.jpg)
其首次應用在智能手機上的64位處理器A7理論上可以提供TB級的內存支持,以至當時就有評論認為A7對手機等移動智能設備而言性能有些過剩了,蘋果可能是為將mac OS X移植到ARM架構中做準備。
![[4.1]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OS?(2)](https://img.win7999.com/upload/news/2020/04/01/2015/158574332424080515950.jpg)
在SPECint2006和Geekbench等測試中,較新的A12X和A13跑分成績都能媲美X86架構的新款處理器。雖然指令集和平台不同,但是作為可供參考的對比數據,姑且可以認為在同等功耗下A係處理器具備了能匹敵同期主流X86處理器的算力。
事實上,蘋果的mac OS轉投Intel處理器也不過15年時間而已,而今的蘋果無論在軟硬件方麵的掌控力,業界的號召力還是工程師的人才儲備上都遠勝當初,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如果蘋果想要進行係統遷移的話,將會比15年前容易的多。
運行在mac OS X上iOS app
![[4.1]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OS?(3)](https://img.win7999.com/upload/news/2020/04/01/2015/158574332431513957449.jpg)
2007年,喬布斯介紹iPhone所用的領先其它手機5年的係統時這樣說道,"iPhone Runs OS X",所以如今運行在蘋果核上的iOS/iPad OS本質上和運行在Intel平台上的mac OS X係出同源。
![[4.1]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OS?(4)](https://img.win7999.com/upload/news/2020/04/01/2015/158574332448286418021.jpg)
而另一件公開的事實告訴我們,iOS和mac OS同出自蘋果的開源類Unix係統Darwin。這意味著蘋果在Power時代積累的遷移經驗以及如今在A係處理器上進行iOS開發的經驗也是適用於mac OS X的。
![[4.1]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OS?(5)](https://img.win7999.com/upload/news/2020/04/01/2015/15857433246062663629.jpg)
去年的WWDC19上蘋果公布的Project Catalyst(催化劑)項目就是一個能整合 mac OS X和 iOS 應用的平台,這個平台讓開發者可以將眾多備受喜愛的iPad app輕鬆創建Mac版,並以原生方式運行。而更早的時候,iOS app就以另一種形式在mac OS X上運行開來了。
熟悉模擬器的小夥伴應該不會對GBA,PS2等掌機/主機設備模擬器感到陌生。而近年來,隨著手遊市場的火爆,諸如BlueStacks一類的Android模擬器也是火爆異常,甚至網易遊戲還有專門的"電腦玩手遊官方模擬器MuMu",為了讓大家花一樣錢玩N樣也是操碎了心。
![[4.1]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OS?(6)](https://img.win7999.com/upload/news/2020/04/01/2015/15857433247281168998.jpg)
在PC上玩模擬器遊戲的操作可謂曆史悠久
而由於iOS的封閉性,至少Win端的iOS模擬器還是極為少見的。不過作為開發工作繞不過去的一部分,iOS模擬器早已有之。
![[4.1]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OS?(7)](https://img.win7999.com/upload/news/2020/04/01/2015/158574332489043553084.jpg)
蘋果官網的Xcode截圖
不論是官方的還是非官方的,iOS模擬器的核心體驗都是在非iOS設備跑上iOS程序(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而各種iOS模擬器的存在似乎說明想要在mac OS X上完美體驗iOS app,可能差的隻是一塊多點觸控屏。
支持觸控的Mac和支持鍵鼠的iPad
筆記本支持觸控這件事並不新鮮。不提微軟自家的Surface Book,在Windows8開始注重觸控體驗、大搞鍵鼠觸控二合一的交互理念後,各種翻轉,觸控類筆記本設計層出不窮:聯想的瑜伽係列變形本,用觸控屏取代觸控板的華為Zen Book Pro以及用觸控顯示器取代傳統鍵盤的C麵設計的宏碁Iconia都證明了從硬件層麵上為筆記本賦予觸控功能的方案簡直不要太成熟。
![[4.1]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OS?(8)](https://img.win7999.com/upload/news/2020/04/01/2015/158574332554283457809.jpg)
華碩ZenBook的ScreenPad不隻是一塊觸控屏
令人迷惑的是,作為微軟的老對手,蘋果至今都沒有在Mac產品上推出類似微軟Windows平板模式的觸控支持,更沒有絲毫顯露出去模糊iOS和Mac OS界限的意思。甚至包括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 Phil Schiller和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 Craig Federighi在內的蘋果高管還在公開場合站在經營或產品的立場聲明"將 macOS 和 iOS 融合,或者是弱化兩者的界限"都是不明智的選擇,他們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因此,蘋果在2016款MacBook上僅引入一條TouchBar而非觸控屏的行為似乎就可以理解了。
![[4.1]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OS?(9)](https://img.win7999.com/upload/news/2020/04/01/2015/158574332644448146995.jpg)
更有意思的是iPad。推出之初,其定位隻是一款能滿足辦公的影音娛樂設備,類似於上網本那樣的廉價PC替代品。而iPad Pro係列產品的推出,一下子就將iPad從影音娛樂產品拔高到了和Mac一樣的生產力工具,而且還做的不錯。
![[4.1]蘋果核補完計劃,iOS終將回歸macOS?(10)](https://img.win7999.com/upload/news/2020/04/01/2015/158574332649076414400.jpg)
屏幕尺寸越來越大的,能接駁越來越多設備,甚至還有了妙控鍵盤加持的iPad也在不斷威脅著小尺寸的Mac Book。受限於尺寸,性能相對羸弱的11寸Mac Book和iPad Pro在生產力上的應用都相對較為輕度,價格的接近更是加劇了這種相互替代性。
蘋果補完計劃
對於外界尤其是開發者來說,將兩大蘋果係統合一打造為"Apple OS"的期待從未降低過。一方麵,一億左右的mac用戶和十億的iOS用戶基數對於開發者的吸引力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不可能舍棄Mac產品的蘋果樂於見到iOS應用反哺mac OS X;另一方麵,完全掌控芯片控製權的蘋果肯定不再滿足於隻是用一顆自研處理器支持運行在TouchBar上的特殊係統,在將mac OS X遷移到自研的處理器上後難免不會膨脹到將iOS補完到mac OS X中。
至於未來我們會不會看到用上蘋果自研處理器,還能兼容iOS app的Mac產品呢?今天四月一號,大家在評論區自由發揮吧。
編輯/鐵柱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