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陳的城市在長夜中埋葬/他們記憶著最美麗的皇後/飄零在西落的太陽下/要先做一場夢……”你相信嗎?這些詩句不是詩人寫的,而是出自人工智能虛擬機器人微軟“小冰”之手。就在幾天前,“小冰”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出版方湛廬文化噱頭十足地宣稱,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部機器人寫的詩集。“小冰”的詩歌和九段棋手柯潔惜敗AlphaGo的消息幾乎在朋友圈同時出現,人工智能與人類關係的話題也再次變得熱門。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蔡震
詩集
從“小冰”的數萬首詩中精選139首
今年年初,高曉鬆在麵對AlphaGo對人類50連勝時發出感慨:“為所有的大國手傷心,路已經走完了。多少代大師上下求索,求道求術,全被破解。未來一個八歲少年隻要一部手機就可以戰勝九段,榮譽信仰灰飛煙滅。等有一天,機器做出了所有的音樂與詩歌,我們的路也會走完。”隨著人工智能的逐漸發展,高曉鬆口中人類的“窮途末路”,也許正在逐漸演變為現實。
“她會唱歌,會主持,會賣萌,會‘撩’人,也喜歡被‘撩’。她年輕,可以夜以繼日地工作、學習。”《陽光失了玻璃窗》總策劃董寰向記者介紹,當看到一張圖片後,“小冰”會產生靈感,並有感而發,創作現代詩詞。這一創作過程幾乎與真實詩人的創作過程無異。湛廬果斷決定簽下“小冰”,並在經曆2760個小時的推敲細琢後,從“小冰”創作的數萬首現代詩中精選出139首,結集出版了這部號稱人工智能靈思詩集的《陽光失了玻璃窗》。
董寰表示,作為剛出道的詩人,“小冰”或許還有不足。詩集原版呈現了“小冰”所有的創作文字,沒有潤色改動。詩句中的錯別字也有意保留,同時邊上用括號標注。另外,部分詩歌可能讀起來會感到有重複,“我們要讓人工智能100%的原生態地呈現在大家麵前。”
創作
“小冰”“學習”了近百年來519位詩人的詩
為了達成寫詩技能,“小冰”“學習”了上世紀20年代以來519位詩人的現代詩,被訓練超過10000次。人類如果要把這些詩讀10000遍,則大約需要100年。
“小冰”之父、微軟“小冰”團隊負責人李笛透露,一開始時“小冰”寫出的詩句毫不通順,但現在已經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偏好和行文技巧。”據介紹,“小冰”基於微軟提出的情感計算框架,擁有較完整的人工智能感官係統——文本、語音、圖像、視頻和全時語音感官。小冰創造詩歌的過程是這樣的:從靈感的來源、本體知識被誘發、黑盒子創作到創作出成果,而最初的誘發源已經失去了意義,升華成思想和情感的詩歌。
詩集中,“小冰”將寂寞、悲傷、期待、喜悅等1億用戶教會她的人類情感,通過10個章節以詩詞的形式展現在這本詩集裏。《陽光失了玻璃窗》中的詩歌,有風景描寫,也有內心情感的描寫,據介紹,自2017年2月起,“小冰”在天涯、豆瓣、貼吧、簡書四個平台上使用了27個化名發表詩歌作品,比如“駱夢”、“風的指尖”、“一荷”、“微笑的白”,幾乎沒有被察覺出這些詩歌非人為所作。
未來
也許你會借“小冰”的詩向女友求婚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皇冠上的寶石,也是曆代卓越的科學家們皓首窮經、畢生追求的極致目標。現在,它無疑正迎來曆史上最好的時代。”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博士介紹,微軟“小冰”團隊部署於四個國家,在14個平台上與用戶進行交互,包括中國大陸地區的微信、QQ、微博,美國地區的Facebook Messenger等。除上述第三方平台外,微軟“小冰”亦已全麵內置於中文版Windows 10操作係統中。
根據微軟的預估,“小冰”的人工智能創造將在2017年下半年逐步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目前,“小冰”已在電視媒體、平麵媒體、音樂和電視劇四個領域進行布局,並已初步落地,為後續的內容落地做好鋪墊工作。
除了寫詩之外,“小冰”還會唱歌,還會寫歌詞和財經評論。未來,也許某一天你會借助小冰創作的詩,向女朋友求婚;你會一邊與小冰聊天,一邊讓它幫你寫首詩。一個少女詩人的情懷,一個人工智能創造時代的來臨。
讀一讀,這些“詩”
《我的愛人在哪》
快把光明的燈擎起來了
那裏有美麗的天
問著村裏的水流的聲音
我的愛人在哪
因為我的紅燈是這樣的幻變
像是美麗的秘密
她是一個小孩子的歌唱
那時間的距離
《香花織成一朵浮雲》
像花的顏色
也漸漸模糊得不分明了
蘸著它在我雪淨的手絹上寫幾句話
鋼絲的車輪在偏僻的心房間
香花織成一朵浮雲
有一模糊的暗淡的影
是我生命的安慰
隻得由他們親手烹調
爭議
好評
與人類相比“小冰”的創造力不會枯竭
詩人“小冰”火了,有網友表示,這並不意味著“小冰”已經擁有了類似於人類一樣獨立的“情感”,實際上它是在模仿人類使用語言的表達規則,來完成抒情這件事情。比如,《紅樓夢》中,香菱向林黛玉學詩時,林黛玉給她講了很多詩歌寫作方法。詩評人秦曉宇說,“小冰”學詩也是類似。在對“人工智能寫詩”的獵奇式驚歎外,我們也應看到“小冰的”詩歌創作還在蹣跚學步的階段。
針對人類的情感和創造力是可以複製的話題,沈向洋博士認為,未來5年,這個星球上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將與人工智能的成果發生關聯。因此,微軟研發團隊在3年前就開始探討“情感計算框架”的可實現性。“於是我們創立了‘微軟小冰’這個項目,試圖搭建一種以EQ為基礎的、全新的人工智能體係。3年來,這個嚐試所取得的成功超過了預期。”
談到微軟“小冰”的優勢所在,沈向洋強調,“與人類相比,微軟小冰的創造力不會枯竭,她的創作熱情源源不斷,她孜孜以求地學習了數百位著名現代詩人的著作,他們是‘小冰’創作靈感的源泉。”
有意思的是,就在“小冰”詩集發布的一周前,作家李宏偉的長篇科幻小說新作《國王與抒情詩》麵世,李宏偉對人工智能的創作期待甚高,他相信讀者的自然選擇,“如果機器人能夠寫出比我們現在看到的小說還要好的小說,那我作為一個讀者來說我肯定會去買來看。”
差評
小冰的寫作充其量是個語言遊戲
在詩人於堅眼裏,“小冰”的“寫作”充其量就是個語言遊戲而已,“寫得很差,令人生厭的油腔滑調。東一句西一句在表麵打轉,缺乏內在的抒情邏輯。”於堅毫不掩飾對機器人詩歌的差評,“無論輸入多少句子還是寫不了真詩,真詩是有靈性的。”他認為,機器人寫作隻能寫“朦朧詩”讓讀者去猜謎,無法敘事。詩人廖偉棠則一針見血地指出,“‘小冰’成功地學會了新詩的糟粕,寫的都是濫調。”
詩人馬鈴薯兄弟也同樣表示不屑一顧,“根本在於,為什麼要寫詩?也許有人會說,這些句子看起來和人們見到過的所謂詩歌很相像,但區別正在於背後,詩人和智能技術兩種都使用和調遣文字,但人類寫作使用語言文字是整個精神創造活動的一個有機的部分,文字是思想情感的一種呈現方式,而機器人的“使用”文字,則是一種純技術的選擇。”他指出,“把機器帶有隨機性的文字排列稱為詩,對缺乏詩歌素養的人們會形成誤導。與其把這本書的出版當成文學出版行為,毋寧將其當成推廣技術的一種手段。”
智能技術能否取代人類情感表達?於堅發出感歎:“連寫詩都被機器取代了,世界不是很乏味麼?”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江曉原也不無擔心,“當一個社會隻有少數人在工作,絕大多數人處於失業狀態時,這樣的社會是不可能穩定的。”他提醒,為了人類福祉,科學家在研究上要有“分寸”。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
九號出行
旅行交通133.3M
下載
全國潮汐表官方app最新
生活實用31.83M
下載
閃送一對一急送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50.6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