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風波背後,小米的新零售壓力

發布時間:2020-03-30    瀏覽數:
來源:國際金融報

在小米“暴力裁員”風波消退後的20多天裏,常遠(化名)仍堅持在社交平台上為自己發聲,“你聽到的,看到的僅僅隻是冰山一角。”3月初,其在社交平台微博上發布多張截圖,@小米高層在內的多位微博大V並喊話:“雷軍先生能出來解釋解釋小米集團涉嫌違法裁員嗎?”

常遠原是小米線下業務相關員工,其與小米簽訂的合同到期時間是2020年2月。據其稱,公司內部有裁員指標,所以HR從2019年11月起就勸說其主動辭職,他認為這一行為涉嫌違法裁員,而且自己並未收到小米對媒體所回應的補償。

與此前網易、華為裁員事件引發全網關注不同,在小米方麵給出的“合同已到期、不續簽、給予相關補償”的回應之後,此次裁員輿論風波很快被新的熱點覆蓋。3月下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常遠仍堅稱,外界看到的並不是事件的全貌,整個事件並非小米官方對外回應那般簡單。

在常遠發微博質疑小米涉嫌違法裁員時,原小米之家上海世博源店的店長李易(化名)也正在處理與小米之間的裁員糾紛。他們的共同點是,李易與常遠均是小米線下業務相關員工。

對於上述裁員,小米方麵也一一給出了說法,雙方各執一詞。據被辭員工分析,這些裁員的背後,也折射出這樣的現實:如今小米線下渠道運作模式已逐漸成熟,而在小米門店仍持續加大投入,線下渠道成本高企之下,前期負責“探路”的老員工們此時便成為公司降本的“犧牲品”。

1 未到手的補償與失效的股票

根據小米公司給到記者的回應,常遠之前是上海公司專賣店經理,主要負責前期選商選址、打款,運營期間的運營指導及合作商考核分數評定等專賣店業務。

“該員工與公司所簽署用工合同已經於2020年2月29日到期,根據員工表現評估以及國家相關法律,公司已於2019年11月20日發出不續簽合同的通知,並根據勞動法給予相關補償,並不存在暴力裁員一說。”小米方麵表示。

在大多數關注此事的網友們眼中,合同到期且已經給了補償,小米的做法合法合規。對於合同到期一事,常遠自己也從未否認,但他認為,外界所了解事件經過是片麵的。

於2017年初加入小米的常遠,最初是浙江省專賣店(小米之家合作商聯營項目)經理,主要負責浙江省客戶拓展、線下開店、客戶關係維護等工作。同年下半年,由於業績表現出色,開始接手部分華東區(蘇皖滬浙閩)的線下業務,後來其base地也由杭州轉到了上海。

直到2019年11月14日所有的平靜被打破。這一天下班前,常遠被相關HR“約談”,並被開門見山告知“公司要調整優化”,建議他主動離職。隨後的11月15日與11月20日,HR與其又進行了兩次溝通。

常遠認為按照勞動法,小米在合同到期前一個月即今年1月底通知其不續約即可。“說白了就是裁員麼” ,常遠稱,HR沒有給出自己業績不合格的理由,並提出希望自己在11月或者12月底前離職,是因為公司內部有裁員指標,HR及分區領導需要向總部上交裁員名單。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向記者表示,勞動合同到期,法律沒有規定公司是否應當提前三十天通知,公司僅需在到期前通知員工,公司願意或不願意續簽勞動合同。同時,韓驍也提到,若員工在合同期內主動離職,公司可以免於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但員工是否提前主動離職屬於個人選擇,公司無權強求。

不過,對於常遠的說法,小米方麵在回複《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卻給出了另一個版本。其稱,HR從未要求該員工盡快主動離職,其合同於2020年2月29日到期,經業務確認做不續簽處理,2019年11月發出勞動合同不續簽通知書,一個月後發出EMS通知,2020年2月3日發出離職補充協議,11天後發了EMS的離職事項說明。

針對至今未對還上述員工做出補償的實質性舉動,小米方麵也給出解釋,“由於該員工於3月7日才退還公司固定資產,所以N+1補償金將於下個發薪日4月5日發放。”

從國內另一家具有龐大銷售網絡的科技公司工作多年離職後加入小米,一度讓常遠看到職業生涯的曙光,在被HR約談時,他手上還有不少任務正在進行,就目前看來,所有的事情均是始料未及。

因此,在停職的這段時間,常遠也在反思,就在幾個月前,他還收到了小米創始人雷軍發的股票福利。2019年7月,為慶祝小米集團進入世界500強,雷軍宣布向給所有在職的同事和核心外包服務團隊的夥伴共計20538人準備了紅包——贈予每人1000股股票。按照小米3月26日收盤價計算,這部分股票總價值約為2.1億港元,每位員工持有的股票價值約1萬港元。

常遠在授予“紅包”的名單之列。其於2019年7月19日被授予這一“紅包”,歸屬期為一年,即2020年7月19日將全部歸屬。不過按照規定,歸屬日當日員工仍須在職才能獲得相應的股票。換句話說,如果員工在歸屬日之前離職,被授予的股票將自動失效。

2 無奈兌現的期權與被代交的離職申請

常遠或不是個例。他表示,自己從公司高管處得知上海的分公司及小米之家各要裁掉5%的員工。目前這種說法尚未得到證實。

不過,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手握小米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工號三位數的“老小米人”李易也因離職糾紛站在了小米的對立麵。

不是降薪,也非調崗,而是直接解聘。這對於從早期的售後服務到後來轉型做零售,一步步從店員做到了主管級別的店長,也見證了小米手機誕生、小米之家開店、小米香港上市等一個個曆史性時刻的李易而言,完全沒有想過他在小米的職業曆程會是這樣的結局。

2019年12月11日下午,像往常一樣,李易正在所管轄的小米之家世博源店處理相關業務。然而這一天,小米上海區域經理、HR等一行人突然到訪,並以李易存在員工代打卡和上班時間不在店為由,要求其當天在係統內提交離職申請,並給出離職的最後期限為1月31日。

李易並不認同小米給出的這個“牽強”的解聘理由。根據李易給出的解釋,自己不存在曠工的情況,至於代打卡,店麵營業時間為12個小時,作為店長期間發生的任何事情都需要隨時及時處理,“有時晚上也需要開會或外出談客戶,所以將考勤的工作交給店員來負責”,李易還表示,時間並沒有長達一年。

可以想象,雙方的溝通並不愉快,從當日下午兩點一直持續到晚間十點半,溝通中提到李易所擁有的小米期權可能無法兌現。自2011年加入小米,李易曾在2014年6月獲得小米一定比例的期權,但在雙方交涉中,他被告知:“(公司)單方麵解除的話,是沒有期權的。”

當晚回家後,李易發現自己已被踢出了小米的各個工作群後,次日,他便將期權兌換成現金,與此同時接到了公司的停職調查通知。25天後,李易收到了一封郵件,內容顯示,其離職申請已經提交。但根據李易的說法,在此之前,他本人從未提交過任何有關離職的申請。

對此,在給《國際金融報》記者的回複中,小米方麵稱,這是一起內部違規事情,代打卡事實明確,公司已保留相關證據,並進行內部郵件通報,人力通過快遞給世博源店長發送了勞動解除通知書,並由HR代為發起離職係統流程,不存在不知情的情況。

不過,對於這一情況,韓驍表示, 員工違反公司規章製度需由公司承擔舉證責任,舉證不利則可能麵臨被認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風險。如果在公司沒有明確證據證明該員工違反公司製度的情況下,違反員工意思表示代為提交離職申請,應屬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目前李易和常遠都在試圖通過勞動仲裁來維權。眼下,李易也正在尋找新工作。從事手機線下銷售多年,對已經30多歲的他來說,再換行業已經不太現實,但與小米的糾紛已經影響到他在行業內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年初李易曾麵試另一家手機廠商,所麵試的崗位職務和薪資都要比在小米低,麵試時他預估可以拿下這份工作,但最終卻被拒絕,對方HR隱晦地告知他,以後可能沒辦法在這一行繼續工作了。

3 裁員背後,小米的線下渠道壓力

記者注意到,2020年3月10日,在實名製職場社交平台脈脈上,認證名為“小米員工”的用戶透露,“據我所知,小米挖來了狼性的HR,現在走上狼性的末位淘汰製,涉及所有部門,都得裁10%的人。”

對於上述說法,記者在向小米方麵時求證時被告知,“公司會根據業務需求對員工進行相關考核,但從未有任何政策強製所有部門開啟末位淘汰裁員5%-10%。”

目前,小米究竟在采用何種標準對相關部門采取人員優化,尚不得知。不過,無論常遠還是李易,在離職前皆是小米線下業務相關的員工。一位近期離開小米的員工稱,據其了解到的情況,從去年11月開始,陸續有不少小米線下渠道員工被裁,“這或與小米線下渠道承壓相關。目前,團隊已經把項目做得非常成熟了,按照現有模板,老員工們可以很容易做好,但如果招一批年輕人來也可以完成,可能做得沒有老員工好,但人員成本就降下來了”。

從線上起家的小米在創業前五年一路飛躍登頂中國手機市場份額第一。2014年和2015年,小米連續兩年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冠軍。但2016年小米遭遇滑鐵盧,其市場份額從冠軍直接跌到了第五。後知後覺的小米意識到了線下的重要性,也就是從這一年2月24日開始,小米之家從售後正式轉型為新零售門店,截至當年12月,小米之家門店數量超過了50家。

之後的兩年,小米之家迅速擴張,除了直營店之外,小米也通過授權店逐步下沉到更廣闊的市場。到2017年12月底,小米之家數量達到287家;2018年年底,小米在中國大陸直營的小米之家已達到586家,實現翻倍,與合作夥伴經營的小米授權體驗店達到了1378家。

小米線下不斷拓店的這兩年,李易的工作內容也有所改變。2017年7月,小米之家上海第三家店世博源店開業,李易被調任到這家店任職,並在一年後升任為該店店長。

常遠的任務也越來越多,“2017年我負責新開了30家小米之家,2018年這一數字躍升至了46家,同時還開設一些其他不同類型的小米門店。”

相關資料顯示,2018年底,小米將銷售與服務部改組為中國區;2019年6月,雷軍在一次動員會中強調了小米中國區未來三年的策略概要,其中便包括三年在新零售建設方麵投入50億元,同月,小米成立中國區線下業務委員會。

不難看出,小米對線下市場的投入仍在進一步加大。據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分析,隨著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的需求減弱,在新的消費升級浪潮下,手機廠商需要給用戶在產品之外的體驗,包括消費場景的體驗、服務的體驗,而這些是互聯網銷售所無法提供的,也正是目前手機廠商大麵積鋪設線下門店的原因,通過深入消費者的線下生活場景,來增加轉化率和出貨量。

但是,在智能手機從4G向5G轉換的初步階段,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在萎縮,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表示,2019年在華為的強攻下,OPPO、vivo和小米國內的占有率都有所收縮。

從銷售業績也能直接看出整體環境在變差。李易每月需要完成一定的目標流水,他表示,“2017年,店裏業績好時每月可以達到600萬,2018年基本維持在每月500萬-550萬,到了2019年公司給的任務指標在不斷地降,去年12月降到了300萬,今年1月份則是進一步下降到了200萬。”

與此同時,小米門店投入仍在加大,2019年12月28日,小米線下100多家門店同時開業,彼時官方公布,小米線下終端數量已經超過6000家。

常遠稱,2019年小米線下拓店的重點主要放在授權店及其他類型門店,小米之家新店開得不多,但2020年小米之家重新規劃了路線,要開出600家,包括新開100家直營店,100家專賣店,另外400家小米授權店轉為小米之家。

這將需要一筆不小的成本。據常遠介紹,一般授權店需要幾十萬就能開,但小米之家的成本至少要100多萬,選商選址、裝修、設計、招人、培訓、市場推廣等一係列流程下來沒有一兩個月是搞不定的。

除開店成本高企之外,關於小米利潤過低,經銷商獲利空間被擠壓的聲音一直存在。孫燕飆表示,渠道和手機廠商的關係紐帶就是利益,看廠商能否帶來足夠的利益空間,在國內廠商中,華為給的毛利空間很高,更吸引經銷商渠道。

獨立IT分析師付亮認為,小米在線下渠道還需要補很多課,其中一個典型的問題在於其對手OPPO、vivo給渠道商的毛利空間是比較大的,這些廠家的合作夥伴會獲得更多好處,而小米模式本身是做極致性價比,其前提就是會壓縮利潤,那這樣會給渠道商造成壓力。(應采訪對象要求,常遠和李易均為化名)

上一篇:魅族17曝光:攝像頭有點好看! 下一篇:魅族新機相機水印曝光獨一份的設計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