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機時代,相機一直是手機升級的重心,各種拍照手機也隨之層出不窮,像素節節攀升——直到 iPhone 的問世。而現在,iPhone 的升級重心也是相機。這是件好事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手機拍照的畫質究竟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iPhone 相機與入門微單之間的拳打腳踢
2019 年新發售的市場價 9599 元的 iPhone 11 Pro Max 能不能打過一部 3000 元出頭的入門級微單呢?答案是:比較困難。

11 Pro Max 、入門微單、11 Pro Max witch Deep Fusion
手機和相機的照片雖然一眼看上去難分上下,但放大再放大以後,手機已經有像素感了,而相機依然清晰。在升級 13.2 後,Deep Fusion 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照片解析力,但還是和相機差得很遠。在暗光環境下,手機畫麵已經很糊了,相機還比較純淨,而當你願意再花一千多買一個大光圈鏡頭時,你就能看到手機與相機差距最大的地方:背景虛化。

左:iPhone 11 Pro Max 右:入門微單
手機拍的照片背景都很實,並沒有相機這種淺景深的感覺。你或許可以通過人像模式模擬出虛化,但在邊緣很容易穿幫,而且虛化效果有種塑料感。
iPhone 11 的順滑變焦
在今年 iPhone 的宣傳中大家很喜歡說的一點就是變焦時的順滑和無縫。的確是這樣,iPhone 三顆鏡頭的色彩匹配和變焦順滑度領先其它廠商一大截,但如果在焦段分界處變焦卻會看到明顯的畫質下降,在拍近處物體時,畫麵透視會有變化。而可以擰變焦環的相機,從原理上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所以在我看來,手機和相機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但我也不怪手機,畢竟這部微單的圖像傳感器麵積是手機的 15 倍,出生就多三擋半曝光的相機,自然有著更純的夜間畫質和更柔的背景虛化。這是物理層麵的碾壓,這也是手機在追求畫質時的最大矛盾。

左:微單圖像傳感器 右:手機圖像傳感器
作為手機首先要能裝進口袋裏,所以有限的體積裏塞不下太大的傳感器和鏡頭,隻能通過算法在有限的進光量裏擠出更多的畫質。可是這種方法對畫質的提升終究是有限的。
下邊(左數 1、2)分別是用 iPhone Xs Max 與 iPhone 11 Pro Max 拍攝放大後的照片,你能看出來哪張更好嗎?可是如果再擺一張微單相機的樣張(左數 3),高下立判。

手機與相機樣張對比
所以有時候我真的很奇怪,手機上相機的升級真的有意義嗎?滿分 100 分的話,去年 51 分,經過一年的努力得了 55 分,還是沒及格,可相機隨便拍一張都是 90 分。你要是真的在意畫質,可以用一部 iPhone 11 Pro Max 的錢去買一部便宜的品牌旗艦手機和一部相機,還能再加個鏡頭。這樣左手生活右手創作,不是更好嗎?
從《三分鍾》到《誤解》 攝像頭做了什麼
而說到創作,很多廠商都喜歡用他們的手機拍攝一些微電影來體現他們機器優秀的素質,但問題是這些畫麵的背後是攝影師幾十年的積累和昂貴的輔助設備,前麵的相機是 iPhone Xs 還是 IPhone 11 Pro 其實沒那麼重要了。多數消費者買了手機後拍不出來這樣的畫麵,而能拍出這樣畫麵的人更不會拿手機去拍片。

《三分鍾》劇照
就拿由 iPhone X 拍攝的《三分鍾》(https://dwz.cn/JGcSxcbO)舉例,我真的很喜歡這部片子。當片中演到母子分別時,我差點流下激動的淚水,但為什麼會有劇組租一個三萬塊的無人機然後在下麵掛一個手機?

iPhone 被掛在定製的三萬塊的無人機上
最重要的是廠商在宣傳手機時,樣片都是一些壯麗的景色和美麗的模特,而作為一個日常使用者,我手機裏的照片都是上課時的課件和下課後的筆記,為什麼我要在手機裏存 500 多幀合成超高動態範圍 PPT ?

手機相冊裏的多幀合成超高動態範圍 PPT
現在的手機如此執著於攝影的提升,是不是就像功能機末期攀比像素一樣,是手機作為通訊工創新陷入瓶頸的體現?這些突兀的攝像頭到底是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還是廠商無奈找到的營銷點?當年能讓蘋果打敗諾基亞的原因難道是更好的攝像頭嗎?
再跟大家講講另外一個廣告吧。這是我最喜歡的蘋果廣告,名字很有趣,叫《誤解》(https://dwz.cn/QEdJ3mYB)。

《誤解》劇照
聖誕節的時候家人在一起團聚,可這個少年卻一直在玩手機,用一副心不在焉的態度應付著自己的家人,讓我想起了自己過年時的樣子。
在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的時候他突然把電視關掉,好像大家打擾了他玩手機一樣,氣氛尷尬到了極點。可當電視又亮了起來,播放少年拍攝的家庭短片,故事從他的視角又發生了一遍:原來他一直在用手機記錄著一家人的點點滴滴,他在用自己內斂又誠摯的方法表達著對家人的愛。看著這些畫麵,媽媽的眼裏閃爍著淚光,大家相擁在一起,盡是團圓的幸福。

《誤解》劇照
《誤解》獲得了第 66 屆艾美獎最佳廣告獎,為什麼我更喜歡《誤解》這個廣告?因為看完《三分鍾》你可能覺得:嗯,手機拍片是很好。要想用手機拍好一部片子,需要一整個劇組來協作,看完《誤解》你會明白,哪怕隻是用手機記錄下生活中的點滴,雖然平凡,也同樣雋永。現實中也是這樣,當我翻看手機裏的照片時,給我最大觸動的從來不是從網上保存下來的構圖精致、極富張力的照片,而是那些承載著我回憶的畫麵,這種感覺在我養貓後變得非常明顯。
何氏佛係貓
過去的一年裏,我家貓從一隻活潑可愛、氣勢洶洶的小奶貓,變成了一隻成天睡覺的佛係貓,我的手機記錄下了這個全過程。這些畫麵畫質非常粗糙,噪點十分嚴重,甚至沒有任何影感。但對我而言,它們比所有的風光大片都珍貴,這些畫麵如果相機來拍當然會更好,但關鍵在於如果不是因為隨身帶著手機,這些瞬間一開始就不會被拍下來。
最好的相機,永遠是你手上這台
手機得裝進口袋裏,所以它成為不了攝影師的唯一工具;手機能裝進口袋裏,所以它是我們所有人記錄生活的最好夥伴。而從記錄生活這個角度出發,我真的很喜歡今年 iPhone 的攝像係統。後置的超廣角能拍下更大的世界,更廣的前置鏡能讓更多人參與進我們的回憶,夜景模式能拍到比相機直出更亮的夜晚。在動態範圍上,手機甚至可以逆襲很多專業相機。

我的 iPhone 11
而在 iPhone 11 的新功能裏,我最喜歡的是一個很小的細節是在進入相機界麵後,長按快門右劃就可以直接錄製視頻,這個功能不會對專業劇組有任何幫助,但卻能讓我們每一個人更方便地記錄生活。
說了這麼多,我不是為了誇 iPhone 11 Pro 的相機有多好,最好的相機是永遠能在你想拍照的刹那,隨手拿出來記錄下當下的美好的那台。
這張是我拍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張照片,為什麼這麼說呢?

何媽媽、何爸爸、何同學
這張照片是在我高考那年的 6 月 8 號下午拍攝的,也就是高考的第二天,這是考最後一門前我與我爸媽的合影,大家看著肯定沒什麼感覺,但是對我言,這象征人生中一個階段的結束。你手機裏肯定也有類似的照片,可能是臨走前空蕩的宿舍,可能是通宵後朦朧的清晨。拍下這些在別人看來不明所以在你眼裏感慨萬千的畫麵,才是手機攝影的最大意義。而對於這樣一張照片,你手中的相機一定能勝任。
那麼回答開頭的問題,這代 iPhone 的升級重心是相機,這是件好事嗎?我現在還是覺得手機把升級重心放在相機上有點文不對題。為了畫質讓背麵變得突兀有點得不償失,但如果我們的回憶裏能多一點細節、少一些噪點,或者多一個角度也不是件壞事吧。
這篇文章,主要講我對手機攝影的看法,可能關於 iPhone 11 本身沒有說什麼,在這裏表示抱歉,可能會再拍一個短片或者搞一個直播聊一聊我對今年 iPhone 的看法,但如果你覺得這期做得還不錯的話,歡迎點讚、收藏、轉發,千萬別吝嗇您的手指。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