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亞洲電子消費展上,擁有JBL、AKG等音響品牌的哈曼卡頓(Harman/Kardon)演示了一項名為Sonique的聲音識別技術,這項技術也被用在了它跟微軟合作的Cortana智能音響Invoke上,用來做語音識別。
智能音響Ivoke是去年年底推出的智能音響,用戶可以通過Cortana語音指令設置鬧鍾、查看天氣等,也可以用微軟的Skype來打語音通話。這款產品將在今年秋季上市,國內還不知道上市時間。


哈曼卡頓展示的Sonique技術做的是聲音識別的部分,通過2-8個麥克風陣列,它可以將用戶在房間內發出的語音進行初步處理。麥克風數量的多少主要取決於收音範圍和成本,配置的麥克風越多,音響能收取越遠的聲音。
在配置了7個麥克風陣列的智能音響Invoke上,經過Sonique算法進行降噪、篩出最主要的人聲部分,再交給Cortana做進一步的處理,包括語義分析,以及提供後續的服務。從產品形態上,Invoke也是采用了經典的哈曼卡頓的設計。
現場測試用的是一個配置了7個麥克風陣列的樣機,哈曼卡頓的工程師用亞馬遜的語音助理Alexa做了測試,在10米距離內完成了5次語音喚醒。
在跟微軟合作Cortana智能音響時,哈曼卡頓的工程師也需要根據不同的需求設計音響的固定位置,例如聲音效果。
麥克風係統的高級經理宋柏勳博士告訴《好奇心日報》,在將Sonique技術跟語音助理連接上,Cortana和Alexa所需要的聲音質量和測試標準是不同的。
語音助理Alexa需要開發者在更多環境下做測試,例如廚房、臥室等;相比之下,在智能音響Invoke上有兩個不同之處,微軟更強調較近距離傳輸給Cortana的音質,例如2米或4米,另外還需要保證打Skype電話時,兩個用戶之間語音的流暢。

這也意味著在科技公司近期都看中的智能音響上,微軟和蘋果公司在嚐試以音質更好、價格更貴這兩點,區別於Google Home和亞馬遜的Echo係列產品。蘋果公司前兩天發布的Siri智能音響HomePod,主打音質,據說會“震動房間”。
亞馬遜也是這樣認為的。昨天在接受 USA Today 采訪時,亞馬遜設備產品副總裁David Limp也說蘋果公司的這個新音響是“一個不同的哲學”,還說,人們可能會因為HomePod比Echo係列賣更貴而有所挑選。
暫時還不清楚微軟跟哈曼卡頓合作的智能音響Invoke價格,但看上去不會便宜。當然,從智能音響最基本的聽音樂來看,微軟和蘋果公司可能會吸引到一部分真正對音質有要求的用戶。不過,能吸引到多少開發者開發更多的服務,還是需要這兩家公司需要考慮的。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當亞馬遜已經用Echo音響吸引到了一部分用戶之後,圍繞著音響做起來的打車、叫外賣等服務,以及更多的智能家居產品,這些用戶很難再切換到別的音響產品上去了。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幣u交易所鏈接
其它軟件150.34M
下載
唯客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軟件59.95MB
下載
比特港交易所app官網
其它軟件223.86MB
下載
gdax數字交易平台
其它軟件223.89MB
下載
中幣交易所app官方
其它軟件288.1 MB
下載
中幣交易網
其它軟件287.27 MB
下載
虛擬幣交易app
其它軟件179MB
下載
抹茶交易所官網蘋果
其它軟件30.58MB
下載
歐交易所官網版
其它軟件397.1MB
下載
uniswap交易所蘋果版
其它軟件292.97MB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