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份,穀歌 I/O 2017一度讓不少開發者充滿期待。因為在去年的穀歌 I/O2016上,穀歌曾提出“Mobile first to AI first”(從移動為先向人工智能為先)的口號,當時外界對此解讀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真的已經到頭了”。不過,當穀歌 I/O 2017真正召開時,業內卻發現,這場開發者大會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布浮光掠影,看點真的不多。
與穀歌 I/O 2017恰恰相反的是,同一個月召開的微軟Build 2017開發者大會卻很精彩。大會上一個題為“通過Windows IoT Core和Azure IoT連接的智能設備”的會議提到了微軟在雲端邊緣供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的能力。開發者也因此看到了未來3-5年的重點發力方向。
五月份兩場科技巨頭的大會讓我們看到了頂尖科技巨頭對未來的思索,與此同時六月份還是有兩場全球級別的開發者大會值得期待,一場是蘋果WWDC 2017,另一場則是阿裏YDC。這兩場大會或許能夠給我們帶來對移動互聯網的更多顛覆認知,以及對移動互聯網之後下一代互聯網的深刻思考。
穀歌 I/O 2017太平淡,我們到底在失落什麼?
Google去年提出“從移動為先向人工智能為先”的口號後,也內對今年的Google I/O一直頗有期待。因為開發者都在對人工智能的生態開放有所期待,Google I/O作為開發者的大會,容易透露出對未來的重大思考。
顯然,今年的穀歌 I/O 2017讓人失望了。例行公事般的安卓8.0,心有不甘的即時通訊產品Google Allo/Duo、Android One的續命之作Android Go。這三款產品更像是穀歌在舊時代修修補補。
安卓8.0雖然能夠讓Android手機再一次提高流暢度,但依舊無法解決Android生態碎片化的問題。能在512MB內存的手機上流暢運行的Android Go夠輕量級,但卻無法解決亞非拉流量資費過貴以及移動互聯網難普及的問題。Google Allo/Duo更像是Hangouts和Google+這兩款社交、通信產品的延續,依舊很難突破Facebook的社交壁壘。
回到開發者最關心的人工智能問題上,穀歌似乎也沒有給開發者太多亮眼的解決方案。
無論是Google Photos、GoogleLens、還是Google Assistant, 其核心來看,都隻是偏向於原有產品創新功能性的改進。這三個動作在應用深度上沒有看到太多的改進,也缺乏宏觀視角上對開發者進行支持。
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是Cloud TPU,Google設計了一個全新的機器學習係統,以消除瓶頸並最大限度地提高整體性能。它的意義在於,提高運算能力,穀歌也是從軟硬件層麵上試圖推動自身計算能力的提升。這或許是這次Google I/O 2017中最具亮點的一個新項目。但這個項目最大的問題在於,依舊沒有給開發者留下太多發揮空間。
整體來看,至少在目前,開發者很難從穀歌 I/O 2017看到太多對未來的深入思考。穀歌一隻腳踩在移動互聯網的舊時代裏修修補補,而另一隻腳踏在人工智能的門外彳亍徘徊。
微軟Build 2017很精彩,我們到底在認可什麼?
微軟Build 2017開發者大會中,一個題為“通過Windows IoT Core和Azure IoT連接的智能設備”的會議提到了微軟在雲端邊緣供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的能力。在該會議中,演講者承諾將向與會者展示如何在物聯網設備上運行雲端智能和微軟的Cognitive套裝。
微軟最近推出的用於管理分析、存儲和可視化服務的Azure Time Series Insights在這裏同樣適用。除了作為一項Azure雲服務之外,Time Series Insights還提供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允許公司將其功能集成到其應用程序和工作流程中。
微軟可能會借雲端邊緣概念來強調它一直以來都在強調的混合雲和即將到來的混合計算應用平台——Azure Stack等產品。
在微軟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微軟CEO納德拉還引用SQL Server為例,以說明微軟在分布式/雲計算領域的布局。他告訴分析師,由於SQL Server既是本地服務,也是Azure產品/服務,所以查詢可以跨越兩個層麵進行。
微軟還在試圖引入 AI讓旗下的各項服務正在變得越來越智能,包括全套的 Office 軟件、Xbox 平台、小娜、以及 Bing 搜索等等。微軟在 Keynote重申,團隊的目標是讓小娜成為用戶跨平台的人工智能助手,不論在 PC 、手機、智能家居、甚至車載係統,小娜可以出現在用戶需要的任何地方。
微軟AI負責人沈向洋還宣布,英特爾和惠普兩家公司正式和微軟小娜達成合作關係,未來將基於小娜生產更多的智能硬件產品,為全球一億多小娜用戶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服務。
微軟Build 2017開發者大會中很多思路與穀歌有很多不同,但核心指向是一點——以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為核心,更深入的去探索多端互聯領域的布局。
蘋果WWDC 2017和阿裏YDC我們還在期待什麼?
對於今天的開發者而言,移動互聯網步入後期,以AI、雲計算以及多端互聯為核心的新周期正在到來,巨頭們需要在開發者大會上作出引導,以提供未來今年的工作思路。
對於開發者而言,穀歌在開發者大會上的姿態差強人意,呈現出了搖擺不定、模棱兩可的態度。微軟雖說相對明確,隻是這頭大象這幾年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式微,能否真正構建起自己的生態圈依舊值得觀察。
不過,在6月份還有兩場開發者大會可以作為標杆進行參考。一場大會是6月6日要召開的WWDC 2017,另一場則是6月10日召開的YunOS開發者大會,也就是阿裏YDC。而且嚴格來說,穀歌、蘋果、阿裏的開發者大會才是全球三大移動操作係統開發者大會。
WWDC 2017的信息目前已在網絡上有大量流傳,據 9to5mac 報道,爆料大神凱基證券的郭明錤認為蘋果這次可能會在WWDC上發布的兩款新產品——10.5英寸的iPad Pro,以及類似於亞馬遜Echo的Siri智能音箱。
對於Siri智能音箱,凱基證券認為,這款全新的產品將會在 WWDC 上的“Home AI 軟件開發”環節亮相。郭明錤還預計,蘋果發布這款新產品的可能性有 50%,鑒於亞馬遜、Google以及微軟都已進入智能音箱領域,蘋果急需一款同另外幾家巨頭抗衡的產品,其加入這場戰爭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國內天風證券經過供應鏈反複確認,今年Siri智能音箱項目量產在即。根據供應商跟蹤,demo已經送往客戶,產能已經規劃,沒有任何取消信息。而且Siri智能音箱是蘋果明年戰略布局的重要產品之一,也是蘋果在智能家居生態的進行布局的重要一步,結合新發布的智能音箱產品。
國內天風證券因此分析稱,依據原有的aPPle MUsic和Apple Tv生態,再加上今年廣泛普及的人臉識別係統,未來以智能識別為基礎的生態將成為長期雲入口的核心,因此戰略性看好以語音為入口的智能家居係統。
對於開發者來說,這個方向非常明確,因為Amazon在智能家居領域2014年底曾推出一款智能藍牙喇叭Echo,結合語音助手服務Alexa作為智能家居中樞。Echo接收用戶的語音指令後,經過Alexa處理,就能控製家電產品、聯絡Uber、或在電商平台采購等操作。
這個平台在過去兩年吸引了智能家居品牌Vivint、idevice、Belkin、Philips Hue等三方廠商接入其的智能家居產品和係統,在美國市場形成了一定的氣候,此時蘋果的入局幾乎已經指明了未來的方向——通過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領域的運用,逆向影響移動互聯網以及消費電子市場。
把目光放到阿裏YDC上,可能會看到人工智能和多端布局方麵對開發者的一些開放舉措。阿裏YDC大會的主題是進化·無界,去年阿裏雲棲大會的主題是飛天·進化,兩者背後的關聯性可能是,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讓係統進化;而YunOS一直以來布局互聯網汽車、冰箱等多領域設備,未來會希望逐漸打通各個領域和設備之間邊界。

實際上,YunOS的這個思路在微軟Build 2017開發者大會上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時微軟CEO納德拉曾宣布“一個智能雲(IntelligentCloud)+智能邊緣(IntelligentEdge)的世界”。微軟在Build大會上發布了Azure IoT Edge服務——一個為物聯網準備的雲服務。它會有各傳感器和小型計算設備追蹤工業場景中的數據,然後由微軟的雲和AI工具分析。因為物聯網終端數據越來越多,會要求更多的計算能力下沉,這也意味著需要雲服務在其中起到作用。
核心來看,阿裏和微軟都在思考一個問題——打破邊界,讓數據和服務自由流轉。事實上,阿裏這些年來打造YunOS這個萬物物聯係統的目的也就在於此。
開發者的終極思考:移動互聯網的未來到底在哪裏?
移動互聯網這些年來雖然帶來了便利,但是同樣也造成了不可逆的孤島效應——APP間無法互聯,瀏覽器也無法搜索到每一個APP中保留的數據。這種孤島效應也是競爭的藩籬所導致的。APP意味著數據,數據意味著核心競爭力。每一份數據都是真金白銀,不願意拿出來共享。

這恰恰也造成了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的瓶頸。巨頭之間相互攻伐,靠收購不斷擴大自身的生態圈。但生態圈在擴大的同時,也造成了移動互聯網世界更深的割裂。當年靠一個搜索引擎就能連接所有數據的時代逐漸逝去了,如今想鏈接淘寶和微信之間的數據,幾乎已經成為了不可能的幻想。
坦率說,移動互聯網發展至今氣數已盡,很難再有太多商業形態的創新,也很難再創造出太多新的平台。太深的藩籬讓移動互聯網已經缺乏進一步革命性創新的空間。
但人工智能、雲計算以及多端互聯恰恰是打破藩籬的工具,人工智能與多端互聯統一,可以係統深度挖掘龐大數據背後的價值,靈活應對隨時可變的應用場景,大數據和雲計算通過互聯網連接到萬物之中,通過數據的互通逐漸鏈接任何服務。這也是為何這些年來,阿裏、微軟、亞馬遜這些公司為何要發展雲計算,並且在人工智能和多端互聯領域尋找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這個環境下,需要有一個平台或者說是一個係統能夠把軟件、硬件以及服務串聯在一起,這個平台或者說是係統很可能就是萬物互聯操作係統。也就是說,移動操作係統終究不會承載起未來的互聯,基於人工智能的萬物互聯操作係統才是互聯網的核心。
作者:深幾度,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bkex幣客官網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
icash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比特兒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225.08MB
下載
歐意交易所最新app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bnb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179.15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app官方安卓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芝麻app交易所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dash交易所手機版
其它軟件27.87M
下載
v8國際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比特網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