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粉 > IT資訊 > 微軟資訊

探秘美企避稅“蟻穴”: 離岸公司藏金1.6萬億美元, 蘋果微軟在列

發布時間:2017-08-28    瀏覽數:

雖然仍有抵觸情緒,但是,近日,愛爾蘭還是向歐盟低頭了,決定“被動地臨時地接收蘋果公司補繳的152億美元稅款”。

這是稅收史上一大奇觀。

歐盟認定,蘋果公司在愛爾蘭偷稅漏稅,但是,愛爾蘭認為,蘋果公司沒這麼幹,且長時間拒絕接受這筆高達2015年度預算26%的補繳款。

蘋果公司不是獨行俠。數據顯示,美國十大企業巨頭中有九家均在愛爾蘭設立了分公司。

這些公司在愛爾蘭、荷蘭、百慕大、維京群島設立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子公司,猶如“蟻穴”,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將一筆筆收入的稅率過濾至最低。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美國企業在海外囤積的現金總額增至2.5萬億美元。美國50家最大的跨國企業,通過1751家隱秘的離岸公司“藏了”1.6萬億美元,“每年讓美國遭受了1350億美元的稅收損失”。

美國總統特朗普誓言,通過稅改,“緩解”這一局麵。最新消息顯示,白宮與美國國會已就稅改關鍵性條款達成一致。

不過,這隻是稅改路上的第一步,前路漫漫。

探秘美企避稅“蟻穴”: 離岸公司藏金1.6萬億美元, 蘋果微軟在列(1)

▲特朗普與參眾兩院領導人商討稅改事宜

“雙層愛爾蘭”

荷蘭監管文件顯示,2015年,穀歌向百慕大的一家空殼公司轉移149億歐元,避稅額達36億美元。

穀歌是透過一個被稱為“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Double Irish with a Dutch Sandwich)的避稅方式進行操作。

2015年,穀歌將大部分國際廣告收入轉移給穀歌愛爾蘭有限公司,而後流向穀歌荷蘭分公司。荷蘭分公司再將這筆款項轉移到穀歌在愛爾蘭的另一家分公司———穀歌愛爾蘭控股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注冊地是百慕大。

由於整個流程通過兩家愛爾蘭公司和一家荷蘭公司實現,因此該手法稱為“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模式。

與穀歌公司一樣,蘋果公司采用的也是典型的“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模式。

蘋果公司在英屬維京群島成立蘋果國際運營公司,隨後,又在愛爾蘭設立蘋果國際運營公司子公司———蘋果國際銷售公司。美國以外地區的所有銷售收入進入蘋果銷售公司,然後,再將利潤轉入蘋果國際運營公司。當然,中間會通過設在荷蘭的公司過一下手。

探秘美企避稅“蟻穴”: 離岸公司藏金1.6萬億美元, 蘋果微軟在列(2)

▲蘋果公司的子公司蘋果國際運營公司在愛爾蘭南部科克市Hollyhill園區

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9月30日到2012年9月30日,蘋果公司在美國境外所得利潤是368億美元,而它所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僅有7.13億美元,也就是說,蘋果公司美國境外所得稅率僅有1.9%。2016年8月,更是有數據指出蘋果公司2014年在美國以外的多數地區每獲得百萬美元收入隻需繳納50美元的稅款,稅率僅0.005%。

2015年,愛爾蘭政府封堵了“雙層愛爾蘭”這一稅務漏洞,但是,已經采取這種結構的公司可以繼續使用至2020年底。

“蟻穴”溫床

多年來,矽穀公司已然成為美國跨國公司海外避稅的典型機構。

其實,利用這種方式避稅的不止矽穀,美國十大巨頭中有九家都於此設立了分公司。究其因,是各國稅製的差異性造成的。

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企業稅最高,達到35%。不過,美國法律規定,給予美國公司在境外的利潤延遲納稅優惠(taxdeferral),企業可以在海外留存在美國以外實現的利潤。

也就是說,理論上,美企海外利潤如果彙回美國國內,需按35%的稅率納稅;但隻要這些利潤保留在海外,美國就一分錢稅也收不到。

這一征稅原則也直接導致,跨國公司使用收益剝離行為(earnings stripping),將收入產生地由高稅國轉移至低稅國,或者將運行成本由低稅國轉移至高稅國。

而愛爾蘭是著名的低稅率國家,公司稅稅率維持在12.5%左右;愛爾蘭與荷蘭簽訂了稅收協議,歐盟成員國之間的交易免征所得稅;百慕大、英屬維京群島是有名的“避稅天堂”,稅收費率為零。

正因為此,以矽穀高科技企業為代表的美國企業,在愛爾蘭、荷蘭、百慕大、維京群島設立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公司,這些公司猶如“蟻穴”,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將一筆筆收入的稅率過濾至最低。

根據2016年《美國百大上市公司離岸避稅排行榜》(Offshore Shell Games 2016),高盛在離岸金融中心有最多的分支機構,荷蘭在離岸金融中心最受青睞,百慕大在避稅天堂中獲利最多。

“天堂”財富

通過上述避稅手段,美國企業大多選擇將資金“藏在”海外。

樂施會4月12日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包括蘋果和微軟在內的美國50家最大的跨國企業,在全球各地避稅天堂通過1751家隱秘的離岸公司“藏了”1.6萬億美元,主要目的是減少在美國的納稅額,“每年讓美國遭受了1350億美元的稅收損失”。

報告顯示,蘋果公司位列“藏錢榜”第一(2000多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是輝瑞製藥(1936億美元)和微軟(1240億美元)。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發布研究報告稱,截至2015年底,美國企業在海外囤積的現金總額已從2013年的2.1萬億美元增至2.5萬億美元,相當於GDP的14%。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輝瑞在避稅天堂擁有多達151個子公司;百事可樂也在避稅天堂擁有132家子公司。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數據,2008-2014年,美國最大的50家公司已將近4萬億美元利潤中的四分之一轉移至美國境外,集中於避稅天堂國家(愛爾蘭、英屬維京群島和開曼群島等)。這50家公司負擔的平均稅率是26.5%,低於美國規定的35%的聯邦公司稅稅率。

探秘美企避稅“蟻穴”: 離岸公司藏金1.6萬億美元, 蘋果微軟在列(3)

▲歐洲各國企業稅率概況

美債滑稽戲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這部分資金通過美國免稅條款,有一些買了美國國債。

目前的免稅條款來自美國稅法第956(c)(2):隻要公司彙回的收入是用於購買公債,或其他美國證券如股票、公司債券,這些收入就不需繳納一分錢稅款。

該條款於1962年起實施,被跨國公司普遍使用。根據彭博社報道保守估計,美國十大企業巨頭在過去五年內投資政府債券的總量從670億增加至1130億美元,憑此獲得了超過14億美元的利息收入。

“企業不想交稅,就利用美國財政係統的法規、保障體係、生產力等來占便宜。”主導參議院調查的前首席顧問埃利斯·賓(Elise Bean)評論道,“企業用這些錢購買美國公債,真是諷刺。”

這也是愛爾蘭——一個人口還不到500萬的國家,成為美國第三大海外債權國的秘密。

美國財政部的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愛爾蘭持有美國國債3025億美元,是美國第三大海外債權國。

稅負倒置算盤

稅負倒置,是指企業通過改變注冊地實現避稅的一種方式。

美國企業經常利用這一法規,進行避稅。美國可口可樂企業公司(CCE)與可口可樂的德國瓶裝業務合並協議,合並後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可口可樂飲料獨立瓶裝商;CF工業控股以包括債務在內的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OCI的部分資產。

這兩起交易都是以“稅負倒置”的方式創造以歐洲為總部的新公司。

美國財政部對企業的這種做法頗有微詞,近兩年連續叫停數起並購計劃,其中,製藥巨頭輝瑞公司首當其衝。

2015年,輝瑞曾經對英國第二大藥企阿斯利康表示過收購意向,最終因為涉及“稅負倒置”,被美國財政部叫停。

2016年,輝瑞原本計劃在與艾爾建合並後,將新的公司總部遷至愛爾蘭。一旦交易達成,輝瑞的稅率成本有望下調8%。但是,2016年4月,美國財政部出台旨在遏製避稅交易的新政,直接導致了這筆1600億美元的收購受阻。

盡管如此,輝瑞首席執行官Ian Read數次表示,美國繁重的稅收讓輝瑞處於不利地位。如果美國政府不改變稅收政策,那麼,公司為了減稅而將注冊地遷往海外的動機不會減弱。

貓捉老鼠

歐美監管層對企業避稅現象早有察覺,也有所行動。但是,鑒於製度之弊,除了罰款,其它手法不多,且收效甚微。

探秘美企避稅“蟻穴”: 離岸公司藏金1.6萬億美元, 蘋果微軟在列(4)

▲民眾抗議星巴克逃稅

2016年7月28日,美國國稅局向臉書發出補稅公告,要求其補繳30億-50億美元稅收,外加利息和罰金。

美國國稅局稱,臉書在2008年-2013年度的納稅情況,發現數十億美元資產被低估,並於2010年轉移到愛爾蘭的子公司。

臉書並不是惟一遭到逃稅指控的大公司。蘋果、微軟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都曾因在海外國家的稅務問題而接受美國國稅局的調查。

2016年7月,微軟在證券備案文件中直言,稅務審計仍在繼續,可能會“重大”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

歐盟對於美國企業這一行為,於2013年展開了特別行動。Max Lienemeyer領導了一個15人的團隊,成立了特別行動小組,收集了大約300家公司的稅務信息,查找哪些公司獲得了歐洲各國政府的優惠待遇。蘋果的百億補繳額度正是基於這一調查作出的。

而歐盟各國的稅務監察部門也沒閑著。

穀歌的業務覆蓋全歐洲,但是,一些收入通過愛爾蘭的子公司出去了,這引發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國不滿。穀歌在法國巴黎和西班牙馬德裏的辦公室曾遭受輪番突襲。《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西班牙警方在搜尋關於“穀歌不按實際數目上報收入以達到避稅目的的證據”。

政客戲碼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安德魯·亨特(Andre Hunter)表示,美企海外資金如果回流到美國,可能大幅提高GDP,但在美國現有的稅收機製下,發生這種情況的機會微乎其微。

現行稅製阻礙美國企業使用海外利潤在國內投資建廠或者收購美國企業,而且這種稅製也讓美國財政部幾乎得不到稅收收入。這樣的弊端,政客們看得很清楚。

2004年,小布什在總統任期內曾搞過一次稅務豁免。不過,豁免失效後,企業反而在國外積累了更多利潤。

數年前,奧巴馬(Obama)政府曾提出一項改革方案,擬把美國企業稅稅率上限由35%下調為28%,且建議對美國企業在海外的收入征收“最低限度稅款”。

2016年7月29日,希拉裏在競選演講中承諾,一旦當選將對美國大公司海外避稅和資產轉移下手。“如果大型跨國企業一邊享受稅務優惠一邊還把工作機會都放到海外,那我們就要讓它們有所補償。我們將把那部分錢放到它本應屬於的地方———創造國內就業!”

為改革稅製,美國商界遊說人士提議,美國應當效仿其他工業化國家的做法,對企業海外利潤征稅方麵采用“屬地製”。如果實行屬地製,美國企業的海外利潤將隻需在利潤產生的國家交稅,而無需向美國政府交稅。

不過,在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國中,很少有國家在企業海外利潤征稅方麵實行純粹的屬地製。幾乎所有國家都對投資收益等“流動的”企業收入課征國內稅收。

特朗普旋風

4月26日,白宮公布了特朗普總統的稅改計劃,白宮官員稱之為史上最大的減稅計劃。其中一條,便包括將公司稅率從35%降低到15%,以刺激經濟增長,創造上百萬的就業崗位。

根據國會稅務聯席委員會,每減一個百分點公司稅,國庫在10年內會減少1000億美元的稅收。目前特朗普削減20%的公司稅,國庫每年會減少2000億美元的收入。美國政府財政預算本來就是赤字,而且在特朗普總統的計劃中,還要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

除了上述考量,特朗普還希望從美國公司的海外利潤中獲得彌補。截至目前,美國公司在海外的利潤累計達到2.1萬億美元。

事實上,美國公司海外利潤的稅收是特朗普政府稅收改革談判的首要切入口。

假設公司從海外將利潤轉回美國的稅率是按照15%的稅率,美國公司如果將所有海外利潤彙回美國,聯邦會增加超過3000億美元的稅收。即使隻有1/3的利潤彙回美國,聯邦財政部也會增加1000億美元稅收。

問題是,若美國將企業稅率降到15%,那些聰明的企業會關閉“蟻穴”,乖乖“回家”,創造就業嗎?

有分析認為,這畢竟是關係到勞動力成本等一係列製度成本的問題,尚需觀察。

上一篇:NBA球隊老板排行榜(全), 微軟巨頭助快船複興, 馬刺墊底 下一篇:Xbox One再見 微軟停售初版主機開始世代過渡

相關資訊

最新熱門應用

電腦問答