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微軟大中華區CEO柯睿傑表示:基於“安全可控”原則打造的中國政府版Win10正處於上市銷售前的準備當中,該版本Win10已經通過3家大型企業的用戶測試,證明該版本係統擁有可靠的安全性,接下來將進行大規模的部署。
對此,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倪光南今日在南方都市報發布專欄文章呼籲政府:“希望有關方麵予以關注,應依法繼續禁止政府采購和使用Win10(包括“Win10政府版”在內)”。
從未通過網絡安全審查
根據倪光南的說法,按照網信辦發布的《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網絡安全審查有嚴格的程序,必須由國家統一認定的網絡安全審查第三方機構,來承擔網絡安全審查中的第三方評價工作。但“Win10政府版”並沒有這麼做。
2015年,早在CETC(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與微軟的合資公司成立前,微軟就做出了“Win10政府版”。那時,《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正在製訂中,有關方麵對“Win10政府版”進行了一次網絡安全審查,結果沒有通過。此後,對“Win10政府版”並沒有再做此類審查。因此,不管後來它做了什麼“用戶測試”、“安全測試”,它至今仍是一個沒有通過網絡安全審查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公布的《網絡產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規定黨政部門及重點行業優先采購通過審查的網絡產品和服務,不得采購審查未通過的網絡產品和服務。也就是說,微軟“Win10政府版”目前還不具備政府采購條件。
倪光南認為,微軟之所以宣傳其“Win10政府版已經在國內完成安全測試”,可能是想造成“Win10政府版”已通過國家安全審查的假象,從而為它進入政府采購敞開大門。
抵製“Win10政府版”的背後
其實,倪光南對於類似呼籲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去年4月19日,最高領導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倪光南指出:核心技術受製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同年10月,倪光南又指出:緊緊牽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抓緊突破網絡發展的前沿技術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核心技術。呼籲微軟Win10不要列入政府采購目錄。
倪光南之所以反對政府采購Win10政府版,是因為操作係統對於國人的網絡信息安全來說太重要了。
舉個例子來說,操作係統就好像地基,應用程序都是基於地基建起來的房子,而所有上網信息都是通過地基到房子裏的。也就是說,隻要電腦聯網,掌控了操作係統,就掌握了這台電腦上所有的操作信息。因此,操作係統廠商很容易取得用戶的各種敏感信息,你的身份、賬戶、通訊錄、手機號那麼多數據在一起,如果被企業用大數據分析,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各種活動情況其實都可以了解。
對於這種擔心也並不是杞人憂天。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和聯邦調查局(FBI)於2007年啟動的代號為“棱鏡”的秘密監控項目,直接進入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中心服務器裏挖掘數據、收集情報。棱鏡事件的主角斯諾登透露的資料顯示,微軟公司曾幫助美國政府,獲得互聯網上的加密文件數據。
此外,微軟從未對中方提供過W indow s的全部源代碼,更談不上可重構了。而如果一個軟件有數以百萬計的源代碼不開放,這就像一個黑盒子,根本無法對其安全性、可控性作出準確評估。而此前還有專家表示:即便中國獲得微軟提供的全部源代碼,但如果沒有設計文檔和吸收消化能力,也是很難吃透的。在此情況下,沒有深入的審查和安全分析,政府和國企采用Win 10,恐怕仍難杜絕隱藏的風險,等於是交出了信息安全的後門鑰匙。
因此,在即將到來的大數據時代,中國政府和國有企業所掌握的數據事關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於操作係統廠商來說,無論是為了改進產品,還是服務用戶,如果沒有強製性要求,收集一些運行數據是必然的。在關鍵領域將操作係統交給有前科的美國企業微軟,肯定有數據泄露的風險。
而政府采購“win10政府版”麵臨的不僅是安全風險。倪光南認為,我國網信領域幾十年的實踐證明,真正的核心是買不來的,是市場換不到的。他曾舉過中興通訊的例子。“我們性價比是領先的,但是我們有些芯片、元器件受製於人,我們隻能接受,這就表明了我們在核心技術方麵必須下功夫。從中興事件吸取教訓,我們要加大核心技術研發力度和市場化引導,隻有市場化引導才能搞好產業化。”
今年3月8日,美國政府對世界第四大通訊公司中國中興通訊開出巨額罰單,金額達8.92億美元。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表示,中興公司在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間,共向朝鮮和伊朗出口400餘件原產美國的通訊裝備,違反美出口管製法和朝鮮伊朗製裁法等相關法律規定。
天價罰單背後的深層原因是大而不強的中國製造,最終決定事情發展方向的就是“實力”。正所謂“落後就要挨打”,由於沒有能力生產核心零部件,就隻能“任人宰割”了。中國操作係統也是這個道理。
國產操作係統興起困難
但是,國產操作係統的興起卻並不容易。筆者認為,一方麵是因為目前幾乎被微軟壟斷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麵是國產多數企業創新能力不足。
目前,雖然國產操作係統已經有了長足發展,但多年來壟斷生態已經形成。我們可以先來看一組數據:3月份桌麵操作係統的份額顯示,微軟Windows係統份額為91.59%,其次是蘋果Mac係統,占比6.27%,最後的才是Linux,隻占比2.14%。迄今為止,Linux份額最高的記錄在去年7月創下,是2.33%。
這也很好理解,和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windows操作係統相比,國產軟件生態圈培育時間較短,且目前國內的軟件企業主要專注於行業應用,而涉及到操作係統尤其是桌麵級操作係統的企業十分少。僅有的幾家國產操作係統軟件也多采用開源代碼的Linux環境開發,缺乏軟件層麵的支持,因此遲遲不能完成生態圈的構造,而微軟英特爾結成了“wintel聯盟”,已經在業內耕耘長達二、三十年之久。操作係統具有十分高的用戶粘性和排他性,存量的用戶很難奪取。因此,想要興起國產操作係統難度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國產多數企業創新能力也另人擔憂。近年來,在操作係統、芯片、數據庫等信息技術市場,中國產業界掀起了一股與國外公司合作,通過引進國外產品進而開發自主技術的風潮。這樣雖然短時間能夠讓企業獲利,但從長遠看來,會讓產業越來越被動。
至此,不管有沒有微軟等操作係統的威脅,現在國產操作係統都亟需改變生態環境。畢竟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創新,才能得以生存發展。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zt交易所蘋果官網
其它軟件219.97MB
下載
rocket交易所app
其它軟件13.73 MB
下載
幣贏國際交易所app安卓
其它軟件52.2 MB
下載
熱幣交易所官方蘋果版
其它軟件50.42MB
下載
芝麻交易所官網手機版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最新app官網版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中幣交易app蘋果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ok交易所蘋果ios版
其它軟件273.24MB
下載
ave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幣客交易所官網版安卓
其它軟件292 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