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7日,華為MateBook係列筆記本發布引起刷屏,對於一款PC產品而言,除了蘋果和微軟的產品,PC產品發布很難有類似的效果。
就目前PC行業而言,聯想、惠普和戴爾新產品發布很難引起人們注意,倒是像微軟、華為、小米這種傳統PC產業的挑戰者倒是能給公眾帶來更多的驚喜,也會引發更多的關注。
就其原因,相對於PC三大巨頭聯想、惠普、戴爾而言,無論是早期的極致工藝的代表蘋果Macbook係列的發布還是現在的挑戰者微軟、華為這些新進入的廠家,其產品往往帶有許多對傳統PC產品的改良和對未來趨勢的洞察。
雖然今年微軟的Surface係列產品和華為的MateBook產品,相對於前一代表現得沒有那麼耀眼,但這兩家的產品發布,還是引起了行業的廣泛的關注。

事實上,無論是蘋果的Macbook、微軟的Surface係列還是華為MateBook係列產品,每次發布,都會吸引眾多的媒體傳播和公眾關注,其核心的原因在於,在PC近三十年間,主要的傳統PC廠家並沒有對PC形態和功能進行積極的改進。雖然PC產業進入了飽和期,相對於智能手機行業,這個行業的競爭還是不太激烈。
說穿了,近十年來,PC三大巨頭錢掙得太舒服了,根本沒有動力進行PC產業的變革和產品變革。倒是自蘋果Macbook開始,無論是製造工藝還是續航、性能等一係統涉及到用戶體驗的改進,倒讓用戶感到了PC產業急需變革。至微軟Surface Pro 3發布,可以說微軟在PC產業的探索有了一個較為完美的結局,微軟以一已之力,重新定義一個產品形態。
2017年5月3日,微軟在中國發布了新一代的Surface Pro,同時也發布了Surface Laptop係列和Surface Studio。同月23日,華為在德國柏林發布了MateBook X\E\D三款筆記本產品。這兩家的產品雖然與其上一代產品相比,變化不是很大,但與傳統PC廠家的產品比,卻還是有許多亮點,而在一些探索性功能上,更具有前膽性的意味。
刀客的關注點在於New Surface PRO和MateBook E,先來看看這兩款產品的技術參數。
New Surface PROMateBook E屏幕大小12.3英寸3:212英寸3:2屏幕分辨率2736X18242160X1440重量768g(770g、782g)640g續航13.5小時9小時傳感器環境光傳感器、加速計、陀螺儀光線傳感器,指紋傳感器,重力感應器,陀螺儀, 霍爾傳感器輔助輸入2048級壓感MatePen4096 級壓感Surface 觸控筆安全認證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芯片加密)實時網絡支持可選LTE版本之所不列出CPU、硬盤及內存這些常規參數,原因在於,對於目前的筆記本或二合一產品而言,這些已基本都不是問題。而目前對於傳統PC廠家的筆記本而言,由於受到曆史慣性的產品思維,其在涉及到人性化體驗方麵往往並不在意思,雖然在個別參數上也有與微軟、華為的產品有出彩之處,但就整體而言或者說對PC產業的推進而言,很少見有真正考慮到未來PC變革的探索之作。
在這些參數中,我們首先要強調的是,對於傳統筆記本而言,一般屏幕都是基於16:9的比例,常見的分辨率為1366X768(當然近兩年也有一批1920X1080屏幕分辨率的產品),在日常的商業使用環境,用戶在運行字處理或圖形處理軟件時,有效的顯示內容太少,畫麵字體顯得異常粗糙。在智能手機5英寸屏幕分辨率都達到了2K水平的當下,傳統PC廠家實在沒有理由繼續為了節省成本而采用16:9比例1366X768的屏幕。從曆史上看,電腦顯示屏的比例從原來的5:4演化到16:9是一種曆史的倒退,而新進入的廠家大多采用3:2的比例,則是對於顯示效率的一種重新考量,是基於用戶實際使用環境的一種極有價值的回歸。
對於筆記本產品而言,重量和續航一直以來是被用戶吐槽最多的痛點,奇怪的是,對於嚴重影響用戶體難的重量和續航能力,傳統PC廠家近十年來視而不見,盡管2012年前後,上遊廠家英特爾極力推廣超極本和二合一產品,但傳統PC廠家對於產品的提高用戶體驗依然熱情不高。就目前的產業趨勢而言,無論是微軟Surface係列產品還是華為MateBook產品,其對重量和續航能力的平衡處理,極大程度地滿足了用戶對便捷性能的要求。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點是多種傳感器的引入,這是一種看似無用,但蘊藏著無限可能的一種產品進步方向。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光線傳感器和3D攝像頭的引入,不僅可以實現人臉識別和使用環境的智能識別,而光重力感應器,陀螺儀, 霍爾傳感器等方向的傳感器加入,則更意味著未來筆記本可能產生更多的智能化應用場景。事實上微軟在Windows 10加入的HomeHub功能,就是讓PC和智能家居進行互動,從而實現對整體智能家居的智能化處理。

從微軟新一代的Surface PRO、華為MateBook E/X及近兩年引起用戶廣泛關注的產品來看,從用戶層麵反映出來的PC產業,特別是筆記本產品未來的趨勢,大致可以歸結為多場景、長續航、輕便、高顯示效率、多種組合的輸入方式及智能化的趨勢。
3:2高分辨率窄邊框屏幕是大勢所趨。近十多年來,在PC廠家共謀下,16:9比例1336X768的屏幕成了絕對的主流,但這種屏幕標準建立在廠家獲得最低的成本而犧牲了用戶使用效果的基礎上。而新進入PC領域的廠家,大多采用3:2高分辨率屏屏,配合窄邊框技術,不僅極大地降你了筆記本電腦的外觀大小,而且對提高用戶的使用效果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從用戶角度看,使用過3:2高分率的用戶很難再回到1366X768分辨率屏幕下工作。
多種傳感器加入,為PC智能化提供可能。2012年左右,微軟就將個人PC定義成了個人計算,雖然在實際的使用中,PC使用局限於傳統PC的概念,但Windows 10的廣泛使用,以及人臉識別、Cortana的逐漸成熟,讓PC在智能化方麵產生了廣泛的應用空間,而智能場景識別以及由Cortana帶來的個人智能助理,已經開始了PC在智能化方向的萌芽。從PC產業的進化而言,未來的PC必然是一種智能化的個人計算終端,而其智能或才說智慧化的能力,則依據微軟以及供應商提供的智能雲提供支撐,真正的PC智能化的到來,必然是PC產品變成服務後的結果。
實時在線必然將成為筆記本的標準配置。近兩年,為了適應PC智能化的需要,一些廠家已經嚐試在筆記本中加入了LTE功能或e-SIM功能,以實現實時在線的功能,但並未引起整個行業的關注。在剛剛結束的Computex 2017上,英特爾聯合微軟,將其之前的合作Project Evo計劃公布並與PC廠家一起推廣筆記本與4G的連接(e-SIM即虛擬SIM卡,它是一種寫入在電腦內部的SIM通信體係,理論上,用戶可以在激活設備的同時,選擇需要入網的運營商和套餐,從而實現筆記本等平台的4G連接)。雖然在筆記本電腦中加入4G功能並非太難的技術,但受製原來PC廠家的思維限製和產業現狀,卻很難將這一功能普及到筆記本電腦之中。這次英特爾和微軟合作,在PC廠家中推廣e-SIM,其核心目的在於將電腦變成全實時在線以後,為PC的智能化掃清最大的障礙。

就產品形態和產品功能而言,近二十年,無論是輸入輸出方式,還是主要的產品形態,PC產品都沒有大的變化,在傳統PC廠家把控產業規模的環境中,其實很難生產革命性的力量。而用戶對傳統PC的抱怨越來越多,對於習慣了產品思維的傳統PC廠家,很難將用戶需求真正變成產品升級的動力。在PC市場連續十個季度負增長的產業環境中,蘋果的Macbook係列和微軟的Surface PRO係列卻能夠不斷的保持增長勢頭,就已經說明了用戶對傳統PC產業的不滿。華為2016年推出MateBook第一代產品,據第三方的統計數據表明,整體銷量70萬台,這個數據並然並不足以影響到PC產業的變化,但考慮到華為是第一次進入PC領域,單品就達到70萬台(可能僅次於Macbook單品銷量),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光速寫作軟件安卓版
辦公學習59.73M
下載
中藥材網官網安卓最新版
醫療健康2.4M
下載
駕考寶典極速版安卓app
辦公學習189.48M
下載
貨拉拉搬家小哥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46.38M
下載
烘焙幫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22.0M
下載
喬安智聯攝像頭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131.5M
下載
駕考寶典科目四app安卓版
辦公學習191.55M
下載
九號出行
旅行交通133.3M
下載
全國潮汐表官方app最新
生活實用31.83M
下載
閃送一對一急送app安卓版
生活實用50.6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