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雜誌執行主編曾問過蘋國CEO庫克:"蘋果之所以選擇中國代工廠,是否僅因為中國人工成本低?"對此,庫克回應道:"對蘋果來說,中國最大的吸引力其實是人才的質量"。正是基於這種信任,庫克才把14張iPhone代工廠的入場券交付給中國企業;隨後,不負眾望的中企也在全球代工行業逐步壯大嶄露頭角。
"下一個富士康"?中國大陸首家iPhone代工廠誕生!據觀察者網報道,日前,立訊精密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及其控股股東立訊有限公司將出資33億元現金收購緯創股份兩家全資子公司100%股權。據了解,緯創是iPhone第三大代工廠,規模僅次於富士康與和碩。此次交易完成後,立訊精密將擁有緯創在江蘇昆山一個年產6000萬台手機的蘋果手機裝配廠,從而可以獲得在蘋果iPhone關鍵的整機代工業務。
這意味著立訊精密將成為蘋果在中國真正的首家內地代工廠,並且和蘋果代工老大富士康形成正麵競爭。報道指出,鴻海創始人郭台銘"相當震驚",擔憂其產業被大陸供應鏈分一杯羹。日媒表示,蘋果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扶持立訊精密,進而形成對一家獨大富士康的牽製。有意思的是,立訊精密的董事長王來春曾是出身富士康的"打工妹",但庫克對她讚賞有加,稱她"打造了以人為本的卓越創新文化"。
從立訊精密的成長之路來看,該公司先為蘋果提供代工轉接頭產品等,再進一步涉足至聲學、天線、馬達等新的領域,後又從Mac、iPad、AirPods等周邊代工業務打入到蘋果的組裝供應鏈過程。立訊憑借"連接器—模組—整機"實現三步跨越,和富士康當初的發展道路如出一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截至今年6月底,立訊精密的市值已經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遠遠超過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

由於發跡於蘋果產業鏈,立訊精密一直被外界認為是靠著"啃蘋果"而維持。但立訊能贏得蘋果的青睞,必然有其特殊的競爭優勢。據統計,近三年立訊精密累計投入研發資金超過80億元,穩居行業第一梯隊。而且立訊研發費占到其營業收入的約7%,相比之下,富士康研發費用占比僅為2%。
如吉姆·柯林斯著作《從優秀到卓越》一書中提出"飛輪效應"概念,即成功離不開堅持不懈的努力。立訊精密正是通過不斷地加大科技研發的投入力度,不斷地改進技術,才能實現對競爭對手的超越,才讓其代工版圖又下一城。過去十年中,立訊精密的營收已經從2010年的10.1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625.16億元,增長幅度超過了62倍。顯然這還不夠,現在立訊精密有了更大的野心。
兩大優勢盡顯,中國"世界工廠"地位難以撼動!事實上,在中國本土企業技術變革、發展勢頭正猛之時,比亞迪、藍思科技、領益智造等公司紛紛計劃進入全球手機代工市場。如中國新代工巨頭的比亞迪,在今年第一季度獲得不少原本屬於富士康的iPhone9的代工訂單,同時還拿下了小米手機部分訂單。資料顯示,2007年比亞迪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收入為91.9億元,到了2018年這一數字增長到422.30億元,代工業務也因此成了比亞迪第二大營收來源。

這隻是一個縮影,因為不管是在手機代工領域,還是芯片代工領域,日益壯大的代工企業,一直都是中國鞏固"世界工廠"地位的主力軍。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中國在製造能力方麵的兩大優勢,讓我國"世界工廠"地位更加凸顯。
首先,中國工業門類齊全,產品跨越低端和中高端。盡管近年來人工成本上漲,但中國製造基礎設施完善,產業配套優勢明顯,製造能力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零部件開始由中國本地生產。如4月24日這一天,中國出口了10.6億隻口罩,這個數字的背後是超乎想象的中國製造。因為一個口罩所需材料和環節複雜,如沒有完備的產業鏈和生產能力,很難做到短時間內大量生產。

其次,龐大又充滿活力的中國市場釋放巨大的吸引力。美國榮鼎谘詢集團日前發布的報告稱,過去18個月裏,外資在華並購出現了近10年未有的熱潮。正是看好中國市場潛力,德國巴斯夫、美國特斯拉等行業巨頭均到中國投資生產。
更重要的是,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國際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中國經濟在疫情之後率先"轉正",如同一劑強心針,給受到重挫的各國經濟以及全球經濟帶來更多希望。
【精彩內容不夠看,更多猛料等你讚!點擊下方“了解更多”,輕鬆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蹤報道】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
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
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
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
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
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
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
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
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
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