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過去的十年 起起伏伏,銷量曾登頂過國內第一,也曾摔下到第五差點被打入others ,坦率地講小米手機的出現促進了國產手機的變革和大洗牌,卻又逐漸走向平庸。我們不妨先對曆代小米手機做個簡單的回顧。
2011.8.16小米1發布,不過分的說其意義足以劃時代!國內首款1.5GHz雙核手機,價格卻是當時其他安卓頂尖旗艦的一半價錢。但是,米1也同步開啟了國產手機的搶購時代。
2012.8.16小米2發布,全球首發了高通APQ8064的四核處理器,性能比當時的三星S3和HTC ONE X都要強。後來的小米2S搭載高通驍龍600,對標同款芯片的三星S4和HTC M8。2係黑白配色的熊貓機造型,至今仍被奉為經典。
2013.7.31紅米發布,超900萬人預約,紅米是小米算是小米的大殺器,後來很長時間都承擔了占領市場份額和走量的任務。
2013.9.5 小米3發布,提供了高通驍龍800英偉達Tegra 4兩款不同處理器版本,機身有棱有角,好不好看見仁見智。
2014.7.22小米4發布,最深的印象居然是"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這個廣告語,用了驍龍801處理器。邊框和背麵的處理都算有特色,但整體樣子比較普通。米4還是一代刷機神器,當時還與微軟合作可以刷Windows phone係統
2015年1月15日小米Note發布,這是小米高端夢的開始,但後來這個係列隻撐到第三代,夢碎。
2016.2.24小米5發布,吃瓜觀眾或許知道小米在15年因為得罪了供應鏈,直接影響就是米5拖到16年才發布,用的是驍龍820,背麵兩邊弧度處理尤其出色,無論是手感還是顏值都是頂尖,也是這一代開始了陶瓷機身的探索。但米5的正麵就顯得非常一般了,背麵圓滑,正麵平得割手,主頁鍵太過細長看著也不協調。
2016.10.25小米MIX發布,我認為是小米曆史上第二款劃時代的機子,無論是其設計還是其市場意義,都引領了全麵屏時代,這也是小米再次衝擊高端的係列。但之後二代三代,都是為了發布而發布的感覺,令人叫絕的高端設計和硬件並未再現,直到MIX Alpha才重回震撼,但Alpha至今仍未開售,大概率PPT手機了。
2017.4.19小米6發布,驍龍835打底,提供玻璃和陶瓷機身,相比米5正麵差強人意,這次米6的正麵與背麵的處理都十分舒服且耐看,腰圓鍵也很協調。這次小米終於性能和顏值都同時站上頂峰,成為米粉的釘子戶手機也就不奇怪了
2018.5.31小米8發布,恰逢是小米8周年,直接命名米8了,類似於iPhone 10周年直接命名iPhone X。搭載驍龍845的米8確實沒給我留下太多印象,大劉海過度致敬iPhone,大下巴卻沒同步致敬,顏值較大妥協,但探索版是可以加分的,透明玻璃後蓋的處理很妙!
2019.2.20 小米9發布,驍龍855水滴屏。到這一代,小米數字係列,其實是有一些迷茫的,時至今日靠性價比已經不能完全征服用戶了,即使價格依然厚道,但沒有什麼特別亮點,就跟其他剛出道的競品子品牌沒什麼區別了,你能做的,大家都能做,過於普通對於小米這麼一個大公司來說,其實很不應該!
2020.2.13小米10發布,十周年之作。這次小米沒有吝嗇,也不在乎成本,把所有能堆的都堆上去了,憋了很久終於放了一次大招的感覺。但隨著後麵幾個品牌的頂尖旗艦發布,小米好像還是那個小米,總覺得太乖了,而OPPO的屏幕、華為的拍照都讓人印象特別深刻
小結:小米手機曾經搶占了很好的先發優勢,後期過於堅守性價比並且公司戰略層麵有過失誤,沒有鞏固好曾經的一哥地位,泯然眾人矣。與此同時 變化也在悄然發生,Redmi獨立運營專注性價比,小米得以放開手腳向上探索;收購美圖手機業務有了主打女性市場的小米CC係列;通過投資有了主打男性市場的遊戲手機品牌黑鯊;加上此前在海外布局的POCO自由手機品牌。一個可以覆蓋不同類型消費者的 多品牌矩陣已經出來了,至於這個矩陣能展現何種程度的力量,隻能在新的十年來見證了。
早期小米的硬件較少,手機以外,你可能聽過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以及小米電視。小米早在2013年就開始采用投資、孵化的方式打造生態鏈,其中小米電視、小米平板、小米路由器、小米電腦、小米手環等等自營產品,價格偏低、品質過得去、口碑也不賴,用來打基礎小米算是走好了第一步。
2016年3月29日,小米發布生態鏈品牌"米家",用於承載小米供應鏈產品,而小米生態鏈企業我們包括華米、智米、雲米、紫米、石頭科技等等,有了大規模的生態鏈企業協同設計研發,小米係智能硬件逐漸遍地開花,產品種類多、性價比高、覆蓋用戶廣,頗有小米百貨占領用戶房子的勢頭,小到充電寶、掃地機器人,大到冰箱、洗衣機,日常生活需要用到"電"的物品,基本上小米都沒放過。
人們也得以初步感受到智能家居的魅力,首先智能音箱是實現AI語音交換的重要載體,以上大部分智能硬件,都可以通過小愛同學直接控製,而集成"小愛同學"的小米電視,配合PatchWall(人工智能電視操作係統)能夠與空調、洗衣機、掃地機器人、淨化器等多款智能終端互聯互通,妥妥的家庭娛樂控製中心。
盡管小米智能手機的營收占比始終占據大頭(約60%~70%徘徊),好在小米在智能硬件方麵布局較早,13年年底就發布路由器,通過APP為入口,控製聯網硬件;14年隨著小米電視2及一係列智能小配件發布,小米智能家居布局的雛形已經有了;15~17年智能家居產品規模不斷擴大、品類豐富,17年7月發布AI語音助手讓智能家居的交互通過語音實現,並利用AI分析用戶習慣使得產品更個性化在17年年底小米已經建成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平台;18年發布了米家智能空調,正式進軍到大家電領域;19年開始,小米loT業務的營收占比已經持續增長;按照最新數據小米IoT平台已經連接了超過2.1億台設備。將來接力手機業務成為小米營收的王牌並不會讓人驚訝。
過去10年,小米有一半的時間專注線上,肯定吃過不少虧的,比如錯過了縣鄉市場的線下換機潮。過於專注於電商,導致市場規模注定不會很大,2015年之後那幾年,小米在國內的銷量也是三四五的名次徘徊。雷軍自己也發現了,電商隻占商品零售總額很低的一部分,可能20%不到,大部分人換手機還是在線下買,也就是說就算線上100%是你的,你也隻有20%的市場。
2016年小米戰略上有了改變,把以前負責售後的小米之家推到幕前負責零售。這還不夠,因為人們的手機平均接近兩年一換,買手機實則上是低頻行為,小米之家得益於小米生態鏈企業的產品鋪墊,門店裏有多種產品組合,你不喜歡手機,看看吹風筒或者牙刷說不定也會順手買走,而且所有商品實行線上線下同價的新零售模式,反正上百種產品自然會帶來流量和銷量轉化。據雷軍的說法,小米之家每平方米坪效27萬人民幣,僅次於蘋果了。
而互聯網服務方麵,主要基於MIUI,以及涵蓋應用商店、音樂、瀏覽器、閱讀等各個領域的應用程序,通過增值服務和廣告服務獲取收益。過去小米手機在廣告及遊戲上麵的收入在小米整個互聯網收入中占比較高(約70%~80%),但如果銷量下滑導致預裝廣告收入下滑也是必然的,其次是用戶對去除過多廣告的呼聲越來越高。
小米的互聯網業務收入,要從廣告/遊戲為主,轉為多元化發展,比如有品電商、金融服務、小米運動、米家等平台也都可以為小米拓展了用戶群體使得整個生態更豐富。因為這些程序相比手機硬件自帶應用及廣告,它們對手機本身的依賴更低,也不會違背用戶更少廣告甚至無廣告的需求。
十年過去,小米走過不少坑,也幹成不少事,上市,入選世界500強都值得肯定。"硬件+新零售+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機遇與挑戰並存,隨著生態鏈產品線越來越廣而毛利太低,會否淪為一家硬件公司?這是挑戰。小米同時有著龐大的IoT平台基礎,隻要實現硬件互聯網服務變現,並能利用互聯網服務的高毛利彌補硬業務低毛利,這是機遇。
眼下手機業務還是小米的核心,新的十年,能否加大研發投入,利用多品牌矩陣,打造真正具有差異化的精品旗艦,改變以往足夠優秀但欠缺特色的尷尬,是消費者所關心的,也是小米能否鞏固國內市場份額的關鍵。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智慧笑聯app官網最新版
生活實用41.45MB
下載盯鏈app安卓最新版
生活實用50.17M
下載學有優教app家長版
辦公學習38.83M
下載九號出行app官網最新版
旅行交通28.8M
下載貨拉拉司機版app最新版
生活實用145.22M
下載全自動搶紅包神器2024最新版本安卓app
係統工具4.39M
下載掃描王全能寶官網最新版
辦公學習238.17M
下載海信愛家app最新版本
生活實用235.33M
下載航旅縱橫手機版
旅行交通138.2M
下載雙開助手多開分身安卓版
係統工具18.11M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