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富士康一直以來穩步上升,業務火的一塌糊塗。而同樣是做電子產品、智能手機,技術專利更高一籌的HTC卻剛剛發達就盛極轉衰了呢?
為什麼三星能在全球市場保持持久的勢頭,而在大陸市場則遭遇持續斷崖式下跌?
蘋果接連挑起與高通、Imagination、Nokia的專利群戰,他們背後到底打的是什麼?

近來圍繞著蘋果的幾場專利大戰,頗為引人注目。
今年1月,蘋果先是主動挑起與高通的專利戰,在中美兩國發起對高通的專利訴訟,指控高通公司壟斷無線設備芯片市場,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索賠了巨額補償。
然後又宣布不再使用合作夥伴Imagination家的GPU IP,為挽回投資者信心的Imagination宣布將就專利問題起訴蘋果。
接著,黑莓對高通的專利費糾紛,又大獲全勝,獲得回款!
跟著,高通公司向四家蘋果產品的ODM廠商富士康、和碩、緯創和仁寶電子提起訴訟,控告其未支付權利金。
5月12日,Intel與三星站在了蘋果這邊,針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高通的申訴案,提出了非當事人意見陳述書聲援FTC。
前兩天,蘋果又與Nokia達成了專利糾紛和解,Nokia撤銷了在美國、德國3家法院的訴訟。
一邊是排著隊痛打高通,連三星這樣的死對手都上場幫忙;一邊連累到小弟,成為博弈棋子;一邊是橫跨美國、中國、歐洲多地區的專利博弈。
這場大戲人們隻覺得贏得過癮,其實在這些喧鬧背後,公司作為國家地區間利益代表進行的廝殺,才是事件的最核心。
而這幾個案件的連縱逐鹿,跟當年微軟的反壟斷世紀大戰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兒科。
世界首富的皇冠惹人妒忌,引爆世紀危機1990年代,微軟的業務從售賣計算機操作係統,轉身成為Windows係統軟硬件OEM提供商,然後又做到了office企業辦公軟件領域。靠著與Intel結成聯盟,一口氣搶下了美國科技界大佬IBM、甲骨文Oracle、思科Cisco等公司手中的業務。正值壯年的比爾·蓋茨也順利榮登世界首富。
照當時微軟的發展勢頭,包括瀏覽器、社交軟件、郵箱、多媒體播放器等等在內互聯網產品市場,都要被微軟搶走。完全不給其他科技公司任何發展空間。
這時候以甲骨文Oracle、思科Cisco為首的美國科技企業坐不住了,率先搜集證據遊說美國政府部門,要將微軟“繩之以法”。
當時外邊已經雷聲旌動,但蓋茨年輕氣盛,對政府遊說公關這樣的事情極為不齒。還認為自家以產品技術取勝,產品形態也不同,進行壟斷判罰也有巨大的技術難度。所以蓋茨埋頭不管,一心到全球各地開拓新市場去了。
到了1997年,甲骨文Oracle、思科Cisco們常年的遊說終於有了結果:美國司法部指控微軟壟斷操作係統,將瀏覽器軟件與Windows捆綁銷售,並提案強製將微軟的Windows業務與軟件業務拆分為兩家獨立公司。
但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一個案件從立案到調查審理,往往能耗時幾年。蓋茨趕緊向老對手——頻臨破產的蘋果投了1.5億美金,使其起死回生,規避了一下法務風險。隨後也並未放在心上,交由法務部門處理。
但緊接著,更嚴重的危機到來了。
1997年底,歐盟15個成員國的外交部長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王宮正式簽署了《阿姆斯特丹條約》。這次條約簽訂後,建立了正式的歐洲「經濟暨貨幣聯盟」及「政治聯盟」。
隨後,歐盟便瞄準了全球市值最高,也是政府關係薄弱的微軟,進行反壟斷調查。1998年底,正式由Sun公司想歐盟監管部門投訴,拉開了這次世紀之戰的帷幕。
同時,美國司法部指控微軟的反壟斷案正式立案。
歐盟對微軟的反壟斷訴訟,從一開始的服務器領域,改換到多媒體,最後又轉換陣地到office上。這明白著就是針對微軟,打持久戰的!
這一下子不好玩了。要知道當時的歐美發達市場,占據了微軟大部分的業務份額。兩邊隨便禁售一下,就不得了。
搞掉法官,蓋茨親自上陣擊退歐盟蓋茨一改以往孤傲滿不在乎的態度,動用家族關係,親自上陣約見政府官員。看事態不對,趕緊籌劃辭職專心迎戰,在2000年案件宣判前夕辭去微軟CEO職位,讓給了聯合創始人鮑爾默。
可惜2000年4月,聯邦法官托馬斯·傑克遜判定微軟存在壟斷行為,準備強製微軟拆分。此時,也正是歐盟調查微軟服務器產品壟斷的關鍵時期。

不過,接下來劇情就開始陡峭起來。
4月的第一次開庭剛過,主審法官托馬斯·傑克遜就被爆出各種違法醜聞。
6月,原本的判決就被上訴法庭撤銷了。
8月,托馬斯·傑克遜因違反司法程序、向媒體泄露案件審理內情被解職。庫雷科特琳接任後,隨即促成微軟與美國司法部互相妥協。
10月,雙方互相妥協簽署最終協議:美國司法部不再深究,微軟的Windows不再綁定自己軟件產品。
美國的反壟斷起訴就這樣以閃電速度被壓下來了!
接下來,蓋茨人逢喜事精神爽,破天荒的出庭了9個不滿最終協議州的司法審議。2002年初,便快刀斬亂麻的結束了爭議。
此時的蓋茨開始全身心的麵對歐盟的反壟斷案。蘋果喬布斯在這期間幫上了大忙。
深陷壟斷案泥潭的比爾·蓋茨,不得不扶持老對手喬布斯,又送錢又送合作夥伴還幫忙開發軟件。
而喬布斯也投桃報李,在微軟服務器陷入反壟斷調查之後,及時推出了自家的服務器產品。隨後m4r音樂格式、iTunes堵上了微軟多媒體相關業務的調查,iWork係列辦公套件及時出現,幫助微軟躲過了2006年的office反壟斷調查劫難。
2004年, 歐盟裁定微軟壟斷罪名成立,對其處以6.13億美元的罰款。不過這一次定罪的原因是,微軟捆綁銷售、屏蔽競爭對手產品。
罪名要輕太多了!
此後,微軟不再重視操作係統市場,重點撲向企業服務市場。關於微軟壟斷的上升到司法層麵。
2006年,歐盟最後一次因office的問題,對微軟提起壟斷審議。在2007年,歐盟在進行一次後續的反壟斷判決執行調查、版權費用調查之後。歐盟對微軟長達9年的反壟斷調查才正式結束。
隨後當初第一個向歐盟監管部門投訴微軟壟斷問題的公司:Sun,開始接觸甲骨文Oracle,準備賣身。2009年,甲骨文Oracle正式宣布收購Sun。
在微軟的世紀反壟斷案大戰中,背後的公司產業聯盟配合,政府機構間的博弈協調,來得驚心動魄。如果沒有蓋茨轉變心態積極應戰,如果沒有蘋果的適時配合,如果沒有後來美國政府政客及時協調……或許現在的微軟早已經四分五裂,然後被各個擊破打倒。
為大陸謀福利的微軟·被邊緣化的台灣微軟在歐美反壟斷案如火如荼酣戰之時,同期,也麵臨著中國大陸的危機。
2001年底,中國因為政務安全的原因,開始全麵采購國產係統軟件。
這對於微軟來說是一個極大地威脅——畢竟這是給微軟培養競爭對手。

剛剛學會政府公關的微軟,立馬積極出動。隨即對外宣布:服從政府管理、成立合資企業扶持中國公司、做公益回報中國社會。
到2003年,蓋茨親自帶著Windows、office的源代碼訪華,向中國政府企業進行詳細的演示。並主動為聯想收購IBM連線搭橋,還幫忙調停了聯想的技術合作商威盛與Intel的專利大戰。另外,還不追究中國的盜版Windows。
最後中國鑒於剛剛加入WTO,便重啟采購微軟的係統軟件產品。
這是中國第一次在國際市場上,靠著龐大的市場容量展現出自己的重要性。
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提高,中國在WTO、APEC裏展示出越來越強的積極作用,與美國、歐盟、東盟等國家地區簽訂更多貿易合作,幫助中國企業進軍海外市場。使得中國企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一個明顯的對比就是台灣企業的衰落,韓國企業崛起。
台灣作為全世界範圍內的消費電子中心,近些年產業環境可謂是每況愈下。最為突出的就是,HTC突然衰敗。而原本不如台灣的韓國,迅速崛起,全方位替代原來台灣的位置。
這明顯與台灣尷尬的國際地位有關,因為沒有實質的外交權力,台灣地區無法給本土企業爭取到應有的權益。台灣企業隻好為其他地區的公司提供代工服務。
不堪一擊的HTC VS 韓國外交部三星最突出的就是台灣HTC與韓國三星兩個公司的對比。
HTC及其母公司威盛,從1980年成立開始研發芯片,1997年第一個開始研發智能手機,是智能手機領域的先驅。相關的專利技術積累要遠遠超過三星,但HTC卻敗在了專利之下。
這是什麼導致的呢?
HTC一直是為歐美等其他國家的電信運營商,做ODM定製代工智能手機而出名。長期以來,HTC並未進行任何實質性的營銷宣傳。基本就是各國電信運營商的小弟,研發出來新品給到各地運營商,然後對方自己預判采購量來下訂單。跟靠天吃飯沒有什麼區別!
不過由於技術實力過硬,品牌自己火了起來。
而三星就完全不一樣,三星公司完全就是韓國的外交部!
三星在全球各國的團隊負責人,基本都是從韓國外交部門卸任的官員,全都是政府公關。這些負責人可以隨時與當地政府部門、商業協會、司法部門取得聯絡。
三星每一款新品上市、每一次產業鏈布局,所采取的營銷宣傳,都是用國家背景直接跟當地政府、商會進行談判,獲取渠道資源、當地商會分配宣發過程中的利益。
這才是營銷宣傳的要點:控製渠道供應鏈的每個環節,保障產品鋪貨銷售。而不是像HTC一樣被渠道供應鏈所控製。
所以,以HTC的政府公關能力,根本做不了營銷宣傳。
2014年,HTC被Nokia、黑莓等公司在美國、歐洲多國進行專利侵權訴訟,一年左右的時間,旗下多款熱門產品被荷蘭、英國、德國等地區接連禁售。
而對比三星,三星由於明目張膽的抄襲蘋果,長期受到蘋果專利侵權訴訟。Nokia、黑莓、愛立信等公司的專利侵權訴訟也不少。
但稀奇的是,關於三星的每一次訴訟,無論在哪,都能拖上好幾年時間,等禁售賠償的判決下來時,相關機型早已停產,相關賠償額度也一壓再壓。
這背後就與三星背靠韓國政府的政治公關能力有關。
當然,粗略了解近幾年HTC發展進程的朋友會說:HTC在2014年時候病急亂投醫,一會要跟微軟結好,一會又找到亞馬遜,最後落得Google微軟亞馬遜都不罩他,才有此下場。
但如果按得罪國際大公司來算,三星可是HTC幾百倍。
三星已經連續十幾年擔任歐盟司法監管部門的汙點證人,在供應鏈上已經坑遍日本台灣大陸新加坡企業。從顯示麵板到電池模組再到內存芯片,整個亞洲都讓他得罪光了!
今天跟微軟對著幹,明天跟Google對著幹,後天又給Intel心裏添堵。有事沒事就出去招惹一堆大佬!
可三星在歐美市場怎麼一點事都沒有?
微軟蓋茨用了十年的時間醒悟,積極轉身迎戰,逃脫了反壟斷死劫。
現在HTC王雪紅用30年的時間終於醒悟,全麵布局大陸市場,積極參加大陸政商會晤,已經取得一定療效。
跌跌不休的三星去年以來因為薩德事件、三星Note7爆炸事件,三星產品在大陸銷量直線下滑。即便是三星S8已經推出,還是沒有好轉的跡象。
原因就是,韓國與中國的關係遇冷。三星這個韓國外交部在中國的政府公關也跟著失靈,不再有能力控製中國的渠道。
到現在,移動聯通電信對三星產品進行了大幅度下架,關於三星S8的合約機政策也遭到了冷處理,國外市場已經上市一個多月的S8,在國內還很難買到。
不斷崖式下跌才怪?
前兩天韓國新任總統文在寅剛剛上任,三星就立馬將文在寅同一黨派的權桂賢調任中國區負責人。而權桂賢正是盧武鉉時期的韓國駐中國外交官,屬於親中派。
這樣開頭的問題就很明顯了:
富士康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背靠大陸,麵向全球發展,用40年的時間站穩了大陸這一大靠山。現在又在極力遊說日本政府,妥妥的大紅人一個。另外,富士康還有Nokia、摩托羅拉、蘋果這樣的幹爹罩著,想不發達都沒辦法。
而HTC則不然,雖然HTC也很早就進軍大陸,在大陸有大量的資本產業、政府關係,但HTC的核心研發總部一直在台灣,重點生產線也處於台灣。由於一些政策沒有良好執行,導致台灣在國際上的位置極為尷尬,沒有任何話語權。微軟、Google這樣的幹爹不僅不重視自己,還要捅自己一刀。HTC縱使一身本領,眼光獨到,也敵不過國家集團間的博弈。
文/水上焱
本文係百略網(www.ibailve.com)原創,微信ID:wwwbailve。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
九號出行
旅行交通133.3M
下載
全國潮汐表官方app最新
生活實用31.83M
下載
閃送一對一急送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50.6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