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對這兩次大會做了詳盡的報道,想了解詳情的朋友可以參看此前的報道。
此外,值得關注的大公司動態有:上周一盤中,蘋果市值首次突破八千億美元大關;紐約州開始接受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申請;亞馬遜正式推出帶屏幕的人工智能音響Echo Show。
潮科技方麵,比較重要的有: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成功利用深度學習的AI,讀取人類大腦裏的信息;MIT開發了“C-Learn”係統,可以讓機器人去教另外的機器人一些簡單的技能;NASA公布了載人登陸火星計劃。
大公司動態
蘋果市值首次突破八千億美元大關,萬億市值還遠嗎?
美國周一盤中,蘋果市值突破八千億美元,這是蘋果市值首次突破八千億美元大關。蘋果的股價盤中最高至153.70美元。據蘋果最新季報,其流通股總量為52.14億股,這意味著股價達到153.44美元市值即可超過8000億大關。
微軟沈向洋:人工智能需既有“智商”也有“情商”
微軟沈向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微軟人工智能方麵的研究,正在朝著“理解人類”的方向努力,強調AI應該不僅有“智商”,還應該有 “情商”。此外,他還談到微軟對於高端人才流動的態度,表示樂於成為培養和推動AI人才成長和發展的“黃埔軍校”,助推整個行業朝著未來人工智能浪潮的方向前進。
紐約州開始接受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申請
日前,紐約州州長Andrew Cuomo宣布,州政府現已經向各家想要在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開放申請渠道。不過紐約州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周期將不會太長,剛於上個月通過的該部分預算將最晚隻能維持到明年4月1日。
英偉達2017年計劃培訓10萬名開發人員
在GTC大會上,英偉達宣布2017年將通過英偉達深度學習學院培訓10萬名開發人員,以滿足人工智能領域對專業技能飛速增長的需求,而這一數字比2016年增長了10倍。
英偉達發布第一季度財報,受人工智能熱潮影響,營收同比翻番
英偉達上周發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其一季度營收達到5.0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08億美元實現翻番式增長。該公司表示,增長的主要因素來自市場對處理深度學習問題(如自動駕駛或語音識別)的GPU需求不斷增加。漂亮的數據推動其股價開盤後大漲超過10%。
微軟Build 2017開發者大會今年主題是邊緣計算
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表示,今年2017開發者大會的主題將會是邊緣計算。邊緣計算並不是雲計算的替代品。相反,它是指不僅集中在雲和數據庫中,同時也在網絡邊緣提供數據處理能力。邊緣計算概念已經普遍存在於工業物聯網應用、製造業、零售、ATM機、智能手機和虛擬/混合現實等領域。
亞馬遜正式推出帶屏幕的人工智能音響Echo Show,配備7英寸屏幕,可視頻通話
亞馬遜上周擴大旗下智能音響陣容,新品Echo Show配備了一塊7英寸屏幕,除了搭載亞馬遜Alexa人工智能助手,Ehco Show的新功能還包括通過500萬像素的攝像頭進行視頻通話、播放各個視頻平台(如YouTube)上的視頻等,Ehco Show的售價為229.99美元,目前亞馬遜已經推出了新品優惠活動。
Facebook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調整新聞Feed流,打擊垃圾信息
自去年以來,Facebook一直在加大對垃圾郵件和廣告信息的打擊力度。日前Facebook表示,公司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分析成千上萬的網頁鏈接,利用大量惡意、具有破壞性的廣告訓練識別低質量的網頁。如果某個帖子鏈接到低質量網頁的話,該帖子在新聞Feed流中的顯示概率將下降。
英偉達展示Isaac機器人模擬機,在虛擬環境下訓練機器人
GPU技術大會上,英偉達CEO黃仁勳向公眾展示了Isaac機器人模擬機(Isaac Robot Simulator)。該模擬機可在機器人被運用到現實世界之前,在模擬條件下對其進行訓練。Isaac采用了英偉達公司先進的模擬、渲染和深度學習技術。在這個虛擬環境內,開發人員可以使用深度學習訓練來建立測試場景,然後在幾分鍾內進行模擬。模擬完成後信息可以被迅速輸送給現實世界的機器人。
英偉達與豐田達成合作:雙方將聯合研發自動駕駛汽車
芯片製造商英偉達今日與日本汽車巨頭聯合宣布,雙方將就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達成合作,豐田將使用英偉達的的Drive PX自動駕駛平台,同時兩家公司的工程技術團隊將展開合作,將英偉達的平台整合到豐田的自動駕駛汽車中,與汽車周遭的傳感器協同合作。但雙方均未透露具體的商業化目標。
歐洲遭受大規模勒索軟件攻擊,黑客要求支付比特幣
香港媒體報道,數家歐洲機構遭受到了大規模的勒索軟件攻擊。受到攻擊的團體計算機被鎖死並被要求支付比特幣以解鎖。報告受到感染的國家包括英國、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俄羅斯和烏克蘭。截至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攻擊是否互相關聯。一位網絡安全研究員發表推文稱他直接監測到了3.6萬起此類軟件攻擊。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係統(NHS)也成為受害者之一。當天英國許多地區的公共診所都隻能使用紙筆辦公。西班牙電信巨頭Telefonica、能源公司Iberdrola和Gas Natural也發生類似情況。
蘋果2億美元收購AI公司Lattice Data,挖掘非結構化暗數據價值
蘋果近日以2億美元收購了人工智能初創企業Lattice Data,後者以AI技術驅動,采集非結構化的暗數據(dark data),然後將其進行結構化、有用的信息。據悉,Lattice Data的約20名工程師已經加入蘋果。
傳阿裏領投Magic Leap D輪,這家產品還沒影子的AR初創企業估值將達80億美元
據Backchannel援引內幕人士消息,AR初創企業Magic Leap,目前正在進行新一輪的D輪融資,領投方仍然是阿裏巴巴,據稱其投後估值將達60到80億美元之間。
iPhone 8芯片代工訂單被台積電搶走了,三星成立新部門反擊
三星電子在近日宣布,公司組建一個新的芯片代工業務部門,與台灣的台積電等代工廠商爭奪客戶,台積電是三星在芯片代工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三星稱,新部門將由三星半導體業務總裁金奇南(KimKi-nam)領導,主要負責為高通和英偉達(Nvidia)等客戶生產移動處理器和其他非存儲芯片。
軟銀牽頭,美兩大移動運營商Sprint與T-Mobile再次展開合並談判
彭博社今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在軟銀的牽頭下,美國兩大移動運營商Sprint和T-Mobile US再次展開合並談判。早在2014年,軟銀就計劃將旗下Sprint與T-Mobile US合並,但該計劃遭到了美國監管部門的反對。上周三,軟銀CEO孫正義在公司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的首選合並目標仍舊是T-Mobile,仍對重啟談判持開放和真誠的態度。據了解,雙方已展開初步的談判,但目前各方尚未聘請投行來幫助評估該潛在交易。2012年10月,軟銀宣布將以216億美元收購Sprint 70%的股權。
收購頂級VR遊戲團隊Owlchemy, 隻是穀歌布局內容市場與VR社交的開始
上周四上午,遊戲工作室Owlchemy在博客上發布了一份聲明:“今天真的是一個大日子,我們被Google收購了!”對於這個僅有23人的遊戲團隊來說,被Google收購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其實力的一種證明。對於Google來說,Owlchemy也是一支在內容製作上經過了市場考驗的成熟商業團隊。
亞馬遜語音虛擬助手Alexa又添新功能,聯手美國運通推出語音支付
最近Alexa又從美國運通那裏獲得了一個新技能——幫助AmEx卡用戶查看信用卡信息。AmEx持卡人可以通過語音指令“Alexa,打開AmEx”來查看帳戶信息、帳戶餘額和近期付款記錄。用戶通過使用密碼和用戶名登錄到美國運通在線帳戶來搜索技能並激活。
IBM 發布新的 AI 軟件,將深度學習的訓練時間從數周縮短到數小時
IBM上周宣布推出了一款新的 PowerAI 深度學習軟件,該軟件基於 Power Systems 而構建,可幫助數據科學家與開發人員解決所麵臨的挑戰,具體來說:它可以提供豐富的工具和數據準備功能,簡化開發體驗,還可以將 AI 係統訓練所需的時間從數周縮短到數小時。
微軟推出Fluent設計係統:支持VR,挑戰穀歌設計
在Build 2017開發者大會上,微軟推出了Fluent Design,它是一個設計係統,可以方便開發者跨設備開發用戶界麵。從許多方麵看,Fluent Design的理念與穀歌Material Design有些相似。它們的主要目標就是給開發者提供一種單一的設計語言,它可以在各種設備上良好運行。
Intel聯手Segway Robotics推出“平衡車”配送機器人
在剛剛舉行的XPonENTIAL 2017大會上,英特爾CEO 科再奇展示了賽格威 & 納恩博旗下的機器人部門Segway Robotics與Intel共同發布的快遞機器人Loomo Go。Loomo Go是一款具備自動駕駛能力配送機器人,主要用於提升最後一公裏配送的效率,用機器人技術代替送貨員重複且耗時的步行勞動。與目前很多的概念陸地送貨機器人不同的是,Loomo Go采用了自動、手動駕駛兩用設計,能夠跟快遞員配合工作,靈活處理現實場景中的複雜情況。
路透:在美投資遇阻,中國科技資金轉向以色列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科技公司尋求投資前景廣闊的技術,但是監管審查的趨緊導致他們難以在美國達成投資交易。現在,中國科技公司發現,他們的資金在以色列更受歡迎。去年,中國公司在以色列的投資增長9倍以上,達到創紀錄的165億美元,大量資金投向了以色列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網絡安全和醫療設備創業公司。
SpaceX點火測試獵鷹重型(Falcon Heavy)火箭,為登陸火星做準備
SpaceX公布了其用於登陸火星的Falcon Heavy火箭的最新進展。Space X對火箭關鍵的中央核心進行了靜態點火測試。測試於上周在德州McGregor的開發設施內順利完成。Space X官方預計,最快明年就會在一次發射過程中將兩名太空遊客送到月球附近,2020年之前將無人宇宙飛船送到火星。
特斯拉太陽能屋頂產品開始接受預定,年內開始交付
特斯拉CEO Elon Musk在Twitter上透露,特斯拉即日起將開始接受太陽能屋頂訂單,其中提供預訂的首批太陽能屋頂產品為黑色光滑玻璃磚和紋路玻璃磚兩個版本。但截至目前,特斯拉仍未正式公布太陽能屋頂的具體價格。預定的訂單從今年開始率先在美國市場交付並展開鋪設。預計從明年開始部署海外市場訂單。
英特爾加速通向5G,首款調製解調器下半年出樣品
英特爾院士、設備與通信事業部無線標準首席技術專家吳耕表示,英特爾首款5G調製解調器,將於2017年下半年進行測試,推出樣品。在未來的5G時代,產生移動數據的終端將不僅僅是智能手機,而是包括物聯網裏的數以億計的各種智能設備,例如汽車、攝像頭、家用空調、冰箱等等。
Alphabet申請在多倫多打造數字化城市,已提交開發計劃書
據知情人士透露,Alphabet公司的城市創新部門Sidewalk Labs LLC,已向加拿大多倫多市提交了開發計劃書,申請在多倫多商業區開發一片12英畝的土地。該計劃書的詳細情況尚處於保密狀態。但是,申請打造數字化城市顯然符合該公司從零開始打造聯網高科技城市或城區的夢想。
鬆下研發出電動車開發軟件,開發周期可縮短一半
據《日經新聞網》報道,日本鬆下公司已研發出一款電動車軟件,該款軟件能將電動車研發周期縮短一半,或將帶來更多出售零部件的機會。在電動車最初的設計階段,鬆下就將加入車企的研發工作,利用其係統對汽車性能進行建模,估測能量功耗和續航裏程等特點,使車企生產和測試原型車的數量最小化。鬆下希望通過參與電動車的研發過程,獲得更多銷售電池和其它電動車零部件的機會。
Uber在加拿大成立新的人工智能團隊,致力於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外媒報道,Uber將在加拿大多倫多建立了一支新的人工智能團隊,以協助改進Uber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新人工智能團隊屬於Uber先進技術集團的一部分,後者負責領導Uber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目前,Uber正與穀歌母公司Alphabet就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對薄公堂,美國本土的技術團隊陷入被動。
漫威進軍VR領域,讓你身臨其境體驗超級英雄的感覺
在最近GameSpot的采訪中,被問及是否會考慮VR的應用潛力時,漫威的遊戲和創新高級副總裁Jay Ong表示:“當然會。事實上,我們在去年年底就對VR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VR的體驗非常酷。”他說,這項項目將會很快問世。
Facebook將於6月進軍電視領域,或製作VR約會節目
根據多名Facebook內部人士透露,Facebook已經開始大力籌備推出類似電視節目的視頻欄目,並且打算在6月中旬公開節目單。據了解,Facebook將設置兩個層級的節目:預算較高,節目時間較長的大型節目將會在電視上播放;級別較低、預算較少的短節目,則每24個小時更新一次。Facebook最近授權的是一檔VR約會節目。
潮科技
思之悚然!中國科學家的AI“讀心術”,可以讀取你大腦中的文字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已經可以利用深度學習的AI,讀取人類大腦裏的信息。這項研究運用的技術被稱為腦解碼。腦解碼中使用的技術之一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科學家們利用fMRI讀取大腦皮層的活動,他們可以看到在特定的任務中,大腦的哪塊區域出於活躍狀態。結果顯示相當成功。AI隻要知道深層生成多視圖模型(Deep Generative Multiview Model,DGMM),就能夠準確地畫出原始圖像。也就是說,解碼過程可閱讀人類的思想,並在屏幕上顯示結果。
厲害了!MIT的機器人也可以當老師,去教育其他機器人
據每日郵報報道,MIT做出一個新的機器人,它可以把自己的本領教給其他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被稱為“Optimus(擎天柱)”,它可以自動教其他機器人一些簡單的工作,比如說開門,把一個東西丟進桶裏,或者把一個圓柱體從桶裏取出來等等。這得益於它的係統“C-Learn”,它可以不經編程就教會機器人一係列任務,僅僅需要提供一些如何移動的信息,然後給機器人示範一次任務就OK了。
NASA公布載人登陸火星計劃:宇航員重返月球住1年
要實現人類登上火星,宇航員先要邁出很多“一小步”,包括重返月球進行為期一年的飛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負責政策和計劃事務的副局長格雷格·威廉斯,介紹了NASA將人類送往火星的四階段計劃及其預期時間表。這其中包括多次前往近月空間,以便建造一個空間站,作為前往火星的中轉站。搭載宇航員前往紅色星球的飛行器也將在那裏建造。該計劃的最後階段為2030年之後:開始進行持續的前往火星係統和火星表麵的載人長途飛行。
解救單身狗,科學家在讓情感聊天機器人更能讀懂“情趣”
據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正在嚐試研發一種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能夠用深度學習的技術,明白人類的言語與其感情之間的聯係。這種機器人在聊天時不僅能保證語法正確,而且還能以非常恰當的語氣表達。
研究發現VR鎮痛效果是嗎啡的兩倍
HITLab 創立了一家名為 Firsthand Technology 的虛擬現實初創企業,以便開發出緩解慢性疼痛的顛覆性新技術。HITLab 心理學家亨特·霍夫曼打造了一個“冰雪世界”,這項實驗旨在通過讓燒傷患者沉浸在一個虛擬環境中,對他們進行鎮痛治療。實驗顯示,與沒有玩 VR 遊戲的受試者相比,沉浸在虛擬現實中的患者所感受到的疼痛要少一半。
美國軍方正研發AI殺手,采集人類腦電波教機器人瞄準目標
在人機交互著名會議 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 conference上,美國軍方和DCS集團的研究人員展示了其正在研發的機器人殺手。研究人員通過采集軍人在狙擊物體時腦電波的變化數據並加以處理,將之運用到機器人上。這樣,機器人就可以學習怎麼去狙擊物體了。
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開發的監控係統,讓大象偷獵者無處可逃
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打算與非洲大草原上和偷獵者們進行戰鬥。他希望在今年年底之前,在9萬平方英裏的非洲大陸上,布滿智能傳感器和無人機,覆蓋到每一個遙遠的、野生動物出沒的角落。
這個創新給滿分: 瀝青路麵不僅能自我修複, 還能給電動汽車充電
荷蘭代爾夫特大學的材料科學家 Erik Schlangen提出了“可自我修複的瀝青”。在一場Ted演講中,它向觀眾展示了這種特殊的瀝青,其使用的材料中混合有小型鋼纖維,可以使瀝青導電。此外,如果在瀝青上運行大型感應器(基本上就是一塊巨大的磁鐵),它會使瀝青和鋼纖維變熱,然後這些小的裂縫就會自行閉合。
英國警方將開始使用人工智能來決定嫌犯是否應該被關押
據BBC報道, 英國達勒姆警察計劃將用人工智能係統來確定嫌疑人是否應被關押。這套係統被稱為Hart,代表“危害評估風險工具”,設計該係統的目的是根據未來犯罪的低、中、高風險對個人進行分類。警方計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測試這個係統。這套人工智能係統可被用於評估一些不同的決定,例如嫌疑犯是否應該被關押更長的時間等。在2013年的初步測試中,Hart的低風險預測準確率為98%,而高風險預測準確率為88%。
微軟推出為帕金森病患者開發的可穿戴設備“ Emma”
微軟推出了一種能夠幫助帕金森病患者的腕部可穿戴設備,這個設備被稱為“Emma”。帕金森病患者一般會出現手抖症狀,這種疾病也使得Emma無法畫出直接或順利書寫。然而,這款可穿戴設備將使正常的繪畫和書寫成為可能。Emma Watch使用振動電機——類似於手機中所使用的——試圖分散大腦注意力,集中在除了控製病人四肢之外的事情上。
這個矽膠傳感器可以直接打印在人的手上,給你電子人級別的觸感
近日,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特別的矽膠壓力傳感器。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可以通過3D打印方式直接打印在人的手上。不久的未來,這個設備可能被用來增強人的觸感。它可能為醫生、士兵甚至燒傷者提供了電子人級別(cyborg-leve)的感知能力。
自拍黑科技!通過臉部識別來判斷健康狀況
美國一家初創公司Lapetus Solutions 推出一款名為Chronos的麵部識別科技產品,不僅能夠通過照片鑒別性別、年齡,或者相貌,甚至可以判斷出身體狀況如何,是否適合購買人壽保險。目前已有幾家人壽保險公司在測試 Lapetus 的技術,通過麵部分析及其他數據來對投保人預期壽命進行估計。
美研發機器人檢查橋梁故障,精準度達96%
5月5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機器人橋梁檢查員”,可降低檢查成本,徹底檢查結構中的腐蝕和其他故障,精準度可達96%。美國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款名為Seekur Jr的機器人檢查員,配備有視覺裂紋檢測相機,可通過地麵穿透雷達和獨特傳感器對內部混凝土鋼筋的腐蝕程度進行評估。它體型較小,能沿著狹窄橋麵進行檢查,不會阻礙交通。此外,為了更好地對橋梁進行檢測,該機器人還是防水的。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芝麻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biking交易所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瑞亞交易所最新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平台官網安卓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自由空間交易所最新
其它軟件71.3MB
下載
ar交易所平台
其它軟件183.57M
下載
blcc交易
其它軟件35.40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最新app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zt交易所地址
其它軟件293 MB
下載
歐聯交易所官網最新版本
其它軟件31.86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